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用供应链思路管理人才
引导语:我们现在需要一种全新的人才管理模式,能够将企业如今面临的高度不确定性考虑进去。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如何用供应链思路管理人才,欢迎阅读!
人才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内部人才培养是一种惯常做法,现在看似新颖的各种管理发展实践,如高管辅导、360度反馈、岗位轮换、高潜质人才培养项目等,在当时都很常见。
到了70年代,除了在个别规模很大的企业,内部人才培养的做法已被淘汰,因为它无法解决市场不确定性越来越高的问题。当时,没有人预测到70年代发生的经济衰退。有关经济增长的假设已经过时,但企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依然照旧。结果,管理人员大量过剩,再加上企业对白领阶层实行不解雇政策,导致公司机构臃肿。到80年代初,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企业不得不进行重组,缩减机构层级,取消许多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和岗位。结果,大量白领员工失业,终身雇佣的思想也随之瓦解。公司这么做并不奇怪——既然重点是削减岗位,尤其是中层管理岗位,那么这些为满足人才需求而制定的项目还留着做什么呢?
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企业,如百事公司(PepsiCo)、通用电气(GE)等,仍在对人才培养进行投入。它们沿用过去几乎所有企业都采用的一些做法,成为了人才培养基地,因此它们也被称为“学院型公司”(academy company)。许多这类公司安然度过了80年代的重组风潮,它们的人才培养项目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不过后来,由于成本压力,这些项目也不得不有所改变。
联合利华(Unilever)印度公司2000年后面临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公司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直被视为模范雇主和人才培养的摇篮。可是,2001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公司业务出现下滑,这时,公司才突然发现自己机构臃肿,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运作良好的人才培养通道在2004年仍然培养了1,400名管理人员,比2000年增加了27%,而事实上那时公司对管理人员的需求已然下降。由于联合利华对员工有过不裁员的隐性承诺,因此它必须把这些人员安排到其他国家的分公司,要不然就得支付一大笔赔偿金。
传统人才培养的一种替代方式是外部招聘,这种做法曾经在20世纪90年代初颇为盛行,主要原因是当时有大量的离职人才可供企业选择。然而,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掘人才,由此产生了人才保留问题。看着自己辛苦培养起来的人才白白流失,公司就更不想对人才培养进行投资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位CEO讨论一个管理发展项目,这个项目是由他手下的人力资源主管提出来的。这位CEO不赞成这一提案,他说:“既然竞争对手乐意为我们培养人才,我们何苦还要自己培养呢?”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每家大企业都定过这样的目标:更好地从竞争对手那里挖掘人才,同时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人才保留工作——但这只是公司单方面的美好愿望,从总体来看是不可能实现的。
到90年代末,美国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消化了所有可供应的人才,外部招聘因此不可避免地走到了尽头。企业发现,它们在吸引经验丰富的人才的同时,也在不断把同样经验丰富的员工送给竞争对手,二者的数量相差无几。此外,外部搜寻人才的成本不断提高,如果请猎头公司,则费用更高。而且,新聘人员阻碍了内部人员的晋升通道,使得人才保留问题进一步恶化。如何吸引并留住合适人才,成为高管们在企业经营中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而且至今仍是如此。
好消息是,在应对这一挑战方面,大多数企业都是空白的:它们都没开展过任何实质性的人才管理工作。例如,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美国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做过任何人力资源规划。而坏消息是,公司得到的建议是恢复20世纪50年代的人才培养实践,努力通过长期继任计划来规划未来数年的职业发展——尽管这些实践所基于的稳定商业环境和人才培养通道已不复存在。
但是,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传统的继任规划是一个多年度的培养过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公司战略、组织结构和管理团队都会发生变化,而所培养的继任者也可能会离开公司。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是,当出现重要的职位空缺时,公司却发现,继任计划确定的人选已经不再符合职位要求,只好从外部另找他人。从多个方面来看,这样的一种结果要比没有任何继任计划更加糟糕。首先,继任人选会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因为继任计划意味着做出了某种隐性承诺。其次,为培养继任人选所做的投资基本上是付诸流水了。最后,由于工作变动和人员流动,大多数企业现在不得不每年更新继任计划,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实际角度来看,如果一项计划每年都得修改,那还能有多大用处?
