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
2、使学生在探索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培养学生迁移、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布艺手工劳动吗,会做什么呀?看我们布艺小组同学做的书信袋,既环保又实用,多么有创意。
展台出示信息窗2的第一幅图: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米布做书信袋。一个小书信袋需要1/5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2/5米。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布衣兴趣活动”为素材,创设了布衣兴趣小组“做书信袋和小裙子”这一情境。】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找出信息,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信息窗,引导学生理清图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让学生思考由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从学生的身边发生的事件作为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红点问题一: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师:要求2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就是求2米里面有多少个1/5米。怎样列算式?
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就是:2里面有几个1/5。
【设计意图:注重给学生提供积极思维,自主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帮助理解。师展示分析过程。“1”里面有5个1/5,2里面就有(2×5)个。也就是10个1/5。也就是2÷1/5=2×5=10(个)。所以结果等于10。
师:那么,5和1/5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解决并画图理解算理,再在小组里共同分析、讨论,解释计算方法。由于学习是开放性的,学生自由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可能会出现多种推导的方法,这时老师可补充肯定各种不同的推导方法,重点借助直观图,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交流讲解,最后引导学生发现计算方法,这一环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
4、红点问题二:2米布能做几个大书信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果。 2÷2/5=2×5/2=5(个)
从而我们也可以得出:2除以2/5也就是2乘2/5的倒数。
5、绿点问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算式的意义和算法。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设计意图:这一步骤是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可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最后小组讨论,归纳整数除以分数算式的意义和算法。由于前两个例题的教学,学生很容易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等于分数乘后一个分数的倒数。知识的获得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旧知识的学习感悟得到的,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迁移,类推能力的培养。】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练习时,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师可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2、自主练习第2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练习时,要让学生解答完第1小题后,讨论数量关系,在明确“燃烧总量除以时间等于每小时的燃烧量”的基础上,再来解答第2小题。这样便于学生通过练习,全面巩固知识。
四、全课小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3、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注意什么?
分数教学设计2
一、情景导入
1、(动画课件展示)星期天,小红和小明去郊外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课件出示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如果你是他俩,你打算怎么分这些食品呢?
2、结合学生口答,老师出示下列图案:
两个苹果、1瓶矿泉水、半个蛋糕
3、比较这三个数字,哪个数字比较特别?
4、“半个”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揭示二分之一,写作,读作二分之一。
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像这样的数,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二、研究二分之一
1、那么什么样的数是分数呢?
(边说边用动画课件演示切蛋糕)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这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老师指着左半个蛋糕,在蛋糕上出示分数)。老师指着另一半蛋糕问:那这一份呢?(学生回答后,动画出示分数)也就是每份都是它的。就是分数。
2、你能说说是怎么得来的.?(先学生自己说,后指名说。)
3、老师小结,并用课件出示文字,读一读。
三、操作活动,经历二分之一的产生过程
1、在我们桌上有一些纸片和绳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吗?
(学生动手操作)
2、交流:你是怎么得到二分之一的?
3、小结:不管怎样,只要把一样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
4、这个分数里,1表示什么?横线和横线下面的数又分别表示什么呢?
交流,结合回答板书: ……分子……分数线……分母
5、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后写分子
四、导入其它的几分之一
1、你觉得还有哪些分数?(指名学生口答并板书出分数)
2、你能用你准备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吗?(学生操作交流)
3、下面的图形的涂色部分你能用分数表示吗?(书本第99页第1题)
五、比较大小:
1、取出同样的纸片折出的不同分数,直观比较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结(同样的物体,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3、练习:
六、分析判断:
1、仔细观察下列图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来表示?
2、观察第99页,第2题,判断,说一说为什么?
3、观察第100页第6题,思考并讨论交流。
七、轻松一刻:
(课件)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途中吃西瓜的故事。思考:四分之一与六分之一到底谁吃得多?
