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模拟试题二答案及解析

时间:2023-03-31 02:00:51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5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模拟试题(二)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

2015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模拟试题(二)答案及解析

  1.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乙公司的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200

  累计折旧                  800

  贷:固定资产                  2 000

  借:应付账款                  2 3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72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2 340-1 600×1.17)468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1 600-1 200)400

  【该题针对“债务重组的相关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83】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甲公司债务重组损失=2 340-1 600×1.17-200=268(万元)

  【答疑编号10081784】

  2.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1.52-0.1)×10 000=14 200(万元),成本=1.4×10 000=14 000(万元),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没有销售合同部分的A产品:可变现净值=(1.4-0.1)×3 000=3 900(万元),成本=1.4×3 000=4 200(万元),期末应计提跌价准备300万元,由于期初已经计提跌价准备100万,所以当期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300-100=200(万元)。

  【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86】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52×10 000-1.4×10 000=1 200(万元)

  【答疑编号10081787】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100×1.4-100/3000×300=130(万元)

  【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出售及存货跌价准备的计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88】

  3.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递延收益=5 000-3 000=2 0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 000

  递延收益          2 000

  【该题针对“售后租回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0】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4 500÷10-2 000÷10=250(万元)

  【该题针对“售后租回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1】

  4.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企业取得针对综合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核算。难以区分的,将其整体归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不同情况计入当期损益,或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损益。本题企业取得2009年收到的补贴款应在2009年、2010年两年内分摊,所以2009年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600/2=300(万元)。

  【该题针对“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3】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10年计入营业外收入=300+400=700(万元)。

  【该题针对“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4】

  5.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应填列在“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

  选项B,除应收利息1万元填列在“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外,剩余金额填列在“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

  选项D,应填列在“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6】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A选项,根据业务(2)、(3)、(4),“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2)(660-1)+(3)(700+4)+(4)(500+6)=1 869(万元)

  B选项,根据业务(2),“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1万元

  C选项,根据业务(1),“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600万元

  D选项,根据业务(5),“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230万元

  【该题针对“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内容及填列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7】

  6.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009年6月份按照原煤实际产量计提安全生产费1 000万元。

  借:生产成本 1 000

  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1 000

  2009年6月份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50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50

  贷:银行存款 50

  2009年6月份计入“专项储备”科目的金额=1000-50=950(万元)

  【该题针对“专项储备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799】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9年6月份购入一批需要安装的用于改造和完善矿井瓦斯抽采等安全防护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20 000万元,增值税为3 400万元,立即投入安装,安装中应付安装人员薪酬30万元,分录是:

  借:在建工程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银行存款 23 400

  借:在建工程 3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

  2009年7月份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 20 030

  贷:在建工程 20 030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20 030

  贷:累计折旧 20 030

  2009年7月份专项储备科目的余额为20 000+1 000-50-20 030=920(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专项储备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00】

  7.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6+0.9+6=127.5(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02】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20×9年应计提折旧=127.5/10×6/12=6.375(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03】

  8.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行研发的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总和。因此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120+220+10=350(万元)。

  【该题针对“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05】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企业使用资产的预期使用的期限短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规定的期限的,则应当按照企业预期使用的期限确定其使用寿命。该项无形资产实际使用寿命应为5年,因此,2008年应摊销的金额=(350-100)÷5×6/12=25(万元)。

  【该题针对“无形资产摊销”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14】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009年末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50-(350-100)/60×18]-254=21(万元),2009年末的账面价值为254万元。2010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254-(254-100)/42×6=232(万元)。

  【该题针对“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16】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0 000×12/12+4 500×10/12-1 500×1/12=13 625(万股),基本每股收益=2 600/13 625=0.19(元)。

  【该题针对“基本每股收益”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17】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A选项表述反了。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如为衍生工具,且企业只有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认股权证),那么该工具也应确认为权益工具。

  【该题针对“负债”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涉及计算的,如有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两位小数后四舍五入。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

  1.

  (1).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选项D,应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的金额。

  【答疑编号10081820】

  (2).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甲公司的账务处理:

  2009年12月31日授予积分:

  借:银行存款         1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递延收益          400

  2010年2月1日兑换微波炉:

  借:递延收益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2010年3月1日兑换电影票:

  借:递延收益          200

  贷:银行存款          150

  主营业务收入        50

  【此笔分录请参考教材246页(五)下面第三段的讲解】

  【该题针对“收入的确认与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21】

  2.

