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1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听听声音》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实验活动,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协作、合作进行研究活动的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
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五、教学难点:
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队鼓、钹、音叉、吉他、橡皮筋、钢锯、乒乓球、绿豆。
学生准备:学生自带1——2样能发声的物体。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请你来猜一猜。在讲台下面敲击鼓、锣:你听到了敲击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你是通过什么来猜出一定就是鼓和锣这两种物体的?
2。对于声音我们并不陌生,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
倾听
通过演示敲击鼓、锣让学生来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敲击鼓、锣引出探究问题,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同学们,对于你的猜测能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来证明吗?
出示钢尺、皮筋,你能想个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讨论
(1)对比发声前和发声后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3。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呢?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吗?能感觉到吗?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
4。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不到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也就是“媒介”来证明这个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5。下面我们继续做实验: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6。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7。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在发声而且发生的时候都在动)板书:振动声音
8。你有什么办法让发出声音的物体马上不发声?(演示锣、皮筋、钢尺)
做实验。
阅读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并交流想法。
小组汇报交流
鼓发声时,观察上面的米粒。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引导学生经历声音由钢尺、皮筋发声时的可见现象到鼓发声时候的不可见,意在引导学生能够发现利用媒介来证明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解释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来造成学生们的认识冲突。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先推测,再验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声音发声时是在振动。在交流中分享各组的`观察、互补经验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突出科学的本质特征。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进行概括整理,突显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三、观察发声物体
1.演示: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你听到声音了吗?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2。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都来摸一摸,谁能想出一个办法让我们大家都能看得到?
3。小结:同学们,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演示钢尺发音时在振动、皮筋发声时在振动)
4.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物体都是有形状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固体,(师板书:固体)你瞧,老师这里的水槽里面有一些水,你能想办法使水发出声音来吗?为什么会有声音了呢?(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液体)
其实发声的物体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说刮大风的天气我们都能听得到呼呼的响声,下面你能把矿泉水瓶吹响吗?(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气体)
观察:把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小球有什么变化?(敲击音叉放到学生分组准备水槽内)。
击打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引起了水面的波动。这组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并延伸到液体、气体振动,意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
四、归纳总结
1.在实验当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实关于声音还有好多秘密呢,比如在我们人的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呢?(耳朵)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将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揭晓更多的秘密!就会有更多的小小科学家诞生!
交流。
在结尾处让学生谈谈在实验当中还有哪些发现,并进一步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意在延伸,为后面的几课打好基础。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2
【主题】
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问题的各方面能力,体验其中的乐趣,促进更有效地学习自然规律,掌握科学知识。
【案例背景】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它强调了体验、增长、获取、尊重和善于等一系列科学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素养,让学生真正做到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四年级科学中一节探究型的课程。“声音”本身就是一个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的物体,而在这节课中,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并且通过几个小实验体会乐趣,把抽象化为具体,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
【案例片断】
片段一
师:“同学们,讲台桌上有鼓、锣、橡皮筋、钢尺,请问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
生:各抒己见,运用各种方法使这几样物体发出声音。
……
师:“说的好,我们发现拉长橡皮筋不会发出声音,拨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尺子不会发出声音,放在桌边弹动它会发出声音;按压鼓不会发出声音,可是敲打它会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一下在发声的物体都有什么变化呢?”
生:“我发现拨动橡皮筋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橡皮筋在左右晃动,而拉长它时没有在动。”
生:“我发现拨动钢尺的时候发出声音的时候,钢尺在上下摆动,而按压它时没有在动。”
……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我们发现在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有什么现象?”
生:“来回运动”
师:“对,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才会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这个活动由“扶”到“放”,让学生通过平常生活中常常遇见的如橡皮筋、鼓等物体,学会观察、学会思考。通过相同现象的观察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发声物体的共同点,即发生了振动。]
片段二
师:“接下来我们来观察几个发生物体,来验证一下物体发出声音时是否都在振动。刚才敲打小鼓发出声音,可能看不清楚鼓是不是在动,那么我现在在鼓面上放上几粒绿豆,请同学来敲打鼓面,看看会有什么现象。”
生:体验小实验,观察现象。
生:“我发现我们在敲打鼓,发出声音的时候,绿豆神奇地跳动了。”
师:“我们没有敲击绿豆,为什么它会跳动呢?”
