- 相关推荐
2024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4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要而言,资源的稀缺性可以定义为一种
A.不足性 B.充足性
C.永久性 D.暂时性
2.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
A.多重相交 B.无相交
C.相切 D.完全重合
3.当决策主体家庭成员处于就业一非就业无差异境界时,此时的工资率就是
A.最高劳动供给价格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
C.市场最低工资 D.市场最高工资
4.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从根本上导致了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
A.垂直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D.向右上倾斜的直线
5.在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研究中,“蛛网稳定条件”是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数量小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C.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D.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劳动力需求数量
6.劳动力的生产是通过消费社会劳动为条件的,这说明劳动力具有
A.不可分割性特点 B.生理性特点
C.能动性特点 D.主观性特点
7.劳动力需求变动的假定条件是
A.企业规模变化 B.企业规模不变
C.工资率变动 D.工资率不变
8.产品需求弹性越大,则劳动力需求弹性会
A.不变 B.上下波动
C.越小 D.越大
9.经价格指数修正,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的是
A.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10.产品市场垄断对经济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B.增加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C.减少就业和生产,造成劳动力的不合理分配
D.减少就业和生产,形成劳动力的合理分配
11.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水平
A.高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B.低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C.等于员工受训期间的VMP水平
D.等于受训期间企业支付的全部培训成本
12.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是
A.劳动量以劳动的最小单位时间计量 B.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计量
C.劳动量以劳动的标准时间计量 D.劳动量以工人合格产品数量计量
13.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
A.劳动力的生产成本 B.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C.劳动的心理成本 D.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14.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工具,它的研究对象是
A.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B.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C.失业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D.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15.劳动关系的核心是
A.劳动力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
B.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特定关系
C.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意志
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
16.由于垄断或寡头部门的企业要求增加他们的利润而推动物价水平的上涨,这称为
A.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17.工会对工资的影响主要集中于
A.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B.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减少产品的社会需求
C.降低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D.增加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或增加产品的社会需求
18.有关自然失业率错误的描述是
A.自然失业率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个常量
B.自然失业率是正常失业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C.自然失业率是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失业率
D.自然失业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时的失业率
19.公共部门的工资水平实行的原则是
A.以劳动生产率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B.以经济效益为基础,集体协商工资水平
C.参照企业部门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D.由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确定工资水平
20.通过扩张的财政政策来提高就业水平常常会导致
A.政府财政盈余 B.政府财政赤字
C.抑制通货膨胀 D.减少社会总需求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有
A.企业利润 B.企业规模
C.教育年限 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
E.经济周期波动
22.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有
A.以认识主观世界为目的 B.以认识客观事实为目的
C.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D.得出的结论具有主观性
E.得出的结论不可检验
23.人力资本的特点有
A.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能力
B.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持久性的收入
C.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并积累的,具有积累性
D.人力资本投资以后,能够使投资者获得永久性的收入
E.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相似,投资者要承担投资风险
24.下列属于最低劳动标准的内容有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就业年龄标准 D.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标准
E.关于女职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25.下列方法中能减少摩擦性失业的有
A.增加就业机会 B.对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
C.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D.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
E.降低劳动力流动成本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27.劳动力供给
28.结构性失业
29.摩擦性失业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简述预算约束线斜率的本质含义。
31.简述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路径。
32.简要回答延期支付的优势。
33.简述公共部门的就业决策与企业部门相比,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4.某运输公司把员工划分为司机(设为A类)和维修(设为B类)两类工人,在最近的一次工资调整中发现,司机工资上涨了10%,却引起公司对维修工人的需求减少了5%,试计算这两类工人的交叉工资弹性并判断其关系。
35.题35图是描述某地区社会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洛伦茨曲线,假设A的面积为0.12,B的面积为0.38,试计算该地区的基尼系数并请说明该地区的收入分配状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6.试论述资本供给弹性对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的影响。
37.试论述产业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金融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会不会传导到社会,会不会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这当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失业。可以说,失业是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的最基本链条。有的学者对于就业问题甚至用了这样的说法:人们在买房子的时候,强调的是地段、地段、地段,而在经济危机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业。
失业问题在中国还有一层独特的含义。因为目前在中国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国际金融危机引爆的传统生产过剩危机,问题主要是集中在实体经济的层面,特别是那些低端的、面向出口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这就意味着,同样程度的经济问题,在中国引起的失业问题会更为严重。
(1)失业会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2)分析解释世界性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什么会导致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 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 )的一门学问。
A.劳动生产过程
B.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
C.劳动产品分配
D.劳动工具改进
答案:B。解析: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涉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工资的决定、就业与失业等方面的内容。
