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5.1月平谷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考 生 须 知 | 1.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1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
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àn) 贮藏(zhù) 隔壁(gé) 谆谆教诲(huǐ)
B.憎恶(wù) 着落(zháo) 绽出(zhàn) 追本溯源(sù)
C.真谛(dì) 霉菌(jūn) 模样(mú) 不省人事(xǐng)
D.执拗(niù) 桑梓(zǐ) 逮捕(dǎi) 杳无消息(yǎo)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一项是
A.深恶痛疾 憎恶
B.言简意赅 恣意
C.息息相关 自强不息
D.无缘无故 依然如故
4.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当我掰开苦瓜,兴奋地注视着这两片像船一样盛满了鲜红欲滴的瓤和籽瓜时,母亲总要眯缝起昏花的老眼看着,露出和我一样 ① 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给予我的欧·亨利式的意外结尾,让我看到苦瓜最终这一落日般的血红和辉煌。
②在我们刚刚走入世界的那个阶段,似乎也都有着“ ② ”的那种劲头,而随着我们经历的事情多了,经验逐渐丰富,我们开始变得 ③ ,谨慎,甚至有些畏缩。似乎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
A. ①欣喜若狂 ②初生牛犊不怕虎 ③无精打采
B. ①喜出望外 ②初生牛犊不怕虎 ③小心翼翼
C. ①喜出望外 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③无精打采
D. ①欣喜若狂 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③小心翼翼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无需人为干预。列车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断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理解:“欲与天公试比高”,诗人以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赋予祖国山河以
生命力,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大气磅礴、充满生气,也展现了诗人博
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B. 商店和饭馆的门……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
连一个乞丐也没有。(契诃夫《变色龙》)
理解:“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形象地写出商店和饭馆少有人来,写出了社
会环境的冷清,市场萧条的景象,揭示了沙皇统治的黑暗。
C.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鲁迅《藤野先生》)
理解:“何尝”与“不”连用,以反问语气加强肯定语气,表明这些人的精神已经麻
木到令人震惊的程度,也表现了作者极其沉痛、愤慨的感情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
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理解:“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清国留学生漂亮的发型。
(二)填空(共10分)
7.默写(共6分)
(1)溯洄从之, 。 ,宛在水中沚。(《蒹葭》)(2分)
(2)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1分)
(3)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1分)
(4)《过零丁洋》一诗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千古名句是: , 。(2分)
上面的连环画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 ① (战争特点)的著名战争之一 ② (战役名称)中的 ③ 的情节,这场战役也是 ④ 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阅读《读孟尝君传》,完成第9-11题。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
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
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9.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特:
(2)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宜: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翻译:
(2)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翻译:
11. 世俗与作者判断“士”的标准是否一样?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回答。(5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一朵一朵的阳光》,完成第12-14题。(共14分)
一朵一朵的阳光
周海亮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土路,土路的尽头,趴着一座石头和茅草垒成的小屋。男人在小屋前站定,擦一把汗,喘一口气,轻轻叩响铁锈斑斑的门环。少顷,伴随着沉重的“嘎吱”声,一个光光的暗青色脑壳出现在他的面前。
“你找谁?”男孩扶着斑驳的木门,打量着他。
“我经过这里,迷路了。”男人专注地看着男孩,“能不能给我一碗水?”他目送着男孩进屋。然后在门前的树墩坐下。
男孩端来了水。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那是井水,清冽,甘甜,喝下去,酷热顿消。男人满足地抹抹嘴,问男孩:“只有你一个人吗?你娘呢?”
“她下地了。”男孩说,“她天黑才能回来,回来的路上她会打满一筐猪草;回来后还得做饭,吃完饭她还得喂猪,或者去园子里浇菜……除了睡觉,她一点儿空闲都没有。今天我生病了,我没陪她下地。”
“你生病了吗?”男人关切地问他。
“早晨拉肚子。不过现在好了。”男孩眨眨眼睛说。
“你今年多大?”男人问他,“七岁?”
