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30 15:52:1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一〗 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 对于正方形 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活动二 〗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 红领巾 剪刀 吸管

  师: 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 【课件演示 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 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

  生1: 角尖尖的

  生2: 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 ,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 创造

  师: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 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 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 , 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 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 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 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 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 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 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 ,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 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活动四〗探索

  师: 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 怎么变?

  生1: 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 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 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 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 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 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 : 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 不是 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 不是 两条边张开的大 ,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设计意图 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 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 我们认识了角, 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 师巡视】 说一说 , 你是怎样画的。

  生1: 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 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 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 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 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觉得谁表现最好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河北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

  56、57页例

  1、例2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教学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4根小棒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

  师:摆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

  2 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设计意图:由已知的事物产生新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们能找出我们刚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生: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踢球、老师带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用剪刀修剪花木......过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图中发现了这么多的角,角就是这样的,大家看清楚了吗?

  2、(出示课件)生活中的角。

  A、生观察发现角。

  B、师介绍角。

  过渡: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生活中认识了一些角,你们能从身边找到那些角?

  3、折角。(学生用准备好的不同形状的纸试着折一个角,折好了把角举起了,让大家欣赏。并指明说你是怎样折的?谁折的.和他不一样?)

  4、摸角。(把折好的角,用手摸一摸,感受感受。并指明说,你摸的是角的什么地方?有何感受?)

  5、玩角。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活动角,玩一玩,发现了什么?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反之,角的张口越小,角越小。

  6、猜角。猜一猜哪个角大?猜一猜——演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7、创造角。(4人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学具创造一个角)

  8、画角。(课件演示——师板演示范——生试画——评价——读画角儿歌,加深画法)

  师:大家画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不但聪明,动手能力也很强,可谓是心灵手巧,可老师还是想考考大家的动手能力,想不想试一试。

  生:想

  师:认真听老师说要求。

  你们的学具袋中有这样的长条和图钉,你能用两个长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每两名同学进行合作做角。做角时一定要注意尖尖的图钉不要扎到手。做好后两名同学互相说一说哪里是角的顶点,哪里是边,一会儿找同学在全班进行汇报,开始吧!

  生:小组讨论后到前面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外化他们刚刚建立的对角的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思考怎样将无角的东西变出有角来数学层面的认识,以多样表现单一,巩固了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

  ①判断;

  ②下图中有几个角。

  2、书上p58页练一练

  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谁愿意来说说你都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布置作业:

  学生设计一幅简单的美丽图案,用上角的知识,或者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指给家人看看。任选一题。

  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生活中的角和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会画角,知道角有大小。在生活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性经验,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活动,丰富学生对角的认识。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创设生动活泼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大家见见我们的老朋友,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你能摆出一个三角形吗?动动手,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

  师:请你任意拿走一根小棒。你认识现在这个图形吗?

  生:这是一个角。

  揭示课题:初步认识角。

  【评析:引入简洁、巧妙自然。】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师:这是那里啊?(校园)在这美丽的校园里你发现哪儿有角?

  生1:我发现了门上有一些角,操场上也有角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师:角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请小朋友试着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

  组织交流,并让学生指出课桌、数学书等物体面的角。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让学生在找角、指角的活动中感知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平面图形,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2、抽象图形,形成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样身边的物品,你能把角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

  请学生找出各种物体的角。

  师:“这些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角的前面尖尖的,旁边直直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角尖尖的地方在手心扎一下,看看手心上留下了什么?(一个小圆点)

  师:(指着课件屏幕上的点)这点是角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数学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顶点”。角还有什么呢?(两条直直的线)

  师:(画出两条边)这两条直直的线,数学家也给它们取了名字,叫做“边”。

  请个别小朋友上台指出其它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全班展示)

  师:(师拿出三角板,指着其中的一个角)这是三角尺上的一个角,你能分别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指名指一指三角尺上角的顶点,摸一摸角的两条边,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板书黑板)

  【评析:“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结论,教师没有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是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随后的指一指、摸一摸等活动,既巩固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又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3、观察找角、合作交流

  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请在小组内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成员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学习)

  师:“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

  集体交流,总结指角的方法:先指顶点,再从顶点延伸到两条边。

  师:“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知识。”

  【评析: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观察发现数学问题的习惯。】

  4、体验感悟,动手画角

  师:你知道怎样画角吗?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指导画角:请学生翻开书本39页,齐读画角的方法。

  教师示范:先画一个点,从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标出顶点、边。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投影展示,集体交流。

  三、强化知识,练习巩固

  师:“角”非常想和大家做朋友,不过,它要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那我们就开始“闯关大行动”吧!

