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普通话”到底是什么话
导语:咱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情况十分常见,而语言的不同给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为此,国家推出了“普通话”作为正式的官方语言。那么,“普通话”到底是什么话呢?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辞海》中给出解释,“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据说,“普通话”的说法从清末就已出现,但一直未有明确定义。直到上世纪50年代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才对普通话给出明确定义。
目前,国家为普通话设立了专门的等级考试制度,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其中,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据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和北方话为基础制定,因此大部分生活在北方的人感觉“普通话等级考试”并不难,甚至可以轻松拿到二级甲以上的评定,但对于南方一些口音比较重的地区的人来说,却会对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挠头。
现行的普通话等级考试的试题结构就是“一百个字,五十个词,一篇短文朗读,一个口头作文”。下面是商务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里也列出了考试的“样卷”。大家看看是否都能读对?
一、读单音节字词
昼、毡、瞟、勒、嫩、飞、概、穷、翁、掠
二、读多音节词语
模特儿、板凳儿、炽热、混淆、便宜、卑劣、分析、塑料、扭转、没准儿
但是:
不要“唯普通话”论
“现在很多地区把方言定义为‘糟粕’,把它扔掉了,令人痛心!”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铁城告诉记者,要推广普通话,但不要“唯普通话”论。
“方言是历史,是我们民族多彩文化的载体,比如四川话,如果不会说,就唱不了川曲。假如长此以往没人说四川话,川曲就没人唱了。”在铁城看来,方言是我国民族的文化遗产,应予以保护与传承。
铁城同时指出,方言是汉语普通话的一种生态。从语言发展的角度来说,很多词汇,甚至语法都是从方言中的精华汲取而来,在推广的过程中被大家接受和认可。摒弃了方言,便缺少了汉语普通话的生存基础。
除了保护方言外,铁城还认为,推广汉语普通话要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如在语言教学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地方自治区实行双语教学;法庭审判等公开场合,使用双语发言。
“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以前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学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在姚喜双看来,普通话代表着国家通用语言,代表国家形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姚喜双说,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普通话讲得好,形象将更为权威;民族地区人民学好普通话后,与外界进行商贸往来将更为方便;大山里的孩子们学好普通话,可以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迎来更广阔的天地。
铁城告诉记者,人与人之间用普通话进行交往,实际上是文化的交流,加快了文化融通。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强盛,均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时,中国传媒大学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徐树华表示,普通话水平除了体现沟通和交际能力外,还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对一个人的形象建构有重要影响。“与人交流时,穿着很时尚,但一开口,充满‘乡土气息’,给人的印象可能就会打折扣。” 徐树华认为,普通话的应用水平还侧面展示了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 从全球范围看,往往国家通用语言说得好的人,其教育背景和社会地位都较高。
此外,徐树华认为普通话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身份的认同和共享。“彼此都是普通话讲得很好的人,较为容易成为朋友,共享同一种身份。而普通话说得不好,严重时甚至会遭到周围人的嘲笑,成为融入群体的阻碍。”
徐树华同时认为,普通话的水平认证可以作为个人资历,拓宽就业面,提升发展空间。如教师、播音员主持人等岗位都需要普通话水平认证。
【“普通话”到底是什么话】相关文章:
2017普通话是什么07-10
2016年普通话考试到底有多难08-27
普通话考试是什么?考前如何备考?09-13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划分规则是什么08-17
普通话考试每个等级要求标准是什么呢10-31
marry到底怎么用10-20
考研复试到底考什么07-03
一站到底题库09-19
新手开车到底害怕什么08-15
大学转专业到底难不难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