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题了,试题有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1
一、选择题
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栖(xī)息 嫌恶(wù) 头晕目眩(xuàn)
B、厄(è)运 滑稽(jī) 忍俊不禁 (jìn)
C、湛(zhàn)蓝 静谧(bì) 更胜一筹(chóu)
D、伫(zhù)立 御聘(pìn) 惊涛骇浪(hài)
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 ) (2分)
A、海枯石烂 千姿百态 惊慌失措 历历在目
B、毫不犹豫 津津有味 恍然大悟 水波粼粼
C、骇人听闻 诲人不倦 随声附和 莽莽榛榛
D、踉踉跄跄 塞翁失马 爱慕虑荣 更胜一畴
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B、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
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
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2分)
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
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
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
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
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6、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 )(2分)
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
B、《观沧海》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
C、《女娲造人》只是一个神话故事,是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知识前对人是怎样产生的的一种解释。
D、《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
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2分)
A、客路青山外,风正一帆悬。
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8、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2分)
A、新时期的学生要学会关怀父母,这是一种美德。
B、你下班回家,顺便采购两条鱼回来。
C、你的心意我领了,礼轻情义重嘛,这礼物我就笑纳了。
D、今天是母校成立十周年的纪念日,有关部门的领导莅临我校,表示祝贺。
9、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10、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2分)
① 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 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③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连见也没见过。
④ 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这些活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分)
A、与友期行( 约定 ) B、去后乃至(离开 )
C、相委而去( 丢下 ) D、下车引之( 引见 )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世说新语》的作者是纪昀,南宋彭城人。
B、《咏雪》中小女孩的回答令人叫绝,后用“咏絮”比喻女子才华过人。
C、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
D、蒲松龄在《山市》里面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奇异的图画。
1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是( )(2分)
A、“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B、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C、尊君在不?
D、如是再啮,石又在转。
14、对课文理解有误的是( )(2分)
A、《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突出强调了“信”是立世之本。
B、《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通过人物的鲜活对话来展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质。
C、《世说新语》在众多志人小说中以语言精练,词意隽永著称,对后世笔记体作品影响深远。
D、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著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分)
A、《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善讲动物故事。
B、《皇帝的新装》是希腊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他的作品还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C、《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盲目自高自大者。
D、《绿色蝈蝈》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
二、阅读下文,回答16-20题
天上的云, 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6.本文的中心句是( )(2分)
A、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D、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7.本段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选出正确的一项( )(2分)
A、比喻、排比、拟人、对比 B、夸张、比喻、引用、对比
C、比喻、排比、引用、夸张 D、排比、拟人、借代、引用
18、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2分)
A、天上的云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19、这段文字结构上的特点是( )(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对课文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 )(2分)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21-25小题: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 )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在地下,( )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5)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6)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7)“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8)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9)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0)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21、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的应是( )(2分)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________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①嫌恶 ②憎恶 ③憎恨)
(2)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________着。(①蜷缩 ②瑟缩 ③萧瑟)
(3)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________的。(①可怜 ②可恶 ③可鄙)
(4)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________。(①哀痛 ②悲伤 ③悲哀)
A、② ① ③ ③ B、① ③ ② ②
