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医理论知识针灸:八会穴
“八会穴”是首创于《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 ,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这八个特定腧穴 ,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 ,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分布:分散在躯干和四肢。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①脏会—章门:
章门,为肝经穴,又为脾之募穴。古有“五脏皆秉气于脾”之说,故令脏会于章门。
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
②腑会—中脘
中脘,为任脉穴,又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秉承于胃”,胃为“太仓”,故令腑会于中脘。具有通腑理气,调和肠胃的功效
③气会—膻中
膻中,为任脉穴,又为心包之募穴,位于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内应于肺,肺主一身之气,故令气会于膻中。具有调畅气机、宽胸降逆、益气补气之功效。
④血会—膈俞
膈俞,归属膀胱经,位于心俞、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令血会于膈俞。
具有止血、养血之功效。治疗与血相关的各种病症。
⑤筋会—阳陵泉
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故令筋会于阳陵泉。
具有濡养筋脉的作用,治疗由于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筋脉挛急、筋脉迟缓等病症。
⑥脉会—太渊
太渊,为肺经原穴,位于寸口处,为脉之大会,故令脉会于太渊。
具有理气、通脉等作用,治疗与心肺两脏相关的病症。如无脉症、高血压等病证。
⑦骨会—大杼
杼骨,即椎骨,穴近第一胸椎骨,故名大杼,是柱骨之根,故令骨会于大杼。
具有强健骨骼的作用,治疗骨骼和骨关节的病症。如项背痛等病症
⑧髓会—绝骨
绝骨,为胆经穴, “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令髓会于绝骨。少阳行头身之侧,多骨节,故主骨所生病,其病“诸节皆痛”。如中风后期下肢的痿症、瘫痪等均可应用绝骨穴治疗。
临床应用:
① 主治与其所会八种脏器组织有关的病证。
如:中脘、章门配合治疗脏腑病。阳陵、大杼、绝骨配合治筋、骨、髓病。
② 治某些热病。《难经·四十五难》“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
③ 郄会配穴。孔最配膈俞,梁丘配中脘。
古代针灸用具分九种
鑱针
鑱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鑱针者,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主热在头身也。该针形如箭头。主要用于浅刺出血,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
圆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如圆筒状,针尖呈卵圆形。多用于按摩穴位以治疗肌肉疾病。
鍉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鍉针,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 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的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鍉针长约3~4寸,以粗钢丝制成,也可采用骨质或硬木制成。针头钝圆,不致刺入皮肤,用于穴位表面的推压。柄部或用铝丝缠绕,在推压时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动,以增强感觉。
锋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即现代常用的“三稜针。针体圆,针尖呈三稜状,有刃。主要用于刺破皮下静脉及小血管,治疗痈肿、热病、急性胃肠炎等。
铍针
铍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亦称(钅非)针、铍刀、剑针。《灵枢·九针论》:“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主大痈脓,两热争者也。是形如宝剑,两面有刃的针具。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圆利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状如马尾,针尖又圆又尖。多用于治疗痈肿、痹病和某些急性病。
毫针
毫针(filiform needle),是用金属制作而成的,以不锈钢为制针材料者最常用。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能耐热和防锈,不易被化学物品腐蚀,故目前被临床上广泛采用。也有用其他金属制作的毫针,如金针、银针,其导电、传热性能虽明显优于不锈钢毫针,但针体较粗,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针,加之价格昂贵,一般临床比较少用。至于铁针和普通钢针,因容易锈蚀,弹性、韧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于磁针法外,目前已不采用。
长针
古代九针的一种。针体较长,一般为六至七寸(相当于 20~23 厘米)或更长一些。 多用于深刺,以治疗慢性风湿病、坐骨神经痛等。
大针
针尖形如杖,略圆,似锋针,长4寸。大针主治关节内有水气停留的疾患,用以泻水。这种针也可用以通利九窍,祛除三百六十五节的邪气。
【中医理论知识针灸:八会穴】相关文章:
2016年中医理论知识针灸:肺手太阴经03-10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督脉03-16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推拿知识点模拟试题03-16
2016中医助理医师针灸学系统备考重点03-27
2016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考点:常用奇穴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