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冲刺复习卷

时间:2024-03-21 12:08:56 语文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九年级语文冲刺复习卷

      九年级学生年后开始进入冲刺复习阶段,小编在此为大家准备了一套语文冲刺复习卷,大家可以参考练习,更多内容了解,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九年级语文冲刺复习卷

      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琐屑(xiè) 滞笨(zì) 孕育(yùn) 销声匿迹(lì)

      B.诘问(jí) 吊唁(yàn) 呵斥(hè) 穷愁潦倒(liáo)

      C.疏懒(sū) 繁衍(yǎn) 奔丧(sāng) 风尘苦旅(chéng)

      D.克扣(kè) 惊悚(sǒng) 萌发(méng) 日薄西山(bò)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渴暮 典质 塌败 五彩斑澜

      B.翩然 噩耗 绮丽 风雪载途

      C.愧作 赋闲 萌发 草长萤飞

  D.烦躁 取缔 藩蓠 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都能相安无事。

      B.陈独秀晚年困居重庆江津,他在生活上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微不足道的稿费收入外,主要靠亲友接济。

      C.在被列为日本大轰炸的重点目标后,葛家大院在劫难逃,在硝烟中化为一片废墟。

      D.重庆地处西南,气候潮湿。抗战时库存于此的珍贵文物,鸡零狗碎,多达二十多万件,防潮成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郦道元,北魏人,其著作《水经注》被誉为“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说的荟萃,名胜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B.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其小说代表作《背影》语言素雅、情感真挚,被称赞为 “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C.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5.下列选项中,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当时的各国首都中,重庆成为最早、最久、最多的远程轰炸目标,

      , 。 。 。 。

      ①直到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组织对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劫机轰炸等“空中屠杀”,在战史上它们都与“重庆大轰炸”保持着逻辑继续关系

      ②成为将整座城市作为人质和对象的毁灭性恐怖轰炸开端

      ③而重庆以其特有的天地山河结构和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迭被磨难,历经轰炸、屡遭危迫而固若金汤、巍然耸峙,可谓自然浑成、天佑中华

      ④成为取消了前线与后方、交战人员与普通民众之间界线的“无区别轰炸”的滥觞

      ⑤这个开端,清晰地通向德军轰炸伦敦、英军轰炸柏林、美军轰炸广岛和长崎,以及战后各次战争中同类手段和同类性质的远程战略轰炸

      A.④②⑤①③ B.④②③①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⑤③①

      6.在70多年前的抗战岁月里,重庆,这座历史名城,一度汇集了众多的国内外风云人物。他们的旧居或一些重要活动场所都作为重庆的抗战文化遗产被保留了下来。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向中外游客展示重庆厚重的抗战文化呢?作为重庆市民,团市委邀请你向市旅游局提出两条建议。(4分)

      ⑴

      ⑵

  7.综合性学习。(11分)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小而言之,是中国人对自己同胞的记忆、缅怀,是对国人应有历史价值观的培养;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为世界保留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⑴ 你用一句话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则标题。(要求:不超过24个字)(3分)

      国际在线报道 今天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国家之名,举行公祭仪式,向77年前那场屠城中消逝的30万无辜生命致以最高祭奠。上午十点零一分,南京城上空响起了尖利的防空警报声。此时,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所有参加者都低头为死难者默哀,而行驶在南京大街小巷的机动车已纷纷停下,鸣笛致哀。之后,在安魂曲的乐曲声中,16名礼兵抬着8个巨大的花圈,缓步走上公祭台,将花圈安放在“灾难墙”前。

      ⑵从“家祭”到“国祭”,中国近代史上最沉痛的一页,正不断加固于整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以下是网友为纪念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而创作的四副楹联,请你依据四个选项,将其补充完整。(4分)

      ①金陵响警钟,声声振耳, ,莫再坑前空拭泪;历史遗棱镜,面面揪心,对百年屈辱,宜从蹄底永铭殇。

      ②悼冤魂,恨日寇猖狂,我族积弱;铭国耻, ,吾辈图强。

      ③ ,积怨难消,万众同悲国耻事;枕戈而待旦,除倭务尽,千秋不怠警钟声。

      ④五千年铁血所凝, ,有谁敢忘?三十万亡灵且待,看长风更起,催我出征。

      A.欣中华复兴

      B.抚泪以追昔

      C.问国耻未消

      D.祭卅万亡灵

      ⑶祭文,祭祀或祭奠时表达哀悼或祷祝的文章。阅读下面四则材料,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祭文在不同方面的四个作用。(4分)

      材料一:“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可谓“祭文中千年绝调”。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名为叔侄,情同手足。在这篇祭文中,韩愈用对话的方式,抒写对亡侄的哀悼之情,如泣如诉,感人肺腑。

      材料二:“桥山虽高,不及吾祖隆德;沮水攸长,难尽我辈深情。陋文以祭,素肴以奉,虔诚以表,舞乐以祊。尚飨!”(《公元2014年清明公祭黄帝祭文》)黄帝被尊奉为“华夏始祖”。作为黄帝陵所在地的陕西省,每年都要举行祭祖大典并撰写祭文,以追怀祖先艰苦创业之精神。

      材料三:重庆一中知名校友、文化学者王康先生在《戊子清明祭文》中写道:“三百四十万热血男儿血沃沙场,二百一十四名英年将领从容殉国。其碧血常新,……常昭中华而永垂不朽。”他用祭文还原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的不朽功勋。

      材料四:“时逢盛世,国耻长铭,强军强国,实为和平。……今开公祭,举国之名; 举杯三酹,以慰亡灵。”写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这篇祭文,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凝聚的民族精神。尊重历史,敬畏生命,国家的意志与信念,正与普通人情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