  第一关:辨认角。

  师: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下面题目)

  生1:第一个图形是角。

  师: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学生到屏幕前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生2:第二个图形不是角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有一条边是弯的。

  继续完成后面三个图形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第二关:数角。

  师:(课件出示题目)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师:各是什么图形?有几个角?

  生1:三角形有3个角。

  生2:五边形有5个角。

  生3:第三个图形只有1个角。

  师:为什么这个图形只有一个角?

  请学生上来指一指,并说一说理由。

  生4:圆有0个角。

  【评析:练习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重点,既巩固了对角的认识,又增强了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四、深入课堂,比较角的大小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唱谜语歌《这是什么》(边唱边表演动作。)

  师:你们能猜出是什么吗?

  生:闹钟

  师:你们真聪明!(课件演示3个不同时刻的闹钟。)

  师:闹钟上有角吗?

  生:有。

  师:钟面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

  师:小熊、白兔、青蛙争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小朋友来评评理。

  小组讨论:比较角的大小。

  请3名同学拿着小熊、白兔、青蛙的号码牌站在屏幕前。

  集体交流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生: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大,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小。……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黑板)

  【评析:运用谜语歌,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掌握了运用观察法比较角的大小。】

  五、动手操作,做活动角

  师:下面咱们自己动手摆一个角,请小朋友们拿出两根吸管在桌面上摆出一个角,教师示范用吸管做成一个角。

  学生动手摆角。

  指名演示,并说一说角的组成。

  师:请大家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大的角;再做一个比老师做的小的角。

  同桌互相交流学习。

  【评析:学生用两根纸条“做”出了一个角,是教学过程中自动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师敏锐地捕捉了这一资源,通过转动角的一条边使角变大或变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引起质疑,突破难点

  师:比一比,哪个角大?(课件演示两个边不同长短的角)

  小组讨论。

  生5:第二个角的边长,所以第二个角大。

  生6:两个角一样大。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6说出想法。

  师演示动画:第一个角两边同时延长,第二个角平移到第一个角的位置,刚好重叠。

  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板书黑板)

  【评析:借助多媒体动画,直观生动,有效突破了难点;从通过观察可以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到通过观察不能确定两个角的大小,引起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平衡,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反复实践,找到比较角的大小的新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了数学思考能力。】

  七、巧摆小棒,提升思维

  操作要求:小朋友只能任意用两根小棒,摆出有角的图形,看看有几种摆法?

  学生演示:

  八、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有什么收获呢?

  生:高兴。

  生1:我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生2: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生3:我还知道了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边张开的越大,角越大;边张开的越小,角越小。

  师:好,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真多啊!有关“角”的组成、特点以及如何辨认角的大小都学会了,真了不起!

  【总评】

  第一,贴近学生的生活,把生活中的原型抽象成数学概念,在通过对教的认识寻找周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经历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过程,将数学知识植根于生活的沃土。

  第二,从直观形象的事物入手,重视让学生亲自感知。教的概念比较抽象,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从解释、概括,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王老师多处让学生亲自感受、体会。例如新授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抽象出角的图形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角,通过这样不同层次的感知,初步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第三,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王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做角、玩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多种角的大小和比较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第1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在实践中充分感知角,让学生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孩子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教学设计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学生充分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办法,使学生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学生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辨别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学生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既发展了学生思维,也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学生在获得了从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3.发展题: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学生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呈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学生答,教师总结)

  (三)教学效果评价

  第2课时 《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

  2.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

  教学难点:掌握判断直角和画直角的方法。

  (三)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含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 探索新知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发现。

  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1、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2、 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你有什么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三角板,活动角,,五角星纸片等。

  【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带孔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认识它吗?(五角星)

  师: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

  师:你可真聪明,那你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里吗? 生:指角 师:不错,这就是它的角,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角,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认识角好吗?(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1、 联系实际,找角

