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备考冲刺试题
在学习、工作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备考冲刺试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备考冲刺试题 1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生产实践 D.人类社会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
A.生产关系 B.自我意识 C.劳动 D.人类社会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告诫人们要发扬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A.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5.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体现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6.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有: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A.“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B.“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被称为公民道德“二十字”规范。其中,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团结友善 D.敬业奉献
8.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我国的传统道德中,被看做“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A.诚实守信 B.自强不息 C.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
9.一家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经查找,这张桌子已经被顾客买走了。于是厂方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没想到,这一举措没找到买主,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该厂产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出乎意料的结果关键在于该厂的
A.诚实守信 B.遵纪守法 C.尽职尽责 D.奉献社会
10.据报道,某用人单位在一次招聘活动中收到84份大学毕业生自荐表,却发现有5人同时为同一学校的学生会主席,6人同时为同校同班“品学兼优”的班长,等等。这种现象的出现要求大学生必须
A.加强守法道德建设 B.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C.加强勤俭道德建设 D.加强奉献道德建设
11.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这表明,加强道德修养应当运用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积善成德的方法 D.知行统一的方法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聚细流,无以成江河”。加强道德修养要运用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思想用于道德修养,强调的是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4.《礼记·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强调了加强道德修养要
A.学思并重 B.积善成德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里所反映的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
A.学思并重的方法 B.省察克治的方法 C.慎独自律的方法 D.积善成德的方法
1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加强道德修养要
A.知行统一 B.学思并重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积善成德的方法 B.慎独自律的方法 C.知行统一的方法 D.学思并重的方法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
A.积善成德的方法 B.慎独自律的方法 C.知行统一的方法 D.省察克治的方法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这种思想反映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A.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下列选项中,反映了中国传统道德“公义胜私欲”这一根本要求的有
A.“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B.“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C.“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3.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下面选项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C.“为人思诚,信以行义” 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4.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的依据是
A.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 B.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
C.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
5.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正确的观点 D.错误的观点
6.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这种观点是
A.文化复古主义 B.历史虚无主义 C.正确的观点 D.错误的观点
7.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
A.诚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证 B.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
C.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 D.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8.近年来,兴起了一股新的传统文化热潮,比如国学热、文物热、申遗热等。在这股热潮中,特别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现象,如:争夺名人故里,甚至争夺本来子虚乌有的所谓名人故里;兴建假历史文物,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下列选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中国传统文化是无科学性的落后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糟粕又有精华
C.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精华 D.反对一切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掩盖下的谋利行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Ⅰ
1.C 2.C 3.B 4.D 5.C 6.A 7.B 8.A 9.A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B 17.C 18.D
