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下学期复习模拟卷

时间:2024-05-26 17:04:18 语文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下学期复习模拟卷

  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大家复习的怎么样了呢?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套高一语文下学期复习模拟卷,大家可以参考练习。

高一语文下学期复习模拟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姗姗来迟 功亏一蒉 裨将(pí) 诤友(zhèng)

  B.沸反盈天 无耻谰言 炮烙(páo) 吮吸(yǔn)

  C.殚精竭虑 负隅顽抗 恫吓(dòng) 拂晓(fú)

  D.卑躬曲膝 长篇累牍 回溯(sù) 蛮横(hèng)

  2.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庭教育的粗暴专制必然会导致孩子产生更加逆反的心理,父母们应该改变耳提面命的做法,多一点民主,多一点平等的思想。

  B.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需要提倡“拿来主义”精神,如果脱离国情,盲目照搬,就有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C.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D.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辆来往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隙,或如悬崖却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政府在世界各地兴办孔子学院,让世界不仅更全面地认识了中国,而且还激发了各国友人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典籍的热情。

  B.端午节已是中国的法定节日,然而在我国内地的很多大城市已经难见赛龙舟的景象,倒是繁荣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却还保留着五月五赛龙舟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C.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信息干扰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D.上海世博会是由政府主办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它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现在总计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创下158年世博史的最高纪录。

  4.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科学对人类事物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

  B.“蚁族”指一个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如何让“蚁族”走出困境,还他们一片广阔的天空?值得有识者深思。

  C.近几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D.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秦始皇将方孔圆钱作为统一货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钱铸成后要进行锉边等加工,把方形细木棍插入方孔,可以使钱固定不动,便于操作。方孔钱也便于钱上文字的定位。另一种说法被学界普遍认可,即秦始皇笃信当时极为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吕氏春秋》的解释可能最适合皇帝的口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故而有学者认为,秦始皇时,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已然是神权的象征了。

  说到这儿,我们不能不感佩古代中国人的智慧。一枚钱币,竟能将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政治、哲学等诸多因素融合的文化核心体现出来。而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仅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比较起来,中国的圆形方孔钱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要“神”得多。如果我们能从钱币本身的钻研中走出来,看一看它成长初期的社会背景,也许会对它身负“神力”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

  事实上,自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国家一统,中国各个区域的商业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比如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至战国后期,齐国的城市居民已有四百万以上,占到齐国总人口——据专家测算大概有五百万至七百万——的一半以上。至西汉初期,“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我们从《货殖列传》中看到的西汉社会,不但有富可敌国的大富豪,而且有倾郡、倾县、倾乡里的众多小富豪,可见西汉初期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

  “无盐氏”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上较早的富翁之一。从他的发家史我们或许可以对西汉社会有个窥斑见豹的了解。西汉吴楚七国之乱时,京师长安的列侯封君从军,向当时的“子钱家”借贷。子钱家因成败未决,不肯借。无盐氏便以十倍的利息出千金借贷。不久,吴楚之乱平息,他得到十倍利息的还款,遂成关中巨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汉社会借贷子钱这一行业的兴旺。经济史学专家、香港树仁学院经济系教授宋叙五先生甚至认为,从中可见当时政治上的有权者不会借着政治权力而欺压平民,强令子钱家借钱,也不会赖债。而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完全不会干扰其商业行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可惜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再也没有了。他认为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史学家唐德刚教授说西汉本来可以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诚为有据而言”。

  我们暂不论西汉走上资本主义社会的可能性有多大以及这种社会形态的萌芽又如何被斩断,只看在当时的社会里,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太正常了。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如下传世之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各任其能……以得所欲……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那么,利之所聚的“钱”、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钱”又被推上“神坛”拜将起来,顺理成章。可以与此相呼应的是,恰在西汉时,被称为“摇钱树”的明器出现了。

  如此看来,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钱”的身上具有超乎自然的神秘力量,可以战胜妖邪并寄托人间的祈愿,是可以理解的了。中国人的宗教观相当实用,神灵也比较分散、灵活,有学者略统计一下,就有三百余位,且不少神仙都有着助人为乐的情操。那么,在这大大小小的诸神中,会不会有一位“钱”的代表——“钱神”?

