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时间:2024-11-13 08:46:52 晶敏 期末考试 我要投稿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都经常看到试卷的身影,做试卷的意义在于,可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强自信心。你所了解的试卷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欢迎大家分享。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1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词中字注音。

  贮存( ) 旗帜( ) 天宇( ) 沼泽( )

  2、解释下列词语。

  昂首挺立: 畅谈:

  可望而不可即: 神往:

  二、阅读理解

  (一)月亮:地球的刹车

  对于生命的自然状态来说,地球的动态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人类诞生以后,过分的星球动荡将会是灾难。试想,如果到处是火山,是海啸,

  是山崩地裂,人类将会为此而疲于奔命,将会终日生活在极度惊恐 之中。

  然而,我们的运气的确很好,地球有一个刹车装置,它把地球的动态逐渐地从一个很快的转速减缓到较慢的转速,这就是月亮。月亮的引力对地球的动态默默施加了四十多亿年的影响,在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降低了地球一半左右的旋转速度,从每天大约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渐变为后来的24小时。细算一下,平均每天减少0.02秒。这是一个极小的数字,却是极重要的数字。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

  人们不知道月亮到底是怎么来的,几种分析都不够圆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月亮,地球的环境将不如现在这么美好。因为很多学者认为,是月亮的存在使地球的旋转姿势稍有偏斜,因此就有了季节的区分。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数字意义上 的论证,因为火星虽然没有与这么大的“月亮”为伴,火星的旋转姿势却和地球一样,也是偏斜的。当然,月亮在夜晚起到的照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没有电灯的远古时期,月亮比今天要显得亮得多。但是,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它曾经离地 球只有10万公里 ,30亿年前看起来要比现在大一倍。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智慧生命,估计眼神好的人都能看见月亮表面较大的环形山。

  月亮的存在使地球转速减慢,而地球转速的减慢也减弱了地球对月亮的控制,于是月亮也在一点点地远离地球。地球不断地减慢转速和月亮不断地离开地球是以往地月史中最重要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到人类出现后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地。现在地球的一天是24小时,这使我们都有一个温馨的漫漫长夜,有着不必时刻警惕灾难警报的安详睡眠,有着不断升值的房地产生意。月亮送给我们人类的真正礼物就是自有地球这颗行星以来最稳固的地壳。

  ①除了对我们生活的关照,月亮还是我们认识太阳及宇宙的非常出色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月亮逐渐离开地球至今,月亮的月面直径与太阳的视觉直径完全一致,因此,发生日食时,人们就可以通过月亮对太阳的遮挡来仔细观测太阳。如果没有月亮造成的日食,人们对太阳的认识恐怕还要延迟很多年。人们之所以能够在50年代应用核聚变发明氢弹,其中的部分原因也许和月亮的存在有关系,因为氢弹的发明是从太阳的能源机制中获得了启发的。氢弹的发明对人类是一个威胁,它警告人类不要自己毁灭自己。②实际上,一个注定要彻底毁灭整个人类的东西一旦被制造出来,人类反而有了前所未有的理智。有趣的是,直到现在,人类已经有了超过50年的世 界范围的和平,而从理论上说,人类现已具有在地球转完一圈之前就彻底毁灭自己的能力。

  月亮通过大海的韵律制动地球,这很有意思。地球上的水居然是美妙的刹车媒介,海洋的潮涨潮落就是对地球转动能量的抵消。最终,这些水会使地球失去月亮,因为海洋的潮汐将更多地降低地球的动能,这样就会继续减少约束月亮的引力。按照这个程序,月亮大约会在10亿年之后彻底脱离地球。但是我们相信,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至少月亮必将是地球的土地的延伸,人类也一定有办法保持月亮和地球的亲密状态。 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天体,它的存在给了人类一个可以突破地球这颗行星的机会。毋庸置疑,人类已经把登上月球当做文明的最高成就之一。这的确是自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以来的最重要的事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人类对自己星球的超越都是非凡的壮举,而不是因为月亮离我们只有38万公里,所以这种壮举才得以实现。除了月亮,离我们最近的就是火星或者金星,然而它们也是在5000万公里以外。如果没有月亮,人类登上外星的计划和豪迈,将至少推迟六十多年。

  1、“地球的动态”是指第一节中的 、 、 。

  2、第二节中,为什么说这0.02秒是个极小的数字,也是个极重要的数字?

  3、你同意第三节中“季节区分”的说法吗?为什么?

  4、 第三节中“月亮真正的'作用似乎是为人类的文明做准备”一句照应下文哪些事情?

  5、划线句①的结构作用是 。

  6、你怎样看划线句②所提出的看法?

  7、你认为人类何时能登上除月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为什么?