C、① ② ③ ③ D、① ② ③ ②
22、文中括号里应填的动词应是( )(2分)
①拉 ②抓 ③掷 ④扔 ⑤踩 ⑥踏
A、② ③ ⑥ B、① ④ ⑤
C、② ④ ⑥ D、① ③ ⑤
23、联系上下文,下列各项对加点词分析不正确的是( )(2分)
A、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分析:“精神的虐杀”具体是指“我”扼杀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将小兄弟做的风筝折断踏扁。
B、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分析:“铅块”这一比喻写出了“我”极度后悔、内疚、自责,心情感到万分沉重。
C、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分析:后悔自己不该看那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使自己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受到“惩罚”,对旧“我”来说,良心遭受了谴责,可谓“不幸”。
D、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
分析:“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24、不能直接表现出小兄弟确实受到了“精神的虐杀”的一项是( )(2分)
A、很惊惶地站了起来 B、失了色瑟缩着
C、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D、苦心孤诣地来偷做
25、找出下列对《风筝》一文分析不当的一项( )(2分)
A、鲁迅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B、作者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一种反映。
C、《风筝》就是一篇用充满深情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散文。
D、《风筝》主要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词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曰:“ 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分)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3)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小 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
(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________。” (2分)
(5)《观书有感》中阐明哲理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人类与技术环境》回答27-30题(10分)
近几十年来,人类发明了维生素、杀虫剂、电视、雷达、原子反应堆、电子计算机……这一切构成了今天高度发达的技术环境,也称为“第二自然界”,使地球上的物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大约每隔15年其数量增加一倍。在当今世界,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跟技术环境的①速度相比,生物机体的②速度极其缓慢。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认为,原始人和现代人在大脑构造上相差无几。几千年来人对语言的反应速度并无差异,基本上是平均每秒钟接受2.5个单词。然而,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每秒运算5000次③到当前的每秒钟几十亿次的大型电子计算机,还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
人的大脑能否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呢?有的人甚至认为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难道果真如此吗?科学界的有识之士,对于第一点的回答是肯定的,而对于第二点则持否定态度。
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的大脑里的神经元有140多亿个,构成了地球上最完善和效率最高的自然信息系统,这是自然界美妙绝伦的创造,是人类发明的任何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或人工智能所无法超越的。
总之,尽管人类创造的技术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向它的主人提出严峻的挑战,但是,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27、文中①②③三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变革 发展 演变 B、 变革 演变 发展
C、 发展 变革 演变 D、 演变 变革 发展
28、本文通过________和人脑的比较,具体说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比自然智能快。(2分)
29、从第三段内容看,科学界的有识之士肯定的是否定的是________ 。(3分)
30、下面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3分)
A、在当今世界上,人类正面临着自己建造的技术环境的严峻挑战。
B、大脑是人类自然智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人工智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
D、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人类永远是技术环境的主人。
三、写作(50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
(2)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选择
1、.D 2、D 3、D 4、B 5、D 6、B 7、A 8、D 9、C 10、D
11、D 12、A 13、D 14、D 15、B 16、D 17、A 18、C 19、C 20、C
21、C 22、A 23、C 24、D 25、应该选D项,因为《风筝》一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在散文中,记叙和描写是两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而抒情和议论则起到了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
26(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阅读
27、B 28、电子计算机29、人的大脑能不断适应飞速发展的技术环境;将来人工智能也许会完全取代自然智能。30、D
三、写作 略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2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普照寰宇( ) 潺潺( ) 嫌恶( ) 祈祷( )( ) 爵士( ) 阴霾( )
酝酿( )( ) 皎洁( ) 枯涸( ) 绮丽( ) 颠簸( ) 发髻( )
恬静( ) 峰峦( ) 卷帙( ) 屏息( ) 滑稽( ) 良莠不齐( )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5分)
惊皇( ) 栾生( ) 迁徒( ) 心不在眼( ) 苍萃( )
辍泣( ) 折散( ) 个得其所( ) 急据奔流( ) 嘻戏( )
3、古诗词积累,将下面诗文上下据补充完整。(6分)
① ,还来就菊花。
②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
③正入万山圈子里, 。
④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 。
4、下面四项中不是比喻的是( )(1分)
A、他长得像爸爸。 B、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C、天上的云有的像羽毛。D、那一轮满月就像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
5、名著考察。(3分)
《狐狸和狗》的故事出自《 》 ,请想一想,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请按要求回到问题(6分)
人生在世,需要许多感恩:感恩父母,把世界给了我们;感恩老师,把知识给了我们;感恩自然,把鸟语花香给了我们……在品享这些的同时,我们需要表达,更需要回报。
①设想一下,你打算在寒假如何回报养育你的父母。
②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③仿照示例,写一条从自然景物中得到的哲理。
竹子--及凌云处也要虚心。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6分)