八、总结:
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分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例2,练习八第1、2、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个数除以几,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 ×= ×= 2.根据算式30×25=75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750÷30=25 750÷25=30 3.回忆一下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4.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这一章我们要学习分数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二、理解意义,发现算法。
1.分数除法的意义。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乘法算式。
(2)怎样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
板书:300÷3=100(g)300÷100=3(盒)
(3)如果将100g改写成分数1/10kg,那么这3个问题相对应的算式会是怎样的呢?看书上28页,将课本上三道整数问题,改成分数问题,写在课本的空白处。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上面3道算式,说一说它们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小结:分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5)完成例1下面的做一做,填在课本上,并说一说是怎样填的。
2.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2:把一张纸的折一折,算一算。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自己试着
(2)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同桌合作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
(3)汇报交流各自的折纸方法、计算过程及其算理。
预设学生两种折纸方法与相应的算法:
①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就是。
② ÷2=×=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4)如果把这张纸的方法去计算呢?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你会用哪一种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3=×=
(5)比较两种算法,说说哪一种算法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
(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一种方法才方便,当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时用第二种方法简单,并且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计算,可普遍使用。)
(6)根据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用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7)齐读法则,质疑。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2= ÷3= ÷6= ÷15= 2.完成课本第32页
1、2两题。第1题说明根据什么得出的除法算式。第2题说明左右两题之间有什么联系。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 ÷5= ÷7= ÷12=
四、师生共同小结
1.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哪些知识?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略)
分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掌握分数单位。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在经历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过程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探求,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和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自己发现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导入课题
师: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能用整数表示吗?)
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产生了一种新的数,叫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2、明确目标:
(1)明确分数的产生及意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3、预期效果
出示1/2,关于分数,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分数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名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利用手中的学具表示分数1/4
(1)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表示出1/4.
(2)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1/4表示什么意思。
2、自主学习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把一张圆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4.
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1/4.
把4个三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个三角的1/4.
把8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8个圆的1/4.
(2)像一张圆形纸、一张正方形纸等都是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4个三角、8个圆等是一些物体(板书:一些物体)。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
分数教学设计5
一、说教材: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利用通分法计算的结果来推理出倒数法计算的过程。
3、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看图观察,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学习过程,使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计算法则。
三、教、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平均分成2份、3份和4份的圆纸片各4张,为学生准备一张练习纸,练习纸上画好三组没有平均分的圆纸片和书第27页上画一画的题目,把书中已画出的部分隐去,让学生亲自去画。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提供猜测基础。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本课时内容,我首先出示复习题1:“把1/2张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张饼?”学生根据前一课时所学方法分别用倒数法:1/2÷4=1/2×1/4=1/8(张)或者用通分法:1/2÷4=1×4/2×4÷4=1/8(张)通过列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法则。
接着出示题2:有4张同样大的饼,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在解答这两题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猜一猜4÷1/2等于几?由于受到上一课时的负迁移,部分学生仍然会用一个分数乘整数的倒数,算成:1/4×1/2=1/8,当然也可能会正确计算出结果。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判断一个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科学地验证。
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又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验证猜想,理解计算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题意,我把书中情境图改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题目:有4张同样大的饼。每个小朋友吃1/2张,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
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平均分的过程,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理解计算的过程。反馈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清计算的思路,大部分学生会认为1张饼里有2个1/2,可以分给2个小朋友吃,4张饼就能分别8个小朋友吃,列式为:4÷1/2=4×2=8(个)。但这个过程并不能使学生自然过渡到对倒数法解题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通过4÷1/2=4×2=8(个)并不能理解4÷1/2可以用4×1/2的倒数来计算。这时我引进了通分法来计算: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理解4÷1/2就是求4里面含有几个1/2。而4就是8/2,根据学生以前知识结构,学生易于知道里有8个,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方法,4÷1/2=8÷1/2=8;追问:8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再次从计算的角度去思考: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要用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的分子就能求出商。
