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师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

时间:2024-11-21 22:30:28 海洁 统计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

  导读:多做题会比多看书,提分来的容易。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想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考试网!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 1

  单选题

  1.下列属于推断统计问题的是( )。

  A.利用参数估计对总体进行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某一特征C.分析总体的某一特征D.用饼图研究总体各部分所占的比重

  【答案】A

  【解析】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推断统计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大类。BCD三项属于描述统计的内容。

  2.下列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

  A.月收入B.质量C.性别D.文化程度

  【答案】C

  【解析】AB两项是数值变量;D项是顺序变量。

  3.为了解全国大豆产量的情况,应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普查D.抽样调查

  【答案】D

  【解析】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随机原则要求所有调查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取。对全国大豆产量进行调查,属于难于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全面数值的总体现象的调查,因此应运用抽样调查方法。

  4.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为了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应采取的抽样方式是( )。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

  【答案】A

  【解析】使用抽样的方式采集数据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其中,调查的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概率抽样方式有以下几种:①简单随机抽样是最基本的形式,是完全随机地选择样本;②分层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系统抽样等。

  5.在统计分析中,使用饼图的主要任务是( )。

  A.对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进行研究B.比较多个总体的构成

  C.看一组数据分布的密集程度D.比较多个样本的相似性

  【答案】A

  【解析】饼图又称圆饼图、圆形图等,它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的图形。饼图主要用于总体中各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研究。

  6.为了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问题,应该采用的图表方式是( )。

  A.环形图B.折线图C.直方图D.散点图

  【答案】A

  【解析】饼图只能显示一个变量(如年龄变量)各部分所占的比重。如果我们想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就可以通过画环形图来实现。

  7.直方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 )。

  A.频数B.频率C.变量分组D.组限

  【答案】A

  【解析】对于一个定量数据,直方图是一个常见的而且非常重要的图形。它的横坐标代表变量分组,纵坐标代表各变量值出现的频数,这样,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

  8.已知某中学一个班级的8个学生的身高分别为(单位:cm):170、163、169、171、170、175、165、171,则这些学生的众数是( )。

  A.175B.163C.170和171D.169

  【答案】C

  【解析】在这组数据中,170和171都出现两次,其余的出现一次,所以众数为170和171。

  9.设一个总体共有5个元素,从中随机抽取一个容量为2的样本,在不重置抽样时,共有( )个不同的样本。

  A.20B.10C.5D.25

  【答案】B

  10.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点估计的值越来越接近被估计总体的参数,估计量的这一标准称为( )。

  A.一致性B.无偏性C.有效性D.随机性

  【答案】A

  【解析】无偏性是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期望值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有效性是指估计量的方差应尽可能小,随机性是针对样本而言的。

  11.小区的写字楼月租金的标准差为160元,要估计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希望的允许误差为19.6元,应抽取的样本量为( )。

  A.90B.256C.120D.150

  【答案】B

  【解析】已知σ=160,E=30, 1.96,所以应抽取的样本量为:

  = =256(元)

  12.下列选项中属于时间序列的有( )。

  A.1000户居民家庭按用电量高低形成的数列

  B.一个月内每天某一固定时点记录的气温按度数高低排列形成的序列

  C.某地区居民按收入高低形成的数列

  D.2000~2009年某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形成的数列

  【答案】D

  【解析】时间序列是指反映社会、经济、自然现象的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录形成的数列。时间序列有两个要素构成:①现象所属的时间;②对应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ABC三项中的数列不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形成的,因此不属于时间序列。

  13.假定某一现象每年增长速度是固定的,则年绝对增长量的变化趋势是( )。

  A.稳定不变B.有所上升C.有所下降D.有升有降

  【答案】B

  【解析】增长速度是根据增长量与基期水平对比而求得的一种相对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增长的程度,说明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假定某一现象每年绝对增长量是稳定的,由年增长速度=年增长量/上一年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比值不变(年增长速度固定),但由于分母变大(上一年水平不断增大),则年增长量的变化趋势会有所上升。

  14.在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如果时间序列基本呈平稳状态,则平滑系数的取值( )。

  A.应该小些B.应该大些C.应该等于0D.应该等于1

  【答案】A

  【解析】在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时,当时间数列变化剧烈时,应选较大的α值,以便很快跟上其变化。若时间数列呈比较平稳的状态,则α取值应较小,使各期数据的作用缓慢减弱。

  15.某食品厂2009年的产量比2008年增长了15%,总成本增长了13.5%,则该厂2009年产品单位成本( )。

  A.减少0.62%B.减少1.3%C.增加12.9%D.增加1.75%

  【答案】B

  【解析】产品产量指数=1+15%=115%,总成本指数=1+13.5%=113.5%,因为总成本指数=产品产量指数×单位产品成本指数,那么,产品单位成本指数=总成本指数/产品产量指数=113.5%/115%=98.70%,说明该厂2009年产品单位成本减少了1-98.70%=1.3%。

  16.某市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00万元,商品销售量指数是125%,这五年中物价上涨了4%,则2009年的商品零售额是( )万元。

  A.13000B.12480C.15000D.15600

  【答案】D

  【解析】价格指数=1+4%=104%,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价格指数=125%×104%=130%,则2009年的商品销售额=销售额指数×2006年商品零售额=12000×130%=15600(万元)。

  17.当价格为3元时,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为300;当价格为2元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为700。则需求函数是( )。

  18.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则该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 )。

  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答案】D

  【解析】供给法则表明,在保持其余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越高,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多;反之,价格水平越低,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少。

  19.某人领取了失业救济金后,就不再积极地寻找工作,这种行为属于( )。

  A.违法行为B.道德风险C.逆向选择D.顺向选择

  【答案】B

  【解析】道德风险的概念最初产生于保险领域,指人们在买了全额保险后不再采取预防行动,甚至采取更为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如购买汽车保险后不认真驾驶汽车,购买财产保险后不注意防盗。

  20.对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的造纸厂采取的有效的政府政策是( )。

  A.适当减少其赋税B.适当增加其赋税C.适当增加其补贴D.对企业进行国有化

  【答案】B

  【解析】排放污水的造纸厂属于负外部性的企业,政府可以使用税收手段对这样的企业征税来减少或者消除外部性。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 2

  1.下列各项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中不属于新凯恩斯主义的是(A)。

  A.货币供应量增加

  B.需求拉动

  C.成本推动

  D.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化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是(B)。

  A.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C.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

  D.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

  3.经济波动的最直接原因是(D)。

  A.经济体制存在某种缺陷

  B.经济结构的变动

  C.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D.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不一致

  4.以下会计假设中,对会计工作空间范围进行限定的是(B)。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企业根据会计信息质量(D)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可比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谨慎性

  6.按照经济内容分类,以下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是(D)。

  A.应收账款

  B.存货

  C.银行存款

  D.主营业务收入

  7.会计账户有四个指标,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D)。

  A.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B.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C.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8.“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其中“借贷必相等”的含义是(D)。

  A.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B.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C.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数量和记入贷方账户的数量必须相等

  D.任何一笔经济业务记入借方账户的.金额和记入贷方账户的金额必须相等

  9.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取得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3400元,发生运费1000元,则计入固定资产的金额为(C)元。

  A.23400

  B.22400

  C.24400

  D.21000

  10.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B)收进业务的记账凭证。

  A.现金和金融资产

  B.现金和银行存款

  C.银行存款和金融资产

  D.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练习题】相关文章: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练习题09-06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练习题10-14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题试题及答案08-17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精选试题10-08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习题08-12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单选题练习及答案08-02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题及答案10-06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练习08-15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强化习题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