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3月计算机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不知道大家都复习得怎么样了呢?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考生搜索整理了关于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练习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以下针对全局变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extern说明符可以限制全局变量的作用域
B.全局变量是在函数外部任意位置上定义的变量
C.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从定义位置开始至源文件结束
D.全局变量的生存期贯穿于整个程序的运行期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在不同编译单位内用extern说明符来扩展全局变量的作用域,extem可以将全局变量作用域扩展到其他文件,而不是限制全局变量的作用域,答案为A选项。
2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字符串可以用关系运算符进行大小比较
B.函数调用strlen(s);会返回字符串S实际占用内存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C.C语言本身没有提供对字符串进行整体操作的运算符
D.当拼接两个字符串时,结果字符串占用的内存空间是两个原串占用空间的和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字符串处理函数strien、strcat、strcmp。B选项中strlen返回的是字符串s实际占用内存大小加上结尾符,A选项中不能用关系运算符进行大小比较,可以使用strcmp。D选项当使用连接函数strcat时,内存空间会减少一个字符位置。
3. 在C语言中,以 D 作为字符串结束标志
A、’\n’
B、’ ’
C、 ’0’
D、’\0’
4.下列数据中属于“字符串常量”的是( A )。
A、“a”
B、{ABC}
C、‘abc\0’
D、‘a’
若干个字符构成字符串
在C语言中,用单引号标识字符;用双引号标识字符串
选项B,C,分别用{}和’’标识字符串
选项D,标识字符。
5.已知char x[]="hello", y[]={'h','e','a','b','e'};, 则关于两个数组长度的正确描述是 B .
A、相同
B、x大于y
C、x小于y
D、以上答案都不对
C语言中,字符串后面需要一个结束标志位'\0',通常系统会自动添加。
对一维数组初始化时可采用字符串的形式(例如本题数组x),也可采用字符集合的形式(例如本题数组y)。在以字符串形式初始化时,数组x不尽要存储字符串中的字符,还要存储字符串后的结束标志位,因此数组x的长度为6;在以字符集合形式初始化时,数组y,仅存储集合中的元素,因此数组y长度为5
6若有定义语句:char a='\82';则变量a( )
A.说明不合法B.包含1个字符C.包含2个字符D.包含3个字符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char a='\82',定义字符量a,char型变量值为1个字节长度,并从右侧开始运算,所以a的值应为'2'。因此B选项正确。
7下面关于位运算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示“按位或”的运算
B.#表示“按位异或”的运算
C.&表示“接位与”的运算
D.~表示“按位异或”的运算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位运算。^为按位异或,|为按位或,~表示按位取反。所以C选项正确。
8若fp已定义为指向某文件的指针,且没有读到该文件的末尾,则C语言函数feof(fp)的函数返回值是
A.EOFB.非0C.-1D.0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文件的定位,feof函数的用法是从输入流读取数据,如果到达文件末尾(遇文件结束符),eof函数值为非零值,否则为0,所以选项D正确。
8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要适当地修改代码,就可以将do-while与while相互转换
B.对于“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循环体”首先要计算表达式2的值,以便决定是否开始循环
C.对于“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循环体”,只在个别情况下才能转换成while语句
D.如果根据算法需要使用无限循环(即通常所称的“死循环”),则只能使用while语句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B选项中,for语句中需要先求解先求解表达式1;C选项中,for语句使用最为灵活,它完全可以取代while语句;D选项中,对于死循环,也可以使用for语句。因此A选项正确。