生:“因为鼓面在动,使得绿豆也跳动了。”
师:“这就证明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
师:“接下来的小实验,请每小组在用正确的方法敲击音叉,并且快速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生:体验实验,观察现象。
生:“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快速地将音叉放进水中,水面有波纹,甚至还会有水溅起。”
师:“水面为什么会有波纹呢?说明了什么呢?”
生:“是音叉动使得水有波纹,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体验几个现象明显、有趣的小实验,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概括总结能力,更使得学生对刚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
片段三
师:“原来物体发出声音真的都必须要在振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们人也能说话发出声音,请问这个发声器官在哪儿呢?”
生:(指着自己的喉咙)“在我们的喉咙里。”
师:“对。在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发声器官,这个发声器官就叫声带。用手轻轻触碰声带,在说话的时候会发现它在振动。”
师:“还有我们有时候能发现周围有苍蝇在飞动,是因为我们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请问这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
生:“是苍蝇的翅膀在振动。”
[设计意图: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释周围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使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理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能力目标:能运用观察、比较、描述的方法进行探究;能对观察事实进行假设性解释。
情感目标: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乐于和他人合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准备
钢尺、橡皮筋、音叉、鼓、锣和装有一定量水的水槽、表格。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小溪流水还是微风习习,以及我们身边的任何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推理验证
(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使物体发声。
师:我们按照平时的学习小组分组学习,每组都有一面鼓和锣,还有橡皮筋和钢尺。怎样使这些物体发生声音呢,你有什么办法,试一试。组长要把组内想的办法记下来,一会汇报。大家注意:老师想知道的不是哪组里的声音响,而是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多。
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用各种方法试验,并试着完成表格(附表一)。
生:组长汇报各组用过的办法。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行假设性解释。
师: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敲、打、吹、拨、弹、摩擦等,现在谁能告诉我声音怎样产生的吗?
生:物体自己不会发声,可能是我们对它们用力做了一个动作,它才发出声音的。
师:说得太好了,现在我把同学们的结论总结一下是:声音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产生的。
师:那么现在,我来验证一下这个结论是不是很严密。大家注意看,老师用力按压刚才的物品,也用了很大的力,物体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生:产生疑惑,想把问题弄个明白,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师:看到大家紧锁的眉头,我很高兴,大家都具备了科学的'怀疑精神。下面需要我们继续进取,研究问题的实质,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观察发声的物体
1、仔细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区别。
师:现在我们用上节课用过音叉再做一个试验,这是一个盛了水的水槽,一会儿老师用力击打,使音叉发声,然后让音叉触及水面,我们观察水面会有什么变化?
生:发现水面起了波纹。
生:讨论变化产生的原因。
师:为了启发学生,再将没有击打过的音叉放进水槽,让学生观察。
生:水面没有任何变化。
生: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用力击打,音叉发声在动,才能使水面起的波纹;没有受力击打的音叉,没有动,所以水面没有变化。
师:也就是可以说,发声的物体在动,对吗?
2、揭示声音产生的科学原因。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发现太有价值了。但是科学概念是严密的,我们再做一个试验,会让我们揭开科学的神秘面纱。
生:用刚才的橡皮筋,和同学合作,让一根发出声音,另一根保持不动,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皮筋的不同。
生:发现一个在不停地做来回的往返运动发出声音,另一个静止不动没有任何声音。
师:一个物体重复做往返运动叫做振动,能不能再重新组织一下我们的语言,更准确一些。
生:物体振动就可以发出声音,物体不振动就不能发出声音。
生:完成表格(附表二)。
师: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可以有理有据告诉别人,我们的研究成果: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对不对?
三、教师小结,拓展探究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等方法,初步得出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但是探索科学的脚步是不能停止的,我们有没有信心让我们的结论经受考验呢?那好,在课下你们想办法证明一下,我们刚才的锣鼓,或者其他的物品,发声时有没有振动呢,有什么好的办法不要忘了和老师分享,好吗?
附表一:使物体发出声音
物体名称
方法
结果
我们推测物体的发声和()有关。
附表二:观察发声物体
物体名称
发声时现象
不发声时现象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故事】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10-24
2017最新小学英语教学反思案例10-09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06-13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精选10篇)06-08
教学总结反思案例06-03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案例(精选10篇)08-19
小学科学教学总结10-24
小学科学教学总结06-01
小学l科学教学计划10-19
小学科学教学总结范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