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脾系病证

时间:2024-11-11 05:32:38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脾系病证

  脾胃的病理主要表现在收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的异常;脾病多虚,胃病多实。今天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脾系病证,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脾系病证

  第一节 鹅口疮

  一、概念:以口腔及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

  因其状如鹅口,故名“鹅口疮”。又因其色白如雪而称“雪口”。

  二、发病特点:多见于初生儿,小婴儿。

  久病体虚婴幼儿,长期应用抗生素及激素患儿。

  三、西医:白色念珠菌感染

  外治法

  1、冰硼散或青黛散+少量蜂蜜调和外涂3次/日,清热解毒去腐生肌。

  (龙胆紫涂擦患处,每日 1—2次。病变广泛者:制霉菌素局部

  涂抹 10 ~ 20 万 U/ml ,每日 2 ~ 3 次。)

  2、吴茱萸15g,胡黄连6g,大黄6g,生南星3g,研末,一岁以内,每次3g,一岁以上增至5—10g,用醋调成糊状,晚上涂于患儿两足心,外加包扎,晨起除去。

  第二节 口疮

  概念:是指齿龈、舌体、两颊、上腭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疼痛流涎,或伴发热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 口疮发生于口唇两侧者,又称燕口疮; 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又称口糜。

  ★风热乘脾

  证候:以口颊、上腭、齿龈、口角溃疡为主, +脾胃积热(甚则

  满口糜烂,周围焮红,疼痛拒食,口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表证(伙伴发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散火,清热解毒。

  方药 :银翘散加减 凉膈散

  外治法:冰硼散(口疮鹅口疮)

  吴朱萸(口疮鹅口疮)

  第三节 呕吐

  证治分类

  1、伤食吐—呕吐酸臭,吐后觉舒。

  2、胃热吐—食入即吐,吐物热臭。

  3、虚寒吐—食后食久方吐,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物清冷。

  4、肝气犯胃—呕吐酸苦,暖气频频。

  5、虚火呕吐—呕吐反复,时作干呕。

  第四节 腹痛

  一、功能性腹痛的诊断:(再发性腹痛)(良性复发性腹痛)

  (1)腹痛突然发作,持续时间不长,能自行缓解。

  (2)腹痛以脐周为主,疼痛可轻可重,但腹部无明显体征。

  (3)无(全身症状):发热、呕吐、咳喘、尿急痛等。

  (4)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每次发作时症状相似。

  第五节 小儿腹泻

  脱水的性质

  液体补液疗法

  1.口服补液:

  适应症:适用于中度以下脱水,呕吐不严重.

  轻度累计损失量:50—80ml/kg;:中度累计损失量: 80—100ml/kg;

  继续损失量根据实际补给.

  频频喂给,8—12小时服完.

  2.静脉补液

  适用于严重呕吐、腹泻、伴中、重度脱水

  原则: 三定(定量、定性、定速) 三先(先糖后盐、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两补(见尿补钾、见抽补钙)

  (1)定量:轻度90—120ml/kg 中度120—150ml/kg 重度 150—180ml/kg

  (2)定性: 低渗性 2/3张 等渗性 1/2张 高渗性 1/3—1/5张

  (3)定速 : 总量1/2在头8—12h补完, 速度 8—12 ml/kg/ h;

  余量12—16h补完, 速度 5ml/kg /h;

  休克,首先扩容2:1液或1.4%NaCO3 10—20ml/kg于30—60分钟静脉注入.

  ★1.湿热泻

  证候:起病急,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或见少许粘液,腹痛时作,食欲不振,或伴呕恶,神疲乏力,或发热烦闹,

  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伤食泻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泻后痛减,腹痛拒按,嗳气酸馊,或有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3.脾虚泻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王××,男,2岁。8月20日就诊。

  主诉:腹泻2天。

  现病史:患儿于2天前起病,腹泻,大便黄色浠水便,加少许粘冻,泻下急迫秽臭,量较多,日行7~8次,轻度发热口渴,便时哭闹,肛门灼热发红,食少,恶心未吐,小便短黄。曾用思密达等药治之,疗效不显。

  查体:T:38℃,神烦,体倦,口唇干红,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心肺(—),腹软,无明显压痛,无明显水证,肝脾不肿大。

  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少许,红细胞:0~1/HP。

  要求:1分析病因病机。(3分)

  2作诊断(中医病名,证型各1.5分)

  3拟定治法(2分)给出方药(2分)

  诊断:病名为泄泻;证型为湿热泻

  病机分析:夏日暑湿党龄,患儿感受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注大肠,传化失职,故见泻下黄色稀水便,挟阻,中焦气机不畅,故便时哭闹,肛门灼热发红;湿困脾胃,胃失和纳,则食少,恶心未吐;热重于湿,则见轻度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湿热注下,故见小便短黄;指纹紫滞乃湿热蕴结实证之征。病机总属热蕴结,肠失传导。

  治法:清热利湿。

  主方: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处方:煨葛根8g,黄芩5g,黄连2g,马鞭草8g,煨木香3g,法半夏5g,藿香8g,六一散(包)8g,焦山楂8g。

