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重点
以下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考试重点,提供给大家参考,更多考试内容请继续关注应届毕生考试网。
心的生理功能
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有心包护卫于外。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二是主神志,并且与舌、面等有联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为表里。
1.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所谓心主血脉,主要指心脏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的作用。心脏、脉和血液循行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的独立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属于心脏所主,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心脏的正常搏动,有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以及心血、心阴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心律,保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如果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失调,皆可影响心脏的正常搏动而出现异常现象。
心对血液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脾胃经过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将精微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而化生为血液。其中心对于血液的生成有化赤作用。因此,心脏的正常搏动和血液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全身血脉充盈。如果血液不足,可见心悸、脉数等症。
2.主神志,主管精神活动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是指心有主管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根据现代生理学的认识,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是大脑的生理功能,即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应。在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中,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不仅归属于五脏,而且主要归属于心。《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即是指心具有接受外来信息的作用。因此,心主神明的生理功能正常,主要依赖于心血、心阴对心神的滋养和心气、心阳的鼓动与振奋作用。
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活动能调节和影响血液循环。病理上两者互为影响,如血虚、血热等,常可引起神志的改变,出现心神不安,也可引起血行不畅,出现瘀血等。
附: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是包在心脏外面的包膜,为心脏的外围组织。心包的生理功能,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由于心包能保护心脏,所以外邪侵袭于心,首先心包受病,称为心包代心受邪。如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所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病证,称之为“热人心包”。
肺的生理功能
肺居胸腔,左右各一,上接气管、喉咙,与鼻相通。在诸脏腑中,肺位最高,故称“华盖”。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1.主气。司呼吸指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人体通过肺,从自然界吸人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吐故纳新,使体内外的气体不断交换,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吸人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在肺相合生成宗气,贯心脉以行心血。肺主气不仅能辅心行血,而且主持和调节了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之气,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
2.主宣发与肃降肺主宣发,即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升宣、发散的生理功能。这种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指肺具有排出肺内各种异物,使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从而保持肺脏清虚之性的功能。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能宣能降,则使气能出能人,能升能降。在病理情况下,两者常能相互影响,如二者的功能失去协调,即可出现“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等病变,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及喘息等症。
3.通调水道,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肺主宣发,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宣发,不但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于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使汗液的排出正常。二是肺气肃降,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这就是肺在调节津液代谢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又有“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等说法。
4.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主治节的理论来源于《内经》。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灵兰秘典论》亦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肺朝百脉朝,即朝会,聚会的意思。肺朝百脉,即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内,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的交换,然后再输布到全身。所以,血液的正常循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正常敷布和调节。肺朝百脉的生理意义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进行气体交换。因全身的气血均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呼出浊气,吸人清气,随血液布散周身。二是肺气助心行血。由于全身的经脉直接与肺相通,而血液的运行要靠气的推动。肺气敷布于血液之中,可以辅助心脏,以行气血。
(2)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辅佐心脏,对全身进行治理调节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即通过肺的治节使呼吸节律均匀,平稳深沉,有利于气体交换。
二是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即通过肺的有节律的呼吸运动,以协调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三是治理和调节气血之运行。肺通过宗气,贯心脉以行气血,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治理和调节水液代谢。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肺气的宣发与肃降,治理和调节着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对人体的水液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五行学说的临床应用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就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方法和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具体地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着临床诊断与治疗。
