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时间:2024-09-27 23:14:49 蔼媚 试题 我要投稿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引导语: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一、计算机的四特点:

  1.有信息处理的特性

  2.广泛的适用的特性

  3.计算机的价值观

  4.计算机的利弊观

  二、计算机发展经历5个重要阶段:(它们都没有被淘汰,即它们是并行的)

  大型机阶段

  小型机阶段:第一次缩小化

  微型机阶段: 第二次缩小化

  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客户服务网(非对等网络)和对等网

  互联网阶段 P21

  √需要记忆的重要年份事件(全部需要记忆)

  1946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71 微处理芯片4004出现 标志微机的诞生

  1969 美ARPANET开始运行 标志着互联网的出现 美国国防部DUD

  1981 IBM公司推出首批PC电脑,Intel8088 16位

  1991年6月 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互连的专线建成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加注的是简写)

  1994 我国实现TCP/IP

  三、计算机的现实分类

  计算机现实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图形),台式机,笔记本(功能已和台式机接近),手持设备

  计算机传统分类:巨大中小微(不需要掌握)

  以下1-3为考点

  1服务器无特殊配置要求,不需要专门的处理器.推荐使用高配置而已.

  2笔记本(功能已和台式机接近)

  3手持设备不是笔记本

  简写:

  C/S:客户服务器

  四、计算机指标:

  1.位数:奔腾32位,安腾64位

  Windows操作系统均为32位,

  1位=1bit(0,1)

  8位=1Byte(字节),

  16位=字或者字长=2个字节

  1k Byte=1024 B(二的10次方或者10的三次方)

  速度

  MIPS是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FLOPS是考察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Millon;I:instruction;PS:per second FLO:float)

  容量

  Byte用B表示。1KB=1024B

  带宽。bps用b modern:56bps

  版本:越高越好

  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

  R:repair F:faulse

  计算机应用领域:

  科学的事物控制辅助智能多媒体网络(口诀)

  科学计算 :最基本的

  事务处理 :办公性质的 非实时性

  过程控制 :工厂的流水线 实时性很强

  辅助工程

  人工智能

  网络应用

  多媒体应用

  CAD:辅助设计

  CAI:辅助教学

  CAM:辅助制造

  1.2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2.硬件具有原子(设备,不可拆分)的特性,成本高速度快;软件具有比特(二进制)的特性,成本低速度慢。二者在功能上具有等价性。(大部分硬件功能都可以用软件来实现).

  3.计算机硬件组成四个层次:①芯片 ②板卡 ③设备 ④网络

  4.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最重要的部分)

  ⑴超标量技术

  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两条整数U/V流水线和一条浮点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

  ⑵超流水线技术

  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整数:经典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

  浮点分为八级流水

  ⑶分支预测

  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缓存(小,快)和内存(大,慢) 预测以实现提速

  目的是提高CPU速度

  ⑷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首次区别于冯.诺依曼的结构)

  设置了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 缓存解决速率不匹配问题

  ⑸ 固化常用指令

  ⑹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和存储线连接的)。内部总线是32位,外部总线增为64位

  ⑺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和外设的接口....)即插即用,速度快,成本低

  ⑻错误检测即功能冗余校验技术。

  ⑼内建能源效率技术。

  ⑽支持多重处理 多个CPU。

  奔腾4的一些特点:流水线是20级的,突发模式内部ALU加倍多媒体指令集SSE2(以硬件方式实现软件功能)

  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64位处理机,简明并行指令计算EPIC。奔腾系列为32位,精简指令技术RISC。286.386复杂指令系统CISC。

  主板和网卡的特点

  主板(母板)由五部分组成:CPU ,存储器, 总线, 插槽以及电源。

  主版的分类:

  按芯片集分:带x的

  按存储容量分:带m的 (以兆为单位)

  按主版规格分:带T的

  按总线带宽分:HZ单位

  按插座分: Socket、Slot槽(插座,插槽)E

  SEE:流式单指令多数据扩展

  书中提到的指令计算技术主要有四种

  CISC 复杂指令计算技术

  RISC 精简指令计算技术

  EPIC 简明并行计算技术

  ASIC 集成式指令计算技术(主要用于交换式路由器,出自思科公司)

  网卡主要功能:

  ①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讯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网络电缆)

  ②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③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1.3计算机软件的组成

  1.基本概念:由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构成。

  2.软件开发过程(三个阶段):

  前期→计划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中期→开发阶段:

  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初期

  编码、测试——末期

  后期→运行阶段:软件维护

  应用软件的种类:(常用)

  ①桌面应用软件

  ②演示出版软件

  ③浏览工具软件

  ④管理效率软件

  ⑤通信协作软件

  ⑥系统维护软件

  1.4多媒体

  1.基本概念:有声有色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

  2.多媒体技术分为偏软件技术和偏硬件技术。

  3.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①CD-ROM (MPC重要标志)

  ②具有A/D和D/A转换功能

  ③具有高清晰的彩色显示器

  ④具有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的硬件支持(传递过程中压缩,实际处理时解压缩)