  8、第六节中“那时人类已经可以以高度的文明来控制这种事情。”你预测人类是如何控制的呢?写出设想。

  (二)

  海洋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海洋上的“海藻园”取得石油。

  海藻是大海中随处可见的海洋植物,由于它具有含油量高的特点,科学家都在积极进行将海藻精炼成类似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用于发电的开发研究。美国能源专家曾利用生长在美国西海岸的巨型海藻,成功地研制成优质“柴油”。据实验结果,海藻中类脂质含量可达67%,每平方米海面平均每天可采收50克海藻。加拿大科学家也对海上“种植”石油进行了成功的试验。他们将一些特殊细菌放在生长很快的藻类上,经化学方法处理后就生长出了“石油”。这和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细菌分解生物体中的有机质最后把有机质加工成为石油的过程基本相同。

  英国科学家另辟蹊径,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开展利用海藻直接发电的技术研究,最近研制出一套功率为25千瓦的海藻发电系统投入发电。研究人员将海藻经干燥后碾磨成直径约50微米的细小颗粒,再将小颗粒加压到300千帕,变成类似传统燃料的“雾状刘”,最后送到一个标准的双燃料发电机组中,于是电力便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来,通向千家万户。

  目前,国外科学家正在海洋上建立“海藻园”新能源基地,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人 工种植栽培,形成海藻规模生长,以满足发电站 的燃料需求。据专家计算,用一块56平方公里的“海藻园”种植海藻发 电,其电力即可满足英国的供电需求。试验表明,海藻发电的成本比核能发电便宜得多,与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相比发电成本大抵相当。而海藻在燃料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可通过光合作用再循环用于海藻的生长,因此不会向空中释放可使气温升高的温室气体,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据称海洋藻类中储备的有机物十分惊人,等于陆地植物的4—5倍。不言而喻,在21世纪的植物能源中,海藻发电将大有可为,前景诱人。

  1、用横线在原文中画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2、作者列举了美国能源专家、加拿大科学家和英国科学家进行将海藻精炼成类似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用于发电的开发研究的事例是否重复?为什么?

  3、用海藻发电有什么优点?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这一点的?

  4、“试验表明,海藻发电的成本比核能发电便宜得多,与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相比

  发电成本大抵相当。”“多”“大抵”,这两个词去掉可以吗?”为什么?

  参加答案

  一、1、zhù zhì yǔ zé 2、、昂着头直立 尽情地谈 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 心里向往。

  二、(一)1、火山、海啸、山崩地裂 2、见第2段原文,“这个数字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了,就会使地球的转速降低得太多,不利于地球的动态;小了,就是刹车动力不够。”这样的题,既可摘原文答,也可自己归纳。 3、作者举火星的例子作了批驳,你可赞成也可反对,理由要充分。 4、发明氢弹、登上月球等。5、过渡,承接上一段来自“生活 的关照”,开启下一段“认识中不可替代的工具”。6、可从两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谈起,也可展望人类的和平前景。7、略 8、略

  (二)1、海洋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海洋的“海藻园”取得石油。2、不重复。因为列举美国能源专家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海藻中类脂质含量高,海藻储量大;列举加拿大科学家的事例,说明经化学方法处理生长出“石油”的过程和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形成石油的过程基本相同;列举英国科学家的事例说明用海藻直接发电已经成为现实。这三个事例从不同方面说明从海藻中取得“石油”是可能的。3、成本低;有利于保护环境。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4、不可以。因为“多”表示数量大,在本文中说明海藻发电比核能发电便宜的程度,去掉就不具体了;“大抵”是大概的意思,表示使用海藻发电比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发电成本大致相同,并非确数,去掉就不准确了。

  相关内容分享: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2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

  江南的春天真是一个美妙的季节。江南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妙龄女子,轻盈娇柔楚楚动人神彩飞扬;江南仿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xù( )的杨柳风拂过,人们欣欣然、如痴如醉。江南的水晶莹明彻,没有沾染一点尘埃;江南的山秀丽妩媚,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着各种草木、花朵的气息,你不禁会吟唱着风月无边的清词丽句。你看着姹紫嫣红的花朵、青翠欲滴的新绿,会感到赏心悦目。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1分)

  (3)请你仿照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再续写一句。(2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B.国家禁止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剂”,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C.对浪费水的现象,我们不能轻而易举地放过。

  D.似乎天空本身也在和我们酬唱,四周的海洋也情不自禁地战栗起来。

  3.在文段中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在观看3D电影时,观众通常会经历两件事情 一是本来很普通的故事情节,却显得很壮观 二就是需要戴一副专业眼镜,令人生厌。而近日科研人员发明的一项新技术 则可以帮助观众解决第二个问题 无需戴眼镜即可享受3D电影。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不少城市的道路不断地扩修,然而却没有真正改变道路拥堵的现状。(在“交通拥堵”后面加上“的问题”)

  B.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把“提高”改为“改进”)

  C.在每年暑假来临之际,省美术馆都会精心策划开展生动多样、精彩有趣的“暑假,我们做客美术馆”系列活动。(去掉“在”)