  (节选自《中华遗产》2009第1期)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中的“方与圆”,象征着“万物周事”的自然;“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又象征“规矩”的权威、法的权威。

  B.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等国早期的钱币,为防伪而刻有帝王头像、复杂的纹章和印玺图案,和中国的古钱币相比较,中国的古钱虽然体现了当时的文化核心和对天地时空的无限丰富的想象,但造型单一,其防伪性能自然就要降低许多。

  C.战国后期的齐国,城市居民已超过四百万,占到齐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充分说明了当时齐国商业经济的发达和规模巨大。

  D.“摇钱树”等明器的出现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西汉时期钱被推上了神坛,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

  6. 以下各项对西汉经济发展的论述中,结论有误的一项是( )

  A.西汉初期,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的描述让我们看到当时的社会是一个经济蓬勃、百业兴隆的社会。

  B.西汉初期社会有良好的政治气候及商业气候,即使在动荡的时期也是如此,而这样的“气候”自西汉初期以后就没有了。

  C.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说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证明了钱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这一观点。

  D.当时的社会,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和繁盛,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是很正常的。

  7. 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圆形方孔的古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信仰,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时空无限丰富的想象,承载了更为厚重的文化信息,因此显得“神”。

  B.钱成为利之所聚、决定人的命运、有着神圣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的东西,也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

  C.根据“无盐氏”的发家史,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汉社会平民有钱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商业行为,政权、兵权不会干扰。

  D.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钱的神力,一是文化内涵,二是钱本身体现出来的商业价值。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也。遵少孤,与张竦伯松俱为京兆史。竦博学通达,廉俭自守,而遵放纵不拘,操行虽异,然相亲友,哀帝之末俱著名字,为后进冠。并入公府,公府掾史率皆羸车小马,不尚鲜明,而遵独极舆马衣服之好,门外车骑交错。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谪之,侍曹辄诣寺舍白遵曰:“陈卿今日以某事谪。”遵曰:“满百乃相闻。”故事,有百谪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大司徒马宫大儒优士,又重遵,谓西曹:“此人大度士,奈何以小文责之?”乃举遵能治三辅剧县,补郁夷令。久之,与扶风相失,自免去。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遵为校尉,击朋、鸿有功,封嘉威侯。

  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遵,值其方饮,刺史大穷,候遵沾醉时,突入见遵母,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母乃令从后阁出去。遵大率常醉,然事亦不废。

  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以为荣。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王莽素奇遵材,在位多称誉者,由是起为河南太守。既至官,当遣从史西,召善书吏十人于前,治私书谢京师故人。遵冯几,口占书吏,且省官事,书数百封,亲疏各有意,河南大惊。数月免。

  久之,复为九江及河内都尉,凡三为二千石。而张竦亦至丹阳太守。后俱免官,以列侯归长安。竦居贫,无宾客,时时好事者从之质疑问事,论道经书而已。而遵昼夜呼号,车骑满门,酒肉相属。先是,遵常谓张竦:“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不敢蹉跌,而我放意自恣,浮沉俗间,官爵功名,不减于子,而差独乐,顾不优邪!”竦曰:“人各有性,长短自裁。子欲为我亦不能,吾而效子亦败矣。虽然,学我者易持,效子者难将,吾常道也。”

  及王莽败,二人俱客于池阳,竦为贼兵所杀。更始至长安,大臣荐遵为大司马护军,使匈奴。单于欲胁诎遵,遵陈利害,为言曲直,单于大奇之,遣还。会更始败,遵为贼所败,时醉见杀。

  (节选自《汉书游侠传》,有删改)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略涉传记,赡于文辞 赡:富足,充足。

  B.遵冯几,口占书吏 冯:通“凭”,靠着。

  C.足下讽诵经书,苦身自约 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

  D.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 期:约会。

  9. 以下句子中,分别表明陈遵“放纵不拘”和“富有才华”的一组是( )

