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过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通过阅读教学,学生能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平易自然、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过程时间
一、听写字词,检查朗读。
二、赏析精彩片断
1.再次朗读课文,感悟语言的艺术,写法的精致。
思考: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要求学生在书上作旁批,写出自己的见解,喜欢的理由尽可能详细;教师走入学生中指导。)
对自己喜欢的段落要熟读成诵。如尝试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2.品味语言,揣摩作者平实、优美的语言风格,体会本文的抒情方式。
(1)教师示例:
①“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分析:这一句用与老天爷商量的口气,说明小山被大雪压垮了,实际上是赞美,赞美小雪后济南小山的秀美。一个“太”字,赞美之情全出。写法上是创设意境,于字里行间流露真情。
②“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紧紧扣住济南冬天的“晴”。因为晴,天空无云,才“空灵”;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
(2)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分析。
(学生自主合作,相互交流。展示。)
(3)课件出示练习题。(师生合作完成。)
①开头的特点是什么?(把济南和北平、伦敦进行了对比。)
②运用对比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说明济南是块宝地。)
③怎样抒情?(通过对比,直接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学生默读课文,认真体会以上对课文的感悟、品味。
3.教师小结。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喜爱和赞美之情,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想一想,为何老舍先生这些文学大师们能描绘出如此精彩的画面,他的语言能如此优美?我们写景时要向他学习什么呢?
启示细致观察角度多样情景交融运用修辞手法
(可重点突出本文表现美的方法:选词讲究;对比烘托;多用修辞方法;有直接抒情、有意境中流露真情,也有虚实结合,联想抒情。)
三、拓展延伸
1.师生相互交流收集到的有关冬天的诗文。
2.让学生进行和《春》、《三峡》的比较阅读。
提示:可从语言、内容、写法多角度分析。
(学生合作分析,教师小结。)
3.实践。
(1)小组展示说说家乡冬天的特征。
(2)借鉴本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注意融情于景。
四、课后作业
背诵“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
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
老舍
无风声小山摇篮图
温山雪霁初睛图
无重雾温
晴水空灵水晶图绿
无毒日蓝
惜缘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2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能熟练使用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达成阅读理解的五个层次:了解课文涉及的文学常识;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和修辞(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结合课文的内容和主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5、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察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出自七上第三单元。第三单元选编的主要是描绘大自然美景的文章。欣赏这些作品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学习这些课文,要全身心投入,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品味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课文中多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注意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2、教学重点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品味语言。
3、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这篇文章,我们作为济南的学生应该引以为豪,对于济南的天气我们也非常熟悉。关于老舍,学生们对他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虽然说老舍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算陌生,但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对于作家本身知之甚少,所以通过本课学习,让孩子们对老舍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牢记“着落、髻、看护、镶、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正确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当“冬天”一词进入你的脑海时,你会产生哪些联想?(请学生各抒己见)
我们的省会“济南”的冬天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随着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济南的冬天”。
二、自主学习
活动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等。本文写于1931年春。
2、词语教学:读背“读一读、写一写”结合课文辨析字型字意。
济南、奇迹、伦敦、暖和、着落、髻、看护、镶、宽敞、水藻、贮蓄、澄清。
3、朗读课文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画出优美语句,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和2中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二: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思考并分析
(1)济南的冬天是的天气有什么特点?
温晴
(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明确:
(第一段对比第二段过渡段第三四五段冬天的山,第六段冬天的水)
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
活动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写出你欣赏的理由,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段。
a、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天气“温晴”;济南天是慈善的,有美丽的山景;冬天水不结冰,水是绿色的。四面环山,像在“小摇篮里”。
b、阳光朗照下的山——温静;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城外的远山——淡雅。水色——绿。
c、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写水色: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d、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e、比喻、拟人句。(美句赏析,着重分析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如此娇媚动人,是因为运用了大量比喻、拟人的修辞。文中还有哪些比喻、拟人句用得好,找出来,说说好在哪儿?
讨论明确:
按照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的形式来表达。
a、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处,学习语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细揣摩,尽量能口头表达,教师从旁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2、3、
活动二:体验反思。
三、交流探究。
提问:为什么济南的冬天的景色会如此动人?
明确:a、细致观察;b、抓住特征;c、安排顺序(角度);d、运用修辞;e、情景交融。
四、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能描绘出这么精彩的画面,为什么语言能如此优美?体会在写法上与学过的课文《春》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顺序(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色彩绚丽。《春》还从多种感官角度来描写。
写好文章,必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经过内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这两篇文章作者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动了,从而写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拟人才那么活灵活现,富有灵性,才能达到神似。
设计意图:为达成教学目标4、
五、综合建模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认真观察事物,作文时才能写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发现和写出事物的“灵性”;真正动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写的事物“真挚感人”。平日里,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事物,多想多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积累,为写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作业设置
A、你眼中的济南是什么样子的?用你的生花妙笔写下来吧。
B、选择课文中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
C、背诵文章的4、5、6段。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3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一起欣赏了济南冬天的几幅美丽的画面。冬天的济南那么美,当然也离不开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和写作的技巧。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手法美。
二、自学指导
(一)语言品析
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词,经过提炼,很有生气,掩卷细品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其神韵。请仔细品析下列句子的美妙之处。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交流点拨】
“小摇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交流点拨】
连续的拟人手法:睡、唤醒,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舒适温暖的环境。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交流点拨】
“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交流点拨】
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交流点拨】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
【交流点拨】
“有的……有的……”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覆盖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隐若现;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驳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将山坡上斑驳的色彩和风儿吹动下的小山描绘得富有动感和美感,显得更加秀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交流点拨】
对“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二)写法探究
1.文章是用怎样的方式突出济南“温晴”的天气的?