“你怎么知道我七岁了?”男孩盯着男人。
男人探了探身子,他想摸摸男孩青色的脑壳。男孩机警地跳开,说:“我不认识你。”
“你们怎么不住在村子里了?”男人笑笑,手僵在空中。
“本来是住在村子里的,我爹和别人打架,把人打残,跑了,娘说她在村子里抬不起头,就搬到山上来。娘说他的罪 ,顶多够判三年,如果他敢承担,现在早就出来了……可是他跑了。”
男孩又给男人一碗水,男人再次喝得精光。燥热顿消,久违的舒适从牙齿直贯脚底。男人将空碗放在树墩上,问男孩:“你和你娘,打算就这样过下去吗?”
男孩仰起头:“娘说,在这里等爹。”
“可是他逃走了。他怕坐牢,逃走了……你们还能等到他吗?”
“不知道。”男孩说,“我和我娘都不知道。可是娘说我们在这里等着,就有希望。如果他真的回来,如果他回来以后连家都没有了,他肯定会继续逃亡。那么,这一辈子,每一天,他都会提心吊胆……”
“就是说你和你娘仍然在乎他?”
“是的。他现在不是我爹,不是娘的 男人。”男孩认真地说,“可是如果他回来,我想我和我娘,都会原谅他的。”
男人叹一口气,站起来,似乎要继续赶路。突然他顿住脚步,问男孩:“你们为什么要砍掉门前这些树?”
“因为树挡住了房子。”男孩说,“娘说万一哪一天,你爹知道我们住在这里,突然找回来,站在山腰,却看不到房子,那他心里,会有多失望呐!他会转身就走,再也不会回来吧?娘砍掉这些树,用了整整一个春天……”
男人沉默良久。太阳静静地喷射着火焰,世间的一切仿佛被烤成了灰烬。似乎,有生以来,男人还是头一次如此畅快地接受这样炙热的阳光。
他低下头,问男孩:“我能再喝一碗水吗?”
这一次,他随男孩进到屋里。他站在角落里,看阳光透过窗棂爬上灶台。
“看到了吗?”男孩说,“灶台上,有一朵阳光。”
“一朵?”
“是的,娘这么说的。娘说阳光都是一朵一朵的,聚到一起,抱成团,就连成了片,就有了春天。分开,又变成一朵一朵,就有了冬天。一朵一朵的阳光聚聚合合,就像世上的人们,就像家。”男孩把盛满水的碗递给男人,“娘还说,爬上灶台的这朵阳光,某一天,也会照着爹的脸呢。”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他蹲下来,细细打量男孩的脸。男人终于流下一滴泪,为男孩,为男孩的母亲,也为自己。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哽咽着,塞给男孩。他说:“从此以后,你和你娘,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可是你们,至少,还得等我三年。”
照片上,有年轻的男人、年轻的女人,以及年幼的男孩。
男人走出屋子,走进阳光之中。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成了片,让男人不想再逃了……
12.本文写男人喝了三碗水,但每次喝完水他的感受都不同,仔细阅读文章,填写下面表格。(4分)
心理 | 原因 | |
男人把一碗水一饮而尽 | ① | 解决了饥渴,酷热顿消 |
男人再次喝得精光 | 舒适 | ② |
男人喝光第三碗水 | ③ | 被妻子的宽容善良和亲情感召 |
1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语句。(4分)
七月的阳光直直地烘烤着男人的头颅,男人如同穿在铁扦子上的垂死的蚂蚱。
答:
1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话含义的理解。(不超过150字)(6分)
答:
(二)阅读《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完成第15-17题。(共13分)
石墨烯:未来材料宠儿
孙爱民
①想在一秒钟内下载一部高清电影吗?石墨烯调制器的问世或许能让这个愿望得以实现。
②美国华裔科学家张翔教授的研究团队用石墨烯研制出一款调制器,这个只有头发丝四百分之一细的光学调制器具备的高速信号传输能力,有望将互联网传输速度提高一万倍。
③2004年,英国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凭借“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这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了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④石墨烯的发现,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创造了诸多“纪录”。
⑤石墨烯是世上最薄的材料,只有0.34纳米厚,十万层石墨烯叠加起来的厚度大概等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它比钻石还坚硬,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上100倍,每100纳米距离上可承受的最大压力竟然达到了2.9微牛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制成包装袋,那么它将能承受大约两吨重的物品。在石墨烯中,电子能够极为高效地迁移,迁移速率仅为光速的三百分之一,远远高出其在硅、铜等传统半导体和导体中的速率。石墨烯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导率,从而大幅度增加电池的容量。
⑥让材料学家更为惊喜的是,石墨烯几乎完全透光,透光率在97%以上。它在透明电极方面的应用会大幅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并使其更省电、更清晰。同时,石墨烯太阳能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60%,是现有多晶硅太阳能技术的2倍,这使太阳能产业的升级成为可能。
⑦超轻防弹表,超薄超轻型飞机、超薄能折叠的手机、高强度航空材料,高性能储能和传感器、超级电容器,甚至更富想象力的太空电梯,石墨烯众多的优越特性,使越来越多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未来设备进入科学家的研究视野。可以说,石墨烯是过去十年,乃至未来几十年,所有材料“明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15.阅读选文第③——⑦段,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的哪三方面内容?(3分)
答:
16.为什么说石墨烯是未来材料的宠儿?(5分)
答:
17.阅读下面材料,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如何解决锂电池的容量提升遇到的技术
瓶颈问题。(5分)
【链接材料】