由于通分法计算遵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理解,而倒数法的意义很难被学生理解,但它简洁的计算过程又是今后学习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两种计算方法同时渗透,力求使让通分法成为理解倒数法的基石。
这个教学过程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
3、大量练习,使用计算方法。
数学的归纳过程不是把一个单一的数学现象,而是把一系列有相同特点的数学现象抽象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特征,这就是建模过程。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我先出示了两道变式题:每个小朋友吃1/3张、1/4张饼,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让学生模仿前面的例题进行实际操作,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中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由于前面几个除数的分子都是1,学生还不会去有意识地总结计算方法,仍会去想:只要看看一张饼里有几个这个分数,然后再用4去乘个数就行了。所以此时让学生归纳倒数法计算的'方法还为时过早,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思维的束缚,真正从倒数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除数的变化,我又引进了变式题:每个小朋友吃2/3张饼,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
这时学生通过画图不再能看出一张饼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吃了,引起学生认知经验的冲突。教师要求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根据黑板上的板书去解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由于倒数法计算很难说清算理,反馈时学生大多会借用通分法来说明:4÷2/3=12/3÷2/3=6。根据教学目标对通分法运用的定位(是为了使学生相信倒数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此时一定要让学生再次进行尝试:你们能用倒数法进行计算吗?边计算边观察:什么在变?什么不变?让学生独立计算,如果他们把被除数变成了倒数,肯定与通分法计算的结果不同,这时会自行修正,并体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接着出示书中“画一画”的练习,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再次让学生体会借用图形来理解计算的优势,认识数形结合对数学解题的帮助,从而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
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然后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4、观察比较,选择计算方法。
让学生观察用通分法与倒数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倒数法在计算中简洁优美。但让学生体会:如果觉得通分法更适合,也可以使用通分法进行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数学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允许他选择并不优化的方法,等知识水平有了进步再来运用其他更有利的方法进行学习。
5、归纳总结,完善计算法则。
通过前面多次的叙述和大量的计算,计算法则已是呼之欲出了,但学生的语言不够简洁扼要。这时我提出:看谁说的计算方法与数学家说的方法最接近?并说出前一部分:“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让学生接着完成后面的部分。最后出示书中的计算方法,并对学生的归纳总结提出鼓励性评价——太棒了,你们大多数都有数学家的天份。
五、说板书:
板书内容较多,从学生的猜测到验证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实践活动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我安排了两道练习,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笑笑和淘气去买白糖。
问题1:他们每人买了两袋白糖,一共买了多少袋白糖?
问题2:这些白糖一共重2千克,每袋白糖有多重?
问题3:如果笑笑家15天吃完一袋白糖,那么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1、利用准备好的纸,先把纸平均分成7份,再涂出其中的4份,然后再将这4份平均分成2份,将其中1份涂色,最后看看涂上色的这部分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汇报
三、大胆猜想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2/7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
四、再次探究
1、学生很快发现有些算式是无法用以上结论计算出来的,如4/7÷3,分子4除以3是除不尽的。
2、让学生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然后再让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3、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教学设计6
一、操作与复习
1、1请大家拿出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把它平均分成8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再把它的3份涂上红色,再想一想:涂红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再把它的2份涂上绿色,也请大家想一想:涂绿色的部分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二、情境导入
1、据刚才前后两次所涂的颜色,你能想到怎样的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在班级里组织交流。
2、学生可能会提到: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也有可能会提出: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两个数学问题。师作巡视。
4、组织交流:要求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可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要求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又应该怎样列算式?如何算?
5、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相应板书。
6、观察列式与计算,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第1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一,第二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五分之二。两次大约喝了这杯水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3题。
(小红用一张纸的八分之五做红花,小明用这张纸的八分之二做小旗。)
(1)两人一共用去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明比小红少用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在本子上,再组织全班交流。
3.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的第4题。
(1)学生自由阅读理解:(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请同学提一些数学问题。)
(2)学生可能会提: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3)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4)思考:还有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可以种些什么?
4.学习思考题。
(1)光碟出示第106页思考题:
(2)先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再同桌相互说一说,再填一填。
(3)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3、4题。
分数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整数除以分数和平共处分数除以分数.教科书第30页例3第31的做一做,练习八的第4和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式,说说数量关系。
小明2小时走了6km,平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速度=路程÷时间
2.填空。
2/3小时有()个1/3小时,1小时有()个1/3小时。
3.口算,说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6)÷3(4/5)÷2(3/8)÷6(6/7)÷2
(分数除以整数等于用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或者除以几等于乘几分之一)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分数除法,想一想,接下去应该学习什么?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看谁最先学会。
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分数。
二、解决问题,发现算法
1.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1)出示例3。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列出算式,说出列式根据什么数量关系。
板书:2÷(2/3)(5/6)÷(5/12)
2.探索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2÷(2/3)如何计算呢?让我们画出线段图看看。
(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小时走的路程(边说边板书),怎样表示2/3小时走了2km这个条件?