9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课程c(课号,课名),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则表sc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
A.课号,成绩B.学号,成绩C.学号,课号D.学号,姓名,成绩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学号是学生表s的主键,课号是课程表c的主键,所以选课表SC的关键字就应该是与前两个表能够直接联系且能唯一定义的学号和课号,所以选择C。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软件是程序、数据和文档
B.软件是程序和数据
C.软件是算法和数据结构
D.软件是算法和程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计算机软件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机器可执行的程序和数据;二是机器不可执行的,与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使用等有关的文档。故选A选项。
练习题二
1. 若“int n; float f=13.8;”,则执行“n=(int)f%3”后,n的值是(A)
A、1
B、4
C、4.333333
D、4.6
“(int)f“表示将f中的值强制类型转换为整型,即将13.8的小数部分舍掉,转换为13;然后计算13%3,结果为1,再将结果赋给变量n,因此n的值为1
2. 以下对一维数组a的正确说明是: D
A、char a(10);
B、 int a[];
C、int k=5,a[k];
D、char a[3]={‘a’,’b’,’c’};
详见教材P143~144,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
类型符 数组名 [常量表达式]
类型符是指数组中数组元素的类型;数组名要符合标识符命名规则;常量表达式是指数组的长度(数组中包含元素的个数),其值只能是整数,不可以是变量,而且从1开始计数。
选项A,常量表达式只能放在中括号 [ ]中
选项B,只有在对数组初始化(即赋值)的时候才可以省略数组的长度,B中并未对a进行初始化。
选项C,常量表达式不能为变量。
3.以下能对一维数组a进行初始化的语句是:( C )
A、int a[5]=(0,1,2,3,4,)
B、 inta(5)={}
C、 int a[3]={0,1,2}
D、 int a{5}={10*1}
详见教材P145,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
选项B,D,常量表达式只能放在中括号 [ ]中
选项A,数组可以看做是若干个相同数据类型元素的有序集合,因此以集合的形式对其初始化,使用{ }对其初始化,选项A用了().
4.在C语言中对一维整型数组的正确定义为 D 。
A、int a(10);
B、int n=10,a[n];
C、int n;a[n];
D、#define N 10
int a[N];
5、已知:int a[10]; 则对a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D )。
A、a[10]
B、a[3.5]
C、a(5)
D、a[0]
详见教材P144,数组元素的引用
数组名[下标]
引用数组元素时,[ ]中的下标为逻辑地址下标,只能为整数,可以为变量,且从0开始计数
int a[10]表示定义了一个包含10个整型数据的数组a,数组元素的逻辑地址下标范围为0~9,即a[0] 表示组中第1个元素; a[1] 表示组中第2个元素; a[2] 表示组中第3个元素; ......;a[9] 表示组中第10个元素.
选项A,超过了数组a的逻辑地址下标范围;
选项B,逻辑地址下标只能为整数
选项C,逻辑地址下标只能放在[ ]中
6.下列不正确的定义是( A )。
A、int *p=&i,i;
B、int *p,i;
C.int i,*p=&i;
D、int i,*p;
选项A先定义一个整型指针变量p,然后将变量i的地址赋给p。然而此时还未定义变量i因此编译器无法获得变量i的地址。(A与C对比,选项C先定义变量i,则在内存中为i分配空间,因此i在内存空间的地址就可以确定了;然后再定义p,此时可以为p赋i的地址,C正确)
7. 若有说明:int n=2,*p=&n,*q=p,则以下非法的赋值语句是: ( D )
A、p=q
B、*p=*q
C、n=*q
D、p=n
p,q同为整型指针变量,二者里面仅能存放整型变量的地址。
选项A,q中为地址,因此可将此地址赋给p
选项B,*p表示p所指向对象n的内容,即一个整数;*q表示q所指向对象的内容,由于在定义q时为其初始化,将p中n的地址给q,因此p中存放n的地址,*q表示q所指向对象n的内容.因此*p=*q 相当于 n=n;
选项C,n=*q 等价于n=n;
选项D,p中只能存放地址,不能将n中的整数值赋给p
8.有语句:int a[10],;则 B 是对指针变量p的正确定义和初始化。
A、int p=*a;
B、int *p=a;
C、int p=&a;
D、int *p=&a;