  10.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遵为人放纵不拘,张竦清廉节俭,二人虽操行不同,却互相亲近友爱。文章多次拿张竦和陈遵对比,衬托出陈遵“放意自恣”的性格,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B.陈遵热情好客,大宴宾客时,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不让他们离开。一位刺史和尚书有约却无法脱身,只得去拜见并请求陈遵的母亲,才得以从后门出去。

  C.陈遵在公府为官的时候,每日喝醉酒后才归来,官署的事都耽误了。官署旧例,如犯错满百将被罢官,陈遵最终被罢官。

  D.陈遵虽放纵不拘,好酒任性,但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受到王莽和匈奴单于的赏识。但在最后,还是因兵败时酒醉被杀。

  第Ⅱ卷 (共120分)

  四、(23分)

  11. 阅读下面这篇文言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

  宓子贱为单父宰,过于阳昼,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举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1) 用“∕”给下面这段话断句。(3分)

  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5分)

  ①夫举纶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阳昼借钓鱼之道告诉宓子贱为政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 阅读下面这首悼亡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遣悲怀

  唐 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②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④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⑤,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注释: ①元稹的妻子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

  ②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作者以此自比。  ③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④泥:软缠,央求。 ⑤藿:豆叶。

  (1) 这首诗的首联在全诗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颔联和颈联所表现的妻子形象有何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_________,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2)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 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

  (4)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5)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_________,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6)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是_________。

  五、(20分)读下面的短文,回答14—17题。

  劳 动

  韩少功

  ①手掌皮肤撕裂的那一刻,过去的一切都在裂痛中轰的一下闪回。我想起了三十多年前的垦荒,把耙头齿和锄头口磨钝了,磨短了,于是不但铁匠们叮叮当当忙个不停,大家也都抓住入睡前的一时半刻,在石阶上磨利各自的工具。嚓嚓嚓的磨铁之声在整个工区此起彼伏响彻夜天。

  ②那是连钢铁都在迅速消溶的一段岁月,但皮肉比钢铁更经久耐用。耙头挖伤的,锄头扎伤的,茅草割伤的,石片划伤的,毒虫咬伤的……每个人的腿上都有各种血痂,老伤叠上新伤。但衣着褴褛的青年早已习惯。朝伤口吐一口唾沫,或者抹一把泥土,就算是止血处理。我们甚至不会在意伤口,因为流血已经不能造成痛感,麻木粗糙的肌肤早就在神经反应之外。我们的心身还可一分为二:夜色中挑担回家的时候,一边是大脑已经呼呼入睡,一边是身子还在自动前行,靠着脚趾碰触路边的青草,双脚能自动找回青草之间的路面,如同一具无魂的游尸。只有一不小心踩到水沟里去的时候,一声大叫,意识才会在水沟里猛醒,发觉眼前的草丛和淤泥。

  ③有一天我早上起床,发现自己两腿全是泥巴,不知道前一个晚上自己是怎么入睡的,不知道蚊帐忘了放下的情况之下,蚊群怎么就没有把自己咬醒。还有一天,我吃着吃着饭,突然发现面前的饭钵已经空了四个,这就是说,半斤一钵的米饭,我已经往肚子里一共塞下了两斤,可裤带以下的那个位置还是空空的,两斤米不知填塞了哪个角落……眼下,我差不多忘记了这样的日子,一种身体各个器官各行其是的日子。

  ④我也差点忘记了自己对劳动的恐惧:从那以后,我不论到了哪里,不论离开农村有多久,最大的恶梦还是听到一声尖锐的哨响,然后听到走道上的脚步声和低哑的吆喝:“一分队!耙头!箢箕!”这是哈佬的声音——他是我以前的队长,说话总是有很多省略。

  ⑤三十多年过去了,哈佬应该已经年迈,甚至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吆喝再一次在我手心裂痛的那一刻闪回,声音宏亮震耳。不知为什么,我现在听到这种声音不再有恐惧。就像太强的光亮曾经令人目盲,但只要有一段足够的黑暗,光明会重新让人怀念。当知青时代的强制与绝望逐渐消解,当我身边的幸福正在追踪贪腐,对不起,劳动就成了一个火热的词,重新放射出的光芒,唤醒我沉睡的肌肉。

