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胀

时间:2024-06-17 09:20:06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胀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肺胀

  细目一:概述

  一、肺胀的概念及源流

  1.肺胀的概念

  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2.肺胀的源流

  汉《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指出本病的主症为:“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书中所载治疗肺胀之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方至今仍被临床所沿用。

  二、肺胀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与西医学中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相类似。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肺胀的常见病因

  内因:久病肺虚。内伤久咳、支饮、喘哮、肺痨等迁延失治,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日久导致肺虚。

  外因:感受外邪。肺虚久病,卫外不固,六淫外邪每易乘袭,诱使本病发作。

  二、肺胀的主要病机特点、本虚与标实的内涵及转化

  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

  病理因素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一般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终至痰浊、血瘀、水饮错杂为患。

  三、肺胀的发生与咳嗽、喘证的关系

  内伤久咳、喘证等肺系慢性疾患,迁延失治,痰浊潴留,壅阻肺气,气之出纳失常,日久导致肺虚,成为肺胀发病的基础。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肺胀的诊断要点。

  1.有慢性肺系疾患病史多年,反复发作。

  2.常因外感而诱发。其他如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等也可诱发。

  3.典型者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多,胸中憋闷如塞,胸部膨满, 喘息,动则加剧,甚则鼻煽气促,张口抬肩,目胀如脱, 烦躁不安。病情轻重不一,每因感受外邪加甚而致伴有寒热表证。

  4.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日久可见心慌动悸,面唇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严重者可出现喘脱,或并发悬饮、鼓胀、癥积、神昏、谵语、痉厥、出血等症。

  二、肺胀与喘证、哮病的相互关系及鉴别

  肺胀与哮病、喘证均以咳而上气、喘满为主证,有其类似之处。区别言之,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日久积渐而成;哮是反复发作性的一个独立病种;喘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从三者的相互关系来看,肺胀可以隶属于喘证的范畴,哮与喘病经久不愈又可发展成为肺胀。此 外,肺胀因外感诱发,病情加剧时,还可表现为痰饮病中的“支饮”证。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肺胀的辨证要点

  二、肺胀的治疗原则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肺肾气虚、阳虚水泛、痰浊壅肺、痰热郁肺、痰蒙神窍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痰浊壅肺证

  主症:胸膺满闷,短气喘息, 稍劳即著,咳嗽痰多,色白黏腻或呈泡沫, 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小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代表方: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常用药:苏子、前胡、白芥子、半夏、厚朴、陈皮、白术、茯苓、甘草。

  2.痰热郁肺证

  主症:咳逆喘息气粗,胸满,烦躁,目胀睛突, 痰黄或白,黏稠难咯。或伴身热,微恶寒,有汗不多,口渴欲饮,溲赤,便干,舌边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代表方: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黄芩、石膏、桑白皮、杏仁、半夏、苏子。

  3.痰蒙神窍证

  主症:神志恍惚, 表情淡漠,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 嗜睡,甚则昏迷,或伴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咯痰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治法:涤痰、开窍、熄风。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另可配服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

  常用药:半夏、茯苓、橘红、胆星、竹茹、枳实、石菖蒲、远志、郁金。

  4.阳虚水泛证

  主症:心悸,喘咳,咯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 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黯,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代表方: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常用药:附子、桂枝、茯苓、白术、猪苓、泽泻、生姜、赤芍。

  5.肺肾气虚证

  主症: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 咳嗽,痰白如沫,咯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或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或尿有余沥,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代表方: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人参)、黄芪、炙甘草、冬虫夏草、熟地、胡桃肉、坎脐、五味子、灵磁石、沉香、紫菀、款冬、苏子、法半夏、橘红。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胀】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咳嗽06-16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辅导:肺痈05-27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热点:肺胀08-1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郁证10-15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讲义:腹痛10-29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10-11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试题10-23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复习笔记:肺痨05-22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呃逆》相关知识08-17

关于喘证的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笔记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