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在各个领域,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你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月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个性差异D.个人努力
【答案】B。
2.教育史上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 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
【答案】D。
3.小林又一次偷拿水果摊上的水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老师批评他:“为什么总是拿别人的东西”。小林低头回答“我也知道不对,就是有时忍不住。”这说明小林缺乏
A.道德认识教育B.道德情感教育C.道德意志教育D.道德行为教育
【答案】C。
4.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
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B。
5.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生活性 B.计划性C.组织性D.系统性
【答案】A。
6.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的研究方法是
A.历史法B.问卷法C.观察法D.文献法
【答案】C。
7.儿童出现眼睛干涩、夜盲症,可能是缺乏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答案】A。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当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
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8.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面,一会儿又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面,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
【答案】B。
9.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
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
【答案】A。
10.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
A.独立型B.依存型C整体型D系列型
【答案】A。
11 .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
A.罗杰斯B.斯金纳C.班杜拉 D.桑代克
【答案】C。
12.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
A.内化 B.泛化 C.焦虑D.移情
【答案】B。
1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课程属于
A.理想的课程B.正式的课程C.领悟的课程D.运作的课程
【答案】D。
14.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诱导原则D.直观性原则
【答案】A。
15.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时,张老师[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将:“能够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拟定为教学目标之一。该目标属于
A.知识性目标B.过程性目标C.机能性目标D.情感性目标
【答案】C。
16.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内客。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A.横向组织B.水平组织C.纵向组织D.综合组织
【答案】C。
17.体现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作为学校办学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的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学目标
【答案】A。
18.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内部结构,获得有关植物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实习法
【答案】B。
19.新学期第一堂体育课,张老师对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作为分组教学的依据,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过程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C。
20.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我国小学现阶段即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课程,又开设科学、艺术等综合课程。这体现了课程结构具有
A.综合性B.均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
【答案】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解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需要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共七个层次。其中,前四个层次属于匮乏性需要,后三个层次属于成长性需要。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就会向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多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22.儿童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
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23.简述《小学教师专业标注(试行)》中“学生为本”。
【解析】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和健康快乐成长。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4.材料:
唐老师布置学生回家用泥巴做手工,要求留意制作的过程和感受,给作文积累素材。谁知不久,小强爸爸气势汹汹地来到办公室,对唐老师大吼:“老师,为啥娃儿回家作业不做,就玩泥巴?”唐老师没有生气,和颜悦色地对家长说:“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我先读—篇作文给您听,可以吗?”于是,唐老师就把小强在作文课上写的作文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周末,他用泥巴好不容易制成了一辆“新型坦克”,很是得意,不料老爸一见,就将他的“成果”狠狠地摔个粉碎,还骂自己不务正业,他非常难过......
读罢文章,唐老师给家长讲明为什么要安排孩子回家做这样的作业。家长听后连声道歉,说:“是我不对,我还以为您就是让学生玩呢”
问题:
(1)评析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10分)
【解析】
唐老师与家长沟通的做法秉承了正确的家校沟通理念,值得肯定。
首先,这种做法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地位[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家长和教师都是能够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教育主体。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具有平等的教育地位。案例中的唐老师在面对家长的质疑时,能够摆正心态,以平和心态去对待家长,体现了民主平等的地位。
这种做法具有很强的教育性。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理念、知识和能力,相较于家长而言,具备更好的教育效果。案例中的唐老师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做出了个别、深入细致的指导,不仅有助于学生成长,还能转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和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试述家校合作应遵循的基本要求。(10分)
【解析】
家校合作中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教育性。家校合作应使学生、家长和教师都能够得到教育意义。
第二,发展性。家校合作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第三,针对性。家校合作应该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有效性。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必须耍完成预定目标。
25.材料:
杨老师在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甲猴一块。乙猴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乙猴两块。丙猴更贪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了丙猴三块。老师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最贪吃的丙猴分得最多呢?猴王为什么要这么切呢?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你就清楚了。
问题:
(1)评价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10分)
【解析】
杨老师通过故事导入法引导课程,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材料中杨老师采取的导入方式是故事[亿师学]导入法,所谓故事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本节课是数学课,若直接讲解分数的理论知识,不仅学生难以理解,也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杨老师通过给猴子分饼的故事引导出课题,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起的。
(2)小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哪些?(10分)
【解析】
导入方式有很多,常用的有:
①直接导入是教师直接阐明本节课[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的学习内容、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种导入方法。
②教师在课前根据课文内容准备一些实物.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思维的依据,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师生双方都有话可谈。
③情景导入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利用现有的综合媒体如幻灯、录音、课件、视频或图片等,带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④提问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出新的教学内容的导入方法。
⑤复习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复习原有知识内容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有关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小测验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作为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导入新课。
⑥悬念导入是指在导入新课时,提出大多数学生看起来与本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的典型问题,并能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
⑦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⑧游戏导入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法。
四、教学设计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10分)
【解析】
此诗通过对草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草”作为中心词,构成全诗意境的主体意向,全诗借景写情,蕴含深刻,刻画形象生动,赞美—种顽强向上的生命精神。
(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数学目标。(12分)
【解析】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亿师学]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离、岁、枯、荣、野、烧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离、枯、荣等3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叉生”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情感升华的过程,获得初步分析与观察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顽强向上的意志。
(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18分)
【解析】
“枯”的写字指导过程
教师:我们在理解了诗人的伟大情感之后,学习生字“枯”的正确写法。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枯”字是什么结构?