【交流点拨】
通过三组对比:北平的寒与济南的暖对比;伦敦的暗与济南的明对比;热带的热与济南的温对比,突出济南“温晴”的特点。
2.作者描写济南的山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交流点拨】
按照由里到外、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处的山。
3.纵观全文,本文在写景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
【交流点拨】
(1)以动写静:“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写出雪动人的形态。
(2)想象:比喻与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比较阅读
《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交流点拨】
相同点:①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②脉络清晰,层次井然。③抓住特征写景,情景交融。④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语言朴实、清新。⑤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不同点:①《春》描绘了五幅“春景图”,《济南的冬天》是一幅完整的“山水画”。②《春》侧重于近处的细致观察,《济南的冬天》侧重于远景的观察,且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特点有所变化。如本文第二段,是从景物的上方俯视下来,描绘出阳光朗照下的济南像被围在小摇篮里,突出温暖如春的特点。
三、板书设计
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伦敦的暗济南的明温晴
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阳光朗照下的山里、上
薄雪覆盖下的山写景顺序
城外远处的山外、下
四、拓展延伸
请你描绘一下你家乡的冬景。(200字以内)
【交流】
生甲:这是一个雪后的早晨,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小溪中的石头上都覆盖着白雪: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幼狮在雪地里沉睡;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溪岸。
生乙:冬天到了,北方的冷空气南下,西北风怒吼着,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早上,我开门一看:房顶白了,草地也白了,树上挂满了雪白雪白的冰凌,我们的世界变成了一片银白。冬天真美啊!
生丙:我的家乡是湖北的一个山区,这里一年四季分明。时值初冬,北风利飕了,满山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阔叶树的叶子基本落光了,那些坚强的针叶树绿中带褐。河水还在不停地奔袭,只是水变浅了,变得更冷了,水草枯萎,那嬉戏的鱼儿早已不知去向。惨白的太阳有气无力地露露脸后,马上躲进灰蒙蒙的云里去了。看到这样的景象,我的感觉只是阴冷。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正确读写济南、镶上、宽敞、澄清等词语,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品读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激发自身对祖国自然景色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活动教学法、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老舍在《济南的秋天》里说:“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赐给了西湖,秋和冬全给了济南。”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画面。(多媒体出示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济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赐给了济南什么样绝美的景致,竟那样令作者心醉神迷,写出这样的评价。
课件展示图片和板书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读书,并设计相关问题:
1.师生同读: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多音字、形似字。
教师出示整理好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2.生生自读讨论:作者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济南冬天的总特征是什么?
3.分组讨论:围绕着总特点是如何安排文章结构的?
教师引导学生:说清楚文章结构脉络。
赞誉了“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的词语是“温晴”。
第一部分(1段)总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2~6段)具体描绘济南冬天的美景。
(三)深入研读
1.第一环节 小组合作探究方式进行,教师出示设计好的问题,引导小组内、班级内讨论。
(1)文章开头,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预习中查找到的资料。
(3)第二部分具体抓住了济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来描写,各突出了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总结如下:
(1)把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进行了对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济南的暖;伦敦的暗,济南的明;热带的热,济南的温;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2)教师点拨: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誉为人民艺术家。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其中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作者之所以用北平、伦敦、热带地方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国,生活了6年,回国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一回国便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在济南温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仅发自肺腑的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写“响晴”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几个画面: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济南冬天的水。
2.第二环节 语言品读
语言是情感思想的载体。细细地品味语言,才能更好领会文章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句子,再细细体会句中词语的意味。
(1)文中描绘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画图,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我认为 是最精彩传神的词语或句子,它妙在 。
教师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1)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生动贴切。
举例: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重点分析:被风儿吹动;害了羞。
(四)拓展延伸
教师布置围绕下列问题展开活动。(根据课堂实际选择合适的活动)
1.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进行仿写。
2.说说自己家乡冬天的特征,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
3.《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五)小结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体会表达效果。
2.小写作《校园的冬天》,400字左右,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被誉为“人名艺术家”。
2、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些印象》是老舍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他回国后最早创作和发表的作品之一。从1930年夏秋至1931年春夏,随写随发表,全文共一万字左右。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三、感知课文
1、借助于《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清楚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领会本文应该怎样朗读。
归纳: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3、听名家朗读课文。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四、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一)(1)写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点。
(二)(2—4)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三)(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注音组词:得、着、薄、和
第二课时
一、投影两段有关北方冬天的描述,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北方冬天给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课文分析。济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吗?
