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20 18:29:1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4~35页例4~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37页练习六第1~5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知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也适用于整数和分数相乘,把分数乘法统一成一个法则。进一步巩固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

  长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以前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下面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贴的长方形纸,涂色部分分别表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继续对它们进行操作,并引出新课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4出现教材中的图形

  然后问:画斜线部分是的几分之几?又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由此明确:的是,的是。

  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

  求的呢?

  师问:你能列算式并看图填写出书中的结果吗?

  打开书P34完成

  提示:根据填的结果各自想想怎样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

  学生进行讨论得出: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

  2、教学例5

  (1)让学生说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你能用前面得出的结论计算这两道题吗?

  学生试做

  订正完后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呢?

  (2)验证比较

  让学生在自己准备的长方形纸上先涂色表示。

  再画斜线表示的和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学困生进行指导。

  看看操作的结果与你计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学生观察比较

  3、归纳总结

  比较刚才计算的每个积的分子、分母与它的因数的分子分母,讨论有什么发现?

  得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练习

  1、完成的试一试

  提醒学生注意: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在计算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计算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四、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推广

  同学们,下面着几道题你回计算吗?

  出示:

  请同学们先完成P35的填空,提醒学生把整数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来计算

  讨论: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1)整数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

  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

  (2)实际计算时可以直接按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分数和整数相乘,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3)也可以整数与分数直接进行约分后再计算。这样更简便

  教师进行示范如P35

  2、练习

  完成P35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用直接约分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六的第1题

  先在图中画一画再列式计算

  2、做练习六的第3题

  说出错的原因

  3、做练习六的第4题

  看谁算的最快

  六、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七、作业

  练习六的第2、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两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沟通知识。

  师:老师这有一组题,你能解决吗?出示:

  列算式,解答。

  1、5的1/2是多少? 2、15的1/4是多少?

  3、100的1/2是多少? 4、80的1/10是多少?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

  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

  3/52 101/2 2/36 117/12 3/49

  1/3 1/2

  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

  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师: 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一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

  (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

  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1/2=1/2

  (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

  学生可能答:11/4=1/4或1/21/2=1/4。如果学生不出现第二种情

  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引导

  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21/2=1/4

  活动二:

  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

  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

  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

  师:怎样列式?

  生:1/31/2=

  师:1/3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

  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1/31/2=1/6。

  师:你能说说1/31/2为什么等于1/6吗?

  学生可能这样回答:

  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2=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31/2= 1/2*3=1/6

  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3=9份,取了其中的2份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1/3 = 2*1/3*3 = 2/9 )

  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

  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

  (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

  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32/3 = 2*2/3*3 = 4/9

  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

  师:经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

  1、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中的题目,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订正时要求学生说名列式的想法及计算过程。

  3、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做,订正时,请学生说明比较的方法。如果最后一题学生用乘法交换率进行比较,教师要给予表扬。

  4、作业:练一练第5题。

  教学后记:

  在教学完这节课后,我觉得学生对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时还不够课透,以后继续加强这方面。对于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有个别学生会把整数跟分子约分,有个别学生没有约到最简分数,以后不断加强学生的训练。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做一做1~3,练习一4~7。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教具运用: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110×5=79×5=2×37=25×750=

  (2)同学们每小时清理草坪2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14小时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

  二、引入新课。

  1、创设情境:

  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玉米的面积占35。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理解题意:这块地共有12公顷,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应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土豆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乘法计算,列式12×15

  2、揭示课题:

  请你观察12×15这个算式,它有什么特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三、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12×15=110。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部分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110。说明12×15=110。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又把这12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5=10份,1份是这张纸的110。

  由此可以得到:12×15==110(板书算式)

  四、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理解题意:与解决问题(1)的方法相同,种玉米的面积占这块地(12公顷)的35,也是把这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求种玉米的面积就是求12公顷的3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为12×35。

  2、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样计算?

  3、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

  预设:与刚才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算式)

  4、提问:观察黑板上的这两个算式,你能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5、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五、练习。

  教材第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六、布置作业:练习一4~7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内容是人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的例3与例4的内容。该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而本课承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进行。

  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的应用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说学好本课的内容是对分数的简算、混合运算、解决问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懂得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运用算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在具体情境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培养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白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1/3×9= 5×11/15= 2、33个1/13是多少?