(将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表示的就是2/3小时走的路程。)
(3)指着图启发:已知2/3小时走了2km,要求1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想法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一下。
(4)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线段图补充完整,板书计算思路。
先求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2的1/2,算式:2×1/2
再求3个1/3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2×(1/2)×3
(5)找出计算方法。
板书:(乘法结合律)
现在会算了吗?说说2×1/2是图上的哪一段,表示什么?(1/3小时走了1km)再乘3,得到的结果是图上的哪一段,表示什么?(1小时走了3km)
启发:刚才我们用2÷2/3求1小时走的路程,现在我们又发现,2×3/2也可以求1小时走的路程,所以
观察:除法转化成了什么运算?什么没有变?什么变了?是怎样变的?
强调:被除数没有变,除号变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6)小结:从上面这个推算过程中我们找到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整数除以分数等于用整数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板书,学生齐读。
3.探索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尝试计算5/6÷5/12。
我们已经通过2÷2/3找到了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请你们自己试试看。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为什么写成×(12/5)?
(4)怎样验证这种计算结果是正确的?
学生可能回答:
①先求1/12小时走了多少千米,也就是求5/6的1/5,算式是5/6×1/5
再求12个1/12小时走了多少千米,算式是5/6×1/5×12
②用乘法验算。
(5)回答“谁走得快些”。
(6)小结:现在我们发现,无论是整数除以分数,还是分数除以分数,都是转化为什么运算,怎样用一句话来叙述这个计算方法?
让同桌学生相互议一议,再指名回答。
(7)看书质疑:看看书上是怎样总结的,和你们的叙述有什么不同?
强调: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
齐读法则。
三、巩固练习
1.口算。(采用口算对折卡片)
(1)不能约分的2÷3/5=1/3÷2/5=
(2)能约分的3÷3/4=2/7÷6/7=
2.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题,填在书上。
第2题,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3.直接写出得数。
1/3÷1/3=1÷1/3=5/6÷3=3/7÷6/7=3/7×7/9=
四、师生共同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略)
分数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0页例3,第11 页例4。
【理论依据】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教学中我改变以往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以记忆法则,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为了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三个措施:1、实践操作,《新课程标准》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为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折、画、涂,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2、自学探究,《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把算理的分析思路设计成一个个有层次的问题,制作成学习稿,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来一步一步思考,给学生提一个较大的探索空间去领悟算理。3、说算理。通过“小老师”说算理,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等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分析思路,完成思维的内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
力。
【教材分析】
《分数乘分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是学生在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扩展,且计算算理较难理解,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第10页例3从实际问题引入,用工作粉刷墙壁的图创设问题情境,给出条件,提出问题。
从解决“几分之一与几分之一相乘”到“两
个一般分数相乘”,力图让学生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探究过程。为突破重难点,教材用操作(涂色)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操作的过程与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经历算理的推导过程。教材第11页例4从蜂鸟飞行的实际问题引入。通过计算,使学生明确分数乘分数计算也应该先约分再乘,这样计算比较简便,并掌握怎样先约分。教材接着提出“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的问题,这是分数乘整数的计算,前面已经学过,这里一方面把分数乘法的两种形式集中呈现,加强它们之间的对比与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约分的问题,使学生知道分数的'分母与整数可以直接约分。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知识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整数、整数乘分数,理解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就比较抽象了。根据教者所任教的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习惯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此能适应本课时的“根据自学稿自学”的教学活动。利用画图的直观性理解和分析问题,也是学生在以前的学习活动已有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的三个地方是:(1)学生自学时,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2)“小老师”归纳算理时,教师的引导作用;(3)小组合作,人人说算理时,怎样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期中,让活动取得最大的效果。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分数意义和算理。 (3)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会用分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观察、交流、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和推理等能力。 (2)感受画图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直观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体验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探索性,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1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分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3、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难点: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复习:76是()数,它表示()。10/7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观察:5÷8=4÷9=这两道题能得到整数商吗?
3、谈话:同学们,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会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同桌讨论交流:根据分数的意义怎样解决“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这个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
(4)观察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
2、教学例2、
把3个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1)平均分同样可以列式为:3÷4。
(2)小组合作探究: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
(3)通过进一步探究,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了吗?
师生共同小结: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a÷b=ba(b≠0)想一想:为什么要注明b≠0?
