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精讲:八纲辨证
复习的好处在于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可以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八纲辨证的概念
概念:是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表里——辨别病位的浅深
寒热——辨别疾病的性质
虚实——判断邪正的盛衰
阴阳——划分疾病的类别
八纲辨证源流
1、《内经》:“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2、《伤寒论》:六经辨证,分三阴三阳
3、《景岳全书》:“阴阳篇”“六变篇”
4、《伤寒质难》:正式提出“八纲”名称
第一节 表 里
是辨别病位外内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里的相对性:
表--躯壳、腑、经络
里--内脏、脏、脏腑
表里的狭义性:
表--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骨髓
表里辨证的意义
表里辨证在外感病中有重要意义
表证:邪浅病轻 表证入里 病进
里证:邪盛病重 里证出表 病退
一、 表 证
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
产生的证候。属外感病的初期阶段。
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或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
1 、表寒证;2、伤风表证;3、表热证;
表证的二个特点:
1、外感时邪; 2、邪浅病轻;
二、 里 证
概念: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
1、表邪失治,内传入里
2、外邪直中,侵犯脏腑
3、七情、饮食、劳倦等
里 证
临床表现:(症状多种多样,取其1,以与表证相鉴别)
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
特点:1、病位深在
2、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
三、半表半里
是指病邪在由表入里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又称为“少阳病”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不
欲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四)表里证的鉴别要点
主要是审察其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
1、发热恶寒属表,但热不寒属里
2、表证小便清利,饮食如故
3、里证有内脏系统的机能障碍
4、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
四、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一)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同一时期出现。
(二)表里出入
1、表邪入里:
2、里邪出表:
第二节 寒 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景岳全书》“寒热者,阴阳之化也”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素问• 调经论》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一、 寒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
外寒:寒邪入侵肌表所致--表寒
内寒:寒邪直中脏腑--实寒
自身阳虚----虚寒
临床表现: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
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二、 热 证
是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
表热:热邪外袭肌表所致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
气郁化火,食积化火
阴虚生内热 --虚热
临床表现:
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燥不宁,
痰黄涕浊,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
干燥,脉数等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医学心悟•寒热虚实阴阳辨》
“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溏结,脉之迟数以分之。假如口渴而能消水,喜饮冷食,烦躁,溺短赤,便结脉数,此热也;假如口不渴或假渴而不能消水,喜饮热汤,手足厥冷,溺清长,便溏,脉迟,此寒也”
四、寒证与热证的关系
(一)寒热错杂: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症状
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3、表寒里热:《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人参汤主之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二)寒热转化
1、寒证化热,
2、热证化寒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三)寒热真假:是指疾病在危重阶段,可以出现一些症状与本质相反的“假象”
1、真热假寒:“热极似寒”
2、真寒假热:“寒极似热”
证候真假
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现假寒
产生机理:邪热内盛,阳气郁而不能外达
临床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或寒战,
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又见口鼻气粗,口
渴引饮,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
证候真假
2、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
产生机理: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身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
又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但
重按无力
1、阴盛格阳重证
徐国珍伤寒六七日,身热目赤,索水到前,置而不饮,异常大躁,将门窗洞启,身卧地上,辗转不快,要求入井,一医视为热,以大承气汤与服。余诊其脉,洪大无伦,重按无力。余曰:阳欲暴脱,外显假热,内有真寒,观其得水不欲咽,情已大露,岂水尚不能咽而反可咽大黄、芒硝乎?天气燠热,必有大雨,此证顷刻一身大汗,不可救矣。于是以附子、干姜各五钱,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煎成冷服。服后寒战嘎齿有声,以重棉和头覆之,缩手不肯与诊,阳微之状始著,再与前药一剂,微汗热退而安。(《寓意草》清·喻家言)
寒热真假的鉴别
寒热真假的鉴别要点:
①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是如实的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故辨证时应以里证、舌象、脉象等作为诊断的依据
寒热真假的鉴别
②假象毕竟和真象不同,如假热之面赤,是面色恍白而仅在颧颊上浅红娇嫩,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卷卧,欲得衣被
寒热真假的鉴别
《景岳全书》提出试寒热法:“假寒误服热药,假热误服寒药等证,但以冷水少试之。假热者必不喜水,即有喜者,或服后见呕,便当以温热药解之;假寒者必多喜水,或服后反快而无所逆者,便当以寒凉药解之”
五、寒热与表里的关系
(一)表寒证
(二)表热证
(三)里寒证
(四)里热证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精讲:八纲辨证】相关文章: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习题03-18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练习题03-18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04-13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习题12-08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随章习题03-17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习题及答案03-17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模拟习题03-17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习题及答案07-31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模拟习题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