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国医节医学史参考试题(附答案)
中国国医”即“中医”,3月17日是“中国国医节”,旨在将中医中药发扬光大,造福全世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中国国医节医学史参考试题(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及时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名词解释
1、医师 2、大方脉 3、麻沸散 4、伊尹 5、广惠司 6、南丁格尔奖 7、太医局 8、陈藏器 9、温病10、涪翁
二、填空
1、早在1700多年前,华佗就创制并应用了中药全身麻醉剂____,施行了腹部手术。
3、 张元素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和____,李杲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王好古的代表学术理论为____.
4、 宋代董汲所撰《____》是一部较全面的脚气病专著。
4、西周时期专门用来治疗疮疡的外用腐蚀药称为____。
5、河间学派是____形成的先导。
6、《外台秘要》作者 代 ____,书中首次记载了用____法鉴别诊断黄疸病的轻、进退。
7、南朝陶弘景所撰 《____》是继 《____》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
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9、王清任的代表著作是____。
10、唐代医家孙思邈被后世誉为 ____,其代表著作为 《____》和《____》。
三、单项选择
1、属于《神农本草经》在药物学上的重大发现是( )
A.海藻疗瘿 B.泽泻久服不饥 C.紫苏久服轻身 D.水银久服神仙不死
E.车前用全草
2、下列各项中利用动物垂体激素的是( )
A. 用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 B. 人工体外转胎术
C. 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的方法 D. 外科缝合曲针
E. 人工提炼纯白结晶乌头碱
3、对疾病认识的最早记载见于( )
A. 甲骨文 B.《山海经》 C.《周礼》 D.《尚书》 E.《易经》
4、解放前夕中国各地办起的中医药杂志已有( )
A.400多种 B.100多种 C. 200多种 D .50多种 E. 500多种
5、在金元医家中,被李时珍誉为“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的医家是( )
A.刘完素 B.张元素 C.张从正 D.李杲 E.朱震亨
6、下列哪一项不是张从正学术思想的内容( )
A. 从寒凉立论 B. 主张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C. 将五运六气作为疾病分类的纲领
D. 善用汗、吐、下三法 E. 主张“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
7、我国医学教育最早兴起于( )
A.隋 B.唐 C.南北朝 D.宋 E.明清
8、下列哪部书最早记载了天花病证( )
A.《诸病源候论》 B.《肘后备急方》 C.《外台秘要》 D.《备急千金要方》 E.以上均不是
9、《本草述》的作者是( )
A.刘若金 B.李时珍 C.吴仪洛 D.汪昂 E.赵学敏
10、属于咽喉科著作的医籍是( )
A.《银海精微》 B.《重楼玉钥》 C.《原机启微》 D.《审视瑶函》
四、多项选择
1、反映我国在公元三世纪以前掌握240种以上药物的古籍是( )
A.《诗经》 B.《山海经》 C.《神农本草经》 D.《五十二病方》 E.《治百病方》
2、近代成立的中医药学术团体有( )
A.上海医务总会 B.全国中医学会 C.全国医师联合会 D.华夏医学会
E.一体堂宅仁医会
3、“六气致病说”包括哪些内容( )
A.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B. 喜则气缓,惊则气乱 C. 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D. 怒则气上,恐则气下 E. 风淫末疾,雨淫腹疾
4、1522年《韩氏医通》里提出的“六法兼施”的内容包括望形色和( )
A.问情状 B.切脉理 C.论病原 D.治方术 E.闻声音
5、《外台秘要》的文献学价值有( )
A.征引书目皆标明版本 B.采摭前贤方书皆标明出处
C.记述了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病证及治疗
D.保留了唐以前大量散佚医方 E.搜集整理大量的民间单、验方
五、简答题
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
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
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
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
六、论述题
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医师:《周礼?天官》中的记载,总管医药行政,下设士、府、史、徒等专职人员,还负责对医生的年终考核和各地疫情。
2、大方脉:为北宋官方卫生机构医学分科之一,是专治成人疾病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内科。
3、麻沸散:为东汉名医华佗创制的中药全身麻醉剂,对后世影响颇大,历代的中药麻醉,都是在他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惜已失传。
4、伊尹: 是商代宫廷里的一个厨师,善于烹调,相传他根据烹调经验创制了汤剂。
5、广惠司:是元代的医疗机构,多修制御用的回回药物,后在其下属专设有回回药物院。
6、南丁格尔奖:为纪念国际护理学先驱南丁格尔而设立的世界最高护士奖。
7、太医局:为北宋设立的专门教育机构,曾将著名的“三舍法”推广到医学教育中。
8、陈藏器:唐代医家,著有《本草拾遗》10卷,他所创的“十剂”分类,丰富了方剂学的基本法则。
9、温病:是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包括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类,而主要是前者。
10、涪翁:是东汉时期活动于四川涪水附近的民间医学家,在针灸学和诊断学方面很有造诣,著有《针经》、《诊脉法》传于世,早佚,其再传弟子郭玉是东汉和帝时太医丞。
二、填空
1、麻沸散 2、脏腑辨证说 遣药制方论 脾胃内伤论 阴证论 3、《脚气治法总要》 4、五毒 5、温病学派 6、唐王焘 观察小便 7、《本草经集注》 《神农本草经》 8、徐用诚 9、《医林改错》 10、药王 《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
三、单项选择
1、A 2、A 3、A 4、A 5、B 6、A 7、C 8、B 9、A 10、B
四、多项选择
1、CD 2、ABCD 3、ACE 4、ABCDE 5、BD
五、简答题
1、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与食治疗法专书是什么?基本内容有哪些?
