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临床检验技士基础突破习题

时间:2023-03-15 06:03:36 试题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年临床检验技士基础突破习题

  医学检验师是临床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负责检验人体体液、血液、排泄物、感染微生物等标本,通过客观准确的化验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百分网小编准备了2017年临床检验技士基础突破习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1型题(答案见尾页)

  1、关于Ⅳ型超敏反应错误的是()。

  A、无明显个体差异

  B、发生慢

  C、与抗体、补体有关

  D、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E、在抗感染免疫清除抗原的同时损伤组织

  2、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非变态反应

  3、无需补体组分参与的效应是()。

  A、免疫黏附

  B、溶解细菌

  C、抗B抗体与B型红细胞的溶解

  D、ADCC

  E、调理作用

  4、不属于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是()。

  A、Arthus反应

  B、肾小球肾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类风湿关节炎

  E、传染性变态反应

  5、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中最重要的细胞是()。

  A、B细胞

  B、MΦ

  C、Th1

  D、Th2

  E、嗜碱性粒细胞

  6、下列不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的是()。

  A、过敏性哮喘

  B、过敏性鼻炎

  C、接触性皮炎

  D、过敏性胃肠炎

  E、荨麻疹

  7、为了更准确的估计患者皮试反应性,皮试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液常用()。

  A、变应原的稀释保存液

  B、变应原提取液

  C、生理盐水

  D、二硝基氟苯

  E、盐酸组胺

  8、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的解释是()。

  A、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无特异性

  B、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

  C、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

  D、抗体2对二硫键有特异性

  E、B和C正确

  9、寄生虫学免疫诊断皮内试验,24小时后局部出现阳性反应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

  10、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肾小球肾炎

  B、风湿病

  C、过敏性休克

  D、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接触性皮炎

  11、对金属镍的皮肤变态反应()。

  A、是由IgE介导的

  B、由嗜碱性粒细胞的浸润

  C、可用P-K试验诊断

  D、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

  E、可用组胺拮抗药进行有效治疗

  12、Ⅱ型超敏反应又称()

  A、速发型超敏反应

  B、迟发型超敏反应

  C、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D、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E、Arthus反应

  13、可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是()。

  A、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K细胞

  D、NK细胞

  E、致敏Tc细胞

  14、可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的成分是()。

  A、C1q,C1s

  B、C3b,C4b

  C、C3a,C2b

  D、C2a,C5a

  E、C3a,C5a

  15、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皮肤奇痒的物质是()。

  A、白三烯

  B、前列腺素

  C、组胺

  D、激肽

  E、ECF-A

  16、过敏原皮肤试验准备前,制备抗原的步骤错误的是()。

  A、收集原料

  B、粉碎与匀浆

  C、脱脂与提取

  D、过滤与分离

  E、装载一起保存

  17、在Ⅱ型超敏反应中()

  A、细胞毒性抗体直接引起靶细胞溶解

  B、TC细胞参与反应而导致细胞被杀伤

  C、组胺的释放在早期起重要作用

  D、补体活化导致细胞或组织损伤的机制

  E、中性粒细胞杀伤作用导致组织损伤

  18、DTH反应()。

  A、去除补体可以增强

  B、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C、依赖于T细胞

  D、抗体可以增强其反应

  E、去除巨噬细胞可以增强

  19、脱敏疗法治疗Ⅰ型超敏反应机制错误的是()。

  A、大剂量、短间隔、连续多次注射抗毒素,然后再大量注射进行治疗

  B、治疗过程中防止发生超敏反应

  C、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仅与少数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