二、齐读全文,思考问题
1、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2、济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点?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济南
北平(有大风)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响晴“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温晴
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钱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国回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了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情宜人的冬天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二)针对第二段提问: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人们的感受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遍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
1、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2、作者写景的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采用那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体会比喻、拟人对写景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寄寓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比作“白花”;
二是将“”比作“日本看护妇”。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4)引用几句学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让同学们讨论比喻是否恰当。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拟人
比较下列两句话,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明确:拟人手法赋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态,写出雪的娇羞美丽。
4、看看作者写景的句子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们要根据此段文字画一幅画,画上应该画些什么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读背诵
(四)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五)水的特点——绿、暖、清亮
四、再读全文,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直接抒发感情。
如“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
2、通过创设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请闭上眼睛,……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烘托出舒适温暖的意境,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五、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教师结束语: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六、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
2、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济南
北平(有大风)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响晴“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温晴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安适
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
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水——绿暖清亮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是老舍先生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作者首先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接着作者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景、水色。从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到城外远山,对济南冬天的山景进行了描写。文章通过生动而真切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书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情、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以及情景交融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2、采用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感知、感悟文章内容。
3、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济南暖阳下的山水、古城、村庄所寄托的浓浓爱意。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重难点分析:
·体会情景交融的境界是需要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感受揣摩才能达成的。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悟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特征进行细致描绘的写法,体会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的妙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天气是越来越冷了,穿梭在城市的浓雾冷风中,每天都能感受到冬天那强有力的拥抱,心里最渴望的就是温暖了。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文章去领略一个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济南的冬天。
二、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听读要求:
1、注意辨析字音,尤其是生僻字和易读错的字。
2、思考: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独特之处?
3、文中写到了冬天的济南的那些景物,注意用笔在文中勾划出来。
范读后落实字音。
三、整体感知
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独特之处?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特征)
(天气)温晴
2、作者是怎么把握到这个特征的?
通过对比:和北京比,“无风”;和伦敦比,“响晴”;和热带比,“日光不毒”。
3、作者对于冬天的济南怀着怎样的情感呢?第一段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这种感情?
喜欢珍爱“宝地”
北京和伦敦都是古都名城,而且北京还是老舍先生的故乡,可先生却把这个词给了济南,喜爱之情由此可见。
四、研读欣赏
1、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些美丽的景物?读出相关的句子。
山:山上的雪青松山草远山的村庄
水:绿萍水藻垂柳
2、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温晴”这一特点的?
(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温暖:山形环绕小雪山坡有的草色还露着斜阳下粉色的雪水不结冰冒着热气
响晴:老城晒着日光雪后的阳光空灵清亮的水和天
3、作者为什么把山水作为描写重点?
这是济南的代表性景物,是济南的魅力所在。
济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誉。著名的趵突泉是72泉之首,位于旧城北部的大明湖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人称城中“家家听泉,户户插柳”。
在济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济南的天然屏障。
清人刘凤诰,有咏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课件图片)
总结:作者是借典型景物来体现典型特征。
五、修辞手法
1、济南的山水是美丽的,可作者笔下的济南似乎比现实中更加可爱动人。这得益于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拟人和比喻)
我们以2、3段为例来看,首先找出拟人句。
环抱老城的小山慈善的母亲保护
薄雪覆盖的山坡婀娜的美人穿着花衣
斜阳下山上的薄雪害羞的少女粉色
同是写山,却是姿态各异。分析事物和被比的事物间是如何形成比拟关系的。
两者之间有共同的性状。
2、扩展
积累拟人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六、作业
读完了《济南的冬天》你是否也爱上了冬季呢?你生活的城市在冬日里是什么样子呢?是否也有令你难以忘怀的记忆呢?
请以“石家庄的冬天”为题,写一小段文字200字左右。注意运用讲到的写景方法。
七、板书
无风山雪村庄
响晴对比温晴
无毒日水绿萍垂柳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2、理解通过比较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潜移默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景物描述的方法。
3、培养写景抒情散文的自读能力
教学难点:
1、如何自学写景抒情的散文。
2、景物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冬天带给我们的则是刺骨的寒冷,满目萧索和生活上的不便……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无限的生机和令人向往的温暖。在北方就有这样一个“温暖”的宝地,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出示目标,板书课题。)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
二、出示教学目标:
1、培养“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2、学习作者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三、问题推进,学习新课:
(一)课文感知
1、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总的感受是什么?
②、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学习3段写景的方法
齐读3段思考
(1)、这段中心句是什么?
(2)、作者按什么的顺序描写雪后的山景?
(3)、段中那些动词用得好?那些表示色彩的词用得好?
2、归纳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学生边归纳边举例)
①细致观察景色,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特征进行描写。
②从自身感受出发,融情于景。
③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3、学以致用:
用你学到的写景的方法,以“最妙的是……”开头写一段你家乡最有特点或你最喜爱的景物。
四、学习清单
展示习作片段
五、布置作业:
请实地观察雅安某处的景物,仿照课文一些写法,写一篇题为《雅安的冬天(春天)》的短文。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掌握“澄清”、“贮蓄”、“空灵”等词语的音、形、义;
2、通过精读赏析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鉴赏力,并初步了解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热爱济南、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用一个4字短语或比喻句描述一下你印象中的冬天的景象及感受。
预设: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北风呼呼、风刀霜剑
2、引言设疑:(多媒体出示图片)济南被誉为“泉城”,有着“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那儿的冬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这堂课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去感受济南冬日的别样风情。
3、读准字音,了解词义。(见大屏幕)
二、理清思路,把握特点
1、听读课文,体悟情感。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勾画出你认为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及能明确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赞美)
2、自由朗读,把握特点。
(屏显)思考:“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3、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假设要给一个从未到过济南的人讲讲济南的冬天,根据课文,你将分哪几个方面讲?着重讲哪个方面?