三、拓展应用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cm,它的边长是周长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材第50页"做一做"
分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61页;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除法统一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解以分数乘除法形式出现的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分数除以分数
教学难点:
分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关键:
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复习:填好课本准备题中的方框和圆圈,并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从课本中抽出两个,让学生说说理由,如下,回忆先前知识,为新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师:
生:整数÷分数=整数×这个分数的倒数
师:
生:分数÷整数=分数×这个整数的倒数
尝试练习:
(1)比较尝试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揭示课题)
(2)能否运用学过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尝试计算,教师巡视。然后让学生打开书本p62面,自学课本例,并与刚才自己的计算对照,订正)
观察一下,你能否归纳一下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讨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怎样(让同桌同学相互说说。))
归纳: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游戏接龙:每个同学心里想两个数(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整数),编一道除法算式,第一位同学把想到的题传给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利用法则,口述算式,然后把自己出的题传给第三个同学……如果当中有同学没有接上来,或是接错了,那么就要诵一首古诗或学一口技)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都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用这种形式体会感受除法运算中"甲数乘乙数的倒数"这一过程,同学自己出题,也增强题量。游戏时间5至8分钟)
算一算,比一比:(刚才同学们做得很好,现在我们看看,大家的计算能力如何!)
解简易方程:(简单运用)
试一试:
练一练:
1、列式计算: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布置作业:
《作业本》p31
教学反思
1、在数学活动中如何真正让每一位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能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成为数学活动中的一分子,培养学生相对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能力,逐步学会运用分析,类比等方法。
2、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要小看学生,如果课堂上运用手段恰当,互动的氛围形成,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令人刮目相看,虽然有人答不到点子上,但有的人却答得非常准确。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令他们记忆深刻。
分数教学设计11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
前几天老师在商场买了3包饼干,每包重100克,你们能提出一些问题吗?…3包饼干一共重多少克?100?3=300(克)根据它改编成2道整数除法算式及问题300÷3=100(克)300÷100=3(包)
小结: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引入新课
如果把整数改成分数,上面的题又该怎样计算?100×3=3/10(千克)3/10÷3=1/10(千克)3/10÷1/10=3(包)
通过对比,它们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改写两道除法算式:12×1/2 15×1/3
三.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
2.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现在老师手中有4/5升的果汁,现在要把这杯果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升?画一画,算一算学生展示计算成果:4/5÷2=4÷2/5=2/5(升)4/5÷2=4/5×1/2=2/5(升)
通过比较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可以用分子除以这个整数,分母不变。也可以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如果把果汁平分成3份,又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方法简单通用。
五.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共同探讨六.课堂检测
练习: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4/5÷3=
2/9÷2=
1/3÷4=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分数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经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推导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由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折纸。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操作情境,尝试计算
教学教材第30页例1。
教师: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教师:你会列式吗?(启发学生列出算式。)
教师:你会计算吗?请你试一试,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预设结果:
1.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用算式表示是:。
2.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用算式表示是:。
【设计意图】该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采用先让学生尝试的方法,有意识地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把自己和同伴的真实想法进行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基础,有助于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
(二)借助直观,实现沟通
教师: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来验证你的结果吗?(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张纸,先折出这张纸的涂上阴影,然后再把阴影部分平均分成2份。)
预设:学生可能会做出如下两种图示: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这两种图示分别对应着上面哪种算法?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页,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
结合图(1),引导学生说理:把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个平均分成2份,1份就是2个,就是。
结合图(2),引导学生说理: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就是。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也就是说,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结合分数的意义和直观图来沟通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联系,是得出分数除以整数一般算法的'关键步骤,也是理解算理的基础。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操作,有意识地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建立图形语言和数字语言的联系,有效地降低难点。通过操作,直观地体会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在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整体感知算法的推导过程。
(三)体验冲突,发现一般规律
教师:把一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请你折一折、画一画,自己看图写出计算结果。想一想,你会选择哪一种折法呢?
教师: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说明计算结果吗?