  3、判断

  4/5m的5倍与5个4/5m一样长。

  4、抽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二、情景激趣引入

  1、师:小明想去旅游,而他的爸爸故意要考考他。要求他提出三个问题并回答正确才允许去。爸爸说:王师傅每小时粉刷一面墙的1/5。

  2、出示小明提出的问题。

  ⑴、2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⑵、4/5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⑶、1/4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3、自由提问题。

  4、抽生帮小明解决问题。师:如何列式?为什么?

  生:第一个列式是2×1/5,因为一小时是1/5,而2小时是2个1/5。

  生:可以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来列式。两小题列式是4/5×1/5和1/4×。

  5、师:4/5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的()是多少?而1/4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是()的多少?(生填空后观察)

  师: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是()的几分之几?

  6、师:4/5×1/5和1/4×1/5如何计算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7、引出课题。(板示)

  三、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各拿出自已备好的白纸。)学生猜测,如何通过操作得出1/4×1/5的结果。

  2、抽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引导,小组合作完成。

  4、汇报学习成果。

  生:可以把这张纸看成一面墙。先平均分成5等份,再用浅色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然后,再把1/5平均分成4份,再涂其中的一份(如图板示)

  5、师:观察这个图,从涂色的结果年看,1/4×1/5的结果是多少?生:是1/20

  6、交流涂色的过程,分享成果。

  7、抽5个小组的代表来粘贴讨论1/4×1/5的结果,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想法。

  8、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4×1/5 =1/20 4/5×1/5=4/25

  9、师:从这两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四、归纳法则

  1、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2、填空:

  分数乘分数等于()乘()的积作(),()乘()的积作()。

  3、练习:3/10×2/9=(要求在纸上操作得出结果)

  4、生汇报。抽一名学生结合图用语言叙述。

  5、师评价并引生概括。

  师:3/10×2/9=6/90=1/15能把这句话补充吗?分数乘分数等于()乘()的积作(),()乘()的积作()。能()要()。

  五、解决问题,加深认识。

  1、(小黑板出示)例4的内容。蜂鸟是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鸟,也是唯一能倒飞的鸟。蜂鸟每分钟可飞行3/10千米,2/3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2、师: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又根据什么列式?

  3、结合学生回答,要求生独立完成。

  4、抽生板示:3/10×2/3=6/30=1/5(千米)(说说计算过程)

  六、巩固新知,反馈提高

  1、计算。(抽生板示,说明计算过程)

  1/3×2/5= 8/9×3/10= 6/7×14=

  2、看式子用图表示。

  3/4×5/6=()

  3、判断,说明理由。⑴、a×2/a=2。()⑵、a≠0,b≠o,那么3/a×4/b=12/ab。()

  4、解决问题。

  一个长方形,长为8/9米,宽是长的3/10,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怎样求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页例3,第11页例4。

  【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措施:1、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画、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2、自学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算理的分析思路设计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制作成学习稿,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来一步一步思考,给学生提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去领悟算理。3、说算理。通过“小老师”说算理,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等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析思路,完成思维的内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分数乘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第10页例3从实际问题引入,用工作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

  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为突破重难点,教材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经历算理的推导过程。教材第11页例4从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教材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分数的分母与整数可以直接约分。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比较抽象了。根据教者所任教的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习惯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此能适应本课时的“根据自学稿自学”的教学活动。利用画图的直观性理解和分析问题,也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活动已有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地方是:

  (1)学生自学时,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

  (2)“小老师”归纳算理时,教师的引导作用;

  (3)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时,怎样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期中,让活动取得最大的效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3)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2)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1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

  1.学习例4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明到小强家去做客。小强请小明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指名口答

  画图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你能列算式吗?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继续创设情景:爸爸下班回来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3)读两个乘法算式,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与已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4)揭示课题。

  (5)大胆猜测:分数与分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2、学习例5

  (1)出示第一个算式:2/3×1/5,你会计算2/3×1/5的积吗?尝试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1。 根据例题制作的挂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 每个学生准备一张长15 cm、宽10 cm的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谈话,以学校粉刷教室或家庭装修新房等学生身边的实例引入。

  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给出条件: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5。

  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

  以分数乘整数的问题作研究内容,如“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板书1/5×4)

  师:列式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让学生计算,并说说怎样计算。

  师: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出示问题)怎样列式?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根据“4小时可以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的列式类推出,或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可以列出1/5×1/4)。板书算式。

