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下面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一、病原学:
五型肝炎病毒简要对照
|
HAV(甲) |
HBV(乙) |
HCV(丙) |
HDV(丁) |
HEV(戊) |
基因组 |
RNA |
DNA |
RNA |
RNA |
RNA |
传播途径 |
消化道 |
血液/体液 |
血液/体液 |
血液/体液 |
消化道 |
慢性化否 |
否 |
是 |
是 |
是 |
否 |
血清学 |
抗HAV-IgM |
HBV M |
抗-HCV |
HDAg |
抗HEV-IgM |
检测 |
抗HAV-IgG |
|
|
抗HDV-IgM、抗HDV-IgG |
|
二、流行病学
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㈠经胃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A、E)
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急性期患者
传播途径:粪——口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免疫力(甲型持久、戊型不持久)
流行特点:
⑴ HAV:多为散发,也可因水和食物污染而暴发流行。
秋冬季多见,全年散发。
易感和高发人群:以6个月~10岁儿童多见。
⑵HEV:因水污染、雨季、洪水后造成流行,全国均有散发。
春冬季高发。儿童隐性感染,成人临床性感染。
㈡经胃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和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
①注射传播:输血、预防注射、药物注射、针刺
②母婴传播:产道感染、 产后哺乳、宫内感染
③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家庭聚集现象
④性接触传播: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中均可有病毒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不同株间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点:多为散发,临床以无症状,无黄疸型病例为多
三、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一)发病机制:
1、甲肝:感染早期细胞免疫其主要作用,后期体液免疫亦参与其中。
2、乙肝:肝细胞病变主要由细胞免疫所致。靶抗原主要是HBcAg,效应细胞主要是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机体免疫反应不同,导致临床表现各异:
⑴机体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多成为无症状携带者
⑵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多表现为急性肝炎经过
⑶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不完全耐受、自身免疫反应产生、HBV基因突变逃避免疫清除等情况下,可导致慢性肝炎
⑷机体处于超敏反应,导致肝细胞大片坏死,发生重型肝炎
3、丙肝:
⑴肝细胞损伤机制:①HCV直接杀伤作用;②宿主免疫因素;③自身免疫;④细胞凋亡
⑵HC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①HCV的高度变异性;②HCV对肝外细胞的泛嗜性;③HCV在血液中的滴度低,免疫原性弱,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低下,造成病毒持续感染
4、丁肝:HDV复制效率高,抗原性较强,宿主免疫反应参加了肝细胞的损伤。
5、戊肝:细胞免疫为引起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改变:
1.基本病变:肝细胞变性(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坏死(单细胞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融合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主要为CD4+、CD8+ T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增生(Kupffer细胞、间叶细胞和纤维母细胞,细胞外基质增多和纤维化)和肝细胞再生(网状支架塌陷时,再生的肝细胞可排列成结节状,导致肝小叶结构紊乱)
2.各临床型肝炎的病理特点:
(1)急性肝炎:肝脏肿大,肝细胞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形成点、灶状坏死,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坏死区肝细胞再生,网状支架和胆小管结构正常。如有碎屑状坏死则极可能转为慢性。
(2)慢性肝炎:病理诊断主要按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G)和分期(S),如下:
炎症活动度(G) |
纤维化程度(S) |
|||
级 |
汇管区及周围 |
小叶内 |
期 |
纤维化程度 |
0 |
无炎症 |
无炎症 |
0 |
无 |
1 |
汇管区炎症 |
变性及少数点、灶壮坏死灶 |
1 |
汇管区纤维化扩大,局限间隔形成及小叶内纤维化 |
2 |
轻度PN |
变性,点、灶壮坏死灶或嗜酸性小体 |
2 |
汇管区周围纤维化,纤维间隔形成,小叶结构保留 |
3 |
中度PN |
变性, 融合坏死或见BN |
3 |
纤维间隔伴小叶结构紊乱,无肝硬化 |
4 |
重度PN |
BN范围广,累及多个小叶(多小叶坏死) |
4 |
早期肝硬化 |
|
炎症活动度(G) |
纤维化(S) |
轻度慢性肝炎 |
1~2 |
0~2 |
中度慢性肝炎 |
3 |
1~3 |
重度慢性肝炎 |
4 |
2~4 |
(3)重型肝炎:
①急性重型肝炎:坏死肝细胞占2/3 以上,肉眼观肝体积明显缩小,坏死区充满大量红细胞而呈红色,残余肝组织淤胆而呈黄绿色,故称红色或黄色肝萎缩。
②亚急性重型肝炎:肝细胞亚大块坏死,面积小于1/2 。肝小叶周边可见肝细胞再生伴小胆管增生,肉眼见肝脏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结节。
③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的背景上出现亚大块或大块坏死,可见桥接及碎屑状坏死。
