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考试

会计职称考试知识总结

时间:2024-09-10 02:03:31 培训考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会计职称考试知识总结

  会计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从理论上讲,它是商业会计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会计职称考试知识总结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要开展会计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工作,也就是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立场),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的问题。明确会计主体就是要求会计人员明白,他所从事的会计工作是针对一个特定主体的会计工作,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或企业所有者,他们必须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上来开展会计工作。

  会计主体假设作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范围。它要求企业会计核算时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括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涉及的只是企业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也不核算反映其他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这样,通过界定会计核算的范围,才能正确反映企业主体的资产、负自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准确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提供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也正是确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才可能从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得到有用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等到会计主体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最终结束时,才能最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需要企业定期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因此,需要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照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

  会计分期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后,对于一些收入和费用也要按照权责关系在本期和以后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确定其归属的会计期问,需要在会计处理上运用预收、预付、应付、预提、摊销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三)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企业所有的资产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企业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该假设要求会计人员以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活动为前提,选择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前提之上的。例如,只有在该前提下,企业才能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企业负担的债务也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按照原先规定的条件偿还。如没有规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则负债必须按照资产变现后的实际承担能力来清偿。因此,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实可靠。

  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而无法采用,企业也就不能按照正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小能采用正常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四)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商品的购销、各种原材料的耗费等活动。由于商品和各种原材料不存在统一的实物计量单位,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为了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一种统一的计量单位作为计量的尺度,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会计核算的最佳计量尺度。采用货币计量,使得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统一表现为货币资金的运动,全面、完整地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律通过人民币进行核算反映。考虑到外商投资企业的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也允许这些企业选定某种外国货币作为其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应当折合为人民币反映,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财务报表。对于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通常也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但为了便于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这些企业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应当折合人民币,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二、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记账、算账、报账的具体内容和具体项目,是为实现会计目标,以会计基本前提为基础,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一)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是通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即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是由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至于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2)这种资源为企业所持有、支配,并有权在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中加以运用;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其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也应当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3)资产是一种具有价值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能帮助企业创造并实现新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4)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资产作为一项经济资源,必须是通过对资产的有效使用,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物品,不能确认为资产。

  (二)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权益的数额大小是由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决定的,即“所有者权益一资产一负债”。

  (2)企业不能自主地分配利润,也不能任意地增资或减资,必须按有关法律、制度、章程或合同执行。

  (四)收入

  收入主要包括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生产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公司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保险公司签发保单、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实现的收入;另外,企业发生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业企业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对外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等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构成收入。企韭发生的既不属于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如工业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属于营业外收入。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六)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特点如下

  (1)它代表企业能用货币表现的最终的和综合的经营成果。

  (2)利润的金额是通过收入减费用之后的余额来确定的。

  (3)利润的许多特点都体现在“收入”这项要素上,当然,同时也要考虑作为收入减项的“费用(成本)”要素的特点。

  上述六个基本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两个基本会计等式来表示:

  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商业企业的资产类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周转材料、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委托加工物资、存货跌价准备、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溢等。

  (二)负债粪科目

  商业企业的负债类科目有: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

  (三)共同类科目

  商业企业的共同类科目有:清算资金往来、货币兑换、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等。

  商业企业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等科日。

  商业企业的成本类科日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研发支出、工程施工、工程结算和机械作业等。

  商业企业损益类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利息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

  四、借贷记账法

  我国企业目前主要使用的`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一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如果我们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都是一律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做账规则。

  五、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

  我国会计工作目前一般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以下几种。

  (一)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二)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一种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会计核算形式。它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三)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并定期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设置的主要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

  (四)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又称序时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将一切经济业务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在日记总账中同时进行序时和分类登记的一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采用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时,设置的主要账簿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日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

  (五)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及转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采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时,应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格式根据需要设置。

【会计职称考试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会计职称考试知识点03-25

2016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知识点08-22

2016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精髓09-16

2016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重要知识点05-11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会计实务知识点06-09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考点知识题07-19

会计职称考试条件10-06

2016年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复习知识点09-17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07-12

消防知识考试试题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