  师:小朋友们刚才能够指出五角星中的角,一看大家就很聪明,老师忍不住想考考大家,我们这里有一张美丽的校园情景图,大家能找出这幅图中隐藏着的角吗?我要看看谁的眼力最好。

  生:到前面指角

  师:看来大家个个都是火眼金睛,这么快就找出了这里面的角。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

  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演示)

  出示幻灯片,练习指角、辩角。

  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学生做笔记)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对碰三:动手操作,比角

  1.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2.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

  (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出示幻灯片,练习比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对碰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现在大家已经会比角了,那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

  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

  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

  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比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

  教材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找直角——判断角——折直角——画直角四个环节,由易到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直角的认识。同时这几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纵向逐步加深的认识过程,可以使学生迅速准确地形成空间观念,为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直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二年级学生虽然没有形成直角的概念,但能够初步辨认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直角,对直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

  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角的认识及角的小大的比较。

  难点:正确画直角。

  教学准备

  课件、三角板

  教学流程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 ↓

  探究新知→认识直角,会用直尺画直角

  ↓ ↓

  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复习导入

  1.角有( )个顶点(1个顶点),( )条边(2条边)。

  2.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角。

  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师: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尺,观察一下三角板上有没有你认识的角。学生观察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2.小组讨论:三角尺上的直角有什么用途呢?

  3.交流汇报。当学生提出用三角尺来检验直角时,教师要在学生说完后用对比的方法加以说明。让学生用这个方法比一比自己折出的角是不是直角。

  4.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比一比自己周围的一些角是不是直角。

  5.用三角尺画直角。

  (1)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

  (2)尝试用三角尺画直角。

  先画一个点→以这点起画一条线→把三角尺的'一直角边与线重合,三角尺的顶点与点重合,沿着三角尺另一边画一条线→画成一个直角。

  (3)电脑显示画直角。

  (4)在方格纸上画出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师:你们能不能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下面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画时,教师巡视并指正画的方法。

  巩固应用

  1.练习八的第6题。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检验。

  2.练习八的第7、8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3.生活中的数学。

  这里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提示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直角?哪些地方用到直角?什么时候会用三角尺画角?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7

  一.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68页“认识角”。

  二.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1.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2.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难点:会用尺子画角,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

  4.学具准备:纸、尺子、长角形卡片,活动角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间:1分钟)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角,你们想认识它吗?(板书课题:初步认识角)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直入主题,亲切的儿童语言能具有亲和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1分钟)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培养观察、操作、抽象思维等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

  三展开活动,学习新知(时间:30分钟)

  1.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展示角: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漂亮的外衣,变成这样。(多媒体演示红领巾、扇子、闹钟、剪刀,将物体隐藏,出现三个角)(出示例1图).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感知能力差,让抽象图形,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2)找角

  师:同学们,除了大屏幕中的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或者在我们的教室,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大家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把你看到的,找到的角说给你的同桌听,好吗?(同桌交流)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角?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角有一定初步的感知时,再次巩固对角的初步理解,为突破重难点奠定基础。)

  (3)认识角:

  ①谁能说说角是什么样的吗?

  先让学生摸教师的三角形,摸任意一个角,感受一下角是怎样的,再自由发言,最后老师告诉学生: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

  ②学生任意摸摸身边的角,边摸边说角的各部分名称,从而巩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③小结:原来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边讲边屏幕板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突破重点。)

  (4)判断角

  角爷爷过生日,设宴请客,客人都是角家族的成员,瞧,这些图形都说自己是角,赶来参加宴会,小朋友,快帮帮角爷爷,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动手实践,感知角的大小。

  (1)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纸,动动脑筋,看谁能用手中的纸折出一个角。(同桌交流)(投影学生折的角)

  (2)认识角的大小

  .课前老师给每组发了一个活动的角,请大家拿出来,

  (一)出示学习指导(共10分钟)

  学习指导:

  步骤一:拉一拉角的'两边,看看角的变化。

  步骤二:讨论: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大,什么情况下角会变小?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汇报交流:

  1.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引导:原来角是有大小之分的,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那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关系吗?(相应出示幻灯片填空:角的大小跟(两条边张开)的程度有关系,张开的口(大),这个角就(大),张开的口(小),这个角就(小)。)。