  师:(结合板书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求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4个1/5是多少。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那么1/5×1/4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分数乘分数

  二、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1?师:下面我们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我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把它看作这面墙,先在纸上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应该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操作。

  学生交流是怎样涂的?(用折或量、分的方法把纸平均分成5份,涂出其中的1份,如下图)

  师:我们已经知道,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5的1/4是多少。再涂出1/5的1/4,小组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5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学生自己涂色。

  师:从涂色的结果看,1/5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20

  师:我们可以得到1/5×1/4=1/20。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归纳(用多媒体或投影片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1份是这张纸的1/5,又把这1/5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5×4=20份,1份是这张纸的1/20。由此可以得到

  (板书)。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是求什么?(1/5的3/4是多少?)

  小组讨论并操作:怎样列式?涂色表示15的34。怎样计算?

  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5×4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

  (板书)

  根据板书的两个计算算式讨论归纳计算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得到: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反馈提高,巩固计算

  出示例4,读题。

  师:怎样列式?依据什么列式?

  由学生讨论得到: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列出3/10×2/3。

  让学生独立计算。通过请学生在黑板演算或用投影展示学生的演算过程及结果交流计算情况,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并结合学生的演算情况说明约分的书写格式。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先教学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再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帮助学生形成对分数乘法相对完整的认识。

  例4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初步理解的、的的含义;再让学生联系示意图所显示的结果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算出两个分数相乘的积,建立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的初步猜想。例5让学生验证猜想,在操作探究中进一步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启发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结果。然后组织学生观察例4、例5中几道题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比较分析,归纳出分数和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其后,通过填空形式启发学生用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计算整数与分数相乘,把计算方法推及分数与整数相乘,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最后,教材举例介绍了计算分数乘法时更为简单的一种约分方法,简化计算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口算,说说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作好铺垫。)

  二、教学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学生观察。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的几分之几?

  追问:的、的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明确:的是, 的是。(板书)

  3、思考:求的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的呢

  口答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初步说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是一个难点,因此在教学中,结合直观图,逐步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在不断的追问、交流中形成完善的分数乘法的意义,获得独特体验,同时建立了初步的计算方法的猜想。)

  (二)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和分别表示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学生完成填空。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的和的,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

  (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3、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设计意图:计算方法的得出是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观察比较、概括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活动后得出的,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学生则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试一试

  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方法推广。

  1、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 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3、 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 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5、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

  6、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在前面探究的基础上,提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加以介绍点拨,促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2、完成练习九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组织交流。使学生明白,要求小时耕地公顷,就是求 公顷的是多少。

  3、完成练习九第3题

  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4、完成练习九第4题

  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最希望得到应用。利用好教材提供的练一练、改错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新知,并学会反思,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五、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设计意图:必要的学习小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他们自我梳理知识的能力,提升学习方法。)

  六、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2题、第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9

  第三课时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教材第14页例5、例6,练习三的1、2、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运用到分数乘法,并使一些计算简便。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关键: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5

  1.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1)1/2×1/3○1/3×1/2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

  (2)(1/4×2/3)×3/5○1/4×(2/3×3/5)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结合律:(a×b)×c=a×(b×c)

  (3)(1/2+1/3)×1/5○1/2×1/5+1/3×1/5

  ①学生计算,发现乘积一样,两个算式相等。

  ②说一说存在的规律。

  ③用字母表示。

  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

  2、小结。

  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师:应用这些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二、教学例6

  1.计算3/5×1/6×5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检查。

  (3)汇报计算过程。

  (4)想一想:不改写算式,直接进行约分行不行?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使学生明白像这样连乘的算式,可以直接约分同时计算。

  (5)试一试

  2/3×1/4×3

  学生独立计算,请两位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计算(1/10+1/4)×4

  (1)观察算式,说一说你认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请两位上台板演。

  (3)集体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板书:

  (4)试一试

  (8/9+4/27)×27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完成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

  3.计算:87×3/86

  (1)观察算式,说一说算式有什么特征?

  (2)你认为应该怎样算比较简便?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3)反馈交流结果

  板书: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三的1、2、4、5题

  第四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内容:

  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课文第17页的例1“做一做”,练习四的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的关系.

  使学生掌握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问题的方法,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

  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展示学习指导:

  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题目:列式

  1、20的2倍是多少?

  2、15的2/3是多少?