  (1).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本题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业务一:

  借:银行存款一美元户  (30 000×7.15)214 500

  贷:应收账款一美元户       (30 000×7.1)213 000

  财务费用 1 500

  业务二:

  借:银行存款一人民币户      71 000

  财务费用          1 000

  贷:银行存款一美元户       (10 000×7.2)72 000

  业务三:

  借:应付账款一美元户      (10 000 ×7.1)71 000

  贷:银行存款一美元户        (10 000×7.1)71 000

  业务四:

  借:长期借款一美元户(10 000 ×7.1)71 000

  财务费用 2 000

  贷:银行存款一美元户(10 000 ×7.3)73 000

  银行存款汇兑损益=(10 000+30 000-10 000-10 000-10 000)×7.3-(71 000+214 500-72 000-71 000-73 000)=3 500(元)

  应收账款汇兑损益=(50 000-30 000)×7.3-(355 000-213 000)=4 000(元)

  应付账款汇兑损益=(20 000-10 000)×7.3-(142 000-71 000)=2 000(元)

  长期借款汇兑损益=(10 000-10 000)×7.3-(71 000一71 000)=0(元)

  应计入1月份损益的汇兑收益=3 500+4 000-2 000+1500-1000-2000=4 000(元)

  【该题针对“外币兑换业务”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23】

  (2).

  【正确答案】:ACDE

  【答案解析】:选项B应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该题针对“折算汇率的选择”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824】

  3.

  (1).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事项①⑤属于日后调整事项,要调整报告年度的报表;事项③属于20×9年的正常事项。

  【该题针对“非调整事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2016】

  (2).

  【正确答案】:ACDE

  【该题针对“调整事项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2017】

  (3).

  【正确答案】:BCDE

  【该题针对“调整事项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2019】

  (4).

  【正确答案】:ABC

  【该题针对“调整事项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2021】

  4.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B,属于政策变更;选项D,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由国家税务总结颁布的税法规定,企业不能进行会计估计。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2013】

  5.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账面价值=800-800÷10×6/12=800-40=760(万元)

  计税基础=800×150%-800×150%÷10×6/12=770×150%=1140(万元)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80(万元)

  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确认时,既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影响会计利润,故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009年末应交所得税=(5000-400×50%-40×50%)×25%=1 195(万元)

  或=(5000-400×50%+40-800×150%÷10×6/12)×25%=1 195(万元)

  【该题针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暂时性差异的判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4小题,其中第4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最高得分为9分;如使用英文解答,该小题须全部使用英文,最高得分为14分。其他小题每小题9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41分,要求计算的,应列出计算过程。会计科目有明细科目的,应予列示。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

  【正确答案】:(1)①将总部资产分配至各资产组的金额:

  分配总部资产时总的账面价值=1×1 500+2×2 250+2×3 000=12 000(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A资产组的数额=2 250×1 500/12 000=281.25(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B资产组的数额=2 250×4 500/12 000=843.75(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C资产组的数额=2 250×6 000/12 000=1 125(万元)

  ②分配后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

  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1 500+281.25=1 781.25(万元)

  B资产组的账面价值=2 250+843.75=3 093.75(万元)

  C资产组的账面价值=3 000+1 125=4 125(万元)

  (2)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1 781.25万元,可收回金额=2 000万元,没有发生减值;

  B资产组的账面价值=3 093.75万元,可收回金额=2 340万元,发生减值753.75万元;

  C资产组的账面价值=4 125万元,可收回金额=3 000万元,发生减值1 125万元。

  (3)①B资产组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金额=753.75×843.75/(2 250+843.75)=205.57(万元)

  B资产组减值额分配给B资产组本身的金额=753.75×2 250/(2 250+843.75)=548.18(万元)

  ②C资产组

  第一步,C资产组不包含商誉的账面价值为3 900万元(4 125-225),可收回金额为3 000万元,发生减值损失900万元;

  第二步,C资产组包含商誉的账面价值为4 12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3 000万元,减值额为1 125万元。首先抵减C资产组中商誉价值225万元,剩余的减值损失900万元再在各项可辨认资产和总部资产之间分摊:

  分配给总部资产的减值金额=900×1 125/(2 775+1 125)=259.62(万元)

  分配给C资产组中其他单项资产的减值金额=900×2 775/(2 775+1 125)=640.38 (万元)

  (4)固定资产甲应分摊的减值=640.38×1 000/2 775=230.77(万元)