  ⑥坦白地说:我怀念劳动。

  ⑦坦白地说:我看不起不劳动的人。我对白领和金领不存偏见,对天才的大脑更是满心崇拜,但一个脱离了体力劳动的人,会不会有一种被连根拔起没着没落的心慌?会不会在物产供养链条的最末端一不小心就枯萎?会不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和游离者?连海德格尔也承认:“静观”只能产生较为可疑的知识,“操劳”才是了解事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进入存在之谜——这几乎是一种劳动者的哲学。我在《暗示》一书里还提到过“体会”、“体验”、“体察”、“体认”等中国词语。它们都意指认知,但无一不强调“体”的重要,无一不暗示四“体”之劳在求知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几乎是一套劳动者的词汇。然而古往今来的流行理论,总是把劳力者权当失败者和卑贱者的别号,一再翻版着劳心者们的一类自夸。

  ⑧一位科学院院士肥头大耳,带着两个博士生,在投影机前曾以一只光盘为例,说光盘本身的成本不足一元,录上信息以后就可能是一百元。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一般劳动和知识劳动的价值区别,就是知识经济的意义呵。

  ⑨我听出了他的言下之义:他的身价应比一个臭劳工昂贵百倍乃至千万倍。

  ⑩问题不在于知识是否重要,而在于1∶99的比价之说是出于何种心机。我差一点要冲着掌声质问: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准备吃光盘和穿光盘吗?你们把院士先生这个愚蠢的举例写进光盘,光盘就一定增值么?我当时没有提问,是被热烈的掌声惊呆了:我没想到鼓掌者都是自以为能赚来99%的时代中坚。

  一个科学幻想作品曾经预言:将来的人类都形如章鱼,一个过分发达的大脑以外,无用的肢体将退化成一些细弱的游须,只要能按按键盘就行。我暂不怀疑键盘能否直接生产出粮食和衣服,也暂不怀疑一个键盘在七十二行的实践之外能输写出多么高深的学问,但章鱼的形象至少让我鄙薄。一台形似章鱼的多管吸血机器更让我厌恶。这种念头使我立即买来了锄头和耙头,买来了草帽和胶鞋,选定了一块寂静荒坡,向想象中的满地庄稼走过去。阳光如此温暖,土地如此洁净,一口潮湿清洌的空气足以洗净我体内的每一颗细胞。从这一天起,我要劳动在从地图上看不见的这一个山谷里,要直接生产土豆、玉米、向日葵、冬瓜、南瓜、萝卜、白菜……我们要恢复手足的强壮和灵巧,恢复手心中的茧皮和面颊上的盐粉,恢复自己大口喘气浑身酸痛以及在阳光下目光迷离的能力。我们要亲手创造出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在生命之链最原初的地方接管我们的生活,收回自己这一辈子该出力时就出力的权利。

  14. 研读句子,回答问题。(6分)

  (1) “就像太强的光亮曾经令人目盲,但只要有一段足够的黑暗,光明会重新让人怀念。”这里的“黑暗”指的是作者遭遇的什么样的问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问题不在于知识是否重要,而在于1∶99的比价之说是出于何种心机。”这里的“心机”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者三十多年前垦荒时对劳动满怀“恐惧”,作者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第⑥段说:“坦白地说,我怀念劳动。”作者为什么现在要“怀念劳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章第 段表现了作者回归劳动后的开心幸福,请选择两个角度赏析相关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表达。(17分)

  18. 将下面四句话合理排序,填在下边句子中的横线上。(3分)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太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③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太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④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经验证明, 。所以,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说,要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读。

  19.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4分)

  香港大学的校徽,镌刻着“明德格物”四个字。“明德”和“格物”,是非常古老的说法。明德,意为美德,语出《尚书君陈》:“黎稷非馨,明德唯馨。”格物,见《礼记大学》:“致知格物,物格而知至。”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从宋儒起,一直众说纷纭,清末则有人将科学技术一类统称为“格致之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确实不可偏废。属于尖端科学的核能利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够毁灭世界;同是电脑高手,有的在不断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增光添彩,有的则成为“黑客”,或骚扰,或攻击,不断地制造麻烦。如鲁迅所说,发明了罗盘,只是看风水;发明了火药,只是做自娱娱神的鞭炮。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

