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2024-08-23 13:26:36 小花 期末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在各领域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试题,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一份什么样的试题才能称之为好试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1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内。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海洋和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球约七分海洋三 分陆地 B.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

  C.北半球的陆地大于海洋 D.面积最大的大洲为亚洲

  2.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

  B. 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

  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D.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

  3.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

  B.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

  C.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在南半球

  D.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岛国

  4.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 B.俄语、阿拉伯语

  C.汉语、西班牙语 D.法语、葡萄牙语

  5.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稠密 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 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某星期日,同学们收听到关于第二 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20%。据此回答6题。

  6.“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7.有关地上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面对地,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B.在有指向标的地上,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C.在有经纬网的地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在有经 纬网的地上,只能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20°W经线和1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2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20°E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9.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

  B.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

  C.流水海浪等作用的结果

  D. 人类的挖山、植树造林等活动

  10.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 本初子午线就是1800 经线

  B. 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C.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

  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 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 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12.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31°N) B. 海口(约20°N)

  C. 北京(约40°N) D.厦门(约24°N)

  13.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

  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

  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

  读右,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完成14-15题:

  14.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

  A.15℃ B.20℃ C.25℃ D.30℃

  15.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1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

  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

  17.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

  A.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

  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8.海拔较高,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的地形是 ( )

  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

  19.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 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

  D.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

  20.读下,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 300米 B.1 300米

  C.800米 D.600米

  21.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序相符的是 (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 ① 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 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22.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

  A.“高等”或“低等”的标准 B.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 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

  23.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C.发达国家人 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4.右为世界局 部,

  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名字是( )

  A、巴拿马运河

  B、乌拉尔山脉

  C、大高加索山脉

  D、苏伊士运河

  25.一辆美国生产的汽车,零件来自日本、台湾,设计来自德国,销售、广告、保险来自美国,这说明了( )

  A.国际间矛盾与冲突剧烈 B.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加强

  C.国家之间的经济各成一体 D.各国之间和平与发展,利益均分

  二、综合题(共7个大题,满分50分)

  1.7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分析回答:( 9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份),

  B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份)。

  (2)A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份),

  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 (月份)。

  (3)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 的主要因素有 等

  (4)一般来说纬度 越低气温越 (填高或低),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填升高或降低)。

  2.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回答:(3分)

  (1)表示北半球的为______ (甲乙)。

  (2)从南北半球来看,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 (甲乙)半球。

  (3)极地地区为陆地的半球是______ (甲乙)半球。

  3.读右下:为某地区平面,回答下列

  问题:(6分)

  ⑴地的三要素是: ____、方向和 ___ _

  ⑵一辆汽车从学校驶向农机站,其行驶方向应是:从 __ 向 ____

  ⑶中比例尺是 ____ 式比例尺(填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表示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4.读右某地山区等高线地形,回答下列问题:(9分)

  (1) 假如甲乙两山顶在上的距离为

  2厘米,那么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际距离为 。

  (2)甲山的海拔是 米,比乙山低 米。

  (3)A处为 ,G处为 ,DC线表示 ,EF线表示 。(填写陡崖 、山脊、鞍部、山谷、山顶等名词)

  (4)中丙地的海拔是 米。中丙地比H地 (填高或低)。

  5、读六大板块完成下列要求。(4分)

  (1)地壳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由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组成的六大板块。

  (2)在这些板块中, 板块(填名称)几乎全部是海洋。

  (3)亚欧大陆东侧的岛国日本为什么多地震?

  6.读东西半球,完成下列内容:(7分)

  (1)写出大洲与大洋的名称:

  大洲: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大洋: A B C D

  (2)全部在北半球的大洋是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或数字)

  (3)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北美洲和 洲的西部。

  7.5为“经纬网略”,读回答问题。(12分)

  (1)写出A、D的地理坐标:

  A:

  D:

  (2)写出方向: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

  B点位于C点的 方向。

  (3)写出半球:

  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

  球的是 。

  (填字母)

  (4)写出地理现象:

  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填字母)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2

  1、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 )部位略扁的( )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 ),也是地球仪上( )度纬线。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两条经线和纬线组成的经线圈。

  4、纬线指示( )方向,经线又叫( ),指示( )方向。

  5、北纬23.5度的纬线称为( ),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界线;南纬23.5度的纬线称为( ),是太阳直射地球的( )界线。( )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6、北纬66。5度的纬线是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分布( )界线。南纬66.5度的纬线

  是南半球极昼极夜现象分布( )界线。( )是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7、与西经60度正相对的经度是( )。

  8、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周期( ),自转结果使地球表面产生了( )变化。

  9、地球公转方向是( ),周期( ),公转结果使地球表面产生了( )。

  10、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总是保持( )度夹角。

  11、热带在( )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阳光( )现象。

  12、气候上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带是( )。

  13、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是( ),北极圈到北极的地区叫( )。

  14、在比例尺1:25 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

  15、有一张地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50千米,其数字比例尺是( )。

  16、在地图上用( )表示地面高度。

  17、在等高线地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就(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就( )。

  18、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主要原因( )。

  19、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20、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在( )。

  2 1 、地球上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2、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我国是( )季。

  2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

  24、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 )、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25、靠近大陆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叫( )。

  26、世界上的两大山系是( );( )。平原多分布在( )中下游,世界最大

  的平原是( )。

  27、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 )力量和( )力量共同作用结果。

  28、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温出现在(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前后。

  29、北半球的秋季是( )三个月;气温一般用( )表示,读做( )。

  30、世界气温从( )向( )逐渐降低;同纬度的( )和(

  )的气温并不相同。

  31、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 )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32、地势高,气温(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最低的.大洲是( )。

  33、科迪勒拉山系是由( )和( )山组成。

  34、世界上火山,地震多分布在( )比较活跃的地区。

  35、流水、风、海浪、冰川等它们的作用称为( )作用。地壳运动、火山、地震

  等。又被称为( )作用。

  36、内力作用塑造了( )和( ),使地球变得( )。外力作用则把( )削低,将( )填平,使高低不平

  的地形趋于( )。

  37、由北美洲、亚洲、欧洲环绕的大洋是( );由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环绕的大洲是( )。

  38、非洲以东是( )洋,以西是( )洋。

  39、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 ),又叫( )。

  40、位于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温度带名称是( )。

  41、北极圈穿过( )洲、( )洲、( )洲。

  42、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 )。

  43、北半球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南半球出现在( )月。

  44、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5、直接与三大洋相邻的大洲有( )洲和( )洲。

  46、河口三角洲是以( )作用为主形成的。

  47、七大洲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洲,平均海拔低的是( )。

  48、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

  49、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 );( )。

  50、东经145度,北纬45度,该地位于( )半球(东西),( )半球(南北)( )纬度(低、中、高)。

  51、地图的三大要素是( )、( )、( )和注记。

  注1、比例尺三种表示方法,要会互换。

  2、利用比例尺会计算。

  3、比例尺大小会比较。

  4、五带名称会填注。

  5、地图上方向会辨别。

  6、常用图例要会。

【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相关文章: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06-25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10-26

高三上册物理期末检测试题11-30

初二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带答案05-28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202302-07

初一地理期末教学总结 初中地理学期末工作总结02-01

初一英语上册期末试卷「2016」03-10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分析05-11

初一上册英语期末试卷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