  固定资产乙应分摊的减值=640.38×1 000/2 775=230.77(万元)

  固定资产丙应分摊的减值=640.38×775/2 775=178.84(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 125

  贷:商誉减值准备           225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总部资产   259.62

  —固定资产甲  230.77

  —固定资产乙  230.77

  —固定资产丙  178.84

  【该题针对“资产减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1)根据资料一中关于现金股票增值权的有关资料,计算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单位:万元

年份

支付现金

当期损益

2010

 

200

2011

 

304

2012

11×1×16=176

242

2013

30×1×20=600

30

  注:2010年末确认的费用=(50-10)×1×15×1/3=200(万元)

  2011年末确认的费用=(50-8)×1×18×2/3—200=304(万元)

  2012年末确认的费用=(50-9-11)×1×19—[(200+304)—176]=242(万元)

  2013年末确认的损益=0—[(200+304+242)—(600+176)]=30(万元)

  (2)对资料一中的现金股票增值权,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①2010年1月1日:授予日不作处理。

  ②201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00

  ③2011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304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04

  ④201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费用 242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242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76

  贷:银行存款 176

  ⑤2013年12月31日

  借: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30

  (3)根据资料二中关于股票期权的有关资料,计算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的成本费用

  单位:万元

年份

当期成本费用

累计成本费用

2010

231.4

231.4

2011

49.4

280.8

2012

145.6

426.4

  注:2010年末确认的成本费用=(200-10-12)×0.1×26×1/2=231.4(万元)

  2011年末确认的成本费用=(200-10-16-12)×0.1×26×2/3-231.4=49.4(万元)

  2012年末确认的成本费用=(200-10-16-10)×0.1×26×3/3-280.8=145.6(万元)

  【该题针对“股份支付”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81955】

  3.

  【正确答案】:(1)计算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

  ①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允发行价

  =200000×1.5%÷(1+6%)+200000×2%÷(1+6%)2+200000×2.5%÷(1+6%)3+200000÷(1+6%)3

  =178512.13(万元);

  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份=200000-178512.13=21487.87(万元)。

  (2)按公允价值所占比例分解发行费用

  ①负债成份分摊的发行费用=3200÷200000×178512.13=2856.19(万元);

  ②权益成份分摊的发行费用=3200÷200000×21487.87=343.81(万元);

  (3)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        196800(200000-32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4344.06[200000-(178512.13-2856.19)]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21487.87-343.81)

  (4)推算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实际利率

  ①设内含利率为r

  该r应满足如下等式:

  178512.13-2856.19=200000×1.5%÷(1+r)+200000×2%÷(1+r)2+200000×2.5%÷(1+r)3+200000÷(1+r)3

  ②当r等于6%时:

  178512.13=200000×1.5%÷(1+6%)+200000×2%÷(1+6%)2+200000×2.5%÷(1+6%)3+200000÷(1+6%)3

  ③当r等于7%时:

  173638.56=200000×1.5%÷(1+7%)+200000×2%÷(1+7%)2+200000×2.5%÷(1+7%)3+200000÷(1+7%)3

  ④根据内插法计算r如下:

  (r-6%)/(7%-6%)=(175655.94-178512.13)/(173638.56-178512.13)

  经计算,r=6.58%

  ⑤20×6年利息费用的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11558.16(175655.94×6.58%)

  贷:应付利息                         3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8558.16(11558.16-3000)

  (5)20×7年6月30日的利息计提分录

  借:财务费用6060.64[(175655.94+8558.16)×6.58%×6/12]

  贷:应付利息                         200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4060.64(6060.64-2000)

  20×7年6月30日的摊余成本=175655.94+8558.16+4060.64=188274.74(万元);

  (6)20×7年7月1日转股时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1144.06

  应付利息 2000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1725.26(24344.06-8558.16-4060.64)

  股本                    20000(200000÷1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1418.8(200000-11725.26+21144.06+2000-20000)

  【该题针对“应付债券,应付债券的核算”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1)计算甲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①20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20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0 0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61200/90000=0.68(元/股);

  ②2007年稀释每股收益

  假设转换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18000-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18000×行权价格5÷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9=8000(万股)

  转换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8000×3/12=2000(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61200/(90000+2000)=0.67(元/股)

  (2)计算甲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①2008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2008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0 000+18 000×3/12=945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75600/94500=0.80(元/股)

  ②2008年稀释每股收益

  假设转换增加的普通股股数=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18000-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18000×行权价格5÷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12=10500(万股)

