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助理医师《传染病学》:霍乱
导语:一时的挫折往往可以通过不屈的搏击,变成学问及见识。这是关于霍乱的基本考试内容,觉得自己这部分知识还不过关的考试我们一起看看吧。
第八单元 霍乱
最重点是什么?
1.诊断及确诊依据
2.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一、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革兰氏染色阴性。为短小弓形杆菌。碱性环境有利于生长。
根据菌体O抗原不同,霍乱弧菌分为三群
O1群霍乱弧菌 |
包括古典生物型及埃尔托生物型 |
非O1群霍乱弧菌 |
鞭毛抗原与O1群相同,而O抗原不同。O2~O138,92年发现新血清型,命名为O139霍乱弧菌。 |
不典型O1群霍乱弧菌 |
可被多价O1群血清所凝集,但在体内外均不产生肠毒素,没有致病性。 |
O1群霍乱弧菌和O139霍乱弧菌异同点
|
内、外毒素(霍乱肠毒素) |
引起霍乱流行 |
荚膜和芽胞 |
菌血症 |
O1群霍乱弧菌 |
有 |
可以 |
无 |
无 |
O139霍乱弧菌 |
有 |
可以 |
有 |
有 |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及带菌者。
2.传播途径: 经口感染。 水源污染常引起流行,甚至暴发流行。
3.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感染(约占75%)。
4.流行季节:我国夏秋季节为流行高峰季节。
三、发病机制
霍乱弧菌产生霍乱肠毒素,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受体结合,使细胞分泌功能增强,大量分泌水及电解质,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
病理变化为严重脱水,脏器实质性损害不重 。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1~3日,短者数小时,最长7日; 急性起病,婴幼儿及重症潜伏期短。
病程分三期。
1.泻吐期
剧烈腹泻 米泔水样,数次、十数次、无法计数/日
无发热(儿童可有)、腹痛、里急后重。
喷射性呕吐
为胃内容物或米泔水样。
2.脱水虚脱期
周围循环衰竭
少尿、尿闭出现肾衰竭
电解质紊乱
低钠、低钾、代谢性酸中毒
3.反应期(恢复期)
症状消失
发热
循环改善,毒素被吸收
五、诊断及确诊依据
1.确定诊断
(1)有典型的症状,细菌培养阳性。
(2)流行区人群,症状典型,培养阴性,但血清抗体测定呈4倍增高者(双份血清)。
2.疑似诊断
(1)流行期间有密切接触史的吐泻患者。
(2)症状典型,细菌培养尚未出结果。
(3)动力(+)、制动(+)。
六、治疗
1.补液疗法:早期、足量、快速地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
(1)口服补液:适用于轻、中型及重型经过静脉补液休克已纠正的患者。
(2)静脉补液:应掌握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及适时补碱的原则 。如快速补液30分钟后血压不回升,应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活性药。补液同时纠正酸中毒,补充钾盐。
2.病原治疗(抗菌治疗):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等
【习题】
1.典型霍乱患者,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C
A.畏寒、发热
B.声嘶
C.剧烈腹泻,继之呕吐
D.腹部绞痛
E.腓肠肌痉挛
2.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 A
A.霍乱肠毒素
B.霍乱内毒素
C.腺苷酸环化酶
D.透明质酸酶
E.蛋白水解酶
3.不属于霍乱患者泻吐期的临床特点的是 B
A.多数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
B.多数腹泻伴有里急后重
C.排便每日数次至l0数次或无法计数
D.粪便以黄水便或清水便为多
E.粪便有鱼腥味,镜检无脓细胞
4.霍乱病严重腓肠肌和腹肌痉挛的最主要的治疗是 D
A.补磷
B.补氯
C.补镁
D.补钠
E.补钾
5.确诊霍乱的主要依据 E
A.无痛性腹泻
B.“米泔水”样泻吐物
C.痛性肌肉痉挛
D.霍乱血清凝集反应
E.吐泻物检查霍乱弧菌
6.霍乱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腹泻,最主要的鉴别点 E
A.流行病学史
B.有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C.有无“米泔水”样粪便
D.有无严重的脱水表现
E.细菌学检查结果
7.男性,28岁,因江水泛滥,饮用江水,突然出现剧烈腹泻,随后呕吐,由水样物转为“米泔水”样物,最可能的诊断是 E
A.金葡菌胃肠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大肠杆菌性肠炎
D.病毒性肠炎
E.霍乱
8.35岁女性。因剧烈呕吐和腹泻水样物1天入院,查BP 80/50mmHg,P 100次/分,腹部无压痛。心肺正常。首先需要处置的是 D
A.做血、便常规检查,以明确诊断
B.应用血管收缩剂
C.抗生素应用
D.补充液体
E.以上都不可以
【中医助理医师《传染病学》:霍乱】相关文章: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练习题03-18
中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试题:伤寒12-12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练习题及答案04-13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习题12-08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习题及答案03-17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模拟习题03-17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习题及答案07-31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内科》模拟习题03-18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外科练习题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