当前,锂电池被广泛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电动汽车等众多产品中。正常使用下,一个2500毫安时的锂电池往往撑不过一天,因此业界一直在努力实现电池容量的突破,但锂电池的容量提升在目前已经遇到技术瓶颈。
答:
(三)阅读《日成一事,方可有为》,完成第18-20题。(共10分)
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王开林
①一位熟识的读者告诉我:几年前,他曾在精神方面出现了危机的前兆——空虚和迷茫。于是他主动应对,阅读了一些书。忽然悟到,大家人云亦云,反复强调“有志者事竟成”,那个“事”通常都指大事,然而天下大事太少,小事如麻,倘若我们一味地想做大事,别说良机有限,贵人难遇,就老实地掂量自己的才智吧,也未必够用。悟到 这一层,他当机立断,确定了一条崭新的座右铭——“日成一事”。这个“事”只限于小事和微事,但必须做得有条不紊,有始有终。一段时间后,他走出困境,取得了突出的业绩,成为同行中的领军人物。可见,日成一事,方可有为。
②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读一本书,就把这本书读明白,不“杀书头”(国学家黄侃的说法,只读个开头,就将书撂下抛弃)。写一封信,就把这封信写周详,慎勿差池。见一个人,就把这个人见清楚,莫留疑惑。植一棵树就把这棵树植成活,勿使枯萎。诸如此类。日成一事,既是一个原始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久而久之,不说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至少也能集腋成裘。
③日成一事,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小事做好,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曾国藩有一副名联,可谓快人“慢语”:“好人半自苦中来,莫贪便宜;世事皆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我说曾国藩是“快人”,其意并不难解,他是近代公认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头号典型人物,大家都认定他是快刀斩乱麻的顶尖高手。殊不知,他经常劝人要慢工出细活,天下事非从容而莫办。无独有偶,民国元勋黄兴也是“快人”,半生戎马倥偬,但他好整以暇,最爱对人说的四个字是“慢慢细细”(长沙方言,意为做事不求快而求精)。大德高人,我们学不来,但其言之要义值得留心,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单纯地追求快速都不行,急就章靠谱的总是太少,精心之作则须仔细打磨。
④也许有人会犯嘀咕:日成一事,这是否要求太高而又逼迫太紧?首先,日成一事,是专指小事;其次,日 成一事,是专重细节;此外,日成一事,是要快人减速;还有,日成一事,是要懒人提劲。虽是小事和细节,你若日日慎意而为,精心而为,你将具备过人之处。
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19.选文开头从一位读者的经历写起,有何用意?(3分)
答:
20.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论据的是哪一项?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A.马南邨《燕山夜话》:“任何重大原则的分野①,常常是隐伏在不被注意的细微末节
之间,有识者不可不察!” (注释:①分野:常指政治、思想的分歧)
B.梁实秋《书》:“挤在书肆里读书,应该像牛吃嫩草,不慌不忙的……”
C.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D.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答:
四、作文(共5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成长路上,有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满天,也有狂风骤雨……
这一道道风景让你历经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泪水与汗水……但每经历
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请以“路上
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
题目二:请以“ 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在
横线上填写“友情、阅读、父亲、篮球……”)
要求:(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平谷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一)选择 (共12分,每小题2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答案 | C | D | A | B | B | D |
(二)填空(共10分)
7.(1)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断肠人在天涯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共6分,每空1分,每空有错字不得分)
8. 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②赤壁之战 ③火烧连环船(火烧赤壁) ④三国
(共4分,每空1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
9.(1)只,仅仅 (2)应当 (共2分)
10.(1)而孟尝君终于依靠他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残的秦国逃脱出来。
(2)这就是(真正的)士不归附他的原因。(共4分,意思近即可)
11.不一样。世俗认为“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而作者认为“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可见,世俗判断“士”的
标准比较低,能帮助孟尝君脱离危险的便是“士”;作者判断“士”的标准比较高,
能帮助孟尝君称王制秦的便是“士”。(共5分,判断1分,理由4分,理由每个要
点1分,意思近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共14分)