二、选择题Ⅱ
1.AD 2.ABCD 3.ABCD 4.ABCD 5.AD 6.BD 7.ABCD 8.BD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备考冲刺试题 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选择题后面答案栏内。每小题2分,共52分)
1.王利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上班,王利上学。王利的家庭是
A.单亲家庭 B.核心家庭C.联合家庭 D.主干家庭
2.小林是新来的插班生,为了帮助他学习,班主任安排他与学习委员小娜同桌,小娜很热心地帮助他,没想到的是班上同学纷纷传起了他俩的“绯闻”。这时小娜应该
①保持沉默,让“绯闻”不攻自破②学会自我反思
③与小林不再来往④向家长和老师求助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3.如果父母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离家出走以宣泄自己的委屈B.故意做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以示逆反
C.冷淡处理,不理会他们D.多沟通,不冲动
4..[印度]甘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事都应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这是达到谅解的最有效方法。”这句话表明
A.金无足赤,人各有别B.人生而平等
C.换位思考,与人为善D.主动沟通,求同存异
5.九年级某班学生小刚,学习成绩优秀,但每当同学问他问题时,他经常以“不会”来搪塞,集体活动他也经常以“有事”为由不参加。最后在期末评“三好”学生的民意测验中他落选了。小刚落选的原因是
①自私自大,对人冷漠②学习成绩好,大家忌妒他
③不善于交往,不关心集体 ④对人友好真诚,不会拉拢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
A.风俗习惯 B.个人喜好 C.道德和法律 D.约定俗称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是
①关心他人②尊重他人③理解他人④施舍他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下列做法能顺利化解师生冲突的有
①从老师的角度、立场考虑 ②尽量少和老师交流
③理解信任老师 ④设身处地为老师着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Rose是刚刚转进王丽所在班级的美国同学,一段时间后他俩便成了好朋友,但每次外出吃饭,Rose总是提出要AA制。对此,王丽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A.可以理解,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是不同的
B.不可理解,Rose太小气,不够意思C.不可理解,好朋友理应不分彼此
D.可以理解,但Rose对朋友不够真诚,以后少交往就是了
10.目前,广大青少年对一些国外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等津津乐道,并且热烈庆祝。
相反,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端午节却差不多被淡忘了,只有春节还保留
着最大的节日风采。对此,我们应该
A.大力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B.通过立法禁止过外国的节日
C.固守我们的习俗D.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11.八年级学生小强是一位十足的网络发烧友,老师劝他上网应有节制,他不听,反而振振有词地说:“上网可以使我大开眼界,利用网络查询信息,学习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第一时间玩最新型的网络游戏,况且在网吧还可以结交许多志同道合的‘铁哥们儿’……上网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不上呀?”从小强的言辞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网络的益处有
①利用网络查询信息②学习一些前沿的科学知识
③玩最新型的网络游戏④结交网吧的“铁哥们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谚语说明
①待人接物时使用的语言不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②文明用语能为人际关系增色,粗话、脏话会使人际关系恶化
③人际交往中语言使用很重要,甚至会影响气候的变化
④与人交往应专说别人喜欢听的话,不说不中听的话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生活中,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下列关于合作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②合作的目的在于超越对方,打败竞争对手
③我们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④合作虽然需要,但势必会削弱竞争,阻碍更快地进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4.小明的爷爷得了癌症,为了不使爷爷受到精神上的打击,小明告诉爷爷患的只是慢性胃炎。对小明这一做法,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诚信的核心是善,他的做法是善的表现B.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他不该欺骗爷爷
C.他拥有诚信的智慧D.他的做法是为了维护爷爷的利益,并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15.在运动会上,王强站在百米起跑线上,一声枪响,他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可是就在快到终点时,和他不相上下的其他班同学突然摔倒了,这时王强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了比赛,扶起了竞争对手,把他送到了场外。对于这件事,同学们议论纷纷,正确的观点是
①这种做法是故作高尚,因为他不去扶,别人也会去扶,没必要为此放弃比赛
②虽然他放弃了比赛,但是这种良好的竞争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③他的做法正确,虽然这个社会充满竞争,但我们同样需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④竞争的目的就是要分出高下,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真是太愚蠢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得不到友情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这两句话说明了
A.友情可以使孤独者得到幸福B.友情可以使沙漠变成绿洲
C.友情可以使社会变成温馨的家园D.生活需要友情
17一个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同学很纳闷儿:“衣服明明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同学是不是比较‘虚伪’”?对待中西的文化差异,我们应有的态度是:
①既可以排斥西方文化,也可以将中西文化加以沟通
②抱着理解宽容的态度,就能存异求同,相辅相成,达成和谐共处
③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④要夸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 ⑤要学习和夸大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A、①④⑤B、②③C、②④⑤D、①③
18.尊重老师就要
①老师是权威,学生应该遵从②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
③对老师要有礼貌④主动与老师交流思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周末同学的父母邀请小强去家里做客,请你给小强提出一些好的建议吧
①穿着干净得体的衣服②注意礼貌用语③尊重同学的父母④和同学友好相处⑤不用特别注意,在家里怎样做在同学家也一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④⑤