阮裕禄在剡(地名),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借者无不皆给( ) ②意欲借而不敢言( ) ③阮后闻之( ) ④遂焚之(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12、你同意阮光禄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风筝》中的语段,完成13-17题。(14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②但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③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④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⑤“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
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⑦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⑧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3、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4、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蕴含着什么深意?(3分)
15、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2分)
16、语段②中“心又不竟坠下去而至于断绝”为什么?(2分)
17、你觉得小弟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几句话吗?(2分)
18、语段⑤中“无可把握的悲哀”应怎样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2题。(14分)
老海棠树
(1)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2)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3)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4)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胡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5)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6)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7) ……
(8)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8、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相照应的句子:(2分)
19、②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20、品读第⑥段画线部分“‘奶奶。’‘奶奶!’‘奶奶--’”,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3分)
21、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____(3分)
22、选择文中最触动你的一个场景,写一段80字左右的感想。(3分)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题 略 6、注重文采,发扬个性。
二、文言文阅读:7、略 8、译句子:“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份见面,中午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的面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9、陈元方是一个诚实守信,待人有礼貌,能言善辩的小孩。
10、略 11、译句子: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
12、做人不能因吝惜自己的钱财而不肯去帮助他人。(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一)略
答案:(二)
18、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
19、内容上,表现“我”在老海棠树亡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结构上,为下文进‘步写“我”和奶奶的亲情作铺垫:
20、第一声陈述的语气写出“我”有-点不安,知道伤了奶奶的心;第二声感叹的语气写出“我”急于想得到奶奶的原谅;第三声无奈的语气写出“我”的哀求,21、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22、观点明确,围绕中心 ,语言流畅。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3
一、基础部分
1.选出加点字书写注音不正确的一组()
A.屏风(pínɡ)纳凉(nà)B.流莹(yínɡ)惟幕(wéi)
C.伧俗(chèn)因地制宜(yì)D.造型(xínɡ)缓冲(huǎn)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
(2)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3)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等。()
(4)“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9题。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近来我也注意到,屏在许多餐厅、宾馆中用得很普遍,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色彩又觉伧俗,绘画尚少诗意。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仅仅把它当作活动门板来用的缘故。其实,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聪明的建筑师、家具师们,以你们的智慧,必能有超越前人的创作,诚如是,则我写这篇小文章,也就不为徒劳了。
4.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忒倚膝
5.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
6.“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在第一段中起什么作用?屏除了分隔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7.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8.作者认为屏风怎样设置才合适?
9.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我国有毛竹、苦竹、孝顺竹等六个属共250余种。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的《竹谱》。这部书,现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著。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除了用竹纤维编成的“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说起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把用血汗换来的银元、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杠”谚语的由来。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等他挨近佛时用那根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我国农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之说。“去四”,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10.“敲竹杠”一词现在一般是指什么?它表达怎样的感情色彩?
11.第三段中的“他不信,便做了根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是针对什么说的?
12.“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什么?
13.第一、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用来说明什么?
14.“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经验,请用两个单句表达。
三、试一试
15.下列句子因太长而不清晰,请修改。
我们班的外语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号开始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参考答案:
1.BC(C.cānɡ、yí;B.萤、帷)
2.(1)粗俗鄙陋。
(2)恰当,恰如其分。
(3)果真像这样;无益地耗费劳力。
(4)味道;休息,在此有让人觉得有趣、悠闲、似观光消遣的意思。
3.(1)作比较(2)作诠释(3)分类别(4)引用
4.tuīyǐxī
5.举例子