  (不超过15个字)

  20. 请以“不肯大团圆”作为话题,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6分)

  例句:曹雪芹不肯大团圆,以“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表现了理想幻灭的痛苦。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请拟一副能鲜明表现重庆自然和人文特色的对联。(不少于14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2. 请以“可恨之人或有可怜之处”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材立意注意把握好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C(A项“功亏一蒉”的“蒉”应为“篑”;B项“吮吸”的“吮yǔn”应为“shǔn”;D项“卑躬屈膝”的“曲”应为“屈”。)

  2. B(A项“耳提面命”形容恳切的教导,是褒义词,褒贬误用;C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处应为“雪上加霜”,用词不当;D项“白驹过隙”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借此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望文生义。)

  3. D(A项词序不当,应为“不仅让世界更全面地……”;B项成分残缺,可在“屈原”后加“的习俗(风俗)”等;C项不合逻辑,去掉后一个“防止”。)

  4. A(B项“天空”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C项句号应在引号外;D项括号应移到后引号的外面,交待这句话的出处。)

  5. B(“但造型单一,其防伪性能自然就要降低许多”于文无据。)

  6. C(“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是为了证明人们存有崇拜金钱财富的观念,而不能证明“钱有着神经血统且凝聚着天地伦理”这一观点。)

  7. B(原文第五段中“几乎能决定人的命运的‘钱’”可知,B项说法绝对。)

  8. C(讽:背诵。)

  9. B(A项第二句是说陈遵做官的情况;C项第一句是写刺史到陈遵家拜见陈母的情况;D项第二句是写张辣被免官后在长安的情况。)

  10. C(陈遵虽受到西曹的检举,但是大司徒马宫却很看重他,不但没有被罢官,反而举荐他管理三辅,并补任为郁夷令。)

  【参考译文】

  陈遵字孟公,杜陵人。陈遵年幼时父亲去世,和张竦(字伯松)一起做京兆尹的属吏。张竦学问广博、洞明事理,奉行清廉节俭,而陈遵放纵不拘束,操守品行虽然不同,可是互相亲近友爱,在汉哀帝末年都很知名,是后进者之首。一起进入三公的官府,公府的官员(掾史:官职名,分曹治事)全都用旧车小马,不崇尚鲜艳明丽,唯独陈遵享用最优良的车马衣服,门外来往的车马很多。又每天外出,酒醉后归来,分管部门的事情多次被耽误。西曹(曹:分科办事的官署和部门)按照旧例责罚他,西曹的小吏就到官舍报告陈遵说:“陈卿今天因为某某事应被责罚。”陈遵说:“满一百再告诉我。”按旧例,有一百个错误的应被斥退,满一百,西曹报告请求斥退他。大司徒马宫(作为)大儒优士,很看重陈遵,对西曹的官吏说:“这个人是个度量宏大的人,怎么能用小的文法责罚他呢?”就推举陈遵治理三辅(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大县,补任郁夷令。很久以后,与右扶风的官员关系失和,自己免职离开。

  槐里大贼赵朋、霍鸿等起兵,陈遵做校尉,攻打赵朋、霍鸿有功,被封为嘉威侯。

  陈遵特别爱喝酒,每次举行大的宴席,宾客满堂,就关上大门,把客人的车辖(辖:插在车轴两端孔内、用来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的销钉)投到井中去,(宾客)即使有急事,最终也不能离开。曾经有个部(部:古行政单位,汉称州为部)里的刺史上奏事情,拜访陈遵,赶上陈遵正在大宴宾客,刺史非常困窘,等待陈遵大醉,冲进内室拜见陈遵的母亲,叩头陈述自己和尚书有约会的情况,陈母就让他从后门(后阁:汉人称后门为阁)出去。陈遵大都是喝醉的状态,可是事情也不耽误。

