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小升初”,你都知道哪些?
郑州某中学特长生招生报名火爆
编者按 本刊4月6日发表的《一位家长的心声》和《义务教育法在哭泣》,对小学教育以及“小升初”中的乱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引发读者关注。一些深受其苦的家长通过邮件和电话,希望我们继续关注这一话题。
这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媒体多有关注,但现实却仍不免让人沮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为何难以实现?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为何仍是奢望?取消“小升初”考试,孩子之间的竞争如何成了家长之间的竞争?这既是一个事关教育未来的教育话题,也是一个关于法律能否执行的法律话题,还是一个有关公平能否实现的社会话题。
刊登这篇稿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认可其观点。但作为一家之言,它对于认清问题所在,找到解决路径,是有价值的。
也希望您谈谈看法。
各地“小升初”升学方式不一。一般来说,越是大城市,方式越多样。比如共建,小城市很少,基本是大城市的“专利”。归纳起来,升学方式大致有这么几种方式:点招、推优、派位、特长、共建、民办校等等。
民办校,今天且不说它。“在商言商”,即使挣钱不是民办校的唯一目的,也是最主要目的。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诚信办学,怎么招生怎么收费,学校有充分自主权。
另外几种升学途径不一样。它们涉及的都是公办学校,而公办学校运转资金来自纳税人,这让公众对它们有更为严格的要求。从合法、公平的角度审视几种升学方式,我们会发现问题不少。
点招:“代价”有多大?
点招,是从学校角度而言的。对学生来说,则是自主择校。方式是:重点中学通过某种途径选拔优秀学生。
和其他几种升学方式相比,这是学生、家长意见最少的方式。这种方式,完全是孩子之间的竞争。“愿赌服输”,面对“实力”不如人,家长、孩子大多选择坦然接受。而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孩子,即是人们口中的“牛孩儿”,多数人学习能力确属一流。
把天赋超群的孩子选出来“因材施教”,从结果看,这种选人方式是有价值的,但代价却也太大了。
一是法治的代价。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升初”不允许考试。虽然点招考试多是以民办培训机构的名义举行的,但既然考试结果由公办学校“承受”,它才是考试的真正组织者;义务教育法还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做“重点校”、“非重点校”的区分,但现实中可以点招的,只有重点学校。以北京为例,区重点还不行,只有市重点有资格。所以,点招进一步强化了“重点校”、“非重点校”区分。
二是政府部门的信任危机。明摆着违法的事儿,负有查处职责的有关部门多年“睁一眼闭一眼”,怠于行使职责,让人如何相信“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最让人揪心的是,和少数被点招的“幸运儿”不同,绝大多数孩子不过是“陪太子读书”。仍以北京为例,每年被市重点中学点招的孩子,约600人上下,而参与其中的孩子,在万人左右。需要说明的是,选拔考试的内容,几乎全部是课外知识,需要上课外班才行。而每个学校又有不同选人标准,有的'要求奥数好,有的对英语要求高,还有的要求全面发展各科要均衡。为了多“碰”几个学校,孩子只好都学。这是一些孩子难有快乐童年的根源。
被点招的孩子,学的这些东西以“敲门砖”的方式发挥了功效。而对于没被点到的孩子来说,用童年时光换来的知识,在他们未来学习中即使能有些作用,代价也未免太大了。
把有特殊天赋的孩子选拔出来,是必要的,但可否改变一下选拔方式?让太多孩子“陪绑”的方式,不能再继续了。
推优:孩子的命运谁决定?
每所小学每个班级给出推优名额,得到名额的学生参加推优,相对应的推优中学都是重点中学。
如果能在这种竞争中胜出,不用上名目繁多的课外班,也有上好中学的机会。因而,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这种方式都格外看重。
出台推优政策的目的,一是给成绩较好的学生一个选择优质学校的机会,二是给优质资源校提供一个获得优质生源的合法渠道。从实践看,这样的目的,已经实现。而且,推优比例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以北京为例,去年,西城区推优比例达到30%,海淀区达到11%以上。
问题在于,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均衡发展原则,而生源均衡,是保证均衡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优质资源学校每年“掐尖”把优质生源挑走,“均衡”从何谈起?