  2.比大小:老师也做了两个角,分别是蓝角和红角,(多媒体出示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度不同的角),你们觉得老师做的怎么样?猜一猜哪个角大?瞧!哥俩在争吵呢?他们在吵什么呢!结果如何,让我们赶快去看看吧!得出小结:(角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然后出示《儿歌》,帮助学生记忆。

  3.认真观察,体验画角。

  教师示范画角,学生模仿用手在纸上画角。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环节来突出难点)

  四.巩固练习,拓展新知。(时间:6分钟)

  1.讲述蓝猫去梦幻乐园的故事,看到这样几个字母:MFT,原来这是一个密码,只要找出这里面有几个角,洞门就会打开,你能帮帮他吗?

  2.蓝猫进入梦幻乐园:

  (1)游戏:射篮球(数出下面图形有几个角和几条边)

  (2)拓展题:坐火箭:给你一个长方形,只能剪一刀,现在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巩固对角的认识。)

  五.课堂小结,升华新知。(时间:1分钟)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请闭上眼睛想想,你今天学会了什么?谁表现得最好。

  (设计意图:再次巩固学习这一课的新知。)

  六.课后作业:

  (时间:1分钟)我们今天认识了角,请同学们回去仔细观察一下,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角,听说过哪里有角,明天跟老师或同学们分享一下,好吗?(设计意图:巩固本课学习的新知)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边

  记作: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加强学生的直观操作和探索活动。

  3.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条若干,手工纸若干,图钉若干

  教学设计

  【活动一】引入

  师:出示一张圆形的纸片,这是什么?

  生:是圆形的纸片。

  师:老师今天就用这张小小的纸片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大家想看吗?那可要看仔细了,我先将它对折,再折。然后用剪刀这样一剪,猜一猜变成了什么?

  生:五角星......

  师:哦!真厉害,知道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边揭示谜底边展示在黑板上)

  生:因为它有五个角。(板书:角)

  师:真聪明!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一起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补充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师:黑板上的五角星是一颗闪烁着智慧的数学星,我们将奖给在这节课上开动脑筋,善于发现,积极发言的同学。

  【活动二】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师:其实我们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都藏着角,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它也藏着角宝宝,你能将它找出来吗?现在就拿出你的三角板,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这三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生:三个角都是尖尖的。

  生:角的两边是直直的,很滑。

  师:引导学生有序再次摸一摸角,对这就是角。那我们数学上又是怎样来表示角的呢?看清楚了。(示范画角)老师怎样画出角

  生:先打一点,再画出两条直直的线。

  师:点,直直的.线。观察的非常仔细,那他们有没有属于自己名字呢,请孩子们自学数学书32页。再告诉老师

  生: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师板书)

  师: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它可是个顽皮的家伙特别喜欢捉迷藏现在它藏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我们赶快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生:小组活动

  师:瞧,它又藏到了图行客人中,我们把它找出来。

  【活动三】创造

  1.折角

  师:孩子们真棒,一个也没有逃出你们的慧眼。那你们想不想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角呢?现在拿出你们的手工纸,比赛开始!

  生:折纸

  师:展示几个动作快的孩子的做品。(这是角吗,它的顶点和边在哪里)

  2.做活动角

  师拿出一个活动角:老师这儿有一个角,(师扳动角的两边),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我这样儿的活动角?试试吧

  【活动四】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活动五】牛刀小试

  1.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p35练习八第2题)

  2.开放题:对着正方形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活动五】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有哪些收获,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回到家再找一找,角是不是又藏到你家去了呢?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数学的图形王国里走一走,看看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新知识,获得什么新本领,好不好?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 在生活中找角。

  2、 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板书)

  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学习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角。

  【教学难点】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燃激情。

  师:国庆节快到了,田老师做了一面国旗,国旗上有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认识。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索

  1、阅读课本38页的主题图。(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图中都有什么人?他们都在干什么?其实这幅图中还藏着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幅图中那里有角?(边说边标出角)

  2、找日常生活中的角。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三、多元互动、合作探究

  1、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指教)

  2、展示生活中物体的角。

  3、抽象角,建立角的表象。

  (1)如果把这些物体去掉,只剩下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子呢?再用手比划比划。

  (2)出示抽象的角。

  这就是数学上的角,这些角一样吗?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同桌说一说)尖尖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直直的线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板书: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创造角。

  学生创造角后,上讲台展示。

  5、利用活动角创造角,感知角的大小。

  怎样才使角变大,想一想角的大小和谁有关系?