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行,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五行学说还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此外,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也都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加以说明的。所以,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由于脏腑都具有五行的属性,因此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等外在的表现,可以用来诊断脏腑的疾病。如在诊断本脏病中,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脾虚的患者,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患者,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等。
也可从他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五脏疾病的传变情况。如脾虚患者,面见青色,脉现弦象,为肝病传脾(木乘土);肺病之人,面见红色,脉现洪象,为心病传肺(火乘金)。五脏中任何一脏有病,都可以传及其他四脏,用五行学说来分析,存在着相乘、相侮、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四种传变关系。
再如从色与脉之间的生克关系来判断疾病的预后。如肝病面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预后不良;若见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其他四脏亦可据此判断。
2.在疾病治疗中的运用五行学说也用以说明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的互相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是木乘土;脾病也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互相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还可以影响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肝病是这样,其他脏器的病变也是如此,都可以用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说明它们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这也是五行学说运用于疾病治疗的依据。
根据五行学说人体在病理情况下,脏腑间可以互相影响的理论,在治疗时,除了对病变的本脏进行处理外,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的脏腑,并调整其关系,控制其传变,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难经·七十七难》提出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就是运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其进行预防性治疗的具体体现。
另外在确定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上,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多用于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即子盗母气)等病证。《难经·六十六难》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故其基本治则,即是补母或泻子。所谓补母,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证。如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导致肝阴不足,肝阳亢逆者,称为水不生木或水不涵木病证,其治疗原则是不直接治肝,而侧重于补肾阴之虚。肾为肝母,肾水可以生肝木,故滋补肾阴即可以涵敛肝阳。又如肺气亏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影响脾的健运,从而导致脾虚。脾土为母,肺金为子,土能生金,故可以用补脾益肺方法进行治疗。此即“虚则补其母”的含义。所谓泻子,主要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证。如肝火炽盛,有升无降,而见肝病实证时,其治疗则可兼用泻心之法,肝木是母,心火是子,故泻心火则有助于泻肝火。此即“实则泻其子”之含义。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主要有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补土等。
滋水涵木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是通过滋补肝肾之阴,以达到涵敛肝阳的目的。滋水涵木法,主要用于肾阴亏虚而致肝阴不足、肝阳偏亢之证。临床可见头目眩晕,眼目干涩,颧红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等症。
金水相生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是一种滋补肺肾阴虚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肺虚不能布津以滋肾,或肾阴亏虚,精不能上荣于肺,而致肺肾阴虚的病证。临床可见咳嗽气逆,干咳少痰或咳血,音哑,潮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体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培土生金法:又称补养脾肺法。是通过补脾益气达到补益肺气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脾胃不足,生化减少,肺气失养的肺脾气虚证。临床可见久咳,痰多清稀,食欲减退,大便溏薄,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症。
益火补土法:火,在此是指命门之火,而非心火。益火,是指补益命门之火,也就是补益肾阳。又称温肾健脾法,是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肾阳衰微而致脾阳不振的病证。临床可见畏寒肢冷,腰膝冷痛,腹泻,完谷不化,或五更泄泻,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滑,脉沉无力等症。
(2)根据相克关系确定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可以概括为“抑强扶弱”法,即泻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多用于因为相克关系紊乱而导致的乘侮病证。所谓抑强,主要适用于因相克或反侮太过所形成的乘侮病证。如肝气横逆犯胃或乘脾所出现的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病证,成为木亢乘土,治应疏肝、平肝为法;若是脾胃壅滞,累及于肝,从而导致肝失条达疏泄者,则成土壅木郁病证,是为相侮(反克)之证,其治疗法则当以运脾和胃为主,佐以疏肝。总之,抑制其强,则被克者功能自然易于恢复。所谓扶弱,主要适用于因相克力量不及,或因虚被乘,或因虚被侮所形成的病证。如肝虚气郁,累及脾胃,导致脾胃健运纳化失调,则称为木不疏土,治宜补肝、和肝为法,兼顾健脾和胃。总之,扶助其弱,则有助于恢复其相互制约关系的协调。
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临床常用的有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抑木扶土法:又称疏肝健脾法、调理肝脾法。是以疏肝、健脾、和胃来治疗肝脾不调或肝气犯胃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之证。具体应用时,对木旺乘土之证,则以抑木为主,.扶土为辅;对土虚木乘之证,则以扶土为主,抑木为辅。
培土制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是以健脾利水治疗水湿停聚的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又称滋肺清肝法。是以滋肺阴清肝火来治疗肝火犯肺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上逆犯肺之证。若因肝火太盛,耗伤肺阴的肝火犯肺之证,又当清肝火为主,兼以滋肺降气为辅。
泻南补北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是以泻心火补肾水来治疗心肾不交病证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法。具体应用时,以心火偏亢为主,不能下交于肾的证候,治疗宜泻心火为主;以肾水亏虚为主,不能上奉于心的证候,治疗宜滋肾水为主。
针灸疗法方面,例如,依据“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及其生克关系来进行选穴治疗的方法。
精神疗法方面,利用情志之间的五行克制作用,来达到调节异常情志变化,恢复其正常的情志活动。如悲可以胜怒,是因为悲为肺志属金,怒为肝志属木的缘故。
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也就是说,论阴阳则往往联系到五行,言五行又常常离不开阴阳。如在论述脏腑功能时,概括地说,脏为阴,腑为阳。但在分析每一脏腑具体功能时,除某一脏腑本身都有其不同的阴阳外,由于脏腑之间均存在着五行生克的关系,所以,任何一脏腑的阴或阳的变化,就必然会涉及到与之有关的其他脏腑的阴或阳的变化。如肾阴虚常引起肝阳亢,就有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重点】相关文章:
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重点03-02
2022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重点11-08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