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百分网手机站

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模拟试题四答案及解析

时间:2020-11-10 18:29:11 试题 我要投稿

2015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技术》模拟试题(四)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构成。外模式是用户可见的部分数据的存在形式;模式可以等价为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且用户不可见,是三级模式的中间部分;内模式对应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当模式改变时,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像作相应的改变,但是外模式可以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因此,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2.C【解析】应用服务器是指通过各种协议把商业逻辑提供给客户端的程序。它提供了访问商业逻辑的途径以供客户端应用程序使用,并接收来自于Web浏览器的用户请求,根据应用领域业务规则执行相应的数据库应用程序,通过访问接口向数据库服务器提出数据操作请求;它亦接收来自于数据库服务器的数据访问结果,并通过客户端将结果返回用户。所以当数据库服务器出现问题时无法向用户提供服务。

  3.D【解析】关系模式描述关系的静态结构,它是静态、稳定的,而关系是动态、随用户对数据库的操作而变化的。考生要区分开来关系模式与关系。

  4.A【解析】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等。Ⅱ属于物理设计阶段,Ⅲ属于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故答案选A。

  5.B【解析】Ⅲ:一个属性的值必须属于唯一的域,域在这里相当于数据类型的子集,属性的取值必须为同一域。V:标识属性的值不能重复且不可以为空。

  6.B【解析】关系模型中的候选码定义为某一组属性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则称为该属性组的候选码,所以其候选码属性的取值必须不能有重复也不能为空。题目中姓名,职业,出生日期都可能重复。

  7.D【解析】人机界面的设计可采用原型迭代法,首先进行初步设计,再进行用户界面细节设计,最后是原型设计与改进。

  8.B【解析】需求分析就是分析用户的应用请求。Ⅲ和Ⅴ不是用户所考虑的问题,Ⅴ属于系统的物理设计阶段,Ⅲ属于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所考虑的问题。

  9.D【解析】这属于UML设计范畴,所有活动有关判断的部分要用菱形表示。

  10.D【解析】数据库中的日志文件通常记录数据库的操作记录,对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当数据库被破坏或者出现故障时,常常需要根据日志文件来对数据库进行恢复等操作,手动删除tempdb中的Et志文件则将会破坏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A【解析】复制数据库的方法有:①使用复制数据库向导在服务器之间复制或移动数据库。②还原数据库备份,若要复制整个数据库,可以使用BACKUP和RESTORE Transact_SQL语句。通常,还原数据库的完整备份用于因各种原因将数据库从一台计算机复制到其他计算机。所以选A。

  12.C【解析】Ⅲ表示在地址1的所有记录中地址不允许重复,即每个职工的地址1都不同且每个职工的地址2也不允许重复。UNIQUE是对创建的表的属性约束条件,与位置无关。

  13.D【解析】建立索引是加快查询速度的有效手段。在SQL语言中,建立索引使用CREATE INDEX语句,一般格式为:CREATE[UNIQUE]INDEX<索引名>ON<表名>(<列名>[<次序>],<列名>[<次序>],)INCLUDE(属性名)WHERE约束条件所以根据题意选D。

  14.A【解析】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可以用CHECK短语指定列值应满足的条件,也可以用触发器约束,通过服务器自动激活相应的触发器,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所以触发器或CHECK约束都可以实现。但DEFAULT约束不能实现用户自定义的完整性,只能表示实体或参照完整性。

  15.A【解析】用户若想在SQL Senrer中访问数据库的表,必须同该表建立一个连接表示通信渠道,当连接中断时,无法对其进行访问。B中只有用户与#temp建立的连接才可以访问到表。C中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该表,只有U1用户和由U1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D项很明显也不正确。故答案为A。

  16.A【解析】当用户被赋予的两种角色的权限出现冲突时,为了安全起见,都是DENY优先。而没有规定DENY权限的,如本题中的SELECT,则用户可以使用此权限。所以选A。

  17.C【解析】db_datawriter角色可以对表中的数据执行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U1用户属于此角色中的成员,其继承了db_datewriter角色的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权限。所以选C。

  18.A【解析】在客户机和数据库服务器上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带的客户端程序分别执行都很慢,则排除了网络对于数据处理操作的影响。

  19.C【解析】数据库系统的更新既包括应用系统及其相关的数据库对象,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所在的操作系统的环境。