  D、脱颗粒后释放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临床反应

  E、少量的介质可被体液中的介质灭活物质迅速破坏

  20、Ⅰ型变态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

  A、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

  B、患者的血清

  C、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

  D、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E、患者的红细胞

  21、高亲和性的可结合到肥大细胞上的IgE分子部位是()。

  A、Fab段

  B、CH2功能区

  C、H链恒定区

  D、HVR区

  E、Fc段

  22、新生儿溶血症可能发生于()。

  A、Rh-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

  B、Rh+母亲首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

  C、Rh-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

  D、Rh+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

  E、Rh-母亲再次妊娠,胎儿血型为Rh-

  23、重症肌无力在损伤机制上属于()。

  A、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B、Ⅱ型超敏反应

  C、体液免疫功能低下

  D、巨噬细胞缺陷

  E、NK细胞活性低下

  24、Ⅲ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

  A、红细胞浸润

  B、巨噬细胞浸润

  C、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中性粒细胞浸润

  25、检测淋巴因子与下列哪项超敏反应有关()。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Ⅰ、Ⅱ型超敏反应

  26、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病人的皮损部位活体组织学检查,其特点为()。

  A、动脉壁有Ig和补体沉积

  B、表皮坏死

  C、水肿

  D、中性粒细胞浸润

  E、小血管周围有单个核细胞浸润

  27、不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

  A、嗜碱性粒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NK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8、补体经典途径的主要激活物是()。

  A、免疫复合物

  B、酵母多糖

  C、细菌脂多糖

  D、肽聚糖

  E、凝聚的IgA

  29、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制属于()。

  A、Ⅰ型超敏反应

  B、Ⅱ型超敏反应

  C、Ⅲ型超敏反应

  D、Ⅳ型超敏反应

  E、Ⅴ型超敏反应

  30、不可能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有()。

  A、结核菌素

  B、染料

  C、真菌

  D、麻风杆菌

  E、破伤风类毒素

  参考答案: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Ⅳ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是:①发生慢,接触变应原后24~72小时发生,故称迟发型超敏反应;②与抗体、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有关;③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和过程基本同细胞免疫应答,无明显个体差异,在抗感染免疫清除抗原的同时损伤组织。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Ⅰ型超敏反应的致敏阶段是由变应原进入机体引起,凡经吸入或食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后能引起IgE类抗体产生并导致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质称为变应原。常见的变应原有:鱼虾、蟹贝、牛奶、鸡蛋;花粉、尘螨及其排泄物。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DCC效应:对固定的组织细胞,在抗体IgG和IgM介导下,与具有IgGFc受体和补体C3b受体的巨噬细胞、NK细胞等结合,释放蛋白水解酶、溶酶体酶等,使固定组织溶解破坏。不需要补体组分参与。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如Arthus反应及类Arthus反应。

  (2)全身免疫复合物病:①血清病;②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③慢性免疫复合物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④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见于临床上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梅毒、钩端螺旋体病时出现的与过敏性休克相同的临床表现。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Ⅳ型超敏反应中,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Ⅱ类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细胞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h1细胞)和致敏Tc细胞。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超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和荨麻疹。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为了更准确的估计患者皮试反应性,试验时同时作阴性和阳性对照。阳性对照常用盐酸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可以解释为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或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Ⅳ型变态反应在接触抗原后48~72h内观察结果。皮内试验的阳性结果以红肿和硬结为主,斑贴试验的阳性结果以红肿和水疱为主。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常见的Ⅰ型变态反应有过敏性休克(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胃肠炎和荨麻疹。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皮肤接触一些化学物质如二硝基氟苯以及镍、铬等可引起接触性超敏反应。此种反应属于Ⅳ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致敏原作用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反应。所以对金属镍的皮肤变态反应是由对镍和蛋白复合物致敏的T细胞引起。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即为Ⅱ型变态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超敏反应,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致敏Tc细胞可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免疫复合物经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C3a、C5a,C567等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和水肿。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速发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皮肤奇痒的物质是组织胺。组织胺可以引起鼻塞、打喷嚏、流涕、喉咙发痒、眼皮肿胀等现象。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过敏原皮肤试验准备前,不同抗原的制备方法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收集原料;②粉碎与匀浆;③脱脂与提取;④过滤与分离;⑤分装保存。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Ⅱ型超敏反应是自身组织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IgG、IgM)结合后,在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为细胞毒型超敏反应,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Ⅳ型超敏反应也称为DTH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致敏原作用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反应。发生慢,接触变应原后24~72小时发生,故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在治疗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时,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连续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进行脱敏,然后再大量注射进行治疗,不致发生超敏反应。脱敏注射的原理:可能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仅与少数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脱颗粒后释放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临床反应,而少量的介质可被体液中的介质灭活物质迅速破坏。短时间内,经多次注射变应原,体内致敏细胞逐渐脱敏,直至机体致敏状态被解除,此时再注射大量抗毒素不会发生变态反应。但这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建致敏状态。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正常人血清中IgE含量极低,而变态反应病患者血清中IgE含量较高,特别是特异性IgE含量异常增高。所以Ⅰ型变态反应可以通过血清转移给正常人。