比该不该推优争议更大的,是推优的标准问题。在北京,市三好,区、校三好,获奖情况等,都是推优的条件。其中,三好生是最“硬”的一项指标。一位小学负责人表示,由于目前学生成绩不公布分数,只看等级,班上可以参选三好生的孩子可以占到80%。在成绩没有区别的情况下,学生的人缘好坏等就成为孩子投票的重要依据。为了评三好生,“个别学生的生日会已经变成了拉票会,为了拉票,不是客人给‘寿星’送礼,而是‘寿星’给客人送礼。”
孩子的前途由其他孩子决定,本就让人不踏实。更让人不踏实的是,一些家长也加入其中。一位退休老人告诉笔者,听着女儿“教育”外孙女如何讨好老师,他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不是教孩子学坏吗?”
中央电视台曾播出“聚焦”节目。节目主持人赵普在博客上披露了一些不适宜用镜头记录的内容,其中一个和推优有关:
镜头三:六年级课堂下课铃响,老师稍许拖堂,一个十一岁的六年级男孩一边用课本摔打桌面,一边用常人难以启齿的脏话自言自语。全班同学都听得见,老师当然也听得真切,但无人制止,因为这是一个在不公平的“推优”中落选的孩子,他和他的家庭尝试了很多办法均无果而终,于是他选择了令人骇然的自暴自弃。据说这个十一岁男孩的眼睛可以无所顾忌地将学校的任何一位老师和同学盯得羞愧难当。我想这种眼神应该叫――仇恨!
这种情况们当然是个别,但足以让我们警醒。
特长:如何避免“黑哨”?
如果孩子有文体、科技某方面的特长,可以走特长生,每年招收特长生的学校会举行特长生测试,通过测试,即可升学。
要不要特长生,从有特长生政策那一天起就开始了争论。赞成者认为,学生的多样性,有利于学校文化生态;反对者则认为,所谓的“特长”和奥数、英语一样,是择校竞争制造出来的,已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培养和发展孩子兴趣爱好的初衷。2010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取消“小升初”中特长生招生计划,引发赞成者和反对者又一轮激烈争论。
如果特长生还将存在,那么,避免特长生招生中的“黑哨”,便是当务之急。体育特长生,成绩在那里摆着,跑得不如别人快跳得不如别人远,特长生真就不好当上。而文艺特长生,舞跳得如何、歌唱得好不好,由评委决定,一旦评委偏心……每年特长生招生,都会“制造”不少新闻。去年,社会学博士方刚因为儿子参加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美术特长生考试落榜愤而宣战。在博客中,他这样描述了儿子遭遇的不公:
“儿子学画的班里,还有另一个同学也参加了今天的考试。那个学生,与我儿子的水平相差甚远,是有目共睹的事。整天在一起学画,我们太了解了,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是层次上的距离。但是,5月22日晚上6点,这个学生却收到了清华附中的录取通知,我的儿子则没有。”
清华附中之后作出回应,表示邀请校外专家对考生的素描试卷进行了复核,专家的一致结论是:被录取的20名考生素描试卷水平均高于方刚之子。对于方刚提出的公开考生试卷的要求,校方表示,学校没有权力公开考生试卷。
这起事件中到底有没有黑幕,我们无从知晓。方刚的博文记录的另一个孩子,却让我们看到类似“疑似黑幕”对孩子心灵伤害之深:
“曾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他的女儿学钢琴八年,多次获奖,也是有目共睹的出色。但同样因中暗箱操作没有被录取,那之后,孩子再也不碰钢琴。提到弹琴,她的眼里便含有泪水……”
而不公平,并不仅体现在招生环节。谁有资格作为特长生参与测试,各地标准不一。在北京,每个区标准也不一样,但多数地方要求在一些比赛中获奖,于是,为了获奖得到特长生资格,家长、培训机构各显其能。
由于获奖证书不再有公信力,有些地方已经不再做这方面要求。愿意参加测试的,只要提出申请,经所在学校认可、教育局备案即可。
共建:何时退出舞台?