  陈遵身高八尺多,长头大鼻,相貌很英伟。大体学些传记(传记:一种文体),文辞华美富足。擅长写字,给人书信,人们都把书信收藏起来作为荣耀。当时列侯中有一个和陈遵姓字相同的人,每次到别人家门口,自称陈孟公,在座的人没有不受到震动的,(陈孟公)到了以后(人们)才知道他不是(陈遵),于是称呼那个人为“陈惊坐”。王莽平时看重陈遵的才能,在位的时候多次称赞他,因此提拔他做河南太守。已经到了官任上,应当派副职(从史:副职)到西方去,他于是召集善于书写的十几个官吏到面前,写私人书信答谢京师的老朋友。陈遵靠着几案,对书吏口授书写的内容,并且顺带考查官署的事情,写了几百封书信,亲近疏远各有不同,河南的'官员大惊。几个月后免官。

  很久以后,又做九江和河内都尉(都尉:官名,掌郡军事),总共三次做二千石的官职(郡太守,秩二千石。郡都尉,秩比二千石。陈遵先后为河南太守、九江都尉、河内都尉,故有此说)。张竦也官至丹阳太守。后来两人都免官,凭列侯的身份回长安。张竦平素贫困,没有宾客,也就是时不时有好事的人向他问问问题,论说论说经书罢了。而陈遵昼夜呼号,车马满门,酒肉宴席相连。以前陈遵常对张竦说:“您背诵经书,约束自己使自身受苦,不敢有失误(蹉跌:失误),而我放纵自己,在世俗间随波逐流,官爵和功名,不比你少。你选择独自快乐,想一想这太不值得了!”张竦说:“人各有自己的性格,是非得失自己裁决。你想要做我也是不能的,我如果仿效你也是失败的。虽然这样,但学我容易保持,仿效你却很难做到,这是我常说的啊。”

  等到王莽兵败,两个人都客居在池阳,张竦被贼兵杀死。更始帝(刘玄)到长安,大臣荐举陈遵为大司马护军,出使匈奴。单于想要威胁陈遵使他屈服,陈遵陈说利害关系,为他言说对错,单于很看重他,就让他回去了,赶上更始帝失败,陈遵被贼兵打败,正酒醉的时候被杀死。

  11. (1) 其为鱼也∕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

  (2) ①举起钓丝,安放钓饵,迎上来吞食钓饵的是阳桥这种鱼。

  ②宓子贱还未到达单父,前来迎接他的达官贵人在路上络绎不绝。

  (3) 亲贤臣,远小人。

  12. (1) 总领颔联和颈联。

  (2) 关心、体贴丈夫;甘于贫贱,与丈夫相濡以沫。

  13. (1) 天下云集响应 (2) 若合一契 (3) 倚南窗以寄傲 (4) 道之所存 (5) 族秦者秦也 (6) 别里科夫

  14. (1) 我身边的幸福正在追踪贪腐

  (2) 劳心者高贵,劳力者卑贱。

  15. 欲扬先抑,为下文写对劳动价值的肯定作铺垫。

  或:以被强制劳动的“恐惧”反衬自由劳动的幸福。

  16. ①当知青时代的强制与绝望逐渐消解,当我身边的幸福正在追踪贪腐,火热的劳动唤醒我沉睡的肌肉。②一个不劳动的人就会失去根,就会枯萎,就会成为生命实践的局外人。③劳动在求知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

  17. ①运用景物描写,通过阳光、土地、空气的景物渲染,来表现作者对劳动的由衷喜悦。

  ②运用排比手法,通过三个“恢复”的句子,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作者回归劳动的迫切心情。

  ③运用想象,通过想象劳动的场景,体验劳动带来的开心快乐。(答出两点即可)

  18. ②④①③

  19. 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不可偏废。

  20. 示例:鲁迅不肯大团圆,让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悲惨地死去,表现了民众的麻木残忍。

  21. 示例:缙云山风景独步,渣滓洞浩气长存。

【高一语文下学期复习模拟卷】相关文章:

最新小升初语文复习卷06-05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中考模拟卷10-26

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复习训练06-10

九年级语文冲刺复习卷03-21

2017年语文全国卷复习建议07-11

高一人教版语文上学期期末考模拟卷07-07

最新2017年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卷07-17

司法考试四卷全真模拟卷及答案09-23

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08-23

苏教版小学数学毕业综合模拟卷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