  6、自读课本角的画法,自己画角。

  四、学习检测、自主探究。

  1、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

  2、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五、拓展探究。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2、在情景中找角,摸角、制作角,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

  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感知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重点:

  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想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把题目读一: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8页。

  a、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哪里吗?(美丽的校园)

  b、谁来说说图中画了哪些景物?

  c、图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呢?同桌间huxia指一指,说一说

  2、教学例1

  (1)找角

  a、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剪刀钟面三角尺

  b、让学生找实物中的角。

  C、师:这三个物品都有角,闭上眼睛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

  生:都是尖尖的。

  生: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

  a、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板书)

  师:这是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这个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一个角。(也就是角有1个顶点,两条边)

  b、学生齐说角的名称。

  C、判断角,学生判断再说理由。

  (3)判断角的大小。

  师: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呢?

  a、教师画线,提问,角有什么变化吗?

  b、剪刀演示。

  c、教师小结:角的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4)画角

  师:先确定一个顶点。

  师:从顶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就组成了一个角。

  师:学生练习画角,教师纠正。

  师:展示画得较好的同学。

  最后要求学生把角的名称写上去。

  三、完成做一做。

  四、教师小结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2

  初步了解角度,了解角度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比较角度大小;将用尺子画出这个角。

  2.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对学生的运动发展变化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营造平等、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角的表示形式,知道角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并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画角,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介绍1

  从复习中引入新的经验

  老师:同学们,老师有四根一样长的棍子。你能用这四根棍子画出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盛:你可以放一个正方形。

  老师:很好。如果你拿掉一根棍子,你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

  生:你可以画一条三角形的线。

  [学生继续示威]

  老师:如果你从一个三角形中取出一根棍子,它是什么形状?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度。

  同时,学生将在舞台上进行自我展示,激发兴趣,激发情感,活跃学习气氛。

  活动2的感觉

  从对象中抽象角度

  课件展示实物

  钟脸红围巾剪刀草

  老师:所有这些物体都暗示了我们今天需要知道的角。让我们把这些角的.漂亮外衣脱掉,做成这样。

  老师:你能找到你旁边的那个角落吗?找到角落,摸一摸。这个角是什么样的?

  生1:尖锐的

  生2:直走两边的拐角

  设计意图角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物体周围有很多角。在这里,角是来自对象的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学习角是抽象,使学生能体验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它。真正的问题激发人们探索数学的兴趣。]

  创建活动[3]

  老师:同学们,我们需要做一个角模型,选择哪个工具,试着去做。[学生从袋子中选择两根有洞的小棍子做一个角]。通过刚才的移动角度,你会发现一个角由几个部分组成。

  生1:我认为有两部分。两根棍子。

  生2:我也认为是两个部分。

  老师:如果没有与孔的点连接会是什么样子?

  生1:你连不了两根棍子。

  生2:不会转弯。

  盛三:拐弯,这个洞不能再小了。

  老师:是的,我们发现这个角由三部分组成。我们称这两根木棍为角的“边”。两根木棍相交的地方称为角度的“顶点”。比如说,你要移动的角的

  顶点和边在哪里?]

  活动4探究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角变大吗?如何?

  盛一:当我拿出两根棍子时,角度变大了。

  生2:我抓住一边,拉另一边,让它变大。

  老师:你能把角度调小一点吗?

  盛一:两边合上,就会变小。

  生2:刚才,我们可以把角度调大一点,调小一点。这个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是和边角有关的。

  老师问:边与长度有什么关系?