  D.春节期间应注意将大功率的电器错开时间使用,避免不集中用电导致电线超负荷引发火灾。(去掉“不”)

  5.默写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4)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________________,凹者为壑,神游其中,____________。(沈复《幼时记趣》)

  (5)《〈论语〉十二章》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6分)

  (1)歌颂母爱、________和________,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2)《海的女儿》中,小人鱼用________________做交易换来了双腿。

  (3)《小王子》中小王子觉得点灯人的工作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宣传科技发展的成就,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5月18日,“重庆市科技活动周”在重庆科技馆隆重开幕。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志愿者,请你依据下列材料参与活动。(7分)

  材料一:本次科技活动周新命名了35家重庆市科普基地,包括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酉阳县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心、重庆三峡中药科技馆、汽车碰撞安全及人员安全体验中心、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等。至此,全市共有72家市级卡片基地。这些市级卡片基地中有56家都免费开放。

  材料二:重庆市教委近日提出“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提升计划”。要求各学校开齐科学课程。除了科学、物理、化学这些我们熟知的学科之外,还要善于从其他与科技教育相关的课程中发现科技教育因素,比如数学、生物,甚至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科技教育活动,比如科技创新小论文、小制作、小创意作品竞赛等活动。

  (1)请你从材料一提供的五个科普基地中选择一个,为这个科普基地写一条能体现其特色的宣传语。(要求:有感召力,20字以内)(3分)

  科普基地名称:______________

  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概括我市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的两条措施。(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8.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的特点。(2分)

  9.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个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略无阙处( )

  (2)属引凄异( )

  (3)水尤清洌( )

  (4)乃记之而去(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2.请分别从【甲】【乙】两文中找出描写江水或潭水清澈的语句。(2分)

  13.【甲】【乙】两文在内容及情感上有什么异同?(3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醉太阳

  丁立梅

  ①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②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③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④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⑤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积蓄了一冬的话,有的说呢。

  ⑥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说完,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我也继续走我的路。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⑦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阳光在她们的衣上、发上跳着舞。我好奇了,问:“找什么呢?”

  ⑧“我们在找小虫子呢。”小女孩抢先答。她的母亲在一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小虫子?”我有些惊讶了。“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小虫子!”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她有些得意了,响亮地告诉我。

  ⑨哦,这真有意思。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小蜜蜂出来了没?小瓢虫出来了没?甲壳虫出来了没?小蚂蚁算不算呢?

  ⑩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B11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B12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14.文章重点写了阳光下的所见所闻,请根据内容,将下列小标题补充完整。(3分)

  爱美的女孩→________的老太太→________的母女→________的男人

  15.第③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6.阅读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我”为什么会“独自微笑了很久”?(2分)

  17.请任选角度,说说下面这句话好在哪里。(3分)

  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

  18.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如何理解文题中的“醉”。(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夜归人

  包利民

  ①无边无际的夜,心里却暖暖的,连脚步声都同心跳一样急促,因为前方有一所亮灯的房子。在夜里回家,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受。也许是暗夜与家灯的对比,便将心底久泊无依的思绪与那一窗的温暖相融,仿佛一直黯淡的际遇,此刻全被回家的心绪点亮。

  ②遥远的少年时光里,有一次深夜回家的经历。那时还在县里住校读高中,很少回家。一个周末的晚上,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回家冲动。于是便走出校门,此时已是夜里九点多,早没有了通往乡下的车,便步行走上四十里的路。正是盛夏,星光满天,出了县城,便是土路,两旁是茂盛的庄稼。空气中流动着清香的气息,便一直向前走。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走到纵深处,恐惧便紧紧围绕在身前身后。向前望去,看见村里的点点灯火,便觉心中一暖,周围的荒凉也似乎充满了情趣。

  ③当村子近在眼前,看着家里的草房,那在黑暗中的影子,就如山一般给我无尽的安全感。推门进屋,扑面而来的灯光,还有父母惊喜中带着担忧的脸,却深刻在那一瞬的心底,在无数个未来的日子,那个情景都会在无眠的夜里重现脑海。

  ④后来,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在一个房子里,等待自己的父母到来。也是一个夜里,却是自己成了屋里的守候者,父母成了夜归人。那时,父母只是之前打了个电话,说这一天要到,并告诉不要接,来过好几次,能找到。通讯的不便,使得我竟不知他们坐什么车,几点到。只好守在家里等,直到夜幕长垂。此刻,终于知道那一种滋味,想想以前的多次回家,父母该是等得怎样辛苦,交织着盼望与担心。