选项A,a是数组名,不是指针变量名,因此不可用*标注数组名a
选项C,a是数组名,数组名就是地址,无需再用地址符号。而且在定义指针变量p时,应在变量名前加*,标明p是指针变量
选项D,a是数组名,数组名就是地址,无需再用地址符号。
9.若有说明语句“int a[5],*p=a;”,则对数组元素的正确引用是( C )。
A、a[p]
B、p[a]
C、*(p+2)
D、p+2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a的长度为5,然后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并同时对p进行初始化,将数组a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a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0]的地址。
对于数组元素下标的引用(详见p144), 一般形式 数组名[下标] 其中下标为逻辑地址下标,从0开始计数,方括号中的下标可以是变量,可以是表达式,但结果一定要是整数。
选项A,p中存放的是地址,不是整数,不能做数组元素的下标
选项B,a是数组名,数组名就是地址,不是整数,不能做数组元素的下标
选项C,(重点!!!详见p231~234) p+2表示指向同一数组中的下两个元素的地址,当前p指向a[0],则p+2表示a[2]的地址,因此*(p+2)表示a[2]的内容
10. 有如下程序
int a[10]={1,2,3,4,5,6,7,8,9,10},*P=a;
则数值为9的表达式是 B
A、 *P+9
B、 *(P+8)
C、 *P+=9
D、P+8
(重点!!!详见p231~234)
首先定义一个整型数组a,a的长度为5,然后定义一个指针变量P,并同时对P进行初始化,将数组a的地址赋给P。因此此时P中存放的数组a的首地址,即数组中第一个元素a[0]的地址。
数组中9对应的是a[8], 选项B,P+8表示数组中后8个元素的地址,即a[8]的地址。*(P+8)则表示该地址内所存放的内容,即a[8]的值。
选项A,*P表示P所指向对象的内容,此时P指向a[0], *P即a[0]的值1. *P+9=1+9=10
选项C,*P表示P所指向对象的内容,此时P指向a[0], *P即a[0]的值。因此*P+=9 即*P =*P+9, 等价于a[0]=a[0]+9.
选项D,P+8表示数组中后8个元素的地址,即a[8]的地址,而非a[8]中的值。
11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只能调用库函数
B.实用的C语言源程序总是由一个或多个函数组成
C.不同函数的形式参数不能使用相同名称的标识符
D.在C语言的函数内部,可以定义局部嵌套函数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A选项中,”用户自己定义的函数只能调用库函数”描述是不正确的,也可以调用自定义函数;C选项中,对于不同函数的形式参数可以使用相同名称的标识符;D选项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不可以嵌套,但函数的调用可以嵌套。因此B选项正确。
12 以下关于C语言数据类型使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要处理如“人员信息”等含有不同类型的相关数据,应自定义结构体类型
B.若要保存带有多位小数的数据,可使用双精度类型
C.若只处理“真”和“假”两种逻辑值,应使用逻辑类型
D.整数类型表示的自然数是准确无误差的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C语言中没有逻辑类型,所以c错误。若要保存带有多位小数的数据,可以用单精度类型也可以用双精度类型。处理包含不同类型的相关数据可以定义为结构体类型。整数类型可以无误差的表示自然数。
13下面选项中关于编译预处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预处理命令行必须使用分号结尾
B.凡是以#号开头的行,都被称为编译预处理命令行
C.预处理命令行不能出现在程序的最后一行
D.预处理命令行的作用域是到最近的函数结束处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预编译的预编译处理命令行,预处理命令行不能以分号结尾,所以A选项错误,预处理命令行可以出现在程序的最后一行,预处理命令行作用域是整个文件。
【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二级《C语言》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0-10
计算机二级《C语言》基础练习题及答案10-13
计算机二级《C语言》练习题及答案201608-20
2016计算机二级《C语言》练习题及答案10-02
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冲刺练习题06-21
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模拟练习题07-23
2016计算机二级考试C++练习题及答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