  3、100的1/10是多少?

  4、30的3/2倍是多少?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点

  第一: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第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一样的道理,用乘法计算.

  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几倍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几/几

  三、教学例1

  出示例题:2003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均耕地面积的2/5。

  我国人均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分析题中数量关系。

  2、题中哪一句话告知我们数量关系?

  3、题里的“2/5”表示什么?(把世界人均面积平均分成5份,我国人均面积占其中的2份)

  4、画线段图表示

  1、引导提问:求我国人均面积就是求什么?(世界人均面积的2/5)

  板书:我国人均面积等于世界人均面积的2/5

  我国人均面积==世界人均面积×2/5

  我国人均面积==2500×2/5

  2、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2500×2/5=1000(平方米)

  答:略

  2.做一做

  一头鲸长28米,一个人身高是鲸体长的2/35。这个人身高多少米?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2、同伴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3、汇报解答过程

  4、关系式:人的身高是鲸体长的2/35

  5、算式:28×2/35=56/35(米)

  四、当堂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1-5题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基本

  内容第45-46页的例4、5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及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及手段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

  学法指导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

  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

  预习例4、5

  一、探究新知

  (一)、建立猜想

  1、出示例4的长方形纸。

  2、依次呈现长方形图,逐步提问。

  (1)出示长方形纸的涂色部分。问:涂色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出示斜线。问:画斜线的部分各占12的几分之几?

  追问:12的14、12的34又各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3、思考:求12的1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求12的34呢?

  4、小结: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5、完成填空:

  ()()○()()=()()○()()=

  6、比一比:

  这两个算式与以前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分数乘分数。

  7、猜想:观察这2个式子,猜猜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么计算的?

  (二)验证猜想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3×15=()()

  23×45=()()

  2、结合题意提问。

  (1)说一说23×15和23×45分别表示23的几分之几?

  (2)你能根据刚才的猜想写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吗?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大家先在两个长方形图中分别画斜线表示23的15和23的45,然后观察一下结果和你猜想的得数一样吗?

  教师巡视。

  教学环节设计

  (三)比较归纳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的分母。

  (四)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什么知识?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1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

  3、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教学课件、长方形彩纸。

  教师说明折纸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课件演示折纸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

  1、课件出示问题,根据题意出示图示。

  2、提出问题(1),继续出示图,使学生明白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算式,并结合图得出:1/31/2=(11)/(32)=1/6。

  3、提出问题(2),方法和过程同问题(1)。

  师生共同总结出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完成试一试的四道题。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3题。

  4、练一练第4题。

  5、练一练第5题。

  由折纸引入学习活动,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是分数乘法问题的准备。

  结合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弄清题意。

  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总结计算方法作铺垫。

  先让学生观察两个算式,自己总结方法,教师指导归纳,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再交流。

  其中的指谁的?理解这个问题,学生就知道了是求1/4的2/5是多少。

  通过面积计算,巩固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关注比较方法,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抽象描述。

  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

  生: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面积的1/4。

  师: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的一半的几分之几?

  生:折出的纸片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的一半的1/2。

  师:也就是说四分之一是二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利用课件演示说明)。

  师边口述题意边出示课件。

  师边口述题目边演示课件。

  师: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怎样计算?

  生: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1/31/2=(11)/(32)=1/6。

  师:观察两道题的计算过程,分数乘分数,我们是怎么计算的?

  生概括归纳。

  师:大家用你们自己归纳的方法试着计算试一试的题目。

  交流时说说计算方法和过程。

  师:说说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算法。

  师:丫丫吃了其中的2/5,是谁的2/5?

  理解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列式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注意学生比较的方法。对于好的方法给予表扬。并归纳总结比较方法。

  集体订正。注意得数后面要有单位名称。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第三节。(48、49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借助直观图探索、总结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借助图形分析问题,探究计算方法的直观性,获得探索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彩笔。(学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教师出示口算题

  学生活动:口算接力。

  设计意图:每节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复习回忆、导入新课

  1、你还记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

  3、列式解答。

  (1)、张叔叔每分钟打字60个,1/2分钟打字多少个?

  (2)、一台收割机每小时收割小麦1/2公顷,3小时收割小麦多少公顷?6小时呢?