  ⑤曾有个同学,少年时,有一次和父母负气离家出走。在外游荡了几日,终于还是回来。他特意选在一个夜晚向家里走去,怕看见那些熟悉的人。也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他一路心情忐忑,不知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他和我说:“我一到家门口,听见院子里的狗叫声,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而他的父母,并没有责怪打骂,有的只是一种欣喜和心疼。原来,不管我们犯了怎样的错,那个叫家的房子永远敞开着温暖的门,等着我们的归来。

  ⑥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就像有人所说,因为喜欢回家,所以才要常离家在外。喜欢在夜里归来,踏着一地的思念,任这条路风雨起落,可在路的尽头,却有着一所房子,亮着一盏灯,和灯下牵念着我们也被我们牵念着的白头人。

  19.本文写了与“我”有关的两次“夜归”,请分别加以概括。(2分)

  20.文章在②③④三段已经写了两种“夜归人”,第⑤段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21.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1)离家乡的村子很近的时候,要穿过一大片荒甸,阴森无比,还有乱坟无数。(环境描写在这里具有什么作用?)

  (2)在晚上回家,就像从长长的夜里走向光明和温暖,家永远是等着我们憩息的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22.本文结尾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23.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文章后对家的感受。(2分)

  三、作文(50分)

  24.没有牵挂的人生是残缺的。在七彩的人生中,牵挂是最美的一色;在人生的五味里,牵挂是最芬芳的一味。牵挂是一份缠绵,是一份思念,是一份心灵的维系,是一份情感的交织。

  请以“我牵挂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要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期末测试

  1.(1)煦 yùn niàng (2)彩—采 彻—澈 (3)一位白衣飘飘的才子诗人 沐浴残月迎着晓风挥扇沉思 2.C(解析:“轻而易举”是形容事情很容易做,用在此处表意不明) 3.: ; , —— 4.B(解析:B项应该去掉“不断”或“进一步”。) 5.(1)念天地之悠悠 (2)月有阴晴圆缺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4)以土砾凸者为邱 怡然自得 (5)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1)童真 大自然 (2)自己的声音(舌头) (3)点灯人的工作是不为自己的,而是为别人付出 7.(1)示例一:名称: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 宣传语:亲历水文奇观 感受先人智慧 示例二:名称:汽车碰撞安全及人员安全体验中心 宣传语:体验行车安全 感受科技创新 示例三:名称:三峡库区现代柑橘园 宣传语:相约现代橘园 共享绿色科技 (2)示例:建设青少年科普基地;制定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8.地白(白) 凄清(清冷、寂静、凄凉) 9.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

  10.(1)同“缺”,缺口 (2)连续不断 (3)特别 (4)离开 11.(1)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2.【甲】文: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乙】文: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13.内容:【甲】【乙】两文都是在描写景物。写作手法:【甲】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乙】文:借凄清之景抒发悲凉孤单愤懑之情。

  【附乙文参考译文】

  沿着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像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现出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块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14.听鸟叫 寻找小虫 摆地摊 15.概括前面的写景内容,同时引出下文。 16.为老妇人的童心及其对春天的喜爱而感动。 17.示例:一个“撑”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玉兰花饱满的样子。而“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的比喻,则将玉兰花含苞待放的样子写得生动形象。 18.既写阳光下的人们陶醉于春天,也写“我”内心为这些人们、这片春光而陶醉。 19.第一次写“我”读高中时,在一个周末的晚上,步行四十里的路回家;第二次写“我”在一个陌生城市的房子里,作为守候者,在夜里等待父母的到来。 20.不多余。第⑤段写的是一个少年负气离家后,选择在一个夜里回家的事,从父母对犯错孩子宽容的角度表现家的温暖,使读者对家的感受更加丰富。 21.(1)用一大片阴森无比的荒草甸和令人恐惧的无数乱坟,衬托村庄的灯火让人感到温暖,突出了家的安全感。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家光明、温暖和安全的特点。 22.结尾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对“夜归人”回家的感受,点明了题意,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3.示例:家给我的感受是温暖、轻松和愉快的,当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疲惫地回到家中,面对可口的饭菜和父母亲切的关怀时,感受到家的温馨,浑身的疲惫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24.作文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3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2分)

  1.桐花万里丹山路, 。(《韩冬郎》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4. ,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5.为人性僻耽佳句,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诗中“万籁”的意思是 。(2分)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及环境

  B.颔联点题,营造了幽雅宁静的意境。

  C.颈联抒写了诗人恍若隔世的观感。

  D.尾联寄托了诗人追求清静隐逸的情怀。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6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9.上文作者是 (朝代)的著名文学家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的意思。(2分)

  以我酌油知之。

  11.作者用生动的故事向人们阐释的深刻哲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6分)

  九石①弓

  齐宣王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也。其尝所用,不过三石。以试左右,左右皆试引之,中关②而止,皆日:“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

  【注】①石,重量单位,一石为120斤。

  ②关:同“弯”,指拉满弓。中关,指弓只拉了一半的弧度。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1)齐宣王好射 (2) 中关而止

  13.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不是大王所能够使用的吗? B.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张弓?