2.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 )。
A.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B.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C.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与工资率变动之比
D.工资率变动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之比
答案:A。解析:劳动力供给弹性是衡量劳动力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反应程度的一个指标,它等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之比。
3.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C。解析: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在工资率较低时,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力供给量会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劳动力供给量可能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这是因为工资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劳动者更倾向于享受闲暇。
4.下列因素中,会导致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的是( )。
A.资本价格下降
B.资本价格上升
C.产品价格下降
D.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下降
答案:A。解析:资本价格下降,会使企业增加资本投入,由于资本和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企业可能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资本价格上升会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产品价格下降会减少企业利润,使企业减少生产和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下降不符合实际情况,一般技术进步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能导致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或右移,要看具体情况。
5.基尼系数是衡量( )的指标。
A.经济增长
B.收入分配公平程度
C.通货膨胀
D.就业水平
答案:B。解析: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公平。
6.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 )。
A.工资由企业单方面决定
B.工资由劳动者单方面决定
C.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决定
D.工资由政府决定
答案:C。解析: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工资水平。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劳动者是劳动力的供给方,双方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达到均衡,决定工资和就业量。
7.下列哪种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
A.由于经济衰退引起的失业
B.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
C.由于劳动者转换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失业
D.由于工资刚性引起的失业
答案:C。解析: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者在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比如劳动者转换工作、初次寻找工作等情况导致的失业。经济衰退引起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是结构性失业;工资刚性引起的失业也是一种非自愿失业,但不属于摩擦性失业。
8.劳动边际产量是指( )。
A.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B.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要增加的劳动投入
C.总产量与总劳动投入之比
D.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之和
答案:A。解析:劳动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它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优的劳动投入量,当劳动边际产量等于工资时,企业达到利润最大化的劳动投入水平。
9.人力资本投资不包括( )。
A.正规教育
B.在职培训
C.劳动力流动
D.购买股票
答案:D。解析: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包括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健康投资、劳动力流动等。购买股票是一种金融投资行为,不属于人力资本投资。
10.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劳动质量的差别
B.劳动强度的差别
C.工会的作用
D.劳动者年龄的差别
答案:D。解析:工资差别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劳动质量的差别(如技能、教育程度等)、劳动强度的差别、职业的差别、工会的作用、产业和地区的差别等。劳动者年龄本身一般不是直接导致工资差别的主要原因,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年龄可能与工作经验等因素相关联而间接影响工资。
11.下列关于劳动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B.劳动需求与产品需求无关
C.劳动需求只取决于工资水平
D.劳动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A。解析: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是由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派生出来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产品市场的需求情况、生产技术、资本价格等多种因素,而不是只取决于工资水平。劳动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不是一条水平线。
12.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表现为( )。
A.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
B.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
C.种族歧视和地域歧视
D.教育歧视和健康歧视
答案:A。解析: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表现为工资歧视和职业歧视。工资歧视是指支付给相同生产能力的工人不同的工资;职业歧视是指某些职业对某些群体(如女性、少数民族等)有不合理的限制。性别、年龄、种族、地域、教育、健康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歧视的原因,但不是歧视的主要表现形式。
13.当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时,工资率的波动对就业量的影响( )。
A.较大
B.较小
C.不变
D.不确定
答案:A。解析:当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时,工资率的波动会引起就业量较大的波动,这种情况被称为“蛛网不稳定条件”。因为供给对工资变化的反应更敏感,工资的变化会导致供给量大幅变化,进而影响就业量。
14.下列哪种情况会使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
A.资本投入不断增加
B.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C.劳动投入不断增加,而资本和技术保持不变
D.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按相同比例增加
答案:C。解析:在其他生产要素(如资本和技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不断增加劳动投入,会出现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这是因为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能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资本投入增加、技术水平提高可能会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和资本按相同比例增加可能会使产量增加,但不一定导致劳动边际产量递减。
15.劳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 )。
A.劳动者数量固定,资本数量可变
B.劳动者数量可变,资本数量固定
C.劳动者和资本数量都固定
D.劳动者和资本数量都可变
答案:B。解析:在劳动经济学中,短期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本数量固定,只能通过改变劳动投入量来调整产量;长期是指劳动者和资本数量都可以改变的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包括( )。
A.人口规模
B.人口结构
C.工资率
D.工作偏好
E.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ABCDE。解析:人口规模越大,劳动力供给可能越多;人口结构(如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会影响劳动力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工资率是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重要经济因素,工资率上升可能会增加劳动力供给;工作偏好会使劳动者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从而影响劳动力供给;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可能会使部分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如提前退休等情况。
2.下列关于劳动力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B.产品需求的变化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变化
C.资本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劳动力需求
D.技术进步会减少劳动力需求
E.劳动力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ABCE。解析: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它取决于产品市场的需求,产品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变化;资本价格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方式,从而影响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工资率与劳动力需求呈反向变动关系。技术进步不一定会减少劳动力需求,在某些情况下,技术进步可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或增加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