人才管理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既不是为了培养员工或制订继任计划,也不是为了实现特定的员工流动率或其他任何策略性结果。它的目的是支持组织的总体目标,从本质上说也就是创造利润。要创造利润,就需要了解各种人才管理方式的成本和收益。在20世纪50年代,组织人(organization-man)培养模式的内在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当时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度,在人们看来,跳槽即意味着失败。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如果自己不培养人才,就根本无法获得人才。岗位轮换等人才培养方式可谓根深蒂固,极少有人质疑由此带来的成本(不过,当时的内部会计制度也很不完善,要估算这些成本恐怕也是勉为其难)。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客户的需求瞬息万变,竞争对手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是日新月异;高管人员的流失率很容易就达到10%,而各种商业实践必须产生收益的压力亦在不断地加大。在上述情况下,内部人才培养速度太慢,风险太高;而外部招聘又成本高昂,且对组织具有破坏性。
人才管理的新思路
与陈旧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供应链管理模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得到大幅改进。以前,企业都建有很大的仓库,用来存积几年内产品生产所需的零部件。由于那时候竞争并不激烈,市场需求容易预测,公司有信心把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而现在,它们再也不用那么大的仓库了。自20世纪80年代起,企业开始采用准时制(just-in-time)制造流程和其他供应链创新成果,并不断完善。这些新方法使企业能够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快地预见需求变化,并据此调整产品。我提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按需供才框架”(talent-on-demand framework),它类似于准时制制造。稍加思索,你就会发现,这一模式可能非常适用于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预测相当于产品需求预测;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培养人才相当于以成本最低、速度最快的方法制造产品;外部人才招聘相当于把制造流程的某些环节进行外包;继任规划相当于确保及时交货。内部人才通道管理的有关事宜和挑战,即员工如何通过岗位培养和经验积累不断取得进步,也类似于产品沿供应链移动的情形:减少阻碍产品前进的瓶颈,加快加工速度,改进预测以避免与实际需求不符。
最具创新性的人才管理方式依据了4条具体准则,它们均来自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理论。其中2条用于解决人才需求方面的不确定性:如何平衡内培还是外聘的人才决策,如何降低人才需求预测的风险。另外2条则用于解决人才供应方面的不确定性: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投资回报,如何通过创造内部机会鼓励新培养的管理者在公司安心工作。
准则1
通过内培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来管理风险
对于20世纪中期的制造商来说,它们最担心的是缺少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而对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采用传统管理发展体系的企业来说,缺少人才是它们最大的忧虑,因为当时所有领导者都必须自己内部培养。企业如果培养不出足够多的技能过硬的项目经理,就只能让经验不够丰富的人员来担任新职位,否则就得放弃项目和收入。当时人才需求预测虽比现在容易,但也并非100%准确,因此避免人才短缺的唯一办法就是有意高估人才需求。如果出现人才过剩,那也容易解决,就把他们作为后备力量储备起来,等待适当的机会,这就好比把零部件储存在仓库里一样。如果现在有人建议组织建立一个类似于人力资本仓库一样的东西,大家会觉得荒谬可笑;可是,在“组织人”时期,这种现象极为普遍。
今天,储备大量后备人才的成本非常高,而且他们也可能会流失。志向远大的管理人才不愿意,也不必充当后备力量。华信惠悦咨询公司(Watson Wyatt)的研究表明,近期接受过培训的人员最有可能流失,因为他们想寻找机会更好地发挥自己新掌握的技能。
如果企业有能力自己培养人才,这种做法还是可取的,因为它成本低,对组织也没有破坏性。但是,外部招聘速度会更快,也更灵活。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把两者结合起来,但问题是如何平衡这两种做法。