  C.难道大王不能使用这张弓吗? D.莫非只有大王能够正确使用?

  14.齐宣王之“悲”在于 (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

  我们身边的辐射

  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

  照射剂量

  (单位:毫西弗) 对人体的影响

  小于100 对人体没有危害

  100~500 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

  600~1000 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2000~4500 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

  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 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 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 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医疗辐射的危害是最大的。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受检者都要承受不同程度辐射致癌的风险,接受的剂量越大,受辐射致癌的风险越高。在生活中,很多人觉得CT等检查是无害的,可以随便做,往往半年甚至3个月就做一次。事实上,这些检查可能给病人带来永久性的伤害。CT等检查是利用X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的原理进行检查的,而X射线也是核辐射的一种。有统计数据指出,做一次心脏冠状动脉CT检查,放射线量相当于拍了几百次X线胸片。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估算,以一个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为例,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或其他遗传性疾病。

  (选自《百科知识》2011年第4期,有改动)

  15、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当照射剂量是2000~4500毫西弗(mSv)时,人体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16、根据文意,第④段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因为 所以 B、虽然 但是

  C、如果 那么 D、尽管 也要

  17、“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一句中“主要”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说明方法,作用是

  (4分)

  19、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B、任何剂量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都是有危害的。

  C、不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可以防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D、任何方式的X线检查都是有损受检者健康的,做CT检查还可能诱发癌症。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17分)

  民工父亲的“幸福”

  ①刚搬进新房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生疏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戒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②"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怀疑地看着他。

  ③见我态度缓和,他一冲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冷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美丽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屋子盖了很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形,我很难对孩子说明白。"这位民工一口吻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看着我。

  ④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⑤他见我爽直地答应了,冲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头脑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认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碰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⑥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漆黑,身材硬朗,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⑦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警惕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眼光中有一种摇摆的拘束。做父亲的似乎在尽力显示出一种干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需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本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便利,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测验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⑧他竭力地想向孩子刻画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看着他的父亲,眼睛里吐露着一种骄傲和自豪的脸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很多。

  ⑨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房,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离别。忽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牢牢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进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的温热,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⑩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略、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冲动。就这一下子,我觉得,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间隔拉近了很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11)、父子俩互相扶持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屋子,城里人住得真舒畅,气质高雅,假如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屋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爱慕和憧憬。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12)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20、通读全文,说说民工父亲的“幸福”指什么?(写出两点即可)(4分)

  ①

  ②

  21、文中的“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的变化?(4分)

  → →感动

  22、联系上下文,揣摩第⑦、⑧段划线句,父子的两次握手,意味有什么不同?(4分)

  “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牢牢地握在一起”:

  “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

  23、结合上文,展开合理的想象,将第12段孩子要说的话续写出来。(60字左右)(5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9分)

  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右图)

  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2分)

  (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3分)

  三、写作(40+2分)

  24、请以“那曾感动我的画面”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要求:1、不得套用阅读中的材料。

  2、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学校名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4

  一、基础(21分)

  1.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9分)

  (1)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赵师秀《约客》一诗中常被用来形容江南梅雨季节清新幽静的景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liáo liàng ( )地响着。

  (2)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fǚ kàn ( )地球有着很广阔的视野。

  (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ǜ rú jiē zhī ( )的人物了。

  (4)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huì rén bǜ juàn ( ),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______社会正能量,值得我们点先赞和学习。

  (2)“寻找最美医生”颁奖典礼通过展现医生的感人故事和崇高境界_______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谈论沂蒙精神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_______,又要有全国视野,不盲目乐观。

  A、传播 宣扬 妄自菲薄 B、传递 弘扬 妄自菲薄

  C、传播 弘扬 妄自尊大 D、传递 宣扬 妄自尊大

  4.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使我县各乡镇环境卫生状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使”)

  B、“珍爱生命,远离毒 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保护。(在“保护”后

  加上“意识”)

  C、交警大队在校门口设置了减速装置,大家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把“保障”改成“保证”)

  D、在科技大讲堂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同学们求知与探索的热情。(将“充满了”与“同学们”调换位置)

  5.依照下面画波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4分)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39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至18题。

  (一)(9分)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 (2)及鲁肃过寻阳 ( )

  (3)即更刮目相待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地指出学习的可能性,易于让人接受。

  B、孙权劝学的成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

  C、从鲁肃的由衷赞叹和结友举动,可见他坦诚、率直、敬才爱才。

  D、本文详略得当,略写劝学经过,详写劝学结果,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

  (二)(9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选自刘开《孟涂文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非真能好学者也/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理明矣/当窗理云鬓

  C、所谓就有道而正也/蒙乃始就学 D、问焉以求一得/求石兽于水中

  10.请用三条“/”给画线句断句。(3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11.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8分)