(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城外远山”,冬水这几部分,着重讲“薄雪覆盖下的山”。)
三、精段细读,赏析美点(研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小雪后的小山”)
1、通过分组朗读给第五自然段分层次。
生读后用单竖线把三个层次标出来,教师指出:第一层概括;第二层细腻描写;第三层议论抒情。
2、课堂训练:自由朗读本段,思考问题:(屏幕显示)
①对这段文字进行的诗意画面命名(“雪后斜阳”,“小山雪霁”)
②圈出像线索一样能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妙”,“雪”写的是内容,而“妙”字是画面的特点。请把“妙”字圈下来)
③说说这段中“顶”、“镶”字为什么用得好?能从文中再举几个字说说吗?
(“顶”字写出了雪中小松的形态美,写出了松上小雪的轻盈,它不是压着、扣着、盖在上面。“镶”字用得好,是因为线条很美,写出了天与山相连处逶迤的线条与亮丽的轮廓,同时这个“镶”字也有拟人手法的味道)
比较:“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④品析“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的表达之妙。
(第一,这句话用了比拟的手法;第二,写出了雪后山色的斑斓;第三,给我们以画面之美;第四,有静有动,静中有动,山是不动的,但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诗意盎然。)
追问:你能从文中再列举几句你认为很美的句子吗?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确归纳(见括号内容)
4、想象画面,用减字法读课文。(屏显)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上的矮松,树尖上,好像。山尖全了,给天镶上一道边。山坡上,有的地方,有的地方;这样一道儿,一道儿,给山们;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叫你希望看见一点。等到快日落的时候,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微微露出点。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四、同桌合作,探究疑点
标题可否换为“冬天的济南”?谈谈你的理解并与同桌交流。
(不可以,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济南”目的在于赞美“冬天”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
五、小结本课,归纳要点
1、掩卷沉思: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学习到如何描写景物?(屏显)
抓住景物特点;有层次,有条理;情景交融;善用修辞(比喻、拟人)
2、想象画面,教师提示,试背课文第五段。
②最妙的是。山上的矮松。山尖。山坡上。等到快日落的时候,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就是下小雪吧,!
六、作业设计
1、根据课后练习二的示例,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写一点欣赏文字。
2、片断仿写练习:以“秋天的原野”或“秋天的校园”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必须运用上述景物描写的方法。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三个生字,掌握五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响晴、温晴、安适、贮蓄、澄清”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揣摩词语,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4.体会作者对平凡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提到冬季,大家会马上想到怎样的画面呢?”
大家也许马上会想到一幅白雪皑皑,冰清玉洁的图画;也许会想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佳句。是的!严寒几乎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影响着人们对冬天的感觉。下面,让我们随着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笔,到济南城去走一遭,看一看它的冬天是怎样的。
二、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国讲学,1930年回国,本想作职业作家,但专职写作难以维持生活,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经好友们的劝告,1930夏天到济南的齐鲁大学任教。这篇文章大约写于1930—1931年间,也就是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轮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把容易读错的字写到纠错本上。
2.交流纠错本上的字。
教师预设易读错的词语有:
济南澄清贮蓄水藻发髻镶嵌
3.指名读课文,随即指导。
4.学生听老师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那些景物?
明确: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还写了济南冬天的山、水。
这天气、山、水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课文内容,教师稍作点拨引导。)
小结:因为有小山的包围,所以才会有“温晴”的天气;又因为有“温晴”的天气,才会有小雪覆盖的山景,河水才会冒点热气。所以,“温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描绘济南的山水都是围绕这个特点来写的。
五、齐诵全文,再次品味。
(设计意图: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学生整体感物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这篇课文的朗诵方法,了解了大致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品位、体悟“济南的冬天”。
二、赏析课文
“济南的冬天”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结合课文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思考体味、朗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预设:
1.阳光下山景图。(第二自然段)
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2.雪后初晴图。(第三自然段)
“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3.城外小水墨画。(第四自然段)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则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赞美的真情。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4.空灵水晶图(第五自然段)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完成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三、方法借鉴,学会发现。
文章把冬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晴的冬天的济南,写作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A、融情于景B、展开联想C、巧用修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方法。)
四、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的北京,并刚由多雾的伦敦归来,因而对济南的冬天的温晴感受特别深切。你到某一个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别的感受?
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并写下来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课文中老舍给我们描绘了阳光下小山、小雪后的小山、城外远山、冒着热气的绿水四幅济南冬景图。请同学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每人自选一段绘一幅画。(课下完成)
五、朗读全文,再次体味。
今天我们随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老舍先生一同领略了济南冬天的无限魅力,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今后的学习和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努力做好这方面,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写作水平。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学习这篇课文,除了抓住景物特征这个主要内容,还应该从词语的运用、修辞的运用等方面学习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景物的。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怎样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的?
分析:作者抓住济南“温晴”的特点,从地理环境、人们的表情与幻想和对小山、小雪、绿水的描写几个角度来写。第一幅画描绘了阳光下济南的全景。济南像被“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暖和安适地睡着”,多么恬静、多么安逸。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第二幅画描绘了秀美的雪景。矮松顶着白花,蓝天镶上银边,白雪夹着黄草,夕阳斜照薄雪,山坡卧着村庄,房顶卧点白雪,如同一幅极美的出自唐代名手的水墨画。第三幅画描绘了澄清温暖的河水。河水不结冰,还冒着热气;水中水藻绿意正浓,水边垂柳弯腰照影;一片清亮的天上,像块空灵的蓝水晶。这一幅幅美景,描绘出了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
2.作者是怎样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表达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的?
