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考试翻译技巧总结
翻译标准的制定是以翻译实践为基础的。本文为各位考生整理相关商务英语翻译技巧,希望帮助到大家。
商务英语考试翻译技巧1
泰特勒的“三原则”与奈达的“功能对等”
最早为我国翻译界所熟识的外国翻译标准是英国的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1747-1814)在其所著的《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的“三原则”:
首先,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其次,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
再次,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泰特勒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翻译原则主要是针对文艺翻译尤其是诗歌的翻译,但他的原则广义地说适用于所有的翻译,他强调的是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的一致。
而在众多的国外翻译家中,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翻译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影响最大(Nida E A,Taber C R 1982:23)。他认为,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必须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奈达衡量翻译的标准是“看读者的反应”。他之所以提出“功能对等”,可能受了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影响。
奈达提出“功能对等”,其重点是读者,他是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角度出发的。他提出的译文质量的最终评判标准是:
首先,能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忠实原文”;
其次,易于理解;
再次,形式恰当,吸引读者。
商务英语考试翻译技巧2
商务英语的涵盖面很广,涉及到众多的不同领域,所以,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有其特殊性,即标准的多重性。所谓多重性是指,不同的文体翻译,标准有所差异,要灵活适用。商务英语涉及到法律、法规和广告等不同文体。
鉴于商务英语囊括了不同语言文体和专业,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可以是“信息灵活对等”(Dynamic Message Equivalence),概括为“4Es”,即:
1. Equivalence of semantic message of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原文的语义信息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
2. Equivalence of stylistic message of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原文的风格信息与译文的风格信息对等;
3. Equivalence of cultural message of source 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原文的文化信息与译文的.文化信息对等;
4.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of source language readers and target language readers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对等。[6]
“信息灵活对等”与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相似,两者都注重原文的信息与译文的信息达到对等。
商务英语考试翻译技巧3
增词翻译法是翻译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指在翻译时按意义(或修辞)和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在译文中明示原文读者视为当然而译文读者却不知道的意义。增词法用于一下三种情况:一、为了语法上的需要。二、为了表达的清晰和自然。三、为了沟通不同的文化。如下例:
例:Cotton is falling in price, and the buyers hold off.
译文:棉花价格正在下跌,买家都持观望态度。
分析:动词的时态属于语法范畴。英语的时态是通过动词体现出来的,而在汉语中,动词是无法体现出时态的,汉语中往往通过增加虚词(如“正”、“在”、“着”等)的方式来体现动词的时态的。因此,在英译汉的时候,为了体现出英语原文中动词的时态,需要增加词语。译文中加入“正在”, 这里的增词符合了 “4Es”中的“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对等”,使中文读者很自然地融入到英语语言时态中,马上明白事情发生的紧急程度。
减词翻译法是指在翻译的过程中省略原文中自然的、必不可少的、但在译文中却是多余词的翻译方法。如下例:
To avert danger of major defaults and to restore security to the economic systems, Western bankers and governments will have to ensure that they are imposing reasonable repayment terms on developing countries, terms that will not provoke revolution or chaos.
译文:为了防止发生重大的宣布无力偿还债务事件,并使经济体制恢复巩固,西方各国金融机构和政府必须确保对各发展中国家强制实行公平合理的还债条件,确保这些条件不至于引发革命或混乱。
分析:原文中avert的意思是“转移”,和名词danger搭配后构成短语avert the danger,意思是“转移危险”,如果直译势必使得译文不通顺。汉语译文在这里没有直译,而是将danger省略不译,而将avert一词翻译成“防止”,这样做既理顺了“防止”同后面的宾语“发生重大的宣布无力偿还债务事件”之间的搭配,“防止”这个短语本身又隐含了danger(危险)的意义,真是一举两得。译文中减少了对danger的翻译,但仍然体现出了“原文的语义信息与译文语义信息对等”。让读者了解其中表达的意思,并没因为减词而有所差异。
【商务英语考试翻译技巧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