  (1)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2)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3)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责任自然压在你的肩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节选自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12.第(1)段中作者引用古语“如释重负”和俗语“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最后一段中与第(1)段“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对于责任,“解除”和“卸却”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13分)

  会跳舞的小桃树

  马亚伟

  (1)乡间的风像自由的翅膀,让人不由得想迎风而飞。大平原无边无际地开阔辽远着,麦田涌动着绿波,绵延而去。

  (2)祖母盯着绿油油的麦田说:打猪草的时候,会遇上一棵小桃树,那可不是普通的小桃树,那是天上的仙桃,落下了一颗桃核,在人间生根发芽,长了出来,带着仙气。越是勤快的孩子,越可能遇上。遇到的人,是世上最有福气的人。

  (3)我对祖母的话,深信不疑。

  (4)绿色涌动的原野,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有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滑凉爽。每天

  傍晚,我背起竹筐,约上同伴,在风中的田野上奔跑着。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毛茸茸地招摇着。打猪草的时候,我不再追蝴蝶,逮蚂蚱。我有我的使命,我专注地打猪草。我一遍一遍翻着草。我知道,冥冥中有一棵小桃树会在某一个角落里等我,它是那样的神奇。可是,它在哪里呢?

  (5)打了两年的猪草,依然没有祖母说的奇遇。祖母说,不能心急,慢慢等啊,只要你勤快,一定能遇上。

  (6)等啊,盼啊,我长高了,草们也在每一个春天倔强地生长着。小桃树的诱惑始终在心里,不曾淡忘。

  (7)那天黄昏,光线开始模糊。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我的手上早已沾满绿色的草渍。竹筐里的草被我塞得满满的,我还不肯回家。忽然,小桃树!小桃树在我眼前一晃,惊鸿一瞥,又淹没在无边的麦田里。我赶紧翻开丛丛的麦子和杂草翻找了起来,生怕她一下子逃了。翻了几下,真的找到了!

  (8)她就那么窈窕地舞在麦田里,不慌不忙的样子。她并不知道我的苦心孤诣,就那么心平气和地舞着。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叶子笑吟吟的。这个小小的绿色仙子,她罗裙飘飘,迎风舞动。她在夕露的润泽中,颜色愈发青葱。那样的绿色,一定是仙界最生动的一抹春,那么新鲜,灵动。小桃树摇摆着柔枝,呼吸着四野里畅快的风,似乎在为她降落凡间而快乐舞蹈。

  (9)林梢的风,开始温柔的晚唱。在朦胧的天光下,我的心像一只飘飞的风筝,高高地飞着,有着无边的喜悦和满足。我出神地看着,想象着。有一天小桃树会开花,会结果。她的花,不是庸常的桃花。她的果,不是庸常的桃子。她是喝过仙露琼浆的,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赐予我的。因为,我是一个勤奋、坚持的孩子。

  (10)我忘记天擦黑了,直到祖母的呼唤声传来。我一扭头,看到祖母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她是一个神奇的预言家!她早就知道我会找到小桃树。

  (11)回到家,祖母把小桃树栽种在小院里。祖母说,是我的勤快感动了小桃树。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

  (12)很多年过去了,祖母早已离开我,去了另一个世界。但她却在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乐观的祖母,在我小小的心里种下了一棵永远舞蹈的小桃树。

  (13)小桃树,是一种憧憬,一种希望。年年岁岁,任凭世事起落,只要憧憬还在,便会与奇迹相遇;生活的原野,便会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略有删改)

  15.文章以“会跳舞的小桃树”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A、暮色像大鸟的翅膀低垂了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你看啊,小桃树,她在跳舞,舞姿婀娜,柔嫩的小脸笑吟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7)段中“我”蓦然发现小桃树在眼前,心里会想到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我”想说的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什么“对我来说,小桃树,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奇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40分)

  19.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俩站着不说话。”在顾城的诗里,陪伴就是这样简单

  而美好。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有的是人,有的是物,有的短暂,有的是融入血脉的长久的陪伴。

  请以“陪伴”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包含“陪伴”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写出真情实感;③标点符号的运用力求正确、规范;④为公平起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校名、姓名。

  题目: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怕作品,完成第1~3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

  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象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象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象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看着那裹着灰沙的风从他面前扫过去,他点点头。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驰,象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的乱卷,象不知怎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胜利是祥子的!及至遇上顺风,他只须拿稳了车把,自己不用跑,风会替他推转了车轮,象个很好的朋友。

  1.祥子“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他的“主意”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原著谈谈为什么说“胜利的祥子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试举一例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 5

  一、听记题(8分) 听录音两遍,完成下列题目。

  1、市委、市政府解决群众反映迫切问题的重大决策是( )(2分)

  A、建设“平安宁波”,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

  B、开展缓解中心城区“出行难”、改善交通环境系列行动

  C、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D、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生活出路