分析:作者在描绘济南冬天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事物时,巧妙地运用表示色彩的词语和确切的比喻、拟人,描绘出了济南冬天的景色,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例如描绘济南小山雪景的那段文字中,作者用了“青黑”、“全白”、“银边”、“蓝天”、“草色”、“白”、“暗黄”、“微黄”、“粉色”等词语,色彩鲜明艳丽,恰到好处。同时又运用了十分确切的比喻、拟人,使景色形象化。通过“日本看护妇”、“花衣”的比喻和“露出肌肤”的拟人,使人感到小雪中的济南依然温暖如春。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抒发了作者对济南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怀。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速读测试。
计时速读全文,答题,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与阅读效率。
1.本文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_;本文写于:_______年以前。
2.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三个词来概括。
3.作者通过哪三个比较来说明“济南真算是个宝地”?
4.本文采用了怎样的描写顺序?
5.本文是怎样描写阳光朗照下济南的山的?
6.本文是怎样描写小雪点染后的山的?
7.本文是怎样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的?
8.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9.下面这些句子中,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B.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C.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10.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济()南②伦敦()③髻()
④镶()⑤贮()蓄⑥水藻()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本文一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本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说说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感情的?
3.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导引。
第1题要求在统摄全文内容的情况下,划分段落,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做此题要注意在整体性阅读基础上进行分段。
第2、3题都是对写作特点的理解。应当结合自己的有关知识,深入分析体会。并注意随时吸收,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四)疑难讨论。
1.C√。因为从全文来看,写了三个方面内容:(1)济南的天气;(2)济南的山景;(3)济南冬天的水色。而第1自然段是写“天气”的,第5自然段是写“水色”的,中间三个自然段是写“山景”的。
2.本文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1)直接抒发作者赞美的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三个地区和济南的天气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2)创造意境,以情动人。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美的意境中,流露出作者赞美的真情。
(3)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抒发作者的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十分传神。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冬天阳光下的济南出现“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的神情;小山说出“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的低语,薄雪“微微露出点粉色”的羞容;这些,不但非常传神,而且饱含着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3.这篇写景散文写得成功、动人是与作者善于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分不开的。
在修辞方面,比喻、拟人、对比都用得十分出色。例如,把济南比做婴儿,把城外山景比做出于“唐代名手画的”“水墨画”,那么清新明丽。这两个比喻都很精彩。作者还融生命与感情于景物之中,使景物活了起来,生动而逼真,这是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至于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方面,放在一起相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本文以矮松的青黑,映衬树尖上顶着的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等,色彩鲜明悦目。
在词语的选用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的。如,老城是“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句不仅用了拟人的方法,而且“晒”、“睡”、“醒”三个动词准确地勾画出济南温晴的气候特征。
老舍写作用纯正的北京话,简洁的短句,不仅生动活泼,而且朴实明快。
附:速读测试参考答案
1.《济南的冬天》;老舍;1934、
2.无风、晌晴、温晴。
3.写风同北京比;写日光同伦敦比;写日光的强度与热带地方比。
4.采用的是景物的排写顺序。第1段写天。以表现济南的冬天的暖;第2段写地,以表现济南冬天的舒适;第3、4段写山色,以表现济南冬天的秀气;第5段写水光,以表现济南冬天里孕合着的春色,并顺势用一句话勾勒了济南冬天的总体形象。
5.先是用一个设问句和一个反问句指出济南的“出奇”不单是因为经常有温暖的阳光,还因为它有迷人的山水;继而写济南的地理特征:是“山围城”;然后写济南人情态的特征:因为山就是依靠,山就是温暖,所以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6.先写山的色彩。从山上、山尖、山坡一直写到山腰,一步步地细看,一笔笔精心描绘。它是白的,“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它是银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它是彩色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再写山的情态,“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那些小山太秀气!”这样,就写出了小雪点染的山的“妙”处。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小雪点染的山的外在美,也写出了其内在美。
7.写水,作者抓住一个“绿”字,着重写了自己对济南冬水的感受,概括水的鲜明形象。作者描绘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这其实都是写水的绿,写济南冬天里绿的精神,绿的生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写“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这实际上是把水艺术化了,感情化了。最后写“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济南冬景图。写出了这座有泉城之称的济南的特色。
8.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9.A.拟人;B.比喻;C.拟人
10.(1)jǐ(2)dūn(3)jì(4)xiāng(5)zhù(6)zǎo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为学生展现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锻炼他们发现美的眼力,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济南的冬天》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作者老舍1930年,从英国经新加坡回国,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温情。作者先总写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再分写济南冬天的“山”“水”,终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驻笔,水到渠成。学生学习本篇课文不仅能了解到冬天的济南是个怎样的“宝地”,还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情,主动亲近、接近大自然。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单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成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理清思路,体会比喻、拟人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景物独特的感受,以及对其寄予的深情。