  ▽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特点:

  (1)季节:秋冬

  (2) 年龄:6—24个月

  (3)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4)便次多,量多,水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带黏液,无腥臭味。

  (5)实验室检查:便Rt:少量白细胞,病原体轮状病毒(+)

  第六节 厌食

  ★脾失健运

  [主症] 厌食+精神正常,大便正常,脉尚有力。

  [治法] 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药] 不换金正气散

  第七节 积滞

  ★乳食内积

  证候 不思乳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酸馊,大便酸臭,

  烦躁哭闹,低热,夜眠不安,舌红,苔白厚或黄腻,脉象弦滑,

  指纹紫滞。

  治法 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药 乳积——消乳丸 食积——保和丸

  第八节 疳证

  一. 概念:疳证是由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

  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

  毛发干枯,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

  ▽“疳”含义

  1.疳者甘也,小儿恣食肥甘 病因

  2.疳者干也, 气液干涸 病机:形体羸瘦 症状

  二、诊断要点

  1.有喂养不当或病后失调及长期消瘦史。2.症状:面色不华,

  毛发稀疏枯黄,脘腹膨胀,大便不调,精神不振或好发脾气,

  烦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

  3.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平均值15%以上,严重低于40%以上。

  4.血常规: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疳肿胀:总蛋白45g/L以下,

  血清白蛋白20g/L以下。

  三、辨证论治

  ★疳积

  证候 形体明显消瘦,面色萎黄,毛发稀疏结穗,肚腹膨胀,甚则青筋暴露,精神烦躁,夜卧不宁,或见揉眼挖鼻,吮指磨牙,动作异常,不思饮食或善食易饥或嗜食异物,舌淡,苔腻,脉沉细而滑。

  治法 消积理脾

  方药 肥儿丸加减

  病案3(8分):

  刘×,男,3岁。2011年10月15日就诊。

  主诉:形体消瘦4月余。

  现病史:该患儿平素嗜食油腻食物及肉类。近5月来,形体日渐消瘦,食欲不振,困倦喜卧,易发脾气,腹胀,大便糊状,日行1次。

  查体:神清,精神欠佳,形体略瘦,体重11.5kg,面色萎黄少华,毛发稍稀,舌质淡,舌苔薄,指纹色淡。心肺听诊正常,腹软,无压痛,无包块,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5cm。

  (1)写出病名、证型(2分)

  (2)分析病机(3分)

  (3)治则(1分)

  (4)方剂、药物(名称及剂量)。(2分)

  诊断疳证;疳气(2分)。

  病及分析: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腻之品,损伤脾胃,脾胃失健,则饮食水谷不能化生气血精微,以滋养全身,故日渐消瘦,面色不华,精神欠佳,毛发稍稀;脾虚不运,气机不畅,则腹胀大,纳少,大便糊状不成形;脾虚肝旺,故易发脾气;舌淡苔薄,指纹淡皆为脾虚之征象(3分)。

  治法:和脾健运(1分)。

  处方:党参10g,炒白术10g,淮山药10g,苍术6g,茯苓10g,陈皮6g,藿香6g,胡黄连3g,鸡内金5g,焦山楂10g(1分)。

  ▽小儿营养不良分度:

  一度:体重低于正常的15%—25%

  二度:体重低于正常的25%—40%

  三度:体重低于正常的40%以上

  贫血

  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或综合征,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Hb或

  RBC数低于正常,按WHO标准6M-6Y<110g/L,6-14Y<120g/L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一.概念: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原因】(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3).铁的吸收障碍。

  (4).生长发育快

  (5).铁丢失多。

  西医疗法:去除病因,补充铁剂 硫酸亚铁,与维生素C同服。

  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停药。( 3周后,Hb上升20g/L以上)

  二、临床诊断

  1.病史:铁供不足,吸收障碍,需要增多,或慢性失血等。

  2.临床表现:苍白:皮肤黏膜苍白或苍黄,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

  最为明显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晕肝脾肿大。

  3.化验:①血常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32—38)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80fl(80—94);

  平均血红蛋白(MCH) <27 pg(28—32)

  ② 6月—6岁血红蛋白<110g/L;6岁以上血红蛋白<120g/L

  ③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红细胞原卟啉、

  血清铁蛋白异常。

  ④必要时查骨髓象

  4. 铁剂治疗有效。治疗3周后,Hb上升20g/L以上。

  ★脾胃虚弱

  证候 面黄,唇甲淡白; 脾:形体消瘦,神疲乏力,纳呆,

  大便不调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

  治法 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方药 六君子汤加减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脾系病证】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速记:肺系病证11-03

最新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考点09-29

2017中医执业医师精选重点知识:脾系病证09-27

2017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精讲:肾系病证07-03

中医执业医师常考点11-07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儿童保健试题10-19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热点:肺系病证10-30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高频考点10-11

中医执业医师关于中医基础理论考点09-04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辅导:产后病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