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

嘉兴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时间:2024-07-27 17:59:23 期中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嘉兴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中考试快到了,大家的语文学科复习得怎么样呢?一起来做一做由百分网小编带来的嘉兴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测试一下吧,文末有答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嘉兴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试 卷 Ⅰ (54分)

  一、(本题有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峥嵘(róng) 磕绊(kē) 敷演(fū) 引吭高歌(háng)

  B.啮噬(niè) 惆怅(chàng) 摭拾(zhí) 挥斥方遒(qiú)

  C.壬戌(xū) 恪守(gè) 商榷(què) 面面相觑(qù)

  D.颤抖(zhàn) 熠熠(yì) 屏窒(bǐng) 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布衣之士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表现为如上所说的框复社稷,还表现为带有侠义色彩的解危救难济困,一诺千金。

  B.大陆和台湾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C.初春,周围的一切在闪烁,在熔化,大地蒸腾起热气,云雀安详地鸣啭着……呼吸着凛冽、鞭骨的空气,融雪炫目的反光使我不由自主地眯起眼睛。

  D.世人仅以沧海一粟之身,却能精骛八级,心游万仞,领略茫茫宇宙与纷烦人世的壮丽之美,这是何等的境界!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很多学者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中贾宝玉这一人物的 ▲ 。

  ②《莺莺传》是唐传奇中最著名的一篇,故事广泛 ▲ ,北宋以降,士大夫“无不举此以为美谈,至于倡优女子,皆能调说大略”。

  ③印度总理辛格访华获“不寻常待遇”, 引来世界 ▲ 。

  A.原形 流传 注目 B.原型 留传 瞩目

  C.原形 留传 瞩目 D.原型 流传 注目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社会治安状况有了很大的好转,街上公共设施被破坏、金属构件不翼而飞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B.李白在《拟古》这首诗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C.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着实令人气愤。

  D.足球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一个防守队员快步上前,抱住进攻队员,将其拉倒,而裁判对此熟视无睹。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撰文说,如果世界各国不采取及时措施,全球将面临淡水危机,由此可能引发“争水之战”的悲剧。

  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发作。

  6. 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峰回路转,华亭寺的山门突现在眼前。__ _▲_ __。

  ①说也奇怪,游人都只觉其可喜而不觉其可怖

  ②我在别处还没有看到过如此既大且好的山门神

  ③似乎正在捉拿妖魔

  ④山门前相当宽广,门外左右两侧各有一座门神,硕大而狰狞

  ⑤大概因为知道他们是狰狞于貌而不是狰狞于心

  ⑥他们巨目怒睁,巨臂长伸

  A.④⑥③②①⑤ B.②④⑥③①⑤

  C.④⑥③①②⑤ D.②④③⑥①⑤

  7.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灵妙的脸,有如昆仑的耸峙。

  B.辛亥革命党人或浴血战斗,壮烈成仁;或蔑视清廷鹰犬,从容就义。

  C.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

  D. 在明媚阳光、和煦春风的洗涤下,小鸟唱起了婉转的民歌。

  8.根据下面的语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甲公司工会致函乙公司工会主席孔虎,邀请他参加甲公司工会委员大会并介绍乙公司工会工作经验。可开会前夕孔虎病了,为此,他写信给甲公司工会,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

  A.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遗憾。

  B.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歉意。

  C.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会效力,深表歉意。

  D.因病不能到会,坐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9.下列对联所述人物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殴野老心。

  B.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C.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D.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从而师之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师不必贤于弟子

  11. 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下列句子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不拘于时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文句不会断句,疑惑不会解决。

  13.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A.这是一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因诗人巧用对比、拟人和夸张而意境深邃,富于情味。

  B.诗中一、二两句前后呼应,既是纪事写景,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

  C.诗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构思灵巧,戏语雅趣中又启人神思。

  D.这首短诗表达了诗人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也表现了诗人的一片童心。

  二、(本题有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5题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意识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才能见其原貌。

  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受这种等级制度“礼”的影响,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服饰就如同一种符号,古代社会中服装有严格的区分,不同的服饰代表着一个人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这就是“礼”的表现。《礼记》中对衣着等级作为了明文规定:“天子龙衮,诸侯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候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以此人为责也。”《周礼》中记载:“享先王则衮冕,表明祭礼,大礼时,帝王百官皆穿礼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服装的“礼”性功能亦有精辟见解。