  盛一:并不是说刚才那一边没有长得更长。

  盛二:不是两边的大开口使角度变大,而是小开口使角度变大。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复习是强化和巩固记忆、防止遗忘的主要途径,是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长度单位及角的初步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情实际,本节课的复习主要是结合教材习题有序地进行。

  1.复习长度单位知识时,首先结合习题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然后通过举例、示范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表象,最后通过猜测、测量线段的长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及对线段的含义的掌握和理解。

  2.复习角的知识时,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现的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情境图进行复习,使学生对角的含义、角的分类、画角等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一支铅笔

  学生准备 尺子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复习“长度单位”的知识。

  (1)复习厘米、米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①课件出示: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  )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或较长的距离时,用(  )作单位。

  ②举例说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长。

  (食指宽约1厘米,小明高约1米)

  ③复习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1米=(  )厘米

  (2)复习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铅笔,提问:如何测量一支铅笔的长度?

  (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一端,将铅笔紧靠尺子放置,看铅笔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对着刻度几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2.复习“线段”的知识。

  (1)复习线段的含义。

  提问:什么样的线叫线段?

  (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复习线段的测量方法。

  ①课件出示: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②估计、测量、汇报。

  (估计第一条线段长3厘米,实际长4厘米;估计第二条线段长7厘米,实际长8厘米)

  (3)复习线段的画法。

  ①提问:怎样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沿着尺子,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尺子上刻度几的地方)

  ②操作: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学生自主画线段)

  3.复习“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1)复习角的组成。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复习角的画法。

  (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3)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4)复习学过的三种角。

  ①课件出示图形,学生指认并说出各种角的特点。

  (第一个角是锐角,第二个角是直角,第三个角是钝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  ②画一画学过的三种角。

  课件出示:以下面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对象;

  二年级(上学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个新的知识,先让我们看一段动画。

  (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

  2、课件情景图中闪动的是什么呀?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课件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同学们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

  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摸一摸、猜一猜、看一看。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出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巡视、指导

  总结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并且学会如何去画角。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找出课堂中的角,出示课件(教师和同学们在教室上课的图画),引导学生独立发现生活中的角。

  2、在图形中找出角的个数,出示课件(黑板拉近出现教师讲的内容)。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1、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学生总结回答,教师补充。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

  2、下课。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84、第85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

  2、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感受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程度有关。

  教学具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纸片、两根硬纸条和图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出示被遮盖中间部分的三角形纸片、五角星纸片、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你们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

  2、谈话:同学们真棒!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挑战吗?(出示只露出一个角的图形)提问:你们还能猜猜她是什么图形吗?追问:为什么不猜圆?(预测:圆没有角,其他图形有角)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平面图形——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入新知,激发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1图。

  (2)提问:谁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指一指、摸一摸,初步感知角)

  (3)谈话:刚才同学们指认了物体面上的角,如果把这些角从物体上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下面大家看看数学上的角是怎样得到的'?这三个图形都是角。(课件展示角的抽象过程,屏幕上只留下三个角)

  (4)折角。

  谈话:在生活中我们能找出很多角,你能用一张纸折出一个角吗?

  要求:①用笔描出角的顶点和边。

  ②指一指角的顶点和边。

  (5)画角。

  先画一点,再从这一点开始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这里画弧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都是角的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预设:角有一个顶点,2条边。

  【设计意图:认识物体面上的角时,注意示范指角的方法,为认识角做好了准备。用课件展示抽象出角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角来源于生活】

  2、教学“试一试”。

  (1)制作角

  拿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用图钉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活动角。

  (2)观察角

  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一些呢?试一试,和小组里的同学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张口)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3)比较角的大小

  提问:谁知道这两个角谁大?

  追问:你是怎样比较的?(预设:重叠)

  谈话:重叠法比较角大小要注意:

  角重叠的时候,首先把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然后让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条边,如果重合了就说明两个角一样大;如果没有重合,另一条边在外面的角比较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做出大小不同的角,进一步感受角的大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对所学知识有新的体验和感悟】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个角有( )条边,( )个顶点。

  (2)画角时先画( ),再画( )。

  (3)三角形有( )个角,正方形有( )个角。

  2、下图中,是角的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

  3、判断。

  ⑴边越长,角就越大。 ( )

  ⑵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 )

  ⑶一个角只有两条边,一个顶点。 ( )

  4、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

  ()()()

  5、把下面这四个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填序号)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角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课末总结所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张口)的大小有关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4-1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0-18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05-08

“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11-30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2篇)05-12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5篇)01-12

角的初步认识精品教学设计(精选14篇)11-02

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设计(精选14篇)10-27

《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