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复习笔记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方法、临床治疗、针灸医经医籍、实验针灸等部分。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复习笔记,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手阳明大肠经穴
1.经脉循行
《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主治概要
本經穴位主治头面、五官、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証。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商阳 |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
1五官疾患(齿痛、咽喉肿痛) |
商阳五热急 |
井穴 |
合谷 |
手背第1、2间, |
1头面五官诸疾(头痛、目赤肿痛、牙疼、鼻衄,耳聋、口眼歪斜) |
合谷产妇头面五官热汗,是外感风寒? |
原穴 |
阳溪 |
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
1. 头面五官诸疾(头痛、目赤肿痛、耳聋) |
|
经穴 |
偏历 |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
1五官疾患(耳鸣、鼻衄) |
|
络穴 |
手三里 |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
1上肢病证(手臂无力、上肢不遂) |
手里上紧,腹齿颊 |
|
曲池 |
屈肘成直角, |
1上肢病证(手臂肿痛,上肢不遂) |
曲池上,洗五官皮肤,清肠胃,压狂热 |
合穴 |
肩髃 |
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 |
1肩上肢病证(肘臂酸痛,上肢不遂) |
肩髃蹲上瘾 |
|
扶突 |
喉结旁3寸,在颈外侧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
1咽喉病证(咽喉肿痛,暴喑) |
|
|
迎香 |
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5寸, |
1局部病证(鼻塞,鼻衄,口眼歪斜) |
迎香局部胆道 |
|
常用骨度分寸表
部位 |
起止点 |
折寸 |
量法 |
说明 |
头 面 部 |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 |
12 |
直寸 |
用于确定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 |
3 |
直寸 |
|
|
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 |
3 |
直寸 |
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其头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 |
18 |
直寸 |
|
|
前额两发角(头维)之间 |
9 |
横寸 |
用于确定头前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而后两乳突(完骨)之间 |
9 |
横寸 |
用于确定头后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胸腹胁肋部 |
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 |
9 |
直寸 |
用于确定胸部任脉经穴的纵向距离 |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 |
8 |
直寸 |
用于确定上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
5 |
直寸 |
用于确定下腹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两乳头之间 |
8 |
横寸 |
用于确定胸腹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章门) |
12 |
直寸 |
用于确定胁肋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背腰部 |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 |
3 |
横寸 |
用于确定背腰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
8 |
横寸 |
用于确定肩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 |
|
上肢部 |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 |
9 |
直寸 |
用于确定上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 |
12 |
直寸 |
用于确定前臂部经穴的纵向距离 |
|
下肢部 |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
18 |
直寸 |
用于确定下肢内侧足三阴经穴的纵向距离 |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 |
13 |
直寸 |
|
|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
19 |
直寸 |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臀沟至腘横纹相当于14寸) |
|
腘横纹至外踝尖 |
16 |
直寸 |
用于确定下肢外后侧足三阳经穴的纵向距离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复习笔记】相关文章: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预习:督脉08-15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肺痨05-22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妇科杂病07-28
2017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试题11-06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各个科目复习方法06-14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基础科目复习小技巧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