6.总领下文。是艺术点缀,又可以挡风。
7.屏的分类及雅俗之别。
8.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9.作者介绍了一些屏风知识,并提出了屏风要轻巧,要富有诗意,要有文化休闲作用。点明了写作此文的目的,表达了作者对屏的喜爱和情思。
二、10.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贬义。
11.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
12.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意识到“佛法无边”,丢下竹杖走了之后。
13.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说明竹种类繁多,千姿百态。
14.四年以上的竹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要保留。
三、15.经学校研究决定,从9月6日开始,我们班的外语分快慢两个小班上课。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4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匿( )笑 脸颊( ) 嫌恶( ) 攥( )着 寒颤( )
nüè( )杀 宽shù( ) dǎo( )告 sè( )缩 jüé( )别
2、根据下列各句意思概括成成语。(5分)
(1)久久地注视着一个地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
(2)彼此关系十分密切。形容关系亲密无间。 ( )
(3)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对事情很不重视。 ( )
(4)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肃。 ( )
(5)各人都得到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 )
3、修改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不知所错( ) 无精打彩( ) 林荫大道( ) 再接再励( )
晃然大悟( ) 相题并论( ) 戒骄戒燥( ) 仗义直言( )
4、填空。(6分)
(1)《风筝》节选自 集《野草》。作者 ,我国伟大的。
(2)《羚羊木雕》的线索是 ,作者是 。
(3)《金色花》与《纸船》都是以表达 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以
口吻来写,后者则以 的口吻来写,二者在情调上明显不同。
(4)《世说新语》的作者是 彭城人 。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4分)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景物描写
(1)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 )
(2)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 )
(3)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 )
(4)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7、借鉴仿写一句,模仿句子的对称美。(2分)
例: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二、 阅读理解。(40分)
(一) 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0分)
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令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两虎争人而斗者(而: ) 而有刺两虎之名(而: )
(2)管庄子将刺之(之: ) 管与止之(之: )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
(2) 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
10、用一个成语概括下边一句话的意思。类似这个故事的成语还有哪些?(2分)
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成语: 。还有 (至少写一个)11、故事中管与用什么方法去智杀两虎?(2分)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7题。(12分)
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
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
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⑤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12、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2分)
13、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2分)
14、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
(2分)
15、语段③—⑤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了 。 (2分)
16、语段③“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理解?加上引号有何作用? (2分)
17、语段⑤中“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应怎样理解? (2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8—26题。(18分)
家书
胡凯
⑴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
⑵延叔接过信又送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坐到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簿簿的一张纸。
⑶“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菊一字一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
⑷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
⑸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对劲儿,忙打起圆场:“收到信就好。伢子大学念书很忙,没功夫写许多话。”
⑹菊问:“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心念书。”又喝一盅,瓶里的酒浅了些,延叔脸上也生动了些:“菊写,我说。”
⑺菊趴到桌上,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心。”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出笑容:
⑻“我说两句。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九只猪仔。今年价好,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仔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
⑼“上个月,那只老黑母鸡被隔壁仔崽打断了腿。我心痛了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
⑽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菊娘赶紧插上,“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是痛。叫哥在学校要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菊烦了:“哥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
⑾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菊,把你的学习情况对你哥说说。”
⑿菊咬起下唇,写道:“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那支笔很漂亮,我舍不得用,收在枕头底下……大学里也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
⒀菊写好抬起头,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倒放起酒盅。菊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
⒁“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式样还挺流行,城里都时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
⒂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你求了支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