  2、我市经过多年 ,慎重考虑, 其他同类城市的做法,作出整治“三车”的决定。(2分)

  3、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顺理成章 B、日趋拥堵 C、园满成功 D、弊大利小

  4、不属于整治“三车”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是( )(2分)

  A、我市已成为全省惟一一个没有实行“三车”整治的城市。

  B、让车主和其他社会成员的利益尽可能地得到协调和兼顾。

  C、 各级各部门依法操作、有情操作,广大车主积极配合。

  D、 每个人进行换位思考,对他人对社会多一分理解,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积累与运用(13分)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小说《城南旧事》。小说中的小英子就是作者林海音。

  B.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主要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的一段生活经历。

  C.《夸父逐日》是出自《山海经》的一个神话故事。

  D.在《安塞腰鼓》中,作者刘成章带给我们一种来自黄土高原的气势和力量。

  6、填空。(9分)

  ①“ ,明月来相照。” (唐 王维《竹里馆》)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 (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④“ ,闲敲棋子落灯花。” (南宋 赵师秀《约客》)

  ⑤《木兰诗》中,表现战事持久、战斗激烈的诗句是“ , ”。

  ⑥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林嗣环《口技》)

  ⑦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风骚”原来指的是《 》中的“国风”和屈原的《 》。

  7、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2分)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

  (1)客人小心翼翼递过去一张字条。贝多芬戴上眼镜,专注地凝视了一会儿:“好,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他说,虽然严肃,但脸上浮现出善良的微笑,“你们很勇敢……可是你们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难使我听懂你们的话。过来坐在我旁边,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

  (2)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随手拿过来一张纸一枝铅笔给客人。

  (3)客人在纸上写着:“我们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带给万千大众,使他们了解您真实的好灵魂。”

  (4)看了这几句话,一滴泪在大音乐家眼里闪光。他喃喃地如同独语:“我的好灵魂!人家都当我是个厌世者,你们怎么会想到这个!在这里我孤零零地坐着,写我的音符——我将永远听不见音乐,但是在我心里发出的回响,比任何乐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5)贝多芬神往地说:

  “一个人到田野去,有时候我想,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

  (6)他接着说:

  “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扎出来。”

  (7)贝多芬激动而又沉郁的情绪深深感染了来访者,客人不停地记下来。

  (8)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8、(1)段中画线句运用了 修辞,从这句话中,你可以了解当时人们是怎样看待贝多芬的?(2分)

  9、第(5)段中,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株树也比一个人好……”?(2分)

  10、你怎样理解(6)段中画线的贝多芬说的那句话?(2分)

  11、第(8)段中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其中所提到的“永恒”你认为指什么?(2分)

  (二)(10分)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只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2、第一段细腻地刻画了小鸟的动作,作者是通过哪些有表现力的动词来写小鸟的?写出了小鸟怎样的特点?(2分)

  13、 文中小鸟对大鸟两次呼唤的反应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3分)

  14、“我”“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文段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这小家伙对“我”的亲近?(写出一处即可)(2分)

  1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在你看来,为了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分)

  (三)羊的悲壮(13分)

  盛夏,新疆乌拉泊地区的西域风景足以使人流连神往。铁路、河流、国道和山路的原始梧桐如彩带延绵交错,隐显于山岗土丘之间。偶尔伴随着牧歌和游动如云的羊群,更添了一派生命的活力。然而在这幅令人陶醉的牧羊图中,我曾目睹过一场羊群所遭遇的悲剧。

  那天,我搭乘厂里的卡车途经那个地段,恰遇一列火车与之并行,不多久便看到前方有群羊正横越铁路,于是火车鸣笛警示减速慢行。面对驰近的巨龙,羊群没有丝毫慌乱,它们犹如训练有素的队伍敏捷地分散到铁路的两旁,仍然悠闲自得地寻草觅食追逐嬉戏。正当火车滑行而过时,有只山羊突然腾跃而起,眨眼就穿过了一节空挂的平板车皮,矫健优美的跳姿、准确的时间差让人惊叹不已。这一跳引起了羊群的'一阵骚动,跟着有好几只竟相效仿,结果被后面的车厢撞得皮破肉绽,有的还葬身车底。血的教训并没有阻止这种以卵击石的冒险,相反,平时温顺胆小的羊,此刻竟变得刚烈起来,它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一字排开接二连三地奔腾跳跃,不一会儿就形成了一片白色的激流,冲击着横在它们面前的庞然大物。它们要抓住车厢之间一闪而逝的一线光明,跟上头羊,去服从与生俱有的强烈的从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价也在所不惜。车厢被撞得“嘣咚”作响,听来沉闷而又震撼,无奈之中眼看惨剧持续了三四分钟,火车停稳,走进现场仿佛置身于刚结束浴血搏斗的古战场,肃静而又悲壮。

  牧羊汉从万般(jǔ sàng)