首先,我们必须摒弃这样一种想法:我们能够确切预测人才需求。我们应该认识到,预测,尤其是长期预测,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的。单个产品的年需求预测一般会有33%的误差率,何况组织又总在进行重组,在不断调整公司战略,因此,要想准确预测整个公司今后几年的人才需求,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神话。一些领先企业,如第一资本公司(Capital One)、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等,都已放弃了对人才需求做出长期预测的做法,转而进行短期需求模拟:运营高管告诉人才规划人员今后几年最可能出现的业务需求情况,然后规划人员使用先进的模拟软件,分析出需要哪些新的人才。接着,规划人员根据不同的假设重复上述过程,以判断做出的人才需求预测有多可靠。如果预测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高管往往会对自己的业务计划做出调整。
运营管理者明白,想对需求不确定性加以管理,就要了解预测过高或过低带来的成本。那么,过多或过少培养人才,究竟会有哪些成本呢?传统上,人才规划人员总是认为,培养人才过多或过少所产生的成本和风险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预测某个部门明年需要100名计算机编程员,最后发现多出10名或少了10名,但无论是多是少,产生的不利影响都一样。
可是,实际情况很少是这样的。在20世纪50年代,低估人才需求的风险要大于高估的风险;现在正好相反,高估的风险要更大,因为员工很容易流失。如果我们低估了人才需求,我们总是可以从外部招聘到人员,以填补空缺。尽管新聘一位员工的成本会高一点,有关该员工能力的不确定性也会大一些,但与留住员工的成本相比,上述成本是不足为道的。因此,鉴于主要成本来自需求高估,在上面提到的计算机编程员例子中,我们要培养的编程员就会少于100人,如若出现不足,就从外部招聘。如果我们认为100名编程员的估计较为准确,那么我们可能会在内部只培养90人,不超过实际需求,然后计划从外部招聘10人。如果我们觉得所做的估计只是一种猜测,我们就会在内部培养更少的人员,比如说60人左右,然后计划从外部招聘余下所需的人员。
在对内培和外聘进行权衡时,应当对以下问题做出切实的评估:
你使用人才的时间会有多长?用人时间越长,内部人才培养的投资就越容易收回。
你对用人时间的预测有多准确?预测的准确性越低,内部人才培养的风险和成本就越高,外部招聘的吸引力也就越大。
企业内部是否有不同等级的技能和岗位?这样,不具备必要能力的人选就能在工作中学习技能,而不需要公司设立专门的培养岗位或进行其他重大投资。这种做法尤其适合职能领域。企业内部越是有这样不同等级的技能和岗位,内部人才培养就越容易。
保持组织的现有文化有多重要?从外部招聘人才,尤其是高层管理人才,往往会带来不同的规范和价值观,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如果企业需要改变自己的文化,那么通过外部招聘就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有时候改变的方式可能是你不曾预料的。
在同一家企业中,职能领域和岗位不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能就不同。例如,对于较低层级的岗位,外部招聘可能更容易,成本也更低,因为很多人都具备必要的能力,人才需求低估的成本也就相对较低。而对于技能要求高的岗位,需求低估的成本就要高得多,因为企业需要花钱到外部去搜寻,招聘时要支付高价,可能还要承担以下相关成本:让新聘人员融入公司,承担新聘人员与岗位不符等相关风险。
准则2
适应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
如果你大批量采购零部件,然后把它们储存在仓库里,你可能会采购足够的材料用于今后几年的生产,这样你就必须提前几年预测市场需求。可是,如果你小批量进货,进货次数多一点,你就不必提前那么长时间预测市场需求。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人才需求预测。我们可以通过某些简单有趣的方式,来缩短人才需求预测的时间跨度。
比如说,有企业要招聘一批新人。如果企业直接到学校去招聘,所有应聘人员就会一拥而上—— 一般是在六月份。可以想象,这些新人会参加入职培训和专业培训,然后安排到各个培养岗位。如果一批新人共有100名,企业就得同时提供100个培养岗位。如果企业正面临削减成本或重组的压力,这些新人无疑会成为企业的一大难题。
但是,事实上,许多毕业生并不想一毕业就参加工作。因此,企业完全可以把新人招聘一分为二,六月份招50人,九月份再招50人。这样一来,在六月份企业只需提供50个培养岗位,然后在3个月时间里让新人轮换岗位。到了九月份,第二批新人入职时,第一批就可以腾出培养岗位。然后,企业只需为第一批员工安排50个正式岗位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让新人分批分次入职,企业就可以在这些员工的职业生涯中,对他们做出更短期的需求预测。这样一来,不但预测更为准确,还能更好地协调培养岗位和后续岗位之间的关系,例如,从初级工程师到工程师、讣豆こ淌Γ?俚绞紫?こ淌Α£
