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百分网手机站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解读

时间:2020-08-24 16:41:17 人力资源 我要投稿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解读

  人力资源管理师:在企业内部主要从事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解读,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作业测时前的准备

  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如工种、技术等级、工龄、设备、工具、工作地布置、环境条件等。如果测时是为制定时间标准提供资料,则还需要在作业现场,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如工作地服务、技术服务、合理布置工作地等。

  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测时观察的次数,要根据生产类型、作业性质(机动、手动、机手并动)和工序延续时间的长短 来确定。在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测时精确度要求高,观察次数要比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多些;如果工序的延续时间长,每次测定结果出现的误差要相对小些,观察的 次数也可以少些。测时的观察次数可以采用下面的公式求得:

  在保证可靠性为95%的情况下,如观察值精确度在士5%时,公式为:

  在预测精确度控制在±10%时,公式为:

  式中:N——应观察的次数;

  n——预先试验性观察次数;

  x——预先观察的结果。

  实地测时观察

  测时观察通常采取连续测时法,就是按操作顺序,连续记录每个操作的起止时间。也可以采取整体法,即反复记录全部操作的延续时间。如果工序中的延 续时间较短,不容易连续记录,也可以采用反复测时法,如第一次测定一、三、五项操作,第二次_测定二、四项操作,交替测定记录。在测时过 程中,调查人员应严格按照确定的“定时点”进行记录,如果出现中断或不正常的情况,应在测时表中注明。

  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1.根据测时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

  2.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3.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稳定系数是测时数列(同一操作多次测定记录的时间值)中最大数值与最小

  数值的比值,即:

  稳定系数=测时数列中最大的数值/测时数列中最小的数值

  稳定系数越接近1,说明测时数列波动越小,比较可靠;相反,则说明数列波动越大,可靠性越小。稳定系数超过规定的限度,就需要重新测定

  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

  岗位抽样的步骤

  1.明确调查目的

  进行岗位工作抽样,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有了调查目的才能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确定岗位抽样所应达到的可靠程度和精确度。一般来说,岗位抽样的可靠度取95%,精确度±5%~±10%,即可满足需要。

  2.作业活动分类

  对被观察对象的活动作适当的分类,以便正确地进行观测记录和事后的.汇总整理、统计分析。在调查员工的工作活动情况时,一般按其工时消耗的性质分类;在调查设备开动状况时,一般按设备停机的原因分类。为了统÷口径,防止混淆,可编出抽样项日分类表(参见表1-6)。

  表1-6工作抽样分类表

  工作名称代号说明实例

  1.整理办公桌

  工作准备G.z在上班后进行的各项准备工作2.检查办公设备,打开计算机

  3.查阅交接班工作记录,

  借用计算机、复印传真机以及通1.在计算机前进行操作实际工作S.C讯工具,与公司上级主管和客户进2.复印工作计划、文件行业务联系,给下级布置工作3.通过电话、传真机联系业务闻谈X.T员工中止了工作,与他人闲谈2.用电话与朋友闲谈1.与本组的同事聊天

  1.关闭电源

  工作收尾G.S在下班前所进行的收尾2.交还钥匙

  3.文件存档

  3.确定观测次数

  观测次数就是岗位抽样的样本数。抽取样本的数目越少,所得到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也就越低,对总体的代表性也就越差;反之则不同。根据统计学中二项分布标准差σ的计算公式,当抽样的可靠性为95%时,有如下结果:

  因此,观测次数的计算公式,可按上式导出:

  式中:N——观测次数;

  S——相对误差(±)

  P——调查事项发生率或不发生率的预测估算值。

  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证明,要掌握员工工作活动的一般情况,需要观测1000~2000次,如果要精确测定设备停机率或工时利用率,需要测定 3000~5000次。为了精确制定出时间定额标准,需要观测5000~10000次。为了减少岗位抽样的工作量,可按上述概率标准确定观测次数。

  4.确定观测的时刻

  观测时刻选择得是否适当,、关系到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观测时刻的确定必须遵守随机的原则。

  确定观测时刻时可借助于随机数字表、随机时刻表等工具,采用单纯随机时间间隔、等时间间隔、分层抽样、区域抽样等方式。

  观测时刻的总时限,应根据观测目的和观测对象的工作周期来规定。例如,(1)工作周期等于或小于一个工作日时,根据工作抽查的目的,观测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如观测次数很多时,可分数日完成。

  (2)工作周期在3~4天或4天以上时,如观测次数较少,可在工作周期内完成总观测;如观测次数较多时,可以将工作周期的倍数作为观测的总期 限。(3)工作周期虽在一个工作日内,但到月底(或3个月、6个月的月底)常有例外工作事项出现,可采用分层观测法。例如每月20个工作日中,每月底有5 个工作日出现例外工作事项时,假定观测次数为400次,则各层抽查次数应分别为:

  A.平时观测次数:400÷20×15=300(次)

  B.例外观测次数:400÷20×5=100(次)

  工作周期无规则时,需要在相当长的总观测期限内完成抽样调查。

  5.现场观测

  观测人员在开始观测前,应预先根据机器设备配置或现场布置的平面图,确定出最佳的观测巡回路线和观测点(如图1—12所示)。图中带箭头的直线代表巡回路线,带交叉线的圆圈代表各观测点。

  进行工作抽样时不需使用秒表或其他计时工具,当观测人员沿巡回路线到达规定的观测位置时,应像拍照一样,将一瞬间观察到的工作内容,记录到预先设计好的调查表格中。至于调查的对象在-瞬间之前或之后从事什么活动不必去管。

  6.检验抽样数据

  完成全部观测以后,需检验全部抽样的结果。检验的方法是:根据抽样的数据,先计算出所调查的主要事项发生率,然后分别计算出上、下控制界限:

  式中:n——每天观测的次数

  ——总平均发生率(某事项)。

  例如,某个公司人事部连续10天,每天进行100人次的岗位抽样,结果是办公室人员在工作班内利用电话聊天事件的发生率为10%,则其上下控制限分别是:

  根据每天观测的结果,按日期计算出每天的实际发生率,如果有超过上、下控制界限的数据,应予以删去。

  此外,还应检查抽样结果的精确程度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要求,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S——相对误差(±);

  p——删去异常数据后总平均发生率;

  N——删去异常数据后的总观察次数。

  通过计算,如果相对误差S没达到预先规定的要求,超过了规定的范围,应再追加观测次数,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7.评价最后抽样结果

  计算出所有分类事项的发生次数及发生率以后,应结合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做出必要的分析评价和说明,以便采取措施,改进工作程序和方法。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解读】相关文章:

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解读07-14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高频考点习题08-24

2017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常见考点07-19

2017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梳理07-19

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岗位抽样应用举例07-17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梳理07-17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复习07-14

2017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点归纳07-03

2017助理项目管理师考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