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肾综合征出血热复习笔记
导语: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以发热、出血、充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发热期: 多为突起高热,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全身中毒症状表现为“三痛”,即为头痛、腰痛和眼眶痛。
2.低血压休克期:多数患者出现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此期容易发生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3.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主要表现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
4.多尿期:此期新生的肾小管吸收功能尚不完善,尿素氮等物质引起的渗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多。此期若水电解质补充不足或继发感染,可以发生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经过多尿期后,尿量逐步恢复为2000ml以下。少数患者可遗留高血压、垂体功能减退、心肌劳损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不同病期中变化不同,对诊断、预后判定均重要。
(1)白细胞: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3~4日后即明显增高,多在15~30×109/L 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可出现幼稚细胞,重型、危重型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呈现类白血病反应。异型淋巴细胞在4~5病日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对诊断有参考价值。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
(3)血小板:全病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从第2病日即降低,并有异型、巨核血小板出现
2.尿常规
显著的尿蛋白是本病的重要特点,也是肾损害的最早表现。其主要特征为:出现早、进展快、时间长。多在2~3病日尿中即开始出现蛋白,并发展迅速,可在1天内由“+”突然增至“+++”或“++++”。尿中还可有红细胞、管型或膜状物(是凝血块、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故必须强调多次查尿、有助于诊断。
3.免疫功能检查:普遍有免疫功能异常。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肾综合征出血热复习笔记】相关文章:
2017最新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复习模拟题03-14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禁忌03-01
2017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精选习题11-29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儿科学复习题03-29
最新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要点:心脏瓣膜病03-16
2017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病理学》复习:损伤的修复03-15
2016年临床助理医师系统复习试题03-10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复习题及答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