元朝中曾任饮膳太医十余年的忽思慧又名和思辉,著有《饮膳正要》。他总结了多年宫廷御膳的经验,又参考了诸家本草和方书中营养卫生知识,于1330年撰成《饮膳正要》。全书的主旨在于“食补”,从本草中选出无毒副作用,可以久食的补药,与饮食配合,调和五味,供御膳用。书中对日常食物如米谷、禽兽、菜果等性味、功用论述详细。还以正常人膳食标准立论,制定一般饮食卫生法则。如夜晚不可多食,主张睡前刷牙,食后漱口等。此外还论述了各种点心、菜肴的配制成分及烹调方法,食物中毒的防治法,妊娠妇女与乳母的饮食宜忌等。是古代一部有价值的食谱。
2、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的西医著作有哪些?
近代西方传教士在我国翻译出版西医著作最早的是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1851年他编译了《全体新论》一书,此外还先后编译了《西医略论》(1857年)、《内科新书》、《妇婴新说》(1858年)等书。美国教会医生嘉约翰(John Glasgow Kerr)编译了《内科全书》(1883年)、《病症名目》、《西药名目》(1899年)等20余种医书。英国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年)也译有《化学卫生论》、《西药大成》、《内科理法》等。英国德贞(Dudgeon)还译有《全体通考》、《西医举隅》、《英国官药方》等。1859年,美国传教士在上海建立了“美华书馆”,出版了许多译成中文的医书。从19世纪5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约有100余种外国人译著的西医书籍在我国流传。
传教士除翻译医书外,还编辑中外文医刊。如1806年创办了《广州新报》(1884年改名为《西医新报》),1887年汉口圣教会主办了《盖文月刊》也介绍西医知识,1888年创办了《博医会报》等。这些译著和期刊对传播西医知识起到了一定作用。
3、王清任的学术成就有哪些?
王清任(1768~1831年),认识到要掌握好医学,首先要对人体脏器组织和功能有正确的了解,于是开始对解剖学细加研究。通过长期观察,王清任绘制了人体内脏图形并以文字叙述脏器的生理结构,加上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于1830年撰成《医林改错》上、下卷。书中正确第一次描述了膈肌。他指出古人关于“肺有24孔”、“脾闻声则动”、“尿从粪中渗出”等解剖、生理学方面的错误,并加以纠正;他还明确肯定了脑主宰思维记忆的功能,如描述了主动脉和静脉及其分支,气管两个分支插入两肺,总胆管及其开口,视神经等等。
当然他观察到的和书中描述的一些情况也存在错误,主要是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科学水平及其工作条件恶劣等多方面制约,这些限制使他不可能达到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境界。然而,历史的评价不应局限在结果的正确与否,而应重在他所表现出来的探索方向,因为这才能给我们以更深刻的多方面启迪。
4、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对儿科学有何贡献?
该书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强调补泻要同时调理,以善其后。根据这些原则,创制了一些儿科专用方剂。如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疗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功散,以及治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等,皆有较好的疗效,为后世医家所常用。对于痘疹(天花)、水痘、麻疹等发疹性儿科传染病,已能进一步鉴别,并详载其证候及治法。总之,该书颇有创见,因此对后世儿科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5、中医学起源与地域特征的关系如何?
我们国家在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的山岳及西南部的青藏高原,是天然的屏障;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环抱着东部和东南部;蒙古高原雄踞北部。这使我们的先民在早期难以与外界交往,所以古代文明才长期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富有河流水源以及亚热带气候和平原地理,使我们很早就发展起了农业为主的经济活动。而这一切都对包括医药学在内的科技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医学之所以形成了以阴阳五行理论思想为骨架,以突出的自然倾向为理论技术特征,以强烈的直接实用取向为动力,以不可分析分割的整体认识为规范的学术体系,无一不以这种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为基础条件。中医学的顺应自然,与天地日月相应相参的观念,调整气血的针刺疗法,利用自然竹板木片为骨科固定器材的技术,以及至今仍以自然物产为主的药物等等,都是中医特有的。追溯其终极根源,只能从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去寻求答案。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不仅支配人们创造出不同的物质文明,也同时支配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精神文明和相应的文化产品。
六、论述题
如何评价《内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
在《内经》中,阴阳五行学说既是哲理,又是最基本的医理。既用以说明普遍问题,也用以说明具体问题。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极为丰富的以阴阳论述生理、病理、药理、诊断、治则的内容。如论阴阳的生理关系是:“阳化气,阴成形”,病理关系则是:“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这是诊断的首要原则。而“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又是必须遵循的治疗大法。至于说:“阳为气,阴为味”,则是对药理的最基本说明。
五行学说在《内经》中也有丰富的论述,把五行的性质与相互关系赋予五脏,从而用以说明五脏的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同时也以五味归属五行,说明药物功能。
应该怎样评价阴阳五行学说呢?我们认为,既要承认其合理性,也要指出其局限性,同时也要认识到其中唯心及形而上学成分。
其合理性在于阴阳学说肯定了阴阳矛盾的普遍性,揭示了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出了阴阳矛盾相互转化运动趋向,同时也认识到了事物间促进与制约(生与克)的普通联系。其局限性在于,论述阴阳矛盾有普遍性时没区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论述阴阳对立统一时没认识到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论述阴阳矛盾转化时不了解转化的本质和过程;论述事物生克运动时缺少发展观内容,往往陷入循环论。而其中人副天数,阳尊阴卑,五行单向生克则带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性,更应引起注意。
总之,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缺少理论的完备性,所以在具体解释事物时,难以彻底揭示客观规律,时时会出现牵强附会的结果。
【中国国医节医学史参考试题(附答案)】相关文章:
2022年中国医学史汇编试题05-25
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02-25
2017年中国国医节医学试题03-27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参考06-15
个人与团队管理试题(附答案)06-03
新食品法培训试题(附答案)03-29
2024安全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10-17
节能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03-26
精选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