学生:左右结构。
教师出示教学PPT,呈现田字格版的“枯”字,问: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左右结构的“枯”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左面窄右面宽。
教师总结:同学好眼力,这节课我们就要完成写好左右结构“枯”字的任务,下面老师给大家—个口诀。(ppt呈现口诀)
体形窄,作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边板书,边讲解,并强调“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复述口诀。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人大器晚成或少年成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
A.连续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答案】C。专家解析: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
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答案】D。专家解析: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3.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 )。
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
B.机械的发现学习。
C.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D.机械的接受学习。
【答案】C。专家解析: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4.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答案】B。
5.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答案】C。专家解析: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6.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规范文化
C.学校行为文化
D.学校精神文件
【答案】D。
7.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
A.可行性
B.衔接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答案】D。专家解析: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应该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均等的就学机会,体现出普及性。
8.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设计教学活动
B.开展各种活动
C.帮助学生成长
D.社会角色学习
【答案】C。
9.把对班级管理和对个别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答案】C。
10.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答案】B。专家解析: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
11.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的修业年限为( )。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答案】B。专家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
12.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沛西能
B.卢梭
C.孟禄
D.勒图尔诺
【答案】C。专家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他认为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13.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新式学堂是( )。
A.京师同文馆
B.湖南时务学堂
C.福建船政学堂
D.上海广方言馆
【答案】A。
14.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答案】D。专家解析:习和温是复习,巩固的意思,因此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15.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 )提出的。
A.科顿
B.波斯纳
C.布鲁巴奇
D.阿特金森
【答案】B。
二、简答题
1.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
【答案要点】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对人们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所以,所谓心理健康就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简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要点】(1)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
②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激发可以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简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答案要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是由每一所学校根据实际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确定的,国家不会也不应当像对待各学科那样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各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时候需遵循下列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综合实践活动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哪些真正是学生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恰恰相反,学科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帮助每一个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运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方式展开深度探究,对世界获得自己的独创性理解,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旨所在。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和研究课题,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的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日常生活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丝毫不亚于学科知识。尊重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或问题进行探究,努力把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整合起来,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使命。
4.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答案要点】(1)全民性。小学教育的全民性,从广义上说,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扫除文盲,从整体上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小学教育的全民性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国家的教育都在努力创造条件,确保每个人接受初等教育的权利。
(2)义务性。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智能及身体状况不允许的例外),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6~7岁),都必须接受小学教育。因此,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义务教育的性质,对于每个公民来说,教育机会是均等的,是应当享有的权利。
(3)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他们的身体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国民应有的一些基本素质,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创造条件。
5.简述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答案要点】(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三、材料分析题
1.印度发现的狼孩卡马拉,由于从小离开人类社会,在狼群中生活了8年,虽然后来回到人类社会并经过教育与训练,但到l7岁时,她仅知道一些简单的数字概念,学会50个词汇,能讲简单的话。
请分析:为什么卡马拉在回到人类社会的九年里教育训练效果会这么差
【答案要点】主要是错过了关键期,学习效果明显下降。
2.为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2011年年末,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三个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关系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关系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如何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答案要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
组织化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
(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微格教学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3)反思教学经验。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它是在对教学的道德责任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科顿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布鲁巴奇等人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
【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2017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12-06
2015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03-07
校园安全教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03-27
2024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09-28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11-18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1705-10
最新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02-06
森林防火知识试题及答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