⒃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就不写了。”菊娘便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那么短。”
⒄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拿起那薄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重写一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信:
⒅信收到。钱就寄。
18、给下列汉字注音。(2分)
(l)攥( ) (2)盅( ) (3)咂( ) (4)愕( )
19、第⑴自然段中,“……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一句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20、第⑶自然段中写“菊一字一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的作用是什么?(2分)
21、第⒄自然段中,“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中“哽”应该如何理解?(2分)
22、接到儿子的信后,延叔的心理有哪几处重大变化?结合文章概括回答。(2分)
23、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2分)
24、文章末尾“信收到。钱就寄”一句照应前文哪句话?(2分)
25、试分析文中大学生的形象。 (2分)
26、文中大学生的做法伤透了父母的心。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呢?(2分)
三、 写作(3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
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
请你以“家”为题,抒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答案:
1、nì jiá wù zuàn zhàn 虐 恕 祷 瑟 诀
2、⑴目不转睛 ⑵形影不离 ⑶满不在乎 ⑷声色俱厉 ⑸各得其所
3、措 采 阴 厉 恍 提 躁 执
4、⑴散文诗 鲁迅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⑵羚羊木雕 张之路 ⑶
对母亲的爱恋之情 调皮孩子 柔弱的女子 ⑷南朝宋 刘义庆
5、⑴C ⑵B ⑶A ⑷D
6、⑴忽然间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⑵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7、(略)
8、⑴表顺接“就” 表转折“却” ⑵它们,指两虎 他,指管庄子
9、⑴老虎是凶猛的.野兽,人是老虎的美好食物。 ⑵你等老虎受伤后再去刺杀它,那么,这就是一次举动却同时得到两只老虎。
10、事半功倍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11、先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大老虎咬死小老虎,大老虎受伤后再去刺杀大老虎,就可以一举两得。
12、暗示此时的“我”已经因为年少时的举动受到了心灵的惩罚。
13、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破踏扁踩坏。
14、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 步入中年后真正领悟到生存的艰辛。
15、对比 “我”深深的悔意和失落。
16、“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状像“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 引号起强调作用。
17、小兄弟对过去的事情全然忘记,连怨恨的理由都没有,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
18、zuàn zhōng zā é
19、渲染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迎接春节的喜庆气氛。
20、从菊的面部表情变化,反映出来信的出乎意料。
21、延叔对儿子的做法非常失望和难受,心里就像塞着什么,非常不顺畅。
22、急于想知道信的内容 对儿子做法的失望、气愤 愤怒到极点,要再写一封信
23、因为他感到儿子不体谅父母,特别愤怒,用短信教育一下自己的儿子。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4、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
25、文中的大学生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就肆意花钱,不体谅父母的艰难,不关心家中的事情,只知道伸手向父母要钱。
26、应多关心父母的疾苦,关心家里的情况,多跟父母沟通;即使家庭较富裕,也应该节俭度日;做一名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的好学生。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5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简短阅读。(5分)
登上天子山顶,放眼望去,且不说远处的重峦叠障,叫你心胸开阔;单是眼前的鬼斧神工就让人为之震悚。山峰,像宝剑,直插青天;像老翁,pánshān缓行;像将军,威风凛凛。仅仅用惟妙惟肖形容是不够的,她不仅让人为荒谬的所谓艺术创造而kuìzuò,除此之外还有神奇瑰丽么?来天子山吧,它可以使你满怀狼籍的心情为之清洗一空。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写出正确的。
障改为嶂;籍改为藉;
(2)加点字的读音依次是:song;miu;
(3)根据拼音依次写出词语:蹒跚;愧怍;
(4)文段用的两种表达方式是:描写;议论;
(5)根据文义判断:文段否定了人类的艺术创造。
2、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C)
A寒噤:因寒冷而哆嗦;典质:质朴的典型C憬悟:醒悟;风情:风土人情
B絮说:絮絮叨叨地说;赋闲:悠闲自在D花甲:六十岁;伛偻:丝丝缕缕
3、《在山的那边》一文题目中,“山”有两重含义,一是山,二是人生路上的挫折。我们本学期学过的课文还有类似的题目,请写出两篇。(2分)
《台阶》;《蜡烛》。
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2分)
王通天真可谓博学多才,精数理化,通文史哲;地上的事,他全知道;天上的事,谦虚点说,他知道一半。真是让人佩服。
“谦虚”一词富有讽刺色彩;“佩服”的含义是:讨厌。
5、根据积累默写。(8分)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与“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相对的两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流水”、“酒”和“愁”是分拆不开的,李白有两句充分说明了这点,这两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最能体现“早”字的两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写出和项羽有关的一个军事成语:四面楚歌。
(6)根据自己的积累,在下面诗句中写上一座著名的桥名“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7)根据积累,填出下句。“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
(8)写一句关于“爱”的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6、根据阅读名著的积累,填空。(2分)
“见那一群猴,齐齐整整,排作个蟠龙阵势;中军里,立一竿旗,上书‘齐天大圣’四字。”……“(猴王)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做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
7、语言的应用。(2分)
网名要新颖、醒目,符合自己的特点。你有网名吗?若有请写出,若没有,请给自己起一个,并说说为什么起这个网名。
网名:没有灵气的名字可以不给分
说明:关键要讲清为什么,或从意义入手,或从时尚入手,或从个人性情入手,,或从悦耳入手都行。要有灵气且时尚。
二、阅读
文段(一)(12分)
女儿喜欢上了枫叶,要集两片熟透了的.枫叶,说要鉴赏枫叶上的秋意,写一写秋天的意趣。
她喜欢读些很欢快的文字,写些稚嫩的小文,老师因鼓励的需要评她为写作能手,因而她也对观察很是热心。一次学校评选写作之星,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可是,评选的时候,老师连续点了十一个小朋友名还没有点到她,她有点失望,心想也许榜上无名了。到最后,老师才说,她的作文,立意新,选材新,句子写得很美,被评为特等奖,她是最耀眼的写作之星。她自然是很得意了。回家后对我说:“我说有我,肯定有我,等一会儿一定点我的名字;等了一会儿,郦老师果然点到了我的名字。”脸上还带着自豪的神情。我应付着,嘴里有一句没一句说着好好好。这回要集枫叶,那我只好答应了。
我们就去公园捡拾枫叶。
进了公园,远远的就望见那醉人的红,像醇厚葡萄酒的浓浓的红,比旁边的白桦的金黄,多了一份沉静与收敛。
她很兴奋,跑到枫树下,要捡拾心仪的枫叶。在树下转了两圈,回头对我说:“爸爸,阿姨扫得太干净了,一片好看的枫叶也没有剩下”。我到树下看看,还真没有有中意的枫叶。我说,那你就摇晃一下树干不就有树叶落下吗?
