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历1904年,中国举行最后一次会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末班车。
因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破坏,加上几年前“公车上书”的影响,这次会试与上一科(1903年癸卯恩科)同样,移至河南开封举行,殿试才回到北京。
末班车主考四人:大学士裕德、吏部尚书张百熙、左都御史陆润庠、户部尚书戴鸿慈。知贡举满汉各一,内阁学士熙瑛和河南巡抚陈夔龙。当时已经废除誊录,故主考不但可以推荐自己所阅之卷,还可以根据试卷的文字笔迹,决定取舍,甚至不能排除私自拆封,进行作弊。
会试毕,陆润庠阅卷后第一个执一卷对陈夔龙说:“此卷书法工整,为通场冠,殿试可望大魁。”一拆封,是直隶肃宁刘春霖的。接着,张百熙执一卷对陈说:“吾乡本朝二百多年三鼎甲俱备,独少会元。场中得湖南一卷,写作俱佳。按次序,我推荐的卷子应中会元。科举将停,机会难得。恳请裕德相国同意将此卷作为会元,使吾乡科名免留缺憾。”
知贡举的陈夔龙负责管理会试事务,但无阅卷取士之权。陆、张对陈说这些话,无非是拉人造势罢了。裕德同意了张百熙的推荐,揭封一看,是前两广总督谭钟麟三子谭延闿的卷子。后来殿试胪唱,刘春霖果然大魁,成了末科状元,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第一人中最后人”。
媒体有文说,刘春霖是慈禧看中,用朱笔批上“第一甲学一名”六字的,并向大臣宣称:“今岁天下大旱,举国焦虑,春霖乃‘春风化雨,普降甘霖’之意;而肃宁(刘春霖是肃宁县人)则预兆大清肃靖安宁,大吉兆也。”
其实第一个识拔刘春霖的,是主考、同治甲戌科状元陆润庠。
会试后是殿试。阅卷官经过商量,不敢把谭延闿列于前三名,担心慈禧忌“谭”(“戊戌六君子”之首谭嗣同),于是把朱汝珍列第一,刘春霖列第二。不料慈禧看到 “珍”字心中发毛,四年前正是她下令害死珍妃的,加上朱汝珍是广东人,与康有为同出一地,也犯忌。她拿出刘春霖的卷子,下了决断,末科状元就此产生。
民谚说,人上一百,五颜六色。末班车的进士们虽然同榜同年,但并不同心同道,在国是日非、大浪淘沙的趋势下,各走各的路。状元刘春霖事业上并不抢眼,民族气节却很可贵。“九一八”后,他隐居北京,伪满总理郑孝胥请他出山,到长春当教育部长,他断然拒绝。王揖唐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请刘春霖施展雄才,担任北平市长,遭到严词斥责。榜眼朱汝珍编纂一部《词林辑略》,由北平中央刻经院出版。探花商衍鎏在清末、民国均供职政府,抗战爆发后以著书为生,解放后曾任中央、广东文史馆副馆长,不改书生本色。
末班车进士中也出了败类王揖唐、江亢虎。王揖唐不安分,入民国后组织共和统一党,为袁世凯造舆论,袁宠信之,呼为“可儿”,此后又组安福俱乐部,并被推为众院议长。这样一个进士,抗战中变节投敌也就不奇怪了,抗战胜利后被判死刑。江亢虎任汪伪考试院院长,胜利后潜藏南京清凉寺当和尚,后又逃往北平,被捕,解放后移押上海提篮桥监狱,1954年病死狱中。
扩展资料:
皇帝出题
这是3年一度的全国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贡士们按这次考试的成绩重新排定名次。一甲3名将获赐进士及第,二甲和三甲分别获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上午10时,试题发下,是以皇帝名义提出的时务策问,题长大约五六百字。贡士们立即开始撰写对策文,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策文不限长短,常例为2000字,规定字必正体、文必到行,工整有格,不容疏忽。日暮为交卷时限。这次殿试的前三名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
废除科考
参加这次殿试的贡士还有谭延闿、汤化龙、蒲殿俊、沈钧儒等。清廷于次年宣布废科举,因此甲辰科考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中国的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1904年举行,可以说这一次已经不像那么多年来,尤其是唐宋时代的科举考试那样重要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时,日俄战争都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开战了,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就被列强打得抬不起头来,整个国家都是暮气沉沉的状态,清王朝已是摇摇欲坠了。所以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远没有过去那么辉煌,完全像开玩笑一样选出了最后一位状元。大家知道当时还是慈禧太后当政的时期,她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最后科举考试前十名进士的卷子呈给慈禧太后,由她御笔钦点,因为历史上状元、榜眼、探花一直都是由皇帝御笔钦点的。慈禧太后钦点状元的时候就像开玩笑一样。她不管文章的好坏,只看考生的姓名。当她看到内定第一名的考生叫朱汝珍时,心中便老大不快。大家知道明朝是朱姓的天下,清朝是打败了明朝后才建立起来的,而且清朝时一直有各种反清复明运动,所以一听这人姓朱,慈禧太后就觉得太不吉利了,说怎么能姓朱呢,这个人当状元不行,坚决不行。再一看这人是广东人,那更犯忌讳了。慈禧太后一向痛恨广东人,因为康有为就是广东人,是她最恨的人,孙中山也是广东人,是她痛恨至极的人。她一看这哥们儿是广东人,更不行了,就直接把卷子给扔了。然后再看看排第二的人,字迹娟秀,名叫刘春霖,那年正好是中国大旱,慈禧太后一想:“春霖——春霖就是下雨的意思,我们中国正好大旱,这名字叫刘春霖,祥瑞祥瑞……”于是直接钦点了状元。这刘春霖就这样当了最后一个状元。