学习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初中,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拼音知识不过关,对语文学科知识的领悟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略弱,学生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有待提高。从平时学习情况看,学生对现代散文及文言文阅读感到较吃力,导致练习、考试时答题不完整,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审题、及阅读能力薄弱,但已经具备较强的网上搜索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朗读感悟法:文章是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根据文章的特点,主要采用“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
2、情境教学法:文章是写景抒情散文,根据所描绘的景,进行想象与联想,走进情境中,便于体会作者的感情。
3、讨论法:在反复讨论、互评探讨中领会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交流,稍作引导。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自制“济南的冬天”课件;课文音频朗读、MP3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刚刚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在我们心目中,春已经逐渐丰满起来了,在我们的记忆中,春天是莺歌燕舞,是鸟语花香的。那么在你们的记忆中,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又是怎样的?来,举手回答。(预设:很寒冷;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路上没人等等,且教师简单评价一下)恩,大家说的这些都是我们记忆中对北方冬天的认识,而北方的天气也确实很糟糕,阴冷,可以说到了深冬到处是天寒地冻,鸟兽都绝迹了。但对老舍先生来说,却在北方的济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冬天,这种冬天又是怎样的?它究竟是如何的奇特、与众不同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老舍《济南的冬天》去看一看。(板书:济南的冬天老舍)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
提问:还记得在小学时,你们在哪些课文中接触过老舍先生?(《猫》《养花》《林海》《草原》《趵突泉》说到其中2、3个即可)同学们交流一下对老舍先生的了解。(生1生2)
在这里呢,老师简单介绍下老舍先生(PPT展示)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著名小说代表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代表作《龙须沟》《茶馆》等。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写作背景
作者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深厚的感情,山东也因此被他称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一散文是老舍为他的第二故乡所作。(了解了这点后,对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把握)
(3)媒体出示课文重点字词
(4)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哪一个词最适合用来概括,可以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指名回答
3、学生讨论
4、归纳明确:温晴(板书:温晴)
三、重点感悟
(一)研读第一段
找到“温晴”所在的段落,看看为什么它最适合(明确第一段)
1、齐读一遍,说说济南冬天总的特点为什么是“温晴”?
2、指名回答
3、教师明确
(通过三组对比:
北平“奇迹”多风
伦敦“怪事”多雾
热带“害怕”日光毒
济南无风声响晴无毒日这一番比较,令人信服地得出“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个结论,点出“气候温晴”这一总特点。
(1)“宝地”二字透露出什么?
(2)指名回答
(3)明确“宝地”二字透露出来的是对济南冬天的怀念与喜爱。(板书:宝地)
4、再次齐读一遍(边读边感受其中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怀念,喜爱之情)
(二)深入感悟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1、提问:
(1)作者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观察后面的段落。)
(明确,板书:冬山冬水)
(2)哪里写山,哪里写水?
(山:3—5水:6)
我们先来看冬山,快速浏览一下3、4、5自然段,回答老师:
(3)作者是通过描写山的哪些方面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
①指名回答②教师明确:三个方面,分别是山的形状、山的色彩、山的形态
(4)三种情况下的山,你们更喜欢哪一部分的描写?
2、共同分析山景(3、4、5段)(随学生的回答排讲述先后顺序)
(1)山的形状:(第3段)
①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是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老师也写了一段:
“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这一圈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给济南带来了温暖。”
对比一下,你们觉得哪种更好些?为什么?(同学讨论)
a、指名回答
b、教师总结
c、齐读(再次感受其中的味道)
d、“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的说:你“你们放心吧…”你放心了吗?老师想到了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因为那么暖和。济南是一个小摇篮形状的地形,摇篮给人暖和、温馨、舒适的感觉,这样的比喻生动写出了小山的小巧暖和舒适的特点,进而表现了济南的温晴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②相信大家都看过小摇篮,小摇篮是宝宝睡觉的地方,表情都是怎么样的?那我们济南人在摇篮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可爱、甜美…“济南的人们在冬天都是面上含笑,他们一看山,心里就有了依靠。”我们可以看出济南的人们的生活是幸福、惬意的。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
本段小结:所以,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确实是特别可爱呀!
(2)山的形态:(第5段)
这一组齐读第5段
(我们一起来看看哈,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点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嗯,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画面?嗯,对啦,就是描写了城外的远山。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比喻,他认为这城外的山美得就像张水墨画一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那样的画面(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上,点缀着小树、小村庄,树上装饰着小雪、屋顶上也卧着点雪,充满了安静和谐的氛围,远远望去,黑白两色,是不是显得愈加自然、清新、淡雅?))很美,是吧?(PPT展示图片)
我们很容易就看出了作者对济南冬天山的喜爱之情。不过,同学们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赏析一下吗?哪里用词用得巧妙?
(文章两处使用了“卧”,“卧”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同时“卧”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闲适的喜爱,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的。)
四、小结归纳
在老舍先生的描绘下,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那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脸带微笑的人们以及水墨画般的城外山景,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安静舒适。
五、作业布置
1、自学第2自然段,请进行赏析(可以从它的作用、修辞手法、词语等方面),写在作业本上。
2、课后再好好体会后面段落中老舍先生所抓住济南的冬天的景物特点,感受作者最终所抒发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
山
温晴城外雪后的远山水墨画—淡雅
(宝地)
水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回答PPT上的问题(PPT出示),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内容。
二、重点感悟
(一)山的色彩
我们的作者最欣赏的就是薄雪覆盖下的山了。让我们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先来听一听这时候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指定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美一点,其他同学可以一边听一边闭起眼睛来想像感受。)
1、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说说这句话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妙
2、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妙”在何处。理清本段顺序:作者写山的色彩,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找关键词)主要有哪些色彩?找出来用横线标注。
a、指名回答
b、明确:山上—山尖—山坡—山腰(自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1)山上——写山上的什么?