另外一种更短期、更灵活的人才需求预测方法是,把一个漫长的培训项目分成不同的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自己的需求预测。有些企业仍在实行基于职能的内部培养项目,这些项目就很适合采用这种做法。它们往往涵盖相同的主题,如综合管理、人际技能等,以及针对不同职能的培训内容。因此,所有职能部门的员工完全可以一起参加综合技能培训,然后再进行专业培训。这样一来,原本为期3年的职能培训项目就可以分成2期课程,每期为时18个月。所有人员完成第一期课程后,企业可以重新预测每个职能领域的人才需求,然后再相应地分配人选。由于职能培训项目的时间一分为二,每次的预测期也就缩短了一半,从而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这种做法还有一个优点:由于所有人员一起参加综合技能培训,就减少了对培训的重复投资。
人才管理者还可以从供应链管理者那里借鉴一条避险策略,那就是采用组合原则。在金融投资中,由于资产价值波动很大,所以如果只持有一种资产,持有人的财富变化也会很大。因此,投资顾问会提醒我们在同一个投资组合里应该持有多种股票。类似地,在供应链管理中,只依靠一个供应商也会有很大风险。
上述原则同样适用于人才管理。在许多大型,尤其是分权型组织里,各个部门自负盈亏,并有各自的人才培养项目。每个部门培养出适量的管理人才来满足实际需求,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于是,有些部门会出现人才过剩,有些则人才短缺。但是,如果把所有这些人才培养项目整合成一个,就可以用某个部门的人才过剩来弥补另外一个部门的人才短缺。这和股票投资组合是一个道理:持有多种股票可以降低投资的波动性。既然如此,再加上分散培养项目会在任务和基础设施上造成重复,为什么大型企业内部仍然实行各顾各的人才培养项目?这一点实在令人费解。实际上,有些企业已经在创建跨部门的人才库,培养具备综合能力、能胜任各种工作的员工。这样的做法虽非尽善尽美,但这些企业发现,提供一些适时的培训和指导,有助于弥补可能的差距。
准则3
提高员工培养的投资回报
当内部培养是获得管理人才的唯一途径时,企业对培养成本不加重视也就情有可原了。甚至,它们把费用高昂的人才培养项目看作是企业经营的必要成本,这样想也可以说是正确的。然而,现如今,导致员工忠诚度下降的种种因素,也为企业提供了机会,使它们能够降低员工培养成本,提高员工培养的投资回报,就像它们从研发投资中获得回报一样。
要提高员工培养的投资回报,最新颖的做法就是让员工分担培养成本。既然员工可以在公开市场上用自己的经验来赚钱,他们就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受益人,因此让他们有所付出也是合情合理的。美国法律规定,计时制工人不必分担与当前工作相关的任何培训费用。但是,美国法律没有规定,员工,哪怕是计时制工人,不需要分担为未来职业发展而产生的培养成本。
员工可以通过自愿参加学习项目来分担培养成本,也就是在正常工作之外参加学习项目。假设员工的正常工作时间没什么变化,收入也没有增加,那么他们实际上是在免费参加培养项目,不需要投入任何东西。目前有好几家公司为有发展前途的员工提供机会,让他们自愿参加由领导团队参与的培养项目,有时公司还规定他们只能参加自己职能领域之外的项目。总部位于匹兹堡的PNC金融服务公司(PNC Financial Services)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参加这些项目,员工可以与公司领导进行接触,拓展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建立良好的职业关系。这些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大影镏????且灿兴?冻觯?蔷褪亲约罕?蟮氖奔洹£
作为雇主,企业更愿意尝试其他办法来提高员工培养的投资回报,如延长员工的留任时间,或至少要求员工得工作一定的年限。约有20%的美国企业要求参加培训或培养项目的员工事先签署一份合约,规定如果在某个时间之前离开公司,他们就得退还培训费用。这种做法同“碳信用”交易市场是一样的,也就是为原来未计算的成本赋以一定的币值。这一做法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尤为普遍:员工会经常流失,但新雇主一般会对旧雇主做出补偿。
还有一种更有意思的做法,那就是,即使员工离职了,公司仍会努力以较小的投入与他们保持联系。例如,德勤会计师事务所(Deloitte)会向特定的原公司员工通报公司的重要发展情况,并出钱为他们更新会计资格证书。如此一来,一旦这些人又想换工作,他们自然首先会考虑仍与自己保持联系的老东家。由于他们拥有必要的技能,又了解公司的最新情况,一到任就能为公司做出贡献。
准则4
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保护投资成果
现在的员工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其弊端是让管理发展成果成为了“易逝品”,这在内部人才培养鼎盛时期是从未有过的。过去,上司和高管决定着员工的职业发展,为每个人安排工作岗位。在组织人时期,为了满足组织的长期人才需求,公司会决定谁可以拥有哪些经验。个人几乎没有选择权,如果员工拒绝接受新的岗位,那就是自断前程。
如今,员工,尤其是最优秀的人才,在工作选择上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如果他们在公司里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就会选择离开。为了留住员工,大多数企业改变了指挥一切的家长作风,开始进行内部公开招聘,员工可以申请空缺职位,在组织内部调动工作。进行求职跟踪的Taleo公司最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0%的企业都在这样做。例如,陶氏化学公司就开展了这样的内部公开招聘,结果公司的员工离职率降低了一半。