  中缓过神来。他挥起皮鞭去抽打那只一意孤行的头羊,它正站在小土坡上,体态硕大健壮,除了眼眶有黑色如熊猫,通过白色长毛,它环顾着四周,惊恐而不失骄傲。它任凭鞭子呼啸着在身上击起缕缕尘雾,倔强地摆动几下头部,翕动鼻孔喷着粗气,用前蹄急躁不安地撅刨着泥土,活脱一匹袖珍烈马。忽然它绕过牧羊汉身边,低头挺角向火车直扑过去,猛烈地碰撞使它翻滚倒地犄角断裂,它起身踉跄几步再次发起攻击,屡次反复,最终摇晃着倒在路基的碎石上。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顿时目瞪口呆。

  我看到过 犬、 马、憨牛、灵驴,这次又见识了羊的悲壮。我想,对许多具有灵性的动物所作出的行动有时难以诠释甚至不可理喻,但又那么颇含寓意摄人心魄,于是人们就创造出类似希腊神话中人面羊身的畜牧保护神“潘”这样的人物,来表达自己的崇尚和追求,来祈祷六畜兴旺百姓安泰。

  16、 在画线句“血的教训并没有阻止这种以卵击石的冒险”中:

  ①“血的教训”指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1分)

  ②“以卵击石”的意思是 ,其中“卵”在文中指 ,“石”指 。(3分)

  ③为什么这血的教训没能阻止这种以卵击石的行为?(请用原文回答)(2分)

  17、(1分)根据拼音写汉字:(jǔ sàng):

  18、(2分)选择括号内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犬 马 (备选词:骏、健、义、笨、乖、烈、老、猛)

  19、第三段中“眼前的情景使大家顿时目瞪口呆”,“眼前的情景”指的是什么?(请概括回

  答,不超过12个字)(1分)你怎样理解头羊的这种行为?(2分)

  20、第四段中“潘”用引号表示( )(1分)

  A.强调 B.特定称谓 C.引用

  四、文言文阅读(18分)

  (一)狼(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1、《狼》选自《 》,作者是清代的 (人名)。(2分)

  2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止有剩骨: ②目似瞑:

  ③屠暴起: ④其一犬坐于前:

  23、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B.从先人还家 一狼仍从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暇甚

  D.宾客意少舒 少时,一狼径去

  24、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2分)

  (二)狼子野心(8分)

  [清]纪昀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③患耶?

  注:俟(sì):等待。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贻(yí):这里是“遗留”的意思。

  2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①与家犬杂畜 ②信不诬哉

  26、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3分)

  (1)竟忘其为狼: (2)将啮其喉: (3)乃杀而取其革:

  27、“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表现了狼的 的特点。(1分)

  28、文中划线句子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从主人方面来理解)(2分)

  五、作文题(30分)

  请以“ 之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请将题目补充完整;

  ⑵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⑶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 听记题

  1、B 2、酝酿 借鉴 3、C 4、A

  二、 积累与运用

  5、A 6、①深林人不知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野渡无人舟自横 ④有约不来过夜半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⑥ 其夫呓语 ⑦诗经 离骚 7、略

  三、现代文阅读(31分)

  (一)(8分)8、比喻 脾气暴躁 难以接近

  9、耳聋的他比不上一棵树,因为一棵树尚且可以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树可以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争

  10、这是贝多芬在向客人描述自己:虽然遭受耳聋的打击,但他的创作欲望却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未想过放弃自己的音乐事业。 11、议论 音乐(二)(10分)

  12、飞 落 站 啄 撞 逃 淘气调皮 13、第一次,大鸟一叫,小鸟立即就回去;第二次,大鸟再三呼唤,才回去。说明小鸟逐渐对我产生了依赖和信任。

  14、蹦到我杯子上,俯下头喝茶。用小红嘴啄我的笔尖。落在我肩头睡着了。 15、略(三)羊的悲壮(13分)

  16、①效仿头羊的山羊或撞得皮破肉绽或葬身车底

  ②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羊的血肉之躯 火车

  ③它们要抓住车厢之间一闪而逝的一线光明,跟上头羊,去服从与生俱有的强烈的从群本性,即便是用生命作代价也在所不惜

  17、沮丧 18、义犬 烈马

  19、头羊反复用犄角去撞火车 因为牧羊人的鞭打而愤怒 20、B 四、文言文阅读(一)狼(10分)

  21、聊斋志异 蒲松龄

  22、 通“只” 闭着 突然 像狗似的 23、B

  24、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只不过增添笑料罢了。(二)25、养 实在,的确

  26、(1)指小狼(2)主人(3)狼

  27、阴险狡诈 28、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相关文章: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08-05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2017及答案10-31

2016-2017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06-06

语文期末考试卷08-12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07-05

七年级上册英语期末考试卷201507-20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07-31

2017初一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08-06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