①矮松——“矮”这个字与什么协调?(“矮”与“小山、小雪”协调)
②越发青黑——用“青黑”有什么效果?(青黑凸显出了矮松的浓郁的生机、生命力,同时雪小,盖不住整个松树,体现济南的温晴。)
③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白花”是什么?(雪)
④作者为什么不说“雪”而说是“白花”?(说明雪漂亮,作者喜欢这样的雪。)
⑤这句哪个字用得好?——(“顶”)
⑥如果改成“扣”“罩”好不好?为什么?
a、讨论、指名回答
b、明确(我们来看,“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形态之美,“顶”更能说明是在“树尖上”说明雪很小,只有一点点;而如果用“扣”“罩”字,就不好听了也不好看了,它们都有整个盖住的意思,这样就不符合内容所说的“小雪”“薄雪”了。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在头上,都不好听——“顶”更具形态美,轻盈感,准确的表现出雪“小”的特点,突出了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的秀气。)
(2)山尖——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尖的?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用拟人手法,表现的是线条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另外,把它写的像巧匠一样,构建色彩纯净美丽的蓝天银边,看出作者喜欢雪的灵性。)
(3)山坡
“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色彩美丽,盖在山上,像美丽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带水纹的花衣”
①这花衣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实际上是这是“小雪”的杰作,雪覆盖不匀,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更能凸显雪的灵性。)
②刚才写树尖用“顶”,写山尖用“镶”,那在山坡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找出来并说好不好,为什么?
(“穿”——山象人一样爱美多情,突出雪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相间的美丽样子。)
(4)山腰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微微露出点粉色”
①“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拟人,雪像小姑娘一样娇羞,雪也多情,生动形象地写出雪的情态。)
②为什么是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写出雪柔情万种,赋予雪以少女般害羞的神情,生动表现出雪泛出淡粉的娇羞情态。这里“微微”这个词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少一分又不够,“微微”刚刚好写出雪的娇羞的情态。)
3、那这一段山的特点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好呢?(秀气)
(PPT出示图片)
本段小结:本段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突出其秀气的特点。描写景物多,却并不杂乱。巧妙运用比喻、拟人,虚实结合,把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写得很有情趣,突出了济南“温晴”“是块宝地”的总特点。
(二)研读最后一段
作者是通过描写山的三个方面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那作者又是如何通过水来表现表现济南冬天“温晴”呢?请快速阅读最后一段,思考:水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步:现在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用心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同桌交流交流。
第二步:全班交流(主要让学生自己找句子进行分析,以下的1、2、3、的问题可以稍作引导学生进行较深层的分析)
1、“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表现出济南的水无限生机和在冬日里孕育朦胧春意。——“暖”)
2、“水藻真绿…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寻找文中写了几处绿?
(1)指名回答
(2)明确(文章写了3处绿,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绿。并且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人的性格、感情,突出水的暖、绿的特点。)
(同时作者极力写水绿时,还通过垂柳照影子,透过水往上看,写出水的清、透。)
(3)绿的精神怎么理解?
①指名回答
②明确(水藻在冬天释放所有的绿,这种绿的精神,意味着绽放生机、怒放生命。这么具有生机,这哪里是冬,分明是春的生机,是春!那生活在济南的人们是不是很幸福?这样的冬怎能不让老舍喜欢、向往!)
3、大家觉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怎么样,试着赏析下?
(1)指名回答
(2)明确(作者将天光、水色、绿影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净的济南,描绘出济南的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为晴,天空蓝汪汪的,才像块“蓝水晶”,空灵的蓝水晶这一比喻,可以说,老舍是忽略了水的表象,而只见水的本色了——写出了水的清、亮。试想,他该是用一种怎样的深情,才能领悟这水的本色呢?齐读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本段小结:本段通过描写济南冬水的暖、绿、清,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晴”和“宝地”的总特点。
4、提问:一篇文章总会有一个核心思想,而文章的总的感情爆发都会在哪里?——结尾。当然这篇文章也不例外,老舍最后发表什么样的感慨?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师:奇怪了,我们的题目是什么——济南的冬天,结尾却说冬天的济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能否把题目换成冬天的济南,以便点题?
(1)指名回答(点两位学生)
(2)师明确:济南的冬天,中心词在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让人生出冬天之感,重在感觉(精神),而结尾冬天的济南,中心词在济南,突出的是济南特有的韵致,重在景象,文章取题为“济南的冬天”,表明作者是从感觉(精神)的角度去写济南的冬天,而不仅仅是从景物的角度去写的。
三、小结归纳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感受,如诗如画的美景,情景交融的文字,文章运用大量的拟人、比喻的修辞,把济南的冬天写得极致神韵!带给作者一种美的享受。
四、拓展延伸
老舍先生写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景物特点,你写《家乡的冬天》准备抓住什么特点?
