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

时间:2024-06-29 01:31:44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

  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下面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为大家提供的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

  月经病

  细目一:概述

  一、定义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等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或于经断前后出现明显症状为特征的疾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

  二、范围

  常见的月经病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等。

  三、病因病机

  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病因是寒热湿邪侵袭、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主要病机是脏腑功能失常,血气不和,冲任二脉损伤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四、治疗原则

  一是重在治本调经,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理冲任等法以调治。二是分清先病和后病的论治原则。三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如痛经剧烈,应以止痛为主;若经血暴下,当以止血为先。症状缓解后,则审证求因治其本,使经病得以彻底治疗。

  五、施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治疗月经病要顺应和掌握规律:

  1.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

  2.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

  古代医家强调青春期少年重治肾,生育期中年重治肝,更年期或老年重治脾。

  3.掌握虚实补泻规律

  月经病虽然复杂,但可分虚实两大类论治。治疗虚证月经病多以补肾扶脾养血为主,治疗实证月经病多以疏肝理气活血为主。

  带下病

  重点:带下病的定义及带下过多、带下过少的辨证论治。

  带下病的定义: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明显增多者称为“带下过多”,带下明显减少者称为“带下过少”。

  妊娠病

  细目一:概论

  一、定义

  妊娠:从受孕一分娩阶段胎儿在母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妊娠病: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

  二、范围

  恶阻、妊娠腹痛、异位妊娠、胎漏、小产、滑胎、胎萎不长、胎死不下、子满、子肿、子晕、子痫、子嗽、妊娠小便淋痛、妊娠小便不通、妊娠瘙痒症、妊娠贫血、难产等。

  三、发病机理

  1.阴血偏虚,阳气偏亢

  2.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3.肾气亏损,胎元不固

  4.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5.气机郁滞,血瘀水停

  四、治疗原则

  五、妊娠期间用药的注意事项

  慎用、禁用: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

  细目二:妊娠恶阻

  一、定义

  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甚至食入即吐者。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1.脾胃虚弱证

  主要证候:妊娠早期,恶心呕吐不食,甚则食入即吐;口淡,呕吐清涎,头晕体倦,脘痞腹胀;舌淡,苔白,脉缓滑无力。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

  细目三:妊娠腹痛

  一、定义

  妊娠期间,因胞脉阻滞或失养而发生小腹疼痛者。又称胞阻。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1.血虚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面色萎黄,头晕目眩,或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滑弱。

  治法:养血安胎止痛。

  主方:当归芍药散。

  2.气滞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胸胁胀痛,或少腹胀痛;情志抑郁,嗳气吐酸,或烦躁易怒;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主方:逍遥散。

  3.虚寒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冷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面色(白光)白,形寒肢冷,纳少便溏;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滑。

  治法: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主方:胶艾汤。

  4.血瘀证

  主要证候:妊娠后小腹常感隐痛不适,或刺痛,痛处不移;或宿有癥瘕;舌暗有瘀点,脉弦滑。

  治法: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主方: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妊娠腹痛

  血虚证:养血安胎止痛 → 当归芍药散

  气滞证:疏肝解郁,养血安胎 → 逍遥散。

  虚寒症:暖宫止痛,养血安胎 → 胶艾汤。

  血瘀证:养血活血,补肾安胎 →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记忆重点

  细目四:异位妊娠

  一、定义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与宫外孕的区别:

  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及子宫残角妊娠。

  二、诊断

  1.未破损型

  (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多无明显腹痛,或仅有下腹一侧隐痛。

  (3)检查

  ①妇科检查:子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而软,与停经时间不符,一侧附件可触及薄壁之囊性肿块,压痛明显。

  ②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

  2.已破损型

  (1)病史:同未破损型。

  (2)临床表现: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晕厥与休克。

  (3)检查

  ①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为甚,腹肌紧张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

  ②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举摆痛明显,子宫稍大而软,但比停经天数小;出血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后穹隆饱胀。

  陈旧性宫外孕的肿块边界清楚,但不易与子宫分开。

  ③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甚至于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破损时子宫直肠隐窝有液性暗区。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细目五:胎漏、胎动不安

  一、概念

  胎漏: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下坠者,称为“胎漏”。

  胎动不安: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胎动不安”。

  二、与异位妊娠的鉴别

  异位妊娠出血点滴状褐色,少腹隐痛、突发剧痛。无组织物排出或有蜕膜组织。妇科检查宫颈口闭,举痛。宫体大小较孕周小或正常略大。附件可有小包块,触痛明显。尿妊娠试验(+)。B超宫内无胚胎,宫外(多在附件)有包块或孕囊。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肺痨05-22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复习笔记:妇科杂病07-28

关于喘证的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笔记07-17

202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复习笔记08-29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郁证10-15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呕吐06-26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10-11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09-29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咳嗽06-16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