(4)肝炎肝硬化:①活动性肝硬化:肝硬化伴明显炎症,假小叶边界不清;②静止性肝硬化:肝硬化结节内炎症轻,假小叶边界清楚。
(5)其他:慢性无症状携带者;淤胆型肝炎—毛细胆管内胆栓+肝细胞内胆色素潴留+急性肝炎
四、临床表现:
㈠潜伏期
甲型肝炎,4w( 2~6w)
戊型肝炎,6w(2~9w)
乙型肝炎,3m(1~6m)
丙型肝炎,40天(15~180天)
丁型肝炎,4~20w
㈡急性肝炎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①可发生于五型肝炎中任何一种,发生率远高于黄疸型,成为更重要的传染源。
②无黄疸,但可转为黄疸型。
③症状较黄疸型为轻。
④多数病例只有ALT活力增高。
⑤病人能保持一定的工作能力且可迅速恢复;少数转变为慢性,由于未能及时休息治疗所致。
●★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1-21天;5-7天)
流感样症状:畏寒、发热、头痛、乏力。
消化道症状: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期末尿色变黄:浓茶样
2、黄疸期(2-6周):出现肝细胞性黄疸表现
①黄疸加深阶段,消化道症状重;
②黄疸减退阶段,消化道症状减轻;
③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肝肿大,部分有轻度脾肿大。
3、恢复期(2周-4个月):症状消失,肝、脾回缩,肝功能复常
★急性肝炎各型临床特点
1、甲、戊型:
①起病相对较急,有明显症状
②急黄肝较多,戊型病情较重,妊娠后期和老年人
③不转化为慢性肝炎
2、乙、丙、丁型:
①起病相对较慢,无明显症状
②黄疸发生率相对较低
③可转化为慢性
㈢慢性肝炎
①肝炎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超过6个月者
②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度
③只有乙丙丁型肝炎病毒可引起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分度:
①轻度
症状:轻度乏力、消化道症状、低热等
体征:可有轻度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ALT反复轻度升高
预后:大多恢复,少数转为中度
②中度
症状:明显(消化、神经系统)
体征:肝脾肿大,质地Ⅱ度,可有肝掌、蜘蛛痣
实验室检查:A/G比例、肝纤维化指标,自身抗体阳性。
③重度: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早期肝化的表现。
㈣重型肝炎
五型均可引起重型肝炎(0.2%~0.5%),以HBV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为多见。
临床特点:进行性加深的深度黄疸伴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和极度的乏力、胆酶分离、PTA<40%
症状:(四高)高度乏力、纳差、黄疸、出血倾向。
体征:肝浊音界缩小、腹水征阳性、高度黄疸、大片瘀斑。
并发症:①出血倾向(皮肤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②腹水(胸水);③肝肾综合征;④肝性脑病;⑤肝肺综合征;⑥严重感染;⑦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各种重型肝炎临床特点的比较
急性重型肝炎 |
亚急性重型肝炎 |
慢性重型肝炎 |
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消化道症状明显迅速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肝脏缩小,PTA<40% |
急行起病,15天~24周出现重型肝炎表现 脑病型:首先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腹水型:首先出现腹水及相关表现者 |
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慢性肝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指标改变者 |
●重型肝炎的临床分期:
早:符合重型肝炎诊断的基本条件,无并发症,40%﹤PTA<30%。
中:符合重型肝炎诊断的基本条件,有Ⅱ度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出血点或瘀斑) ,30%﹥PTA﹥20%
晚:有难治性的并发症:肝肾综合征;Ⅱ度以上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PTA<20%
㈤淤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
临床特点:
明显的皮肤巩膜黄染,有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表现(大便颜色变浅;皮肤搔痒)
实验室指标的改变(DBIL/TBIL>60%;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阴性;γ-GT、AKP明显升高)
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和乏力
㈥肝炎肝硬化:
①活动性:慢性肝炎活动的表现(ALT升高、乏力及消道症状明显、黄疸、白蛋白下降)肝缩小质地变硬,脾进行性增大伴门脉高压征表现(腹壁、食道静脉曲张,腹水,门静脉、脾静脉增宽等。)
②静止性:无肝炎活动的表现,症状轻或无特异性,可有上述体征。
㈦特殊人群肝炎的表现
⑴小儿肝炎特点:多为隐性感染
①易成为无症状的携带者;
②有症状者以无黄疸型或慢性轻度为主。
⑵老年肝炎特点:黄疸多见、程度深、持续时间长;
①淤胆型多见;
②合并症较多;
③重型肝炎发生率高。
⑶妊娠期肝炎特点:重型肝炎发生率高,死亡率高、产后大出血多见;
①可导致早产、死胎、畸形。
②合并戊肝死亡达30%以上。
③合并乙肝胎儿易受传染。
㈧ 各型肝炎临床转归
急性肝炎:
①急性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痊愈,无慢性化,个别可转化为重型肝炎,或遗留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妊娠后期合并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死率高,10%~20%,最高达39%
②急性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有多种临床转归:痊愈,慢性肝炎,重型肝炎