“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是的,那不是她要的枫叶。她很认真。
那就等一等,深秋的早晨总有一片枫叶飘下来。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十分钟过去了,竟然没有一片落下来。十分钟的等待,竟然让我感觉到了漫长,有了些不耐烦。
“月儿,我们走吧,爸爸还有事呢。”我说。因为还要上班,不能再等了。
“唉!好吧。”她很失望,少了来时的欢蹦乱跳,不情愿的一步一回头地往回走。
就在我们刚刚走了二十几米的样子的时候,突然一阵秋风吹来,那棵枫树便向我们欢快地摇头招手,枫叶乘着凉爽秋风飘然而下,轻盈而不失沉静,炫丽中又有质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一定会有漂亮的枫叶。”女儿说。
“要是再等一等就好了”。
这句话从稚嫩的孩子口里说出,让我很意外,她还是一个对外面一切有无限兴趣的孩子。它让我思忖良久。是啊,许多事之所以不完美,有缺憾,不就是缺“等一等”吗?
在这个时代,我们因为迷茫,不知道耐心等待会得到属于自己的枫叶;我们因为有太多的欲望而浮躁,而不愿等待属于自己的那片枫叶;我们有太多的“其他的事”要去办,而错过那片将要落下的枫叶。
女儿又回到了原来的她,手里拿着那两片红红的枫叶,依然是欢蹦乱跳。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烈日,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望着女儿那张心满意足小脸,我想,孩子!在等待中成长吧,你一定会拥有一片最红的枫叶。
8、给文章加一个标题:《再等一等就好了》、《等待自己的那片枫叶》等。(2分)
9、为什么女儿说“那还是我要的枫叶吗?”这句话不得体,试着改一改。(2分)
她要的是成熟的枫叶,摇落下来的不算成熟;“那就不是我要的枫叶了”
10、“那是两片经历过夏天的风雨,秋天的风霜的枫叶。”是什么意思?(2分)
枫叶要红,就要经历风吹日晒;人要获得,就要在等待中经历挫折磨难。
11、女儿说“等一会儿一定有我的名字,”的根据是什么?(2分)
“她很在意,做了许多准备”。
12、文中的“等一等就好了”是什么意思?(2分)
耐心等待成功就会到来;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要付出努力;还要不怕挫折。
13、生活你肯定有“精彩”错过?是什么原因,请谈一谈。(2分)
略。
文段(二)(11分)
①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②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③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4、照应很重要,第①段中有三个短语和后面的内容相照应,这三个短语是:
出现的比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3分)
15、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作用。(2分)
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约”表示估计,“几乎”表示大致情况,表示仅仅是估计和大致情况,去掉
就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6、说说下面两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谈谈其作用。(2分)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数字。准确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形象生动
17、从说明语言的风格上来看,③属于生动说明说明。(2分)
18、根据课文内容,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进行辨析。(2分)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技术和艺术都是方法。技术是生产等方法,是物质层面的,可复制。艺术是创造美的方法,是思维、审美层面的,是不可复制的。(大意对就可)
三、文言文阅读。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写山水景物的,结合注解,比较阅读。
(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水皆缥碧①,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②,互相轩邈③,争高直指④,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①缥碧,青白色②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③轩邈:意思是这些树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
19、解释短语中加点的字。(2分)
四时具备:都、全晓雾将歇:消散。
急湍甚箭:激流猛浪若奔:飞奔的马。
20、两文都写到了水的“清”,分别是“清流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分)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注意“颓”和“鳞”两个字。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意“穷”和“绝”两个字。
22、结合“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谈谈生活体会。(3分)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验和发现,生活中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精彩、太多的善良,太多的美丽风景需要我们去感受。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一定发现美好。(言之成理就可)
23、诗歌阅读。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诗歌的体裁是词。(1分)
(2)“剪不断,理还乱”说明愁的多(长)与繁杂(乱)。(2分)
(3)“残如钩月”、“寂寞梧桐”营造出一种寂寞、悲凉、凄苦、忧愁的氛围。(2分)
四、作文(40分)
1、生活中有的故事、有的情感、有的思索“只能对你说”,那就以此为题目,把“你”当作可以倾诉的对象写一篇作文吧。
2、此岸与彼岸沟通需要桥,心灵与心灵交流更需要“桥”,桥的内涵非常宽。请以“桥”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体裁不限、关键词理解准确、选材立意新、语言有感染力。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模拟测试题】相关文章: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03-18
苏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01-10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模拟试卷12-02
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题与答案201703-22
初一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202302-07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知识归纳07-12
江阴中学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02-28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测试试题参考02-28
2017小升初语文模拟检测试题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