预设:通过前面的操作和交流,学生应该能领悟到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该选择哪种图示,并能说清:把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的,即。
教师引导学生折一折、画一画,或者根据教材第30页图示进行填空,写出计算结果。
教师:通过刚才的折纸操作和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预设结果:
1.分数除以整数,如果分子能被除数整除,那么计算方法是分子除以除数的商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那么转化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来计算。
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也就是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相比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分数除法可以转化为以前我们学过的分数乘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诱导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出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初步体会新旧知识之间、方法之间的转化与统一,比较自然地渗透转化的思想。
(四)应用规律,尝试练习
教师:请你独立思考并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对关键步骤进行针对性训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实际意义,即: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把分数除法转化为乘法具有普适性。
(五)巩固练习,熟练算法
1.教师:请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1、2题。
先尝试独立填空,然后组织交流,让学生明白分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互逆关系。
2.教师:请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4题。
左边的三个算式的分子都是3的倍数,所以可以用分子除以3,也可以转化为乘法;右边一组的分子都不是3的倍数,只能用一般算法。通过进一步的比较和练习,体会算法的灵活性和一般方法的普适性。
3.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请你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七第3题。
引导学生可以画图来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也可转化为小数来验证自己的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六)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教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60第五单元信息窗1—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示,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分数除以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促进个性化学习。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难点:
探究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创设情境
(出示不同兴趣小组活动的照片,最后定格在布艺兴趣小组活动现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布艺兴趣小组,看看在布艺制作过程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一)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情境图1(自己改造一个情境图):看,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米布,做成了7个小书包)
师: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预设:做一个小书包用多少米布?师: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解答吗?
学生列出算式以后教师可以追问:你是怎样想的?或者为什么用除法?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情境图2(课本情境):今天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接受了一项新任务,要用9/10米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最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1.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分米?
2.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分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有计划的进行板书)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先来解决“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算式,教师板书:9/10÷3=师:这个算式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学生:利用学具纸条折一折、或者画一画探索9/10÷3=的计算方法。
2.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师:将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小组交流,把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整理。教师巡视查看学生都能整理出哪些计算方法)
师:请各小组代表把小组同学的意见都展示出来,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学生说的有价值的方法板书出来。)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情况。比如:
方法①把9/10米平均分成3段,就是把9个1/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9÷3)个1/10米,即米,使学生看到在分数除以整数时,如果分数的分子能被除数整除时,可以直接去除。
9/10÷3=3/10(米)
方法②画线段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9份就是9/10米,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3/10米。
方法③ 9/10米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多少米?也就是求9/10米的1/3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每段是9/10×1/3=3/10(米)。
【使学生初步看到,分数除以整数也就是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9/10÷3=9/10×1/3=3/10(米)】
方法④学生把米化成小数0.9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0.9÷3=0.3(米)。
师: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解决问题,它们的结果相同,说明大家的思路是正确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你能独立解答吗?用你认为最简捷的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情况
【完成以后,学生交流算法,师板书。9/10÷2=9/10×1/2=(米)】
3.观察比较,优选算法
师:仔细观察、分析刚才所解决的两个问题,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分数除以整数(教师顺边板书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师:先想一想,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比较这几种算法,说说哪一种算法适用范围更广,为什么?【通过交流,逐步明朗简捷的计算方法:当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用方法①才方便;用方法2太麻烦;用方法④,如果化成小数时除不尽,计算就会出现误差;方法3是个通用的方法,比较简便。
师生共同总结出:(一般分数除法计算方法):分数除以一个非0的整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下面就到了考验大家的时刻了,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然后组织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体会到此题分数的`分子都能被除数整除,所以采用分子除以除数的方法相对简捷。)
(让学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连一连。首先让学生观察第一行算式与第二行算式的特点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悟出此题的意图,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利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得出应该连的相应算式。)
3.自主练习4、5
(这两道题把解决问题和计算知识的练习融为一体,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步发展的教学目标。)
(计算练习,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跟大家共同学习,老师非常高兴!你的心情如何呢?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交流。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不仅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还学会了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为分数乘法进行计算。这就是转化带给我们的美妙与奇特。学好数学,你会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
分数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知道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物体也可以是一个整体。
教具:
课件、各种形状的纸张、水彩笔等。
引入:
1、分苹果
师:今天老师带来三个苹果,准备分给两个同学,谁能帮老师分一分?
生:一个同学分一个。
师:那还剩下一个怎么分呢?
生:一人一半。
师:那也就是说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人一份是么?
生:是。
2、(幻灯出示书上的图片),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在古代,因为生产的需要,人们为了测量,把物体分成一段、两段、三段,不够一段了,不是整数,不能用整数的结果表示,为了准确地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出示幻灯,找同学来读)在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用分数来表示。
一、学习一个整体的分数
1、幻灯出示1/4,这就是一个分数,它读作什么?(生答四分之一)谁能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它表示什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它的1/4)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准备了教具,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吧。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
(1)任意选桌上的的材料创造1/4
(2)用你喜欢的方式把1/4表示出来。
(一)、学习一个物体的1/4
(材料:一张正方形纸、一张长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根一米长的彩带)
1、展示汇报
(1)师在同学中分别找到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的1/4
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生展示,师帮助强调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生边做,师边幻灯演示。
2、师小结:以上我们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他的四分之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他的1/4.(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1份”“1/4”)
3、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你们怕不怕?