当然到了那个时候,科举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西方的教育体制已经在中国开始建立,世界潮流也浩浩荡荡向前。京师大学堂,也就是北京大学前身。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大家知道科举制度是1905年才废除的,在1898年建立京师大学堂的时候,科举制度还没废除,所以当时的教育制度就变成了“双轨制”。学子们可以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也可以选择西方的教育方式,去上中学,上大学,走另外一条路。当然那时候在中国如果想做官,还是走科举这条路比较快,但是至少中国模仿西方建立了中国第一所近代化的综合性大学,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关于科举考试,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可以说是毁誉参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只有利没有弊的,弊端肯定是有的,但是,这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人类的政治智慧,在全球其他文明体系里都没有产生这样的一套人才选拔制度。今天大家特别热衷于讨论社会向上的通道有哪些,而高考、公务员考试这些普通人向上的通道都有古代科举考试的影子。
向上通道,在西方叫作socialladder(社会阶梯),在西方的历史上,没有完善的文官选拔制度,唯一的向上通道就是通过军功、通过战争。罗马帝国最终崩溃就是因为统治者最后也没想出来,这么大一个帝国的人民,怎么才能通过socialladder进入上层,无法产生凝聚力。从恺撒大帝开始,罗马帝国就只剩下一条普通人的向上通道,那就是战争。最后只能走上穷兵黩武、民穷财尽这条绝路,这个帝国就崩溃了。所以庞大的军事帝国是不能长久的,因为它的向上通道是战争,是武力,人民没有向上通道,形不成一个大帝国的强大的凝聚力,于是就分裂成很多小国。其他靠军事手段维持的大帝国,包括罗马、蒙古、奥斯曼土耳其、西班牙等等,最后都崩溃了,因为他们都没有建立这样一套非常优秀的充满智慧的文官选拔制度。而中国因为有这个科举制度,你在广东也好,你在甘肃也好,你在东北也好,不管你在哪里,这套体制给你提供了向上通道,你就会觉得这个国家是属于我们的,就会有归属感,就会去努力。所以中国从隋朝开始建立了科举制度之后,几乎再也没出现过全部由贵族统治的朝代,元和清出现过皇族当宰相,而在其他所有朝代,绝大多数的宰相都是平民出身,更不要说其他的部长——尚书以及各省的巡抚了,大多数官员都是平民出身,都是通过考试上来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阶层,就是官僚阶层,或者叫士大夫(即知识分子)阶层。这个阶层一直统治着这个庞大的国家,中间不管这个国家怎么分裂,最后都能凝聚成一个大国。
所以科举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智慧的制度之一,它建立了一套官吏分开的制度,人们必须通过考试中了进士才能做官(当然也有举人做官的,海瑞就是举人)。如果你没有通过考试,你就只能是个吏,一般而言吏是永远做不了官的。比如中国历史上宋江就是个吏,不可能说明天县太爷死了或者调走了,宋江就升上去,从一个刀笔小吏变成县太爷,那不行。县官以上的所有官都必须通过考试上来,否则只能是吏,而且吏永远都是吏,这里面有一套严格的制度。今天西方的民主制度,到是非常像中国科举制度中的这套官吏分开的制度。西方现在是民选官,然后官任命吏,吏可以当很久,但官有任期,官和吏永远是分开的,不能说这官没了,吏升上来当这个州的州长或者当市长,那不行,还得大家重新选举,就像我们要重新考试一样。所以科举制度是非常先进的一套制度,这个应该说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智慧,而不是以军事能力,维持一个大帝国的重要手段,先前一直维持着应该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帝国。
【中国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相关文章:
最后一次讲演教学设计(精选5篇)07-28
最后一次演讲教学设计范文(通用8篇)07-28
最后一课教案10-01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08-19
《最后的长春藤叶》的教案08-26
《最后一课》语文教案07-20
最后一课教案(精选10篇)12-20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通用9篇)06-21
最后一片叶子教学设计(精选7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