20.下列行为中,哪些是不符合诚信原则的
①医生为了多卖些药,故意夸大病人病情②电视广告对产品的作用夸大其辞③回家晚了,谎称被老师留校了
④医生为了病人能积极配合接受治疗,谎称病无大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21.关于承诺,下列同学做法不正确的有
①小红从不许诺,这样她从不失信
②小刚只要别人有需求就会答应别人,所以经常失信于人
③小明从不轻易许诺,但答应别人的事都会尽力完成
④小霞很少许诺,而且经常推委自己的诺言,不尽力完成
A.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2.曾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小正如今成为电脑网页制作的校园小明星。这说明
A、我们要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做有益的事
B、网络上的东西都是不良诱惑
C、网络交往都很精彩D.网络交往都很危险
23.对于青少年来说,为了不伤害自己和自己最亲近的人,就要努力克服。
A.消极的逆反心理 B.自己的错误C.与父母沟通 D.惩罚父母
24.下列不属于热情开朗性格的表现是
A.尊重他人、助人为乐B.经常保持豁达、愉快的心情
C.对社会漠不关心,待人虚情假意D.关心同学、班级,乐观向上
25.我们班的女生很努力地学习数学,但每次考试都输给男生,相反,在英语考试中,女生却能轻松得胜。这说明
A.女生不能学好数学B.男生女生各有优势,应互相学习
C.努力学习是没用的D.男生不能学好英语
26.网络交往对象具有
①虚拟性②真实性③直接性④间接性⑤隐蔽性⑥公开性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④⑤D.④⑤⑥
二、明辨是非(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巨大的阻碍作用 ( )
2.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 ( )
3.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利于人们追求真善美,促进良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
4.实现承诺给他人带来了好处,而对自己来说却是付出,没有收获,没有回报。( )
5.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
6.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风俗,要“入乡随俗”。( )
7.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 )
8.我们在与父母沟通的过程中,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 )
9.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关注异性、渴望接触、了解异性,甚至可能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或爱慕之情。这是正常、自然而又美丽的事。( )
10.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我们要学会拒绝所有外来文化。( )
三.把下列国家与其有代表性的事物连在一起(4分)
A日本 ①秦兵马俑
B巴西 ②凯旋门
C中国 ③樱花
D法国 ④足球
A: B: C: D:
四.材料分析题(34分)
1.情景:《烛光里的妈妈》:“……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腰身不再挺拔;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眼睛为何失去
了光华。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不愿意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噢妈妈相信我,女儿
自有女儿的报答。”请回答:(9分)
(1)为什么“妈妈的腰身不再挺拔,眼睛失去了昔日的光华,黑发泛起了霜花”?(3分)
(2)作为儿女,你想对父母作怎样的报答?(至少二个方面)(4分)
(3)请你写出一句千古孝道的诗句。(2分)
2..观察漫画,请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注:第一行的文字是:“拥护的公共汽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的脚
”左图的文字有:情境一“太不像话了!长眼没有?”“叫什么叫?踩你又怎么样?”
右图的文字有:情境二“真对不起,踩了您的脚。”“没关系,难免的。”)
(1)情境一的结果可能是?(1分)
请写出你对情境一的评价?(2分)
(2)情境二的结果可能是?(1分)
请写出你对情境二的评价。(2分)
3.阅读漫画《龟兔赛跑新传》。你认为漫画表达了什么道理?并作简要说明。(5分)
4.阅读下列出自《论语》中的两句名语,并回答问题:(5分)?
第一句:民无信不立。 第二句:言必信,行必果。?
(1)上述两句古语均有“信”字,其意思是什么?(2分)?
(2)“信”无处不在。在学习中,怎样才能做到“信”?(举例说明)(3分)
5.为庆祝第25个教师节,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准备召开一次“老师,您辛苦了”的
主题班会,提前要做一些准备,需要你和同学们做以下准备:(9分)
(1)为营造尊师爱师的气氛,请为本次班会搜集几条尊师格言或设计两条尊师标语,张贴在教室内。(4分)
(2)说说你希望老师与我们是一种什么关系。(5分)
八年级思想品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ADCCCCDAAAA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答案BCDBDBCCAACBC
二、判断题
1-5×√√×√6-10√√√√×
三、A③ B④ C① D②
四、材料题
1.(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百善孝为先。
2.(1)情境一的结果可能是两个人大打出手,造成两败俱伤。
评价:两个人都没有宽容之心,为一点小事出言不逊,这是很不可取的。(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2)情境二的结果可能是化干戈为玉帛,相安无事。评价:一个人能真诚地宽容他人的过失,就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也是一个快乐的人。(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
3.①生活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②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合作之中有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③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学会竞争,提高个人的素质,又要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
4.(1)“信”是诚信,信用的意思。
(2)答案不唯一,可以从一、学习中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去回答。
5.(1)示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只要写出两个有关尊师的即可)
(2)①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②这种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教学相长。③老师是我们学习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是我们的朋友。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备考冲刺试题】相关文章:
2017考研政治《思修法基》宏观分析12-05
自学考试《思修与法律基础》备考试题及答案12-01
从2017考研国家线备考2018法硕考研03-30
高考政治的措施类试题备考方法11-02
《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试题03-29
BEC商务英语中级备考冲刺试题11-18
初级经济法基础冲刺练习试题12-03
2017年《经济法基础》考前冲刺试题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