  假设转换增加的普通股股数的加权平均数=10500×9/12=7875(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75600/(94500+7875)=0.74(元/股)

  (3)计算甲公司2009年度利润表中列示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2009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2009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0000+18000)×1.2=129600(万股)

  2009年基本每股收益=72576/129600=0.56(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56(元/股)

  (4)计算甲公司2009年度利润表中经重新计算的比较数据。

  2008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90000×1.2+18000×3/12×1.2=113400(万股)

  经重新计算的2008年度基本每股收益=75600/113400=0.67(元/股)

  2008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8000×3/12+7875)×1.2=14850(万股)

  经重新计算的2008年度稀释每股收益=75600/(90000×1.2+14850)=0.62(元/股)

  Solution

  (1) Computing the Basic EPS and Diluted EPS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of Company Jia in the year 2007.

  ① EPS in the year 2007:

  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outstanding in 2007=90 000(Ten thousand shares)

  Basic EPS=61200/90000=0.68(Yuan per share)

  ② Diluted EPS in the year 2007:

  Assuming the increased common stock converted from dilutive securities=Converted number of common stock shares for options 18000-Converted number of common stock shares for options 18000×Exercise Price 5 ÷Average market price of common stock 9=8000(Ten thousand shares)

  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nvertible increased common stock=8000×3/12=2000(Ten thousand shares)

  Diluted EPS=61200/(90000+2000)=0.67(Yuan per share)

  (2) Computing the Basic EPS and Diluted EPS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of Company Jia in the year 2008.

  ① EPS in the year 2008:

  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outstanding in 2008=90 000+18 000×3/12=94500(Ten thousand shares)

  Basic EPS=75600/94500=0.8(Yuan per share)

  ② Diluted EPS in the year 2008:

  Assuming the increased common stock converted from dilutive securities=Converted number of common stock shares for options 18000-Converted number of common stock shares for options 18000×Exercise Price 5÷Average market price of common stock 12=10500(Ten thousand shares)

  Assuming 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nvertible increased common stock=10500×9/12=7875(Ten thousand shares)

  Diluted EPS=75600/(94500+7875)=0.74(Yuan per share)

  (3) Computing the Basic EPS and Diluted EPS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of Company Jia in the year 2009.

  EPS in the year 2009:

  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outstanding in 2009=(90000+18000)×1.2=129600(Ten thousand shares)

  Basic EPS=72576/129600=0.56(Yuan per share)

  Diluted EPS= Basic EPS=0.56(Yuan per share)

  (4) Computing the recalculated compared fingers in the income statement in 2009.

  Weighted average number of common shares outstanding in 2008=90000×1.2+18000×3/12×1.2=113400(Ten thousand shares)

  Recalculated basic EPS in 2008=75600/113400=0.67(Yuan per share)

  Adjusted additional number of common shares=(18000×3/12+7875)×1.2=14850(Ten thousand shares)

  Recalculated diluted EPS in 2008=75600/(90000×1.2+14850)=0.62(Yuan per share)

  【该题针对“基本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列报,稀释每股收益”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1题,共14分。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在答题卷上解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1.

  【正确答案】:(1)甲公司购买B公司股权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在购买股权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2)甲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7 200万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累计折旧     6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固定资产     2 8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7 2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200

  累计摊销     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无形资产       2 600

  银行存款       200

  营业外收入      3 000

  (3)剩余持股比例=100%×(1-20%)=80%,剩余股权投资成本=7 200×80%=5 760(万元)。

  20×9年4月1日处置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2 140

  贷:长期股权投资    (7 200×20%)1 440

  投资收益        700

  (4)①对子公司的调整分录

  借:固定资产   2 400

  无形资产   800

  贷:资本公积   3 200

  借:管理费用   20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120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8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贷:所得税费用    50

  被购买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按准则规定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合并中确认的商誉。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0 000-6 800)×25%=800(万元),合并商誉=5 760-(10 000-800)×80%=-1 600(万元)(负商誉)。

  ②20×9年4月1日,处置价款大于所处置股权相对应子公司净资产的差额=2140-10132.5×20%=113.5(万元),应调整资本公积。调整分录为:

  借:投资收益 113.5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13.5

  ③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外收入 [1 376-(1 400-280)] 256

