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

时间:2024-10-25 19:29:52 秀雯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有考试,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好试题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

  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 1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5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语。

  (1)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2)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3)不独子其 (以……为子)

  (4)货其弃于地也 (憎恶)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属予作文以记(有良田美池桑竹属)

  B.事无大小,以咨之(男女衣着,如外人)

  C.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

  D.长跪而谢(大道行也)

  3.解释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4.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5.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

  二、阅读下 面的文言文,回答6~8题。

  【甲】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小国寡民(选自《道德经》)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解释加粗的字词。

  (1)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

  (2)阡陌交通(互相通达)

  (3)使民重死而不远(迁徙)

  (4)虽有兵(铠甲)

  7.翻译下列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8.【甲】【乙】两文的作者从相似的角度分别对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国”展开了想象,请根据【甲】【乙】原文完成下表。

  【甲】

  ①男女衣

  着,悉如

  外人

  设酒杀

  鸡作食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乙】

  美其服

  ②甘其食

  ③安其居

  ④乐其俗

  【参考译文】【乙】缩小国土,减少人口。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珍重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也不必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也无意陈列。让人民再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让他们觉得吃得甘甜,穿得美好,住得安适,习俗欢乐。相邻国家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互往来。

  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 2

  【安徽省】二(三)(15分)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⑴略无处 阙:⑵沿阻绝 溯:

  ⑶则湍绿潭 素:⑷引凄异 属

  ⑸渔者歌曰 故: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每格限填一字)(2分)

  18.第⑴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⑵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

  【答案】15.(5分,每空1分)⑴同“缺”,断缺⑵逆流而上⑶白色的⑷连续⑸所以

  16.(4分,每句2分))⑴即使骑着奔马(快马),驾着风,也不如它快。⑵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的确有许多趣味。

  17.(2分,每问1分)凄哀

  18.(4分)山的特点:连续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三(一)阅读古诗文,回答第11—13题。(共8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③:遮盖,这里指云。

  11.解释下列词。(2分)

  ⑴疾:⑵谒:

  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⑵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1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11.⑴快⑵拜,拜谒(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得1分,第2小题答“拜访”或“拜见”不得分)

  12.⑴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⑵然而(但是)十二座山峰不能全都看得见。

  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要求翻译正确,语言流畅。

  13.示例: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湖北省襄阳市】三(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⑴虽奔御风( )⑵余强三大白而别( )

  1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属引凄异忠之

  B.其间千二百里真无马邪

  C.哀转久绝湖中人鸟声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宋无罪而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5.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但采用的写法又有所区别:甲文采用的是的手法,写景着“素”“绿”“清”“影”“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乙文写景采用的是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传达出了景物的形与神。(2分)

  16.甲、乙两文作者都寄情于山水,但表达的情感各不相同,请作简要说明。(2分)

  【答案】12.⑴这里指飞奔的马(只解释为“飞奔的马”亦可)⑵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只解释为“酒杯”亦可)

  13.C(2分)

  14.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襄”“沿”“溯”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1分,扣完为止,共2分)

  15.大笔点染白描(共2分,每空1分)

  16.甲文表达了作者对三峡的欣赏与赞美之情(1分),乙文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1分)。(甲文若只答“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给0.5分)

  【山东省青岛市】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6.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头(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6.C(2分)

  7.①大约②逆流而上(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①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②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也不认为快)。(共3分,每小题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桃花源记】相关文章:

2017辽宁中考语文考点练习试题及答案03-17

2017年辽宁中考语文考点试题:陋室铭03-16

中考语文成语试题解题技巧考点04-26

中考语文试题03-29

的中考语文试题12-03

中考的语文试题12-03

台湾中考语文试题09-29

广东中考语文试题03-05

中考语文试题「福建卷」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