  2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具有高亲和性IgEFc受体,可与IgE的Fc段结合。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新生儿溶血症主要见于母子间Rh血型不合的第二胎妊娠。血型为Rh阴性的母亲因流产或分娩过Rh阳性的胎儿时,Rh阳性RBC进入体内产生了抗Rh抗体(IgG类),当她再次妊娠Rh阳性的胎儿时,母体内的抗Rh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阳性RBC结合,通过激活补体和调理吞噬,使胎儿RBC溶解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重症肌无力在损伤机制上属于Ⅱ型超敏反应型疾病。重症肌无力是抗受体抗体介导的功能受抑制的病症。80%以上患者有针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补体参与发病过程。神经肌肉传导障碍导致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休息可减轻的渐进性骨髓无力及各种受累器官的症状。因受体内吞和在胞内的降解,受体数目减少。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中性粒细胞浸润是Ⅲ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病理特征。局部聚集的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过程中,释放蛋白水解酶、胶原酶、弹性纤维酶和碱性蛋白等,使血管基底膜和周围组织损伤。

  2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Ⅳ型超敏反应发生的机制:抗原经APC加工处理后,以抗原肽-MHC-Ⅱ类或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h和Tc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成熟为效应T细胞,即炎性T细胞(Th1)和致敏Tc细胞,当致敏Tc细胞再次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炎性T细胞可通过释放TNF-β、IFN-γ、IL-2、IL-3等细胞因子,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引起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致敏Tc细胞则通过释放穿孔素和蛋白酶,直接破坏抗原特异性的靶细胞,引起组织坏死。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的致敏原作用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的炎症反应。所以皮损部位活体组织学检查可见小血管周围有单个核细胞浸润。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Ⅰ型超敏反应的致敏阶段,变应原进入机体,刺激机体特异的B淋巴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产生针对特异变应原的IgE抗体。此抗体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与肥大细胞结合释放储存的组胺、嗜酸粒细胞激肽原酶等。

  2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补体的作用:免疫复合物经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C3a、C5a,C567等过敏毒素和趋化因子,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和水肿;并吸引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浸润。膜攻击复合物可加剧细胞损伤。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血清病是通常在初次接受大剂量抗毒素(马血清)1~2周后,出现发热、皮疹、关节肿痛,全身淋巴结肿大、荨麻疹等症状。主要是体内马血清尚未清除就产生了相应抗体,两者结合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循环免疫复合物所致。血清病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之一。

  3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迟发型超敏反应是由胞内寄生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病毒、真菌等引起的感染。如结核病人肺部空洞的形成、干酪样坏死、麻风病人皮肤的肉芽肿形成、以及结核菌素反应等均是由Ⅳ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组织坏死和单核细胞浸润性炎症。

【临床检验技士基础突破习题】相关文章:

临床检验技师考试《临床检验基础》模拟题12-11

2017年卫生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第五章练习题12-05

2017年卫生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第三章练习题12-05

2017年卫生检验技士《临床免疫学》第四章练习题12-05

2017年检验技士考试临床血液学考点:贫血03-29

检验技士考试临床血液学:红细胞酶代谢与功能03-29

检验技士考试临床血液学考点:溶血性贫血04-16

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知识》冲刺试题03-30

检验技士考试临床血液学考点:血细胞染色体检查03-29

检验技士辅导:白细胞检查概要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