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22 16:26: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022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022,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022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022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数学热身赛。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请看大屏幕,左边的两组同学做A组的题,右边的两组做B组的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

  9×(37+63)9×37+9×63

  (2)评出胜负。(做完的同学请举手,汇报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左边的同学做得比较快,(问同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9×(37+63)=9×37+9×63

  (3)将学生的发现以他(她)的名字命名为“xxxx猜想”。

  【设计意图:在课的开始,组织数学热身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昨天,老师去超市里买东西,看到下面这些物品。橙子每箱28元,苹果每箱22元。如果橙子和苹果各买3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板书)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

  算式(28+22)×3和28×3+22×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

  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是的,虽然他们的格式不同,但他们的得数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联系起来。

  生:等于号

  师:对,用等于号相连,表示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读一读,认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35+25)×3=35×3+25×3

  师:再和前面的一组式子一起观察,

  9×(37+63)=9×37+9×63

  (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到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的两个数的积加上两个数的积)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验证吗?(板书:举例)

  (1)验证方法:要求每人出两组算式,数字随意举例,可以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验证你举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回报: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

  (3)同学们,请看一看这三个同学举的例子,每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板书)

  (4)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从刚才的举例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回报。

  (电脑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齐声读两遍。

  (4)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引导学生发现:字母表示的式子简洁、明了,这就体现了数学的美。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1、瞻前顾后填一填。

  (10+7)×6=□×6+□×6

  8×(125+9)=8×□+8×□

  7×48+7×52=□×(□+□)

  2、火眼金睛看一看:

  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25×12+12×75=12×(25+75)()

  25×99+25=(99+1)×25()

  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80+4)×2534×72+34×28师小结:通过这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4、找朋友

  (10+6)×410×4+610×4+6×4

  5×(7+9)5×7+5×95×7×9

  3×25+7×253+7×25(3+7)×25

  5、对口令

  师:如果一个同学说出乘法分配律的左边部分,那你就说出它的右边部分,如果他说出的是右边部分,你就对出左边部分。看谁反应快。

  6、脑筋急转弯。

  猜一猜,等号后边是三个什么字?

  木×(1+3+2)=?

  四、总结:

  1、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下节数学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2022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乘法分配律》。

  【教材简析】

  本信息窗是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的一个完善。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济青高速公路为素材,通过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提供的信息,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

  1.结合相遇问题的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在猜想验证等自主探索活动中得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对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理解及应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出示情境图

  谈话:瞧,这是济青高速公路!在这里,还藏着许多数学信息,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请你仔细观察,从图片和文字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信息预设:大巴的速度是每小时行110千米,中巴的速度是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大约2小时相遇。

  问题预设: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板书)

  谈话:请你试着用两种方法在答题纸上解答。

  生独立解答。

  预设:

  2.结合情境,感知规律。

  提出要求:结合线段图说说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回答预设:

  ①我先算出1小时两辆客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然后再求两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也就是济青高速的全长是多少千米。

  ②我先求这辆大客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小客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然后把这两部分加起来就是济青高速公路的全长。

  【设计意图:把相遇问题通过学生的理解转化成数学问题,这是思维的抽象,也是数学化的过程,既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研究的氛围,又使学生探究的问题清晰明了。结合情境理解算的合理性,利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

  二、研究素材,猜测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谈发现。

  预设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

  教师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特点观察算式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不同。

  预设区别:

  ①左边有3个数,右边有4个数,两个乘法算式中都有相同的因数2。

  ②左边有小括号,应该先算加法,再算乘法;右边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谈话:根据前面运算律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回答:这可能又是一个规律。

  【设计意图:抛开情境,观察算式,使学生初步感受到两种方法的结果一样。通过观察算式结构和计算方法的不同,渗透规律特点。使学生建立“猜想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这样的研究意识。】

  三、讨论交流,验证规律

  1.举例验证规律。

  谈话:这只是我们的一个猜想,你能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来进行验证吗?如果有需要,可以用计算器进行举例。

  学生独立计算举例。

  指生代表板演,再指一名学生举例。其余学生同位交流,并用计算器帮助同位验证。

  谈话:请你先和同位交流你举的例子,并用计算器帮同位验证一下他的等式是否成立。

  预设举例:(25+35)×4=25×4+35×4

  (60+50)×2=60×2+50×2

  (65+55)×42=65×42+55×4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的例子举不完,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2.观察几组等式的相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等式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什么相同点。

  预设回答:

  ①这几组等式的左边都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②这几组等式的右边都是把两个数分别与第三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3.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规律。

  谈话小结:刚刚我们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的结论就是乘法分配律。

  教师出示乘法分配律。

  谈话:请你边读边理解,并把它记在心里,比比谁记得又快又准确。

  生按要求说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谈话:我们用这么多的算式和文字来表示它,麻不麻烦?有没有简便的方法?

  预设回答:可以用字母表示。

  教师要求学生在答题纸上试着用字母abc来表示乘法分配律。

  学生试着在答题纸上写字母表达式。

  指生板演(a+b)c=ac+bc。

  谈话: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么样?

  预设回答:简洁、明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就是数学的美,一种清晰而简洁的语言!

  教师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出了乘法分配律,还能用字母把这么多的算式写成一个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说明规律的存在,鼓励学生表达这个规律,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学生经历观察、描述、操作、思考、推理、概括从“非正规化”到“正规化”的学习过程。】

  四、巩固拓展,应用规律

  1.连一连。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3.火眼金睛辨对错。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04-18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范文05-12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04-14

2015年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1-07

《乘法分配律》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03-08

乘法分配律数学教案设计11-27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06-29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01511-11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11-29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