  这种“礼”的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如孔子曾宣称“恶紫之夺朱也”(《论语阳货》)因为朱是正色,紫是间色,他要人为地给正色和间色定各位,别尊卑,以巩固等级制度,历史上“白衣”、“苞头”、“皂隶”、“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丽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例如:《中国历代服饰》记载:秦汉巾帻色“庶民为黑、车夫为红,丧服为白,轿夫为黄,厨人为绿,官奴、农人为青“。唐以官服色视阶官之品。”“举子麻之通刺,称乡贡。”唐贞观四年和上元元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除以蟒数区分官位以外,对于黄色亦有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服黄的。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各朝各时期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功能性——遮羞、敝体,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了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现代服装设计也是大为有益的,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14. 下面对于“服饰”的有关内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

  B.在古代社会,服饰就如同一种符号,是阶级社会的各等级各阶层的形象代言。

  C.为了强化服饰作为社会精神的外化的功能,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

  D.中国古代服饰的功能大致经历了 遮羞敝体――等级代言――标榜个性等几个阶段。

  15. 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要将审美意识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就能考察到它的原貌。

  B.古代服饰文化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现实,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社会物质与精神的外化。

  C.我国各朝各代的服饰,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通过古代服饰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审美意识的变迁。

  D.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对设计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回答16—18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同“缭”,连结,盘绕。

  B.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下面。

  C.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滤、斟。

  D.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是:此,这。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 举匏樽以相属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哀吾生之须臾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虽一毫而莫取 蟹六跪而二螯

  18.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作者力求排遣苦闷、顺应自然的情怀。

  B.清风明月可随意拾取,表现作者与大自然合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通过物和人的对比,突出人的渺小,为第二段写人的超脱埋下了伏笔。

  D.这两段,写历史事件,写眼前之景,写主客问答,联想丰富,转换自然。

  试 卷 Ⅱ (46分)

  三、(本题有3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想北平(节选)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19.作者笔下的北平具有多方面的特点,请写出其中三个主要特点:(1) ;(2) ;(3) 。(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20.作者对北平的许多特产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有什么作用?(3分)

  21.文章以“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收笔,好在哪里?(2分)

  四、(本题有3小题,共8分)

  2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选做4小题,共4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2)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3)位卑则足羞, 。 (《师说》)

  (4)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师说》)

  (5)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赤壁赋》)

  23.请将下列文学常识补充完整。(2分)

  韩愈,字 ,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的倡导者。

  2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寓意。(2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五、作文(3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两朵花都争向那一缕冬日的阳光时,一朵花悄然转身,这是成全;当两只手同时伸向一本喜爱的书时,一只手陡然放下,这是成全;当茶叶忍受沸水的煎熬,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杯香茗时,这是成全。成全是生活中的和风丽日,展现出一道道优美独特的风景。

  请你以“成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700字。


  考试答案

  7.D

  8.D

  9.B(B是李白,其余为杜甫)

  10.C

  11.A

  12.D

  13.A 没有夸张。

  14.C(原文是“古代服饰文化作为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外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

  15. A (将必要条件讲成了充分条件。)

  16.B作动词,攻下。

  17.C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句末语气词,吗/介词,于,比;B连词,表修饰/连词,因为;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

  18.C(不是“埋下伏笔”。)

  19.写出其中三点即拿满分。(1)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2)动中有静使人快乐安适;(3)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或:处处有空儿可自由喘气); (4)紧连园林、菜圃与农村(或:花多菜多果子多)。

  20.(1)一个地方的特产往往就是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决定,所以写了特产就写出了地主特色;(2)特产同时还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性与喜好,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人们很容易通过它们来表达对故乡的爱。文中说因为有这么多特产,所以“贫寒”的“我”也能享点“清福”,谈及此,不禁再次感叹“真想念北平呀!”。(第一点1分,第二点两分。此题书本第70页“积累与应用”部分有要求。)

  21.点明题意;照应开头“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使文章结构更为严谨;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到高潮,戛然而止,耐人寻味。(写出两点即可。)

  22.(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终日而思矣 (3)官盛则近谀 (4)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5)徘徊于斗牛之间

  23. 退之 古文运动

  24.(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

【嘉兴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相关文章:

初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08-25

语文小升初的试卷及答案06-10

小升初的语文试卷及答案09-17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09-27

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精选06-28

山东省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10-22

甘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08-10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06-03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10-21

关于小升初语文试卷及答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