3.以下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有( )。
A.劳动者收入增加
B.企业利润增加
C.社会经济增长
D.个人社会地位提高
E.劳动者健康状况改善
答案:ABCDE。解析: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后,技能提高,收入可能增加;对于企业来说,员工素质提升会带来企业利润增加;从宏观角度看,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社会经济增长;个人社会地位也可能因为自身知识、技能的提升而提高;同时,像健康投资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会使劳动者健康状况改善。
4.工资的基本形式包括( )。
A.计时工资
B.计件工资
C.奖金
D.津贴
E.福利
答案:ABCD。解析:工资的基本形式主要是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奖金是对劳动者超额劳动的报酬,津贴是对特殊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下的额外劳动消耗和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它们都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是工资的补充形式。福利不属于工资的基本形式,福利更多的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工资之外的其他待遇。
5.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包括( )。
A.实现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D.工资率的稳定
E.减少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答案:ABCDE。解析:劳动力市场均衡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相等,此时能够实现充分就业,使所有愿意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找到工作;同质劳动力在均衡状态下会获得同样的工资;同时,均衡状态下劳动力资源得到最优分配,因为此时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分配达到了一种最优状态,使得社会总产出最大化;工资率在均衡时也会保持相对稳定;并且从理论上讲,劳动力市场均衡也有助于减少歧视,因为在均衡市场中,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工资和就业,减少了不合理的歧视因素的影响。
6.下列属于失业类型的有(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技术性失业
答案:ABCDE。解析:摩擦性失业是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导致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与经济周期相关的失业,在经济衰退时失业率上升,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季节性失业是由于某些行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导致的失业;技术性失业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起的原有劳动者技能不适应新的生产要求而产生的失业。
7.影响工资差别的因素有( )。
A.劳动质量差异
B.劳动强度差异
C.产业差异
D.地区差异
E.工会作用
答案:ABCDE。解析:劳动质量差异(如劳动者的技能、教育程度等)会导致工资差别,高质量的劳动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工资;劳动强度差异也会影响工资,强度大的劳动一般工资会高些;不同产业的工资水平可能不同,比如新兴产业可能工资较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资也会有差异;工会通过集体谈判等方式可以为会员争取更高的工资,从而造成工资差别。
8.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包括( )。
A.特殊性
B.多样性
C.不确定性
D.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
E.交易的延续性
答案:ABCDE。解析:劳动力市场具有特殊性,因为劳动力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与人的身体和意志紧密相连;多样性表现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类型等方面的多样;不确定性是由于劳动力市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经济波动、技术变化等,很难准确预测;交易对象(劳动力)的质量(如技能、工作态度等)难以衡量;并且劳动力市场的交易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具有延续性,如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维持等。
9.下列关于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
B.该规律适用于短期生产分析
C.该规律适用于长期生产分析
D.该规律以技术不变为前提
E.该规律表明劳动投入越多,产量越低
答案:ABD。解析: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要素(如劳动)投入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它适用于短期生产分析,因为短期是资本等其他要素固定,只有劳动可变的情况。该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的,技术变化可能会改变这种规律。它并不是说劳动投入越多产量越低,而是说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会逐渐减少。
10.政府在劳动经济中的作用包括( )。
A.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B.制定和实施劳动法律法规
C.提供就业服务和培训
D.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E.调控工资和收入分配
答案:ABCDE。解析:政府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如在经济衰退时采取扩张性政策增加就业;制定和实施劳动法律法规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如就业信息发布)和培训,帮助劳动者提高就业能力;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包括教育投入等;还可以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控工资和收入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答: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由工资率变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两种效应导致的,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替代效应。在工资率较低时,工资上升会使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即劳动者放弃一单位闲暇所损失的收入增加。此时,劳动者会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劳动供给,因为劳动的相对价格(工资)上升了,劳动者会用劳动来替代闲暇,这种效应使得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正向变动关系。
(2)收入效应。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的收入已经足够高。此时,工资进一步上升使得劳动者的收入增加,而劳动者对闲暇这种“正常商品”的需求也会增加。也就是说,劳动者愿意用增加的收入来购买更多的闲暇,从而减少劳动供给,这种效应使得劳动力供给量与工资率呈反向变动关系。
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2.简述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答:
(1)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
①经济结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一些传统产业衰退,新兴产业兴起。例如,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手工制造业逐渐被自动化生产线所取代,这就导致了原来从事手工制造的工人失业,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较高,这些失业工人如果不具备新产业所需的技能,就会出现失业。
②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一方面,劳动者的技能、地理位置等因素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一致。比如,某地区对金融服务人才有较大需求,但当地劳动者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缺乏金融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训体系可能没有及时跟上产业结构变化的步伐,导致劳动者的技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2)解决结构性失业的措施:
①加强职业培训。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职业培训的投入,针对市场需求的技能,为失业者提供培训机会,使他们能够掌握新兴产业所需的技能,提高就业能力。例如,对于因传统制造业衰退而失业的工人,可以为他们提供机器人操作、数控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②促进劳动力流动。通过改善交通、住房等条件,降低劳动力在地区间流动的成本,使劳动力能够从劳动力过剩的地区向劳动力需求旺盛的地区流动。同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帮助劳动者了解不同地区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③调整教育结构。教育部门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调整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例如,增加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减少那些市场需求萎缩的专业招生,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
【自学考试劳动经济学试题】相关文章:
2014自学考试绘画基础试题03-12
自学考试《旅游概论》模拟试题09-20
英语自学考试题例03-02
护理学自学考试试题03-03
2014自学考试国际运输与保险试题03-12
精选自学考试英语语法试题03-30
河北省自学考试投资经济学重点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