  4.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①数据压缩和解压缩技术。

  JPEG:实用与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象

  MPEG:音频和视频同步

  MPEG1标准:1.5Mbps

  固定带宽

  P*64:电话会议上,可变参.P大,带宽也大.动的 P>6时候可以电话会议

  ②芯片和插卡技术。MMX多媒体扩充技术(早期多媒体指令集)

  ③多媒体操作系统技术。

  ④多媒体数据管理技术。

  ⑤超文本(理解成超出常用线性顺序文本)就是收集、储存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非线性|无顺序

  当信息不限于文本时,称为超媒体。组成:1 结点。2 链

  6.超媒体系统的组成:

  ①编辑器。编辑器可以帮助用户建立,修改信息网络中的结点和链。

  ②导航工具。一是数据库那样基于条件的查询,一是交互样式沿链走向的查询。

  ③超媒体语言。超媒体语言能以一种程序设计方法描述超媒体网络的构造,结点和其他各种属性。

  常见格式:图象,声音,视频的扩展名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域名系统(DNS)

  1、互联网的命名机制

  互联网利用IP地址识别主机,不便于记忆,使用字符串记忆主机好读易记(域名系统诞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主机名的管理和主机名-IP地址映射问题

  命名机制遵循的原则:

  全局唯一性:特定的主机名在互联网上是唯一的。

  名字便于管理:能够方便地分配名字、确认名字和回收名字。

  高效地进行映射:IP地址与域名之间存在映射需求。高效的命名可高效映射。

  命名方法:

  (1)无层次命名机制:

  简单字符串组成,没有进一步结构。只能适应于主机不经常变化的小型互联网。该机制实际已经淘汰。

  (2)层次命名机制

  在名字中加入结构,而这种结构是层次型的。具体说,主机名被划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之间存在层次关系。层次命名机制对名字的管理非常有利,类似树状结构。

  (3)TCP/IP互联网域名

  TCP/IP互联网中所实现的层次型名字管理机制称为域名系统(DNS)。域名系统的命名机制称为域名(DN)。一个完整的域名是从一个结点到根结点路径上结点标识符的有序序列组成。其中结点标识符用“.”间隔。

  (4)Internet域名

  作为大型互联网,Internet规定了一组正式通用的标准符号,形成了顶级域名(如国家或组织域名)。然后再分二级域名,依次类推。顶级域名采用组织模式和地理模式两种划分方法。int(国际组织)mil(军事组织)

  2、域名解析

  域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方便记忆,不能用域名通信,所以需要将域名映射转换为IP地址,称为域名解析。

  (1)TCP/IP域名服务器与解析过程

  借助域名服务器运行一个服务器软件,完成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在服务器中保存它所管辖的域名与IP地址的对照表。请求域名解析服务的软件称为域名解析器。

  在TCP/IP互联网中,对应域名的层次结构,域名服务器也构成一定的层次结构,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算法。从根节点到叶结点,一定能找到所需要的名字-地址映射。

  域名解析有两种方式: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

  递归解析:可一次行完成全部名字-地址变换。

  反复解析:每次请求一个服务器,不行再请求别的服务器。

  (2)提高域名解析效率

  解析从本地域名服务器开始。

  大部分域名解析都可以在本地服务器中完成,如果能在本地服务器中直接完成,无需从根开始遍历域名服务器,提高效率。当然如果本地不能解决,则需要借助其他域名服务器。

  域名服务器的高速缓冲技术

  域名解析从根向下解析增加网络负担,开销很大。在互联网中可借用高速缓存减少非本地域名解析的开销;所谓高速缓存是在域名服务器中开辟专用内存区,存储最近解析过的域名及其相应的IP地址。

  服务器一旦收到域名请求,首先检查域名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是否存在本地,如果是,则本地解析,否则检查域名缓冲区,如果是最近解析过的域名,将结果报告给解析器,否则再向其他服务器发出解析请求。

  为保证缓冲区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有效性,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a)域名服务器向解析器报告缓冲信息时,需注明是“非权威性”映射。并给出获取该映射的域名服务器IP地址。如果注重准确性,可联系该服务器。

  (b)高速缓存中每一映射都有一个最大生存周期,规定该映射在缓存中保留的最长时间,时间到,系统将它删除。

  主机上的高速缓存技术:主机将解析器获得的域名-IP地址对应关系存储在高速缓存中,先找高速缓存,在找本地域名服务器。

  3、对象类型与资源记录

  (1)对象类型与类别

  为区分不同类型的对象,域名系统中每一条目都被赋予了类型属性,这样一个特定名字就可能对应域名系统的若干条目。域名还被赋予“类别”属性,标识使用该域名对象的协议类别。

  (2)资源记录

  域名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域名与IP地址的映射关系都被放置在资源记录中。每一条资源记录通常有域名、有效期、类别、类型和域名的具体值组成。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2015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特点03-27

2015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以太网03-29

2015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上)12-07

2015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下)12-07

2015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系统12-12

2022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分组交换技术的概念12-12

2015计算机三级考试《网络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技术基础12-12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展望03-29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题库03-23

2015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