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辅导 百分网手机站

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

时间:2020-08-05 14:14:13 考试辅导 我要投稿

2017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下面是应届毕业生考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卫生资格《初级中药师》基础复习,希望对大家考试有所帮助。

  总 论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一、含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药源的应用学科。

  简单的讲 是一门对中药"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

  二、任务

  (一) 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本草记载的药物有近3000种,现今中药品种有13000种。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1、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浙江叫三角麻,青海叫千层塔。四川叫血母草。

  (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 如:白头翁记载:凡草之有白毛者,以翁名之均可,故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

  (3)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一药多基源:如:贯众达31种,沙参36种等。

  (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例如:白附子 历代为毛茛科黄花乌头的块根,近代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用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块根。

  (5)有意掺假

  2、主要途径和措施

  A、调查鉴定,(基原鉴定)明确主流产品

  B、本草考证,考查地方志等资料

  C、规范名称,尽量做到一物一名

  D、以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为基础

  E、具实正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200种,例如:四川(黄连、附子、川芎);云南(三七);甘肃(当归、大黄);宁夏(枸杞子);内蒙古(黄芪);吉林(鹿茸、人参);辽宁(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山东(北沙参、金银花);江苏(薄荷);安徽(牡丹皮);浙江八味(玄参、浙贝母、白术、白芍、杭白菊、延胡索、麦冬、温郁金);福建(泽泻);广东(砂仁);广西(蛤蚧)

  (二) 鉴定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中药的质量鉴定是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检验。

  1、基本概念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

  "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2、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

  栽培条件;采收加工(如茵陈,过去只采幼苗(绵茵陈),后来发现利胆的三个主要成分以秋季的花前期和花果期含量为高(茵陈蒿),所以药典规定两个采收期;金银花以蒸晒法加工绿原酸含量高。产地(广州的广藿香含广藿香酮含量高于海南产的);

  贮藏时间(含挥发油或有效成分不稳定的药材);运输时受到有害物质的污染;非药用部位超标;人为掺假;药材提取部分成分后再流入市场,如:人参,天麻等。

  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一、 中药的采收

  (一)中药的采收与品质的关系 :要考虑有效成分含量,药用部分的产量。

  (二) 各类中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1、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特例:浙贝母、延胡索、半夏等夏季采收。

  2、茎木类 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特例:苏木、沉香全年。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数在秋冬如苦楝皮、肉桂等。牡丹皮需要抽心。杜仲和黄柏采用环剥技术

  4、叶类 一般在开花前或果实成熟前采收。少数药材秋冬时采收,如:桑叶。

  5、花类分别在含苞待放时(如金银花、槐米)、初开时(红花、洋金花)或盛开时(菊花、番红花),蒲黄、松花粉不能过期,否则花粉脱落。

  6、果实种子类 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青皮、枳实);有的经霜后采摘,如:山茱萸。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一般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如青蒿、穿心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荆芥、益母草)多采收地上部分,少数连根挖,如:蒲公英。

  8、藻、菌、地衣类 采收情况不一,随种类不同有较大差别。茯苓立秋后,冬虫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 ,松萝全年采。

  9、动物类 大多可全年采收。如龟甲、鳖甲。昆虫类,以卵鞘入药的,桑螵鞘三月中旬前;成虫的在活动期捕捉。两栖动物,林蛙在霜降前捕捉。鹿茸在5~7月;动物的病理产物,在屠宰时采集。

  10、矿物类 没有季节限制,全年可挖。

  二、 中药的加工

  (一)加工的目的

  是使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达到干燥与除去杂质,以符合药材(或称为生药)商品规格,保证药材质量,并利于包装、贮存和运输。

  (二)常见的加工方法

  1、拣、洗 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要用部位。如牛膝去芦头、须根;牡丹皮去木心;白芍、山药刮去外皮;香附、金樱子去毛刺等。具有芳香气味的药材、质地疏松粘性大的药材、种子类药材一般不用水淘洗。 如薄荷、细辛。

  2、漂 用水漂去部分有毒成分或研粉,如:半夏、附子、肉苁蓉等。

  3、切片 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大多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如大黄、土茯苓、乌药、鸡血藤、木瓜、山楂等。但是对于某些具挥发性成分或有效成分容易氧化的药材,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或长期贮存。如当归、川芎、常山、槟榔等。

  4、去壳 种子类药材,一般把果实采收后,晒干去壳,取出种子,如车前子、菟丝子等;但也有不去壳的,如白豆蔻、草果等。

  5、蒸、煮、烫 含黏液质、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需先经蒸煮烫,易干燥的。党参、北沙参加热后易刮皮,桑螵蛸、五倍子杀虫卵;黄精、玉竹熟制后起滋润作用,还可以杀酶保苷。

  6、薰硫

  用硫磺熏制药材,以达加速干燥,使产品洁白的目的,并有防霉、杀虫作用。如白芷、山药等。有的药材还在近干时加熏硫 1次,如天麻、川贝母等。

  7、发汗 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内部水分向外挥散,使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习称"发汗"。如厚朴、玄参、续断等必须通过发汗,才能具有特殊色泽;如山药、川芎、白术等须经发汗,才易内外干燥一致,光泽好而油润。

  8、干燥

  其目的是为了及时除去新鲜药材中的大量水分,避免发霉、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坏。

  晒干:阳光直晒。含挥发油、受日光照射色泽和成分易变的、在烈日下易晒爆裂的不能用。

  烘干:一般温度50℃~60℃。含Vc的多汁果实类可用70~90温度。但含挥发油、需保留酶活性不宜用;如:杏仁、薄荷、芥子。富含淀粉需缓缓升温。

  阴干:主要适于含挥发油的花、叶及草类。党参在干燥过程中必须进行揉搓。

  中国药典规定:凡烘干、晒干、阴干都可以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的用晒干和低温干燥表示。烘干、晒干不适合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要求时间短的用暴晒或及时干燥。

  三、 中药的贮藏

  (一)中药贮藏保管中常发生的变质现象

  1、虫蛀

  2、生霉

  3、变色

  4、走油 某些含油药材在贮藏不当时油分向外溢出,或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呈现油样的变

  化如:麦冬、天冬、枸杞子、柏子仁等

  5、风化 矿物药易风化,失掉结晶水,如:明矾、芒硝。

  6、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