(出示幻灯练习题),请说说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4、同学们,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巧克力蛋糕,准备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幻灯出示)这是一块正方形的蛋糕,我们可以用正方形来代表它,它是原来蛋糕的1/4,猜猜它原来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做一回设计师,在你的练习本上画一画它原来的样子。
5、请小组内展示一下你的作品,探讨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啦?
6、学生展示,老师幻灯演示。
同学们,你们真是优秀的设计师。其实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
(二)、学习一些物体的1/4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这又是一块蛋糕,露出的部分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一,你能猜猜原来会是什么样子么?同学猜测。
师出示圆形的蛋糕
(2)老师这里还有一块蛋糕,用分数表示是1/8(幻灯),请同学们猜猜这次的蛋糕原来的是什么样的?
同学们可以用三角形代替蛋糕,动手画一画原来是样子。然后小组讨论。
同学展示作品。
师:大多数年同学画的都是圆形的蛋糕,可是这次的蛋糕不是圆形的了,而是由8块单独的蛋糕排列组成的。请看大屏幕。(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很聪明,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这次的蛋糕不是一个了,而是一些物体了。(板书“一些物体”)请同学们看看我们刚上课时摆的1/4,你能找到你用一些物体摆出的1/4吗?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请2名学生到前面投影仪上展示,教师在旁边指导,让学生说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2、(幻灯出示)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请同学读)老师板书“一个整体”
请同学看看你桌子上的材料,说说你把谁看成一个整体了?你是怎么样分的?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再找两名同学展示)
3、请同学们看看你刚刚分的1/4,都是1/4,为什么有的同学分得的是1个物体,有的是2个物体?
生汇报,这个整体变了,因为四分之一是1个物体的原来是4个物体,四分之一是2个物体的原来是8个物体。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请同学们再说说同样是一个这一个物体,它可不可以是1/4,可不可以是1/8,可不可以是1/12?
生汇报:可以
师:为什么?
生:当有4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4,当有8个物体的时候,其中的一个就是1/8…师:这说明什么?
生:分子不变,分母变了,说明分的份数变了。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二、学习单位“1”
1、师:刚刚我们分过的这些物体,都可以称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这个“1”加了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生答:因为这个1不是就指1,而是指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
2、师小结,刚刚我们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分数的意义(板书“分数的意义”)
3、请同学们再看一下我们刚刚分过的物体,它们分别把什么看作单位“1”了?
(教师举例课后题)
4、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三、练习
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幻灯出示12块糖),看看谁最聪明,回答的又快又好。
完成幻灯的练习
四、学习分数单位
1、同学们,请看黑板,其实分数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我们就把他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师:谁能说说刚才题中的分数单位?
生:1/4、1/8、1/2…
师:老师说一个数,看谁能快速地说出他的分数单位。3/4、2/5、8/9…
生抢答。
师:老师还没说分子呢,有的同学就已经回答出来了,你们发现什么窍门了么?
生:分子都是1
生:分母都是分的那个份数。
师:所以说,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单位“1”,和分数单位。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出色,我为你们而骄傲,让我们为自己精彩的表现鼓掌。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分数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把加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
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把加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进行转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空。
1=( )/1 1=( )/2 2=( )/3 3=( )/4
二、自主探究。
1、出示例7: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4/4 10/5 28/7
学生独立思考。
反馈: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想法引导出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借图进行分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推想。
优化方法:学生阐述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直接进行转化。
2、出示例8:怎样把11/4化成带分数?
学生独立思考。师引导学生回忆假分数化成整数的方法。
反馈: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分析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把12/3、30/6、8/5、8/3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指名板演。
板演的学生说出各自转化的方法。
2、在 里填上“>”、“ <”或 “=”。
教科书P49页第6题。
四、课堂总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分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分数乘分数教学设计12-20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9-21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09-17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06-29
分数产生的意义教学设计09-0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9-08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范文09-16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09-16
《分数的意义》的教学设计优秀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