共建,是指某些单位通过和一些优质中小学签订协议,在缴纳一定费用后,获得学校为单位员工子女提供入学名额。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做法就在各地中小学中出现,并解决了那些由于工作原因无法照料孩子学习的家长们的后顾之忧。然而时至今日,共建却饱受诟病。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后,北京曾有媒体征集百姓意见,共建是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
北京一中原校长王晋堂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共建单位可以简单地总结为:要么“来头大”,要么就是财力雄厚,可以给学校赞助款。
小学生参加针对某学校招生考试的培训,被称为“占坑”。有人评价,共建是最大的“占坑”,而且是“集体占坑”。一位家长在一个题为“为什么没有人批评一下共建制度”的帖子后跟帖透露,某所区级重点中学,竟然有62个共建单位。
央视“聚焦”节目中,一位家长提供了一份北京市某区教委布置2009年初中入学工作的会议资料。资料中初中入学方式的第五条是这样规定的:学校可按照相关协议接收共建单位职工子弟入学,由各中学按要求上报共建单位协议及共建生名单,并在区教委监察科备案。但对共建生资格认定、数量比例,以及监督方法并无具体表述。
2010年,北京有关部门表示将严格控制共建生数量,原则上不再审批新的共建单位。但这样的表态并不让人踏实。且不说在某些语境下,“原则上”会演变成什么,更让人疑惑之处在于:原有的共建单位没有一个退出机制,是不是意味着它们还将一直“共建”下去?
笔者认为,如果共建暂时无法完全退出,那么,有关部门有义务定期向社会公示:在北京市所有示范中学中,有多少已经审批具备共建招生资格的学校?这些学校的共建招生名额各有多少?共建单位是哪些?共建单位的名额是依据什么标准分配的?哪些共建是个人掏钱、哪些允许共建单位替个人买单?
派位:真的能随机吗?
每所小学有几所“对口中学”,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决定上哪所学校。
虽然电脑派位被小学生戏称为“充军发配”,但对于充分享受了童年乐趣点招无门无特长没共建,或者已经付出努力却“屡战屡败”的孩子,这种方式保证他们有学上。由于重点学校本也要求参加派位(虽然名额不多),如果运气好,“轻松上重点”也不是没可能。
不过,电脑派位真的随机吗?这个问题不时困扰公众。去年杭州“小升初”摇号“未卜先知”很典型。2010年4月18日《现代金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杭州某小学的准毕业生小葛参加了择校摇号。就在摇号前几天,同班同学高某告诉他,其父亲已经花了10万元,安排其进入某所中学就读,“这次的摇号我肯定摇得进。”随后,班里又有两个同学告诉小葛,“这次的摇号,我肯定没问题。”摇号结果,三位“未卜先知”的同学,被全部摇中了,而留给小葛的,除了难过,更多的是怀疑。对此,教育局回应:摇号过程严谨,“未卜先知”只可能是巧合。
我愿意相信“只可能是巧合”的说法,但未必每个人都相信。笔者也确实听一些人说过“谁谁答应给派到哪所学校”的说法,虽然同样不确定真假。无论是为了避免确实存在的“猫腻”,还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怀疑,电脑派位过程中都应有家长代表在场监督。
当然,家长代表最好随机产生,而不是由谁指定。
【五问“小升初”,你都知道哪些?】相关文章:
五四三大福利你都知道吗05-19
你知道有哪些建筑新技术05-06
2017高考前你必须知道的事项有哪些06-06
那些高薪冷门的考研十大专业你都知道吗07-01
经营电子商务需要了解哪些问题你知道吗11-15
2017年建筑师都需要知道的16种材料10-13
多种工资不能随便扣你知道吗05-19
“轻资产”的物流玩法你知道吗05-12
你不知道的英语听力技巧09-22
「大学考证」大学生都考哪些证书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