急性丁型肝炎的临床转归
• 急性HDV与HBV同时感染
急性起病,有HBV和HDV急性感染的标志物
疾病转归呈良性经过,慢性转化率约5%,
• HDV与HBV的重叠感染
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感染HDV
使病情加重,甚至重型肝炎
慢性转化率高,约70%
慢性肝炎病毒感染:
•无症状或临床诊断为慢性轻度肝炎无反复炎
症活动者,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发展至肝硬化
•反复炎症活动的中度以上慢性肝炎患者小部
份 (30%)可发展至肝硬化和肝癌(15%)
重型肝炎:预后差,病死率达70%以上
淤胆型肝炎:预后良好,慢性者可至胆汁性肝硬化
五、实验室检查:
(一)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检查
肝脏受损的相关检查
肝功能检查
1、血清和尿胆色素
①血清胆色素:血总胆红素(TBIL)升高代表肝细胞有坏死,其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重型肝炎患者TBIL≥171μ㏖/L.
②尿双胆检测:尿胆原与尿胆红素均增加.
2、与肝细胞坏死严重性相关的实验室指标
①血清胆色素:肝细胞性黄疸时血总胆红素(TBIL)升高程度与肝细胞坏死的严重程度成正比,黄疸越深预后越差。
②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相关.
③胆碱酯酶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坏死严重程度相关.
④血清白蛋白:降低程度与肝功能衰竭程度成正比
3、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金标准,能准确的病理分型和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内的病毒。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对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CT,MRI:尽管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参考价值不如超声检查,但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较大。
●B超诊断慢性肝炎影像特点:
轻度:肝脾无明显异常改变
中度:肝内回声增粗,肝脏和/或脾脏轻度肿大,肝静脉走行多清晰,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无增宽。
重度:肝内回声明显增粗,分布不均匀;肝表面欠光滑,边缘变钝;肝内管道走行欠清晰或轻度狭窄、扭曲;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增宽;脾脏肿大;胆囊有时可见“双层征”。
●其他相关检查
①血常规
②尿常规
③生化指标检测:电解质、血糖、血浆胆固醇、补体、胆汁酸
(二)病毒标志物检测:
1、甲型肝炎:
抗HAV-IgM 现症感染。
抗HAV-IgG 既往感染,获得免疫。
HAV颗粒 粪便中检出。
2、乙型肝炎:
血清HBVM测定(三大抗原抗体测定)
HBV-DNA定量 血清及肝组织均可检出。
HBV-DNAP 不常用。
3、丙型肝炎:
抗HCV-IgM 急性期及慢性感染复制期
抗HCV-IgG 非保护性抗体,长期存在
HCV-RNA定量 病毒复制指标,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
肝组织HCAg 免疫组化法。
4、戊型肝炎:
抗HEV-IgM和IgG 近期感染指标。
HEV颗粒 粪便中发病2周内检出。
5、丁型肝炎:
血清HDAg 急、慢性期均可检出。
抗HD-IgM 急性早期、慢性感染HDV复制。
抗HD-IgG 慢性HDV感染持续升高。
HBV+HDV (混合)抗HBc-IgM(+)。
HBV+HDV (重叠)抗HD-IgM(+)。
抗HBc-IgG(+)抗HBc-IgM(-)。
肝组织HDAg 免疫组化法。
HDV-RNA 分子生物学。
六、病原学诊断
1、甲型肝炎
抗HAV IgM
抗HAV IgG
粪便中HAV颗粒或抗原或HAV RNA
2、乙型肝炎
(1).慢性乙型肝炎
● HBeAg(+)慢乙肝:HBsAg、HBeAg、HBV DNA
● HBeAg(-)慢乙肝:HBsAg、抗HBe、HBV DNA
(2)HBV携带者
●慢性HBV携带者:HBsAg、HBeAg/抗HBe、HBV DNA
●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sAg、抗HBe+/-
● 隐匿性慢乙肝:HBV DNA
(3)重型乙型肝炎的诊断
HBV现症感染的标志物阳性
实验室检查:
①血清胆红素>170μmol/L;胆、酶分离;
②凝血酶原活动度<40%;
③白蛋白下降;
④胆碱脂酶(CHE)下降。
3、丙型肝炎
①血清抗HCV和/或HCV-RNA阳性
②肝细胞中HCV抗原阳性
4、丁型肝炎
①HBV现症感染
②HDVAg/抗HDVIgM/高滴度抗HDVIgG/HDV RNA
5、戊型肝炎
抗HDVIgG/HDV RNA
七、鉴别诊断:
(一)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1、溶血性黄疸:
2、肝外梗阻性黄疸:
(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1、非嗜肝病毒:EBV、CMV、腮腺炎病毒等。
2、感染中毒性:
3、药物性:
4、酒精性:
5、血吸虫病性:
6、肝豆状核变性:
八、预后:
(一)急性肝炎:预后好,妊娠期合并戊肝病死率高,达20%左右。
(二)慢性肝炎:乙肝10%,丙肝50%转为慢性,部分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三)重症肝炎:预后差,死亡率达70%以上,治疗及时,并发症少者相对较好。
(四)淤胆型肝炎:急性预后好,慢性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
(五)肝炎肝硬化:预后差。
九、治疗: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不同临床类型及组织学损害区别对待
治疗原则:以足够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的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损害肝脏的药物
1、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一般对症支持疗法为主,适当的隔离(甲型肝炎至起病后3周;戊型肝炎至起病后2周)