12.①满足 ②得知妻儿还在等着自己,燥热顿消 ③悔悟(愧疚)
(共4分,第1、3空各1分,第2空2分,只填“燥热顿消”得1分,只填“得
知妻儿还在等着自己”可得2分,意思近即可)
13.答案要点:①渲染天气的炎热;②衬托了男人焦虑不安的心情,③突出男人在烈
日烘烤下痛苦难忍的感受;④与下文三次描写男人喝水后的清凉舒适感觉照应;
⑤突出逃跑在外的男人处境艰难; 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男人向男孩要水
喝埋下伏笔。(共4分,每个要点1分,最多得4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示例:“阳光”写妻儿带给男人的温暖。他负罪逃跑,妻子独自撑起家。几年来,
妻儿始终没有放弃他,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一朵一朵的阳光,抱成了团,连
成了片”暗示家的团圆。妻子认为家庭成员就像一朵一朵的阳光,必须抱成团,连
成片,不能散开。这段话表明是亲情的温暖、爱的力量、唤醒了他,家的团圆让
他鼓起勇气,决定去自首。 (共6分,结合内容答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暗
示家庭的团圆”“决定去自首”各2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13分)
15.①石墨烯的发现 ②石墨烯的优越特性 ③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共3分,每个要点1分)
16.答案要点: 因为石墨烯有许多优越的特性:①是世界上最簿的材料。②强度高。
③石墨烯中的电子迁移速率高,导电性能强。④几乎完全透光(透光率高)。⑤石
墨烯太阳能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高。(共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近即可)
17.答案示例:可以把锂电池的材料改换成石墨烯,因为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它可以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导率,从而大幅度增加电池的容量,因此,可以利用石
墨烯的这一特性来解决锂电池的容量提升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
(共5分,结合文章2分,结合材料2分,语言通顺1分)
(三)(共10分)
18.日成一事,方可有为。(共2分)
19.答案要点:强调了“日成一事”的重要性,引出中心论点;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
心论点;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共3分,每个要点1分)
20.C
理由:答案示例:因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日成一事,方可有为”,意思是说每天
要把一件小事做好,把细节顾全或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才能有所作为。而选项C
的意思是“平时爱好读书,但不过分寻求深奥的解释,不在细微处下功夫,往往
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便高兴得忘记吃饭”。既没有强调做事专重细节,也没
有强调做事不慌不忙,不急不躁。这与本文的观点不一致。所以C项不适合作为
选文论据。(共5分,判断1分,理由4分,理由每个要点1分,意思近即可)
四、作文(共50分)
等级 | 内容、表达(45分) | 说 | 书写(5分) | |
一类卷 (50—42) |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45—37分 | 以4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 5分 | |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 ||||
二类卷 (41—34) |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36—-29分 |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 4分 | |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 ||||
三类卷 (33—26) |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8—21分 | 以2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 3分 | |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 ||||
四类卷 (25—0) |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20—0分 | 2—0分 | ||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
说明:1.没有标题扣2分;
2. 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1月平谷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相关文章:
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07-07
小升初的语文试卷及答案08-03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其答案01-14
语文期末考试卷11-28
内蒙古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2-14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01-05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11-23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07-10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答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