1、学生写简要发言提纲,然后口述
2、教师综合评价
五、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四,要求至少300字。
2、将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到摘录本上。(明天一起上交)
六、板书设计
济南的冬天
老舍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可爱
山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秀气
温晴城外雪后的远山水墨画—淡雅
(宝地)
水暖绿清亮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
3、仔细揣摩作者对平凡景物的独特感受,寄予的深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品读课文,发现并感悟济南的冬之美。
教学难点:
借鉴语言大师老舍用心体验美、用笔表现美的技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立冬将至,寒意便迈着步子来到了我们身边,天气一下子冷了许多。北中国的冬天即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想起这些,不禁也令人心生寒意。身处寒冬的人们总是渴望春天早日来临。然而,生活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确是面上含笑的,他们好像并不渴望春天早日来临,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啦,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著名写景散文名篇《济南的冬天》,也许从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走进作者
学习老舍先生的文章,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老舍先生,请看大屏幕,掌声请出老舍先生。(投影作者简介,学生齐读)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1930年,作者回国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担任教授。从此在山东工作生活了七年之久。作者称山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为1931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
2、听录音,说感知,解字词。
就是这个对济南有着特殊感情的人,他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听配音朗读课文。(投影要求:注视画面、用心倾听、展开想像的翅膀,感受济南的意境美。)
听了录音,你心中济南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一句话说出来。(学生活动,老师评价。)
好的文章三分赏析七分读,只听了一遍,同学们就发现了这么多济南冬天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的读一下课文,在阅读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注意下面这几个生字词:
济(jǐ)南伦敦(dūn)镶(xiāng)
贮(zhù)蓄水藻(zǎo)髻(jì)
3、感知简析,展示才华
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正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意境是相当的美,下面老师准备了一些思考题,请看投影,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回答问题:(投影展示)
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作者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学生合作讨论思考解决,教师板书:济南的冬天)
请同学们把思考所得告诉大家,展示你的才华。
教师逐步疏导,简析文意并简明板书。
特点:温晴。景物:山、水具体又写:阳光下的山,小雪后的山,城外远山
三、美文品读,展现风采
过渡语:课文整体内容我们已经把握住了,那文章的意境美我们又如何才能感知呢?请分组思考第二个问题:(投影展示)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段,你认为用得最准确的词语和最生动的句子有哪些,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启示: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一下就有两个或是更多的思想和智慧。
要求:小声读,并动笔圈点批注。
抽生回答,教师以图画为引导,分别展示2、3、4、5、自然段景致,引出其中精美词句,从修辞、写法、情趣等方面品读妙处。(安排一段配音朗诵表演)
学生可能找出的句子: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把济南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睡着”、“唤醒”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c、“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d、“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害了羞”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露出点粉色’’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微微”词用得贴切,因是“温晴”而不是“热带”之热。
e、“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不可去掉,“况且’’表达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追加新的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四、悟景、激情、写美
过渡: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的的确确很美,你想,为什么他笔下的景就这样的美,这样的惹人喜爱呢?如果文章单为写景而写景,会不会打动人,会不会感动我们?这景里面还有什么呀?(抽生回答)正因为这景里面融进了情,融进了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他的文章才这样的动人。这种写法叫做“情景交融”,真好个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呀。
激情、写美:老舍笔下的景如此的美,如此的惹人喜爱,我们三穗,我们家乡四季的景也不错呀。请你写一写或说一处我们三穗,我们家乡你认为最美的景致。
五、小结课堂。
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学习到处都蕴含着美,让我们用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美,让我们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生活中的美,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七年级(7)班的同学会有像老舍这样的大家驰骋在文坛的圈子里。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通过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通过朗诵,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
3.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教学方法
朗诵法(集体朗诵、指定学生朗诵);讨论法;教师导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谈话法进行导入:“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的呢?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时白雪皑皑、寒风呼啸的。对啊,北方的冬天总是给人一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印象。但是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冬天是不一样的,没有呼啸的寒风,没有皑皑的白雪,那里有着无限的温暖,同学们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济南的冬天》”。
(二)初读课文,感知诗歌情感基调
1.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朗读的语速、感情等)。
2.学生了解文章大概内容。(明确:从课文中能够感受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表达对的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品析语句,合作交流。
1.学生再次读课文,提问:
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景物呈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
明确:济南冬天总的特点是“温晴”。作者通过对济南山、雪、水等景物的描写来体现济南冬天的特点。
2.作者是如何对冬天景物进行描写的?
明确:第三自然段中,作者对济南的小山进行了描写“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在这句话中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小山周围的地理环境比喻成了“小摇篮”,将四周的小山比喻成“看护者”。通过比喻手法的运用加上作者所感受到的温暖等一系列的描写,写出了周围的一圈小山特别可爱。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对“小雪”进行了描写。“那点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作者将雪赋予了人的情感,写雪是“害羞的”并且“露出点粉色”,这些描写都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六自然段对济南的水进行了描写,冬天水不结冰,水里的水藻在晴天的时候也越来越绿,因为这些水是不忍冻上的,况且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作者通过描写使水富有了灵气,通过描写水藻及垂柳,进一步说明水不忍冻上的原因。
3.作者通过对一系列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何种情感?
明确:作者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对景物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老舍先生刚从伦敦回到祖国,到了济南,对济南冬天的“温晴”感受十分真切,当你到一个新的地点后是否有不同的感受?请谈谈你的感受并写下来。
2.老舍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且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请同学们课下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一段景物描写。学会作者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文章,因而重心在让学生学会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准确找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课堂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尽可能地营造课堂气氛。本节课实现了三维目标,达到了师生共建课堂的效果。
【济南冬天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11-30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9-20
《济南的冬天》经典教学设计11-30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11-30
《济南的冬天》的教学设计11-30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04-03
《济南的冬天》优秀教学设计方案11-30
有关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11-30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例子11-30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的范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