  三、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自主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对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有明确的目标。

  四、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活动:

  拿出一张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边折边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

  要求:(1)把长方形的纸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再次对折,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2、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出示例题

  一台播种机每小时播种小麦1/2公顷。(1)这台播种机1/4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读题,获取数学信息。

  (3)、借助长方形,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让学生理解:公顷怎样表示;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实际是求谁的.)

  板书:1/2×1/4=

  (4)操作探究计算算理

  活动要求: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咱们就把它看作一公顷,看你们能不能借助这张纸来合作研究一下,怎样计算?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可以折一折,用彩笔涂一涂,画一画,分一分。

  (5)汇报展示、分享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3、迁移延伸加深理解

  (1)提出问题(2):这台播种机3/5小时播种小麦多少公顷?

  (2)另取一张长方形纸,用上面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解决问题。

  (3)汇报展示交流成果。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多媒体演示。

  4、尝试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5×3/4=5/6×4/5=2/3×1/2=3/5×2/3=

  5、交流总结、归纳法则。

  要求:观察上面的算式,结合刚才的操作体验。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能约分的最好先约分。)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一)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我来填一填

  (1)、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母相乘的积作()。

  (2)、五(3)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3/5,其中1/4的女生是近视,近视的女生

  占全班的()。

  (3)、5/6千米的1/2是()千米

  (4)、求7/8的1/2是多少,用()法计算,积是()。

  (二)巩固提升形成技能

  2、解决问题

  (1)一种大豆每千克含油4/5千克,20千克这样的大豆含油多少千克?100千克大豆呢?

  (2)一根绳子长5米,对折2次后,每段的长度是多少米

  六、积累经验、总结得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收获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你打算怎样解决?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本组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解决。)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3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同样也是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着让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以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直接发现结果,然后根据折出来的结果探索计算法则,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刚上完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在评完课又听完其他老师的课后,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1、敢于冲击教材。

  一是改变了情景中的主人公,把教材中的王芳改成了老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二是我放弃了教材中两次折、画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通过一次折纸理解了意义发现了计算结果,然后观察发现了计算方法。这样,为学生探索与交流保证了充足的时间。

  2、关注动态生成。

  在课的开始,我激活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的开始就面对“老师每小时织围巾1/4米”的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产生疑问,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冲动。在学生形成的关于问题的多种原始想法中,我关注了动态的生成,抓住鲜活的生成资源,筛选出了关键的问题,使本节课的目标及教学重点成为学生的探讨焦点,体现了教与学的双主体地位。

  3、敢于放手研讨。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我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以折纸涂色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折纸是为了理解意义。当学生由1/2×2的意义推测出1/4×1/2的意义是表示求1/4的1/2是多少时,我知道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正是通过折纸,学生理解了1/4的意义,1/2的意义,才能理解1/4×1/2的意义。因为学生只有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才能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通过数形的结合,学生在理解意义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学生经历了抽象———直观———抽象的探索过程。

  4、合适的支点能贯通整个课堂。

  这节课表面上感觉按部就搬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教学过程有点脱节。听了同事的数学课,我茅塞顿开!

  在折一折的过程中,我直接让学生折1/4×1/2,虽然经过全班同学的努力,在少数同学的带动下折出了1/4×1/2表示1/4的1/2,可是有的迁强。听了刘虹老师的课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的课堂脱节,是因为我丢掉了课本提供的.支点:先折1/4×2。因为学生由整数的意义得出"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那只是推测,并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体会出1/4×2描2个1/4,才能知道半(1/2)个1/4描1/4的一半,这样才真正明白为什么说1/4×1/2表示1/4的1/2是多少",所以说,折1/4×2是成功完成1/4×1/2的支点,很重要。

  5、学具的准备是无声的引导。

  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只有让学生准备好学具了,学生才可以探索得更深入,更全面。比如:如果只给学生准备一张纸,那么学生是不是也就只会折纸,如果再为学生准备尺子和笔,那学生是不是也就想到通过画图的方法来进行探索和研究,再为学生准备彩笔,学生是不是也就能向导通过画、涂的方法来研究。总之学具准备的充分,学生探索的才更自由,更全面。

  而我只让学生准备了两张纸和两只彩笔,拘限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致使学生只用了折纸感受意义,理解计算方法。限制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关于《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范文11篇08-30

分数乘分数的教案04-13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精选11篇)08-30

分数乘分数六上教案03-24

真分数与假分数教学设计04-02

分数教学设计05-18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03-31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06-29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9-17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