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复习笔记
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中医内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传承。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复习笔记,望各位考生在复习期间认真阅读。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复习笔记 1
喘证
(一)实喘
1、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
麻黄汤 (外感风寒表实证)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华盖散: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三拗只用甘麻杏,表散风寒力最雄。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外寒内热)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方歌一: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 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
方歌二:桑白皮汤夏苏子,贝母杏仁芩连栀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5、肺气郁闭证——五磨饮子
四磨汤:槟榔、沉香、乌药、人参
五磨饮子:乌郎只是木沉香: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沉香
四磨饮治七情侵,人参乌药沉香槟;
四味浓磨煎温服,破气降逆喘自平。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气力非轻。
(二)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
生脉散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补肺汤
方歌一 补肺要紧好参芪,紫菀五味桑白皮; 妙在一味黑熟地,金水相生病自离。
方歌二 补肺汤用参芪地,紫菀五味桑白皮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 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
参蛤散=人参+蛤蚧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合黑锡丹 加蛤蚧粉
参附汤=参、附+姜、枣
黑锡丹中蔻硫磺,桂附楝木沉茴香; 芦巴故纸阳起石,降逆平喘镇浮阳。
不寐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方歌一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 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方歌二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心悸篇)
3、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心悸篇)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4、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交泰丸:黄连、肉桂
5、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安神定志丸(心悸篇)
安神定志丸为远志丸减辰砂
远志丸法治怵惕,龙齿辰砂平惊悸;
菖蒲二茯真人参,减砂安神定志易。
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乡甜。
痫病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
方歌一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
胆星蝎蚕珀竹沥,姜汁甘草和朱砂;
镇心祛痰又开窍,平肝熄风控痫发。
方歌二
《医学心悟》定痫丸,天麻胆星贝夏陈,
远茯丹麦僵蚕蝎,琥珀菖朱草姜沥。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方歌一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 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方歌二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涤痰汤:涤痰温胆参菖星(人参、菖蒲、胆南星)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4、心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六君子汤:四君子+陈皮、半夏: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左归丸:
方歌一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方歌二
狗兔归了山,牛鱼陆地迁
(枸杞子、菟丝子、龟胶、山药,牛膝、山萸肉、鹿角胶、地黄)
天王补心丹
补心地归二冬仁,远茯砂味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三参:人、丹、玄)
胃痛
1、寒邪客胃正——香苏散合良附丸
香苏散:甘肃皮箱(炙甘草、苏叶、陈皮、木香)
良附丸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
方歌一
保和神曲与山楂,陈翘莱菔苓半夏; 消食化滞和胃气,煎服亦可加麦芽。
方歌二
俏皮山神下岭来(连翘、陈皮、山楂、神曲、半夏、茯苓、莱菔子)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
方歌一
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
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方歌二
柴胡疏肝草陈皮,芍药枳壳香附齐;
行气解语兼止痛,胁痛腹胀常太息。
4、湿热中阻证——清中汤
清中汤《医宗金鉴》
二陈苓草栀连蔻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栀子、黄连、白豆蔻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
失笑散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
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丹参饮 (丹参檀砂仁)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6、胃阴亏虚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一贯煎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方歌一
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
方歌二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复习笔记 2
细目一:概述
一、眩晕的概念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敌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二、熟悉有关古代医家对眩晕病机的认识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
《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能作眩。”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眩晕的常见病因
情志不遂,年高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头脑外伤。
二、眩晕总的病机及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及转化
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气血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病理性质以虚者居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所导致的眩晕多属虚证;因痰浊中阻或痰火上蒙、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导致眩晕多属实证。
本病病位在头窍,与肝、脾、肾相关。
风、火、痰、瘀是眩晕的常见病理因素。
细目三:诊断
眩晕的诊断要点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
2.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仆损伤等病史。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眩晕的辨证要点
1.辨脏腑:辨肝阳上亢、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失健运、痰浊中阻及肾精不足。
2.辨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虚证;风、火、痰、瘀为病之标实证。
二、眩晕的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三、眩晕的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和痰浊中阻等证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肝阳上亢证
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 ,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 ,肢麻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熄风。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白芍。
2.气血亏虚证
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 ,面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酸枣仁。
3.肾精不足证
主症: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腰酸膝软 ,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 ;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或面色
白,形寒肢冷,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
治法:滋养肝肾,益精填髓。
代表方:左归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萸肉、山药、龟板、鹿角胶、紫河车、杜仲、枸杞子、菟丝子、牛膝。
4.痰浊中阻证
主症:眩晕,头重昏蒙 ,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
治法:化痰祛湿,健脾和胃。
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白术、薏苡仁、茯苓、天麻。
四、常见证候治疗的加减变化
气血亏虚证,若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可合用补中益气汤 。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复习笔记】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肺痨05-08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妇科杂病07-28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练习题及答案12-02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咳嗽06-16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痈05-27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呃逆》相关知识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