  贷:固定资产—原价 256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4

  贷:所得税费用    64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56/8×6/12) 16

  贷:管理费用 16

  借:所得税费用  4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4

  ④内部丁产品交易的抵销

  借:营业收入 1 000

  贷:营业成本 1 000

  借:营业成本 240

  贷:存货   2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60

  贷:所得税费用    60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0

  贷:资产减值损失     40

  借:所得税费用  1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⑤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的调整分录

  B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1 000-200+50-256+16-(10-6)×60+40=410(万元),B公司分派现金股利80万元,调整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410×80%)328

  贷:投资收益 328

  借:投资收益 64

  贷:长期股权投资 (80×80%)64

  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

  子公司调整后的所有者权益总额=10 000+410-80=10 330(万元),应确认的少数股东权益=(10 330-800)×20%=1 906(万元)。

  借:股本      2 000

  资本公积 (3 000+3 200)6 200

  盈余公积 (400+1 000×10%)500

  未分配利润 (1 400+410-80-1 000×10%)1 6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7 200×80%+328-64)6 024

  递延所得税负债    800

  营业外收入 1 600

  少数股东权益 1 906

  ⑦投资收益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328

  少数股东损益 82

  未分配利润—年初  1 4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80

  未分配利润—年末   1 630

  (5)根据资料(7),A公司个别报表合并日的账务处理:

  A公司取得对B公司的投资,处理是: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 (4800×30)144 000

  贷:股本              4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9 200

  完成账务处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

  股本=3000+4800=7800;资本公积=0+139 200=139 200;盈余公积=18 000;未分配利润=24 000。

  (6)①判断:A公司在该项合并中向B公司原股东甲公司增发了4 800万股普通股,合并后B公司原股东甲公司持有A公司的股权比例为61.54%[4 800/(3 000+4 800)],对于该项合并,虽然在合并中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为A公司,但因其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在合并后由B公司原股东甲公司控制,B公司应为购买方(法律上的子公司),A公司为被购买方(法律上的母公司),形成反向购买。

  ②计算B公司的合并成本:

  假定B公司发行本公司普通股在合并后主体享有同样的股权比例,则B公司应当发行的普通股股数为1 000万股(1 600/61.54%-1 600),所以:

  合并成本=1 000×90=90 000(万元)。

  (7)编制2×10年6月30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存货

7 000+2 000=9 000

固定资产

18 000+5 000=23 000

无形资产

22 000+2 000=24 000

其他资产

10 000+8 000=18 000

商誉

48 400

资产总额

122 400

应付账款

1 000+500=1 500

长期借款

4 000+5 500=9 500

负债总额

11 000

股本(3 000+4 800=7 800万股普通股)

2 000+1 000=3 000

资本公积

89 000

盈余公积

1 000

未分配利润

8 000

少数股东权益

10 400

所有者权益总额

111 400

  【答案解析】:编制相关的虚拟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

  (a)抵销A公司对B公司的投资

  按照反向购买的原则,是B公司购买了A公司,因此,要将A公司购买B公司的账务处理予以反向抵销。

  借:股本            4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39 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44 000

  抵销完了之后,A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恢复到了合并前的金额:

  股本=3000;资本公积=0;盈余公积=18 000;未分配利润=24 000,所有者权益合计为45 000。

  (b)B公司对取得的A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支付的合并对价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因此,取得投资时的虚拟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90 000

  贷:股本            1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9 000

  该虚拟分录只出现在合并工作底稿中,不是真正的账务处理,不记入B公司的账簿(更不记入A公司账簿)。

  (c)A公司视为被购买方,即会计上的子公司,应按A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因此,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调整:

  借:存货           1 000

  固定资产         4 000

  无形资产         2 000

  贷:资本公积         7 000

  调整完之后,A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5 000+7 000=52 000。其中,股本3 000,资本公积7 000(0+7 000),盈余公积18 000,未分配利润24 000。

  (d)B公司视为购买方,即会计上的母公司,应按B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商誉=90 000-52 000×80%=48 400(万元)。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虚拟)与A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分录:

  借:股本           3 000

  资本公积         7 000

  盈余公积        18 000

  未分配利润       24 000

  商誉          48 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90 000

  少数股东权益 10 400

  【该题针对“合并财务报表,反向购买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模拟试题二答案及解析】相关文章: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模拟试题07-19

卫生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1-01

初中数学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3-25

2022电工证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9-21

2023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标准卷答案及解析02-03

2022初级会计考试《会计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三)12-12

高级会计师考试专项模拟试题及答案02-03

2024年托福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1-18

护士资格考试《外科护理》模拟试题及答案04-19

2023年妇产科不孕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