  20.C【解析】1是数据库维护工作中的数据库备份,不属于数据库监控分析中的内容。

  21.C【解析】传统的索引如有序索引、树型索引都是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即在结构中查找记录时需要进行一系列与关键字的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不希望经过任何比较,一次存取便能得到所查记录,则就必须在记录的存储位置和它的关键字之间建立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每个关键字和结构中的唯一的存储位置相对应,因而在查找时,要根据这个对应关系f找到给定值K的像f(K)。若结构中存在关键字和K相等的记录,则必定在f(K)的存储位置上,由此,不需要进行比较便可直接取得所查记录。这样的对应关系f称为hash函数,这种方法叫hash索引。其它三个答案都会有索引值的比较。

  22.B【解析】Ⅱ错误原因是题目中已经说明数据库服务成为主要瓶颈,因此跟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无关,而且改变操作系统进程优先级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有可能会造成其它错误。Ⅲ错误是因为数据库系统中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有一些执行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已经很优化,而若使用文本方式存储数据,则数据管理要用户自己完成,处理更繁琐且效率较低。

  23.D【解析】系统数据库master、model、msdb因为被修改地较少,且对数据库系统影响较大,所以每次修改后应及时备份;而用户自定义的数据库(如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常不定期的修改,而且每次修改量不大,如果每次修改后重新备份则对系统操作冗余性较大,所以采用定期备份;而tempdb是系统临时文件的数据库,每次启动后都会清空,所以没必要备份。所以选D。

  24.B【解析】文件备份主要是对数据库中数据文件的备份,不对日志文件备份,因此在备份完成之后必须再对日志进行备份。所以选B。

  25.C【解析】Ⅱ和V是介质故障,又称为硬故障,是指物理设备的损坏导致数据库无法运行,而Ⅳ是人为攻击破坏。系统故障是指造成系统停止运转的任何事件,使得系统要重新启动。所以选C。

  26.C【解析】在分布式数据库查询中,导致数据传输通信代价大的主要原因是各个站点分片问的连接和并操作,A错;分布式数据库中的分布透明性包括分片透明性、位置透明性、局部数据模型透明性,其中分片透明性是最高层次的透明性,B错;分布式数据库的目标是本地自治、非集中式管理、高可用性、位置独立性、数据分片独立性等,D错。故答案选C。

  27.B【解析】数据的水平分片是在关系中从行(元组)的角度依据一定条件划分为不同的片断,关系中的每一行必须至少属于一个片断,以便在需要时可以重构关系。故B错误。

  28.A【解析】并行数据库常用的划分技术有轮转法、散列划分、范围划分。轮转法:对关系顺序扫描,将第i个元组存储到标号为Di mod n的磁盘上;该方式保证了元组在多个磁盘上均匀分布。散列划分:选定一个值域为{0,1,…,n-1}的散列函数,对关系中的元组基于划分属性进行散列。如果散列函数返回i,则将其存储到第i个磁盘。范围划分:该策略按照关系中某个属性的取值范围将数据文件划分为几部分,分别存放到磁盘L。由此可见,轮转法最适合于扫描整个关系的应用,并在扫描时可以并行地从几个磁盘读取数据,负载平衡,充分发挥了并行性。

  29.B【解析】对于训练集S,测试集A利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通过训练集构建一个分类器,将测试集A作为分类器输入,经过分类器后会得到相应的类别号。即使相同的`类别编号的训练集也可能对应不同的属性集,所以单纯的通过对属性集差别的比较来识别类别不准确,故A错。关联规则挖掘是发现交易数据库中不同商品之间的联系,而本题是对数据进行分类,与题意不符,故C错。D项属于无监督学习算法,对类别并没有规定明确的前提条件,与本题所给的条件无关。综上可知,选项B正确。

  30.D【解析】数据仓库是为了构建新的分析处理环境而出现的一种数据存储和组织的新技术。它的建立能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资源,把数据转换为信息,从中挖掘出知识,最终创造出效益。数据仓库有若干基本特征,包括不可更新性和随时间变化性。所谓不可更新性就是用户在提取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并不会同时对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更新操作,而数据变化性是数据仓库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数据的更新和处理。综上可以看出,数据仓库的更新与时问间隔有关,所以不会实时更新,即排除A、C,又因为对用户进行推荐时要结合以往的历史数据而不是仅通过当前数据分析,即B错。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