这些做法有效地将职业管理问题转移给了员工自己。因此,企业对内部人才的控制力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选择未必符合雇主的利益,内部冲突也在不断增加,因为一半的美国企业在员工调动工作时不再要求得到上司的批准。
因此,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来保护管理发展投资成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通过协商,找出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案。麦肯锡公司(McKinsey)的做法是:把项目公布在网上,让咨询顾问根据自己的偏好对项目进行排序,同时负责各项目的合伙人对咨询顾问也进行排序。最终的人员配置由一位高级合伙人来决定,他会在尊重双方选择的基础上,考虑哪个项目最有利于培养每个咨询顾问的综合技能。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则成立了一个调解办公室,负责解决员工调动工作时不同主管之间出现的内部纠纷。
企业、员工,乃至整个社会的人才问题是相互交织的。企业希望员工能够以它们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必要的技能;员工希望自己有发展前途,并能掌控自己的职业生涯;整个社会和经济则希望企业和员工具备更高的技能水平,尤其是管理能力,而这类能力最适合在企业内部进行培养。
这些愿望往往相互冲突,而靠现有的管理发展实践又无法化解这些矛盾。虽然极少有企业在实际运用“组织人”这个管理理论框架,但这种思想仍然存在着,仅仅是因为人们没有其他什么选择。这种思想来源于工程学,它的基本观念是,我们可以通过规划来保证确定性,不过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然而,我们要想推翻旧的模式,就必须先找到新的替代模式,后者能够比旧模式更好地反映出新的挑战。如果说旧模式的理念主要源于工程和规划,那么新的按需供才框架的理念则主要借鉴于市场和运营工具,因为这些工具能够更好地适应不确定性挑战。按需供才模式为企业管理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投资回报提供了一种方法,既平衡了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又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技能水平。
适用于人才管理的运营准则
从供应链管理角度来看,人才管理需要遵循4条准则,其中2条解决了需求预测风险,另外2条解决了供应不确定性。
准则1 通过内培和外聘相结合的方式来管理风险
大量储备后备人才成本很高,所以企业应当调低人才需求预测,并计划从外部进行招聘,以填补人才空缺。有些岗位可能从外部招聘更容易一些,因此企业应当深思熟虑,决定把宝贵的人才培养资源放到何处:人才管理是一项投资,而不是一项权利。
准则2 适应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
需求的不确定性是无可改变的事实,明智的企业会设法去适应它。一种方法是,把人才培养项目分成几个时间较短的部分。例如,企业不是让管理受训人员参加一个为期3年的职能培训项目,而是让所有职能部门的员工一起参加一个为期18个月的课程,学习综合管理技能,然后再返回各自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另一种方法是,创建一个公司人才库,在需要时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人员调配。
准则3 提高员工培养的投资回报
提高投资回报的方法之一是,让员工分担培养成本。例如,让员工自愿承担一些额外的培养任务。另一种方法是,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希望有一天他们会重返公司,这样就能收回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的投资。
准则4 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保护投资成果
有些人认为,优秀员工离开公司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别处找到了更好的机会。这也就使得公司的人才培养成为了“易逝品”。要想尽可能长地保护人才培养投资成果,关键在于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让员工参与自己的发展决策。
【如何用供应链思路管理人才】相关文章:
如何用ps染发07-02
如何用java重载09-05
如何用ps处理照片06-13
如何用photoshop处理人像09-18
如何用ps制作胸章07-30
如何用英语表达太阳08-09
如何用photoshop画虚线09-08
如何用excel做目录08-11
如何用英语短语造句09-09
如何用英语表达“我饿了”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