●抗病毒治疗:急性无黄疸型丙型肝炎可考虑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2、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一般疗法:休息、饮食、心理辅导
●药物治疗:改善肝功能、免疫调节、抗纤维化抗病毒治疗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干扰素:IFN α,500万μ im qod´24~48周
复合干扰素
(长效干扰素)
慢性乙型肝炎时干扰素使用的指征为:
①HBV在活动性复制中;
②肝炎处于活动期;
③HBV DNA血浓度低;
④抗-HBcIgM阳性;
⑤慢性轻度无黄疸、无肝功能失代偿的病人。
干扰素治疗的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妊娠、精神病史 (如严重抑郁症)、未能控制的癫痫、未戒断的酗酒/吸毒者、未经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失代偿期肝硬化、有症状的心脏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计数 <1.0 *10^9/L、治疗前血小板计数 <50*10^9/L
相对禁忌证:
甲状腺疾病、视网膜病、银屑病、既往抑郁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未控制的高血压
4、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①干扰素:IFN α,复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
②病毒唑
干扰素+病毒唑的联合用药是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选择
5、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原则:以支持、对症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
⑴支持疗法:高热量,充足维生素,高蛋白,输血浆,白蛋白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⑵促进肝细胞再生: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促肝细胞生长素(HGF)、前列腺素E1(PGE1)
⑶并发症的治疗
●肝性脑病的治疗:
①氨中毒的防治:减少氨的吸收(低蛋白/无蛋白饮食,口服抗生素,乳果糖,食醋灌肠)
②降低血氨:精氨酸、门冬氨酸-鸟氨酸
③纠正神经递质/氨基酸失衡:左旋多巴,支链氨基酸
④防治脑水肿:甘露醇,速尿,高渗糖等
●出血的防治:输新鲜血,血小板,血浆消化道出血可用络赛克,雷尼替丁,善得定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扩张血管,补充血容量,利尿,不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
●继发感染的防治:以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为主,或根据药敏结果选择
●腹水的治疗:补充白蛋白,利尿,抗感染不主张快速大量放腹水,但可腹水回输
⑷抗病毒治疗
⑸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灌流、胆红素吸附、MARS等、生物人工肝
⑹肝移植:肝细胞移植、肝器官移植
6、淤胆型肝炎的治疗
● 一般支持,对症处理
● 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肝炎肝硬化的治疗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治疗
7、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⑴经胃肠道传播的病毒性肝炎(A、E)
①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人
②切断传播途径
③保护易感人群——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
主动免疫: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⑵经胃肠道外传播的病毒性肝炎(B,C,D)
①控制传染源:筛选献血员,不从事有关职业
②切断传播途径:做好医疗过程中的严格消毒与隔离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③保护易感人群:
暴露前的预防:乙肝疫苗(10-20μg;0,1,6)
母婴传播的预防:HBsAg(-) 乙肝疫苗
HBsAg(+) (HBIG)+乙肝疫苗
暴露后的预防:HBIG+乙肝疫苗
暴露后的预防:
①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②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于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μ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 (各20μg)。
【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点:病毒性肝炎】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伤寒08-15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难点:病毒性肝炎08-22
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传染病概论试题08-10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09-29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传染病考点07-28
中西医执业医师2017传染病学考点:霍乱07-04
2017最新中医执业医师基础考点习题06-17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补虚药09-13
内科主治医师考点: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变化09-30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