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百文网手机站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时间:2022-10-14 16:46:1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时在地面上翻滚时,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作者简介: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三)文本研习:

  小说给我们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

  思考:

  1、课文中的“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我”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

  明确:

  美术教室的布置;

  门上的十字架;

  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

  “我”的手迹

  对于“我”整个漫长的人生来说可能是一瞬间,然而这三个月可以发生沧桑巨变。课文在描写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学校的环境。

  思考:

  3、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教室成了“停尸间”,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4、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明白自己是为了家国而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

  明确:“我”虽然回到了自己的战地医院接受了治疗,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会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永留史册。然而,他可知晓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5、最后,“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要以“牛奶”来结束全文?

  明确:那黑板上的手迹、那彻底的疼痛让“我”顿悟

  “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

  (四)题目的意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五)扩展延伸:

  1、“我”是在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思想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有着满腔的热情,对战斗充满了憧憬,然而他们可曾明白:自己到底充当了战争的什么角色?无论是侵略者还是受害者,结局如何?在筱敏的《这一代和那一代的理想》中说道:“军国主义的教育目标是:用希特勒的话说:全世界要在这一代的青年面前都骇的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学生齐读)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残忍使很多无知而血气方刚的青年走向了不归之路,主人公“我”失去了两只手臂和一条腿,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悲惨呢?战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2、伊拉克儿童哭泣的双眼(PPT)

  配乐朗诵(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

  你见过孩子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野兽般复仇的眼神吗?

  而此时此刻,伊拉克的孩子们正遭受着战争的摧残而此时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交织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还有那漫天的硝烟身边渐渐冰冷的亲人

  (六)总结: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

  (七)布置作业:

  写一段关于对战争的感受。(100字左右)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方式:文本研习

  课时:1-2节。

  教学内容:

  导引:在上一个文本中我们形象地感触了一个为保家卫国而战的战士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痛苦经历,今天,我们再学一篇小说,它讲述了的是敌对阵营中的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的小伤兵的悲惨遭遇――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发动者及其追随者……

  文本研习

  一、弄清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二、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开端: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2、(“这一切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发展: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3、(“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高潮、结局:“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三、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药。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受的什么伤?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四、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P56-57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五、《流》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流》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六、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七、比较阅读:

  1、两篇小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研读作品,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中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两篇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了不幸,但有所不同,请作比较。

  对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流》中的“我”受了欺骗,没能认清法西斯侵略的本质。

  对遭遇战争不幸的态度上――索科洛夫是悲伤的,《流》中的“我”则显得比较麻木。

  在对生活幸福的珍视上――索科洛夫比《流》中的“我”更加珍视幸福。

  3、两篇小说都用了“自白”的形式,但又有不同,试作比较。

  不同之处是:《遭》中索科洛尼是在和别人交流;而《流》中“我”是内心独白,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法西斯阵营中一个为之卖命的小伤兵的故事,小伤兵的遭遇又会怎样?

  一、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

  1、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

  2、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体现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3、早期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战,形式和风格上受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影响。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娜勃罗姆》等。

  4、擅长运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二、解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是铭文的起句,伤兵按美术老师要求用六种字体将铭文写到黑板上。

  三、文本研习

  1、弄清要素、梳理情节

  时间:盟军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主人公:“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

  开端(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

  发展(“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46—53):

  “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最终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小说用第一人称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

  ①、现在是不是在母校?过道的摆设、一只香蕉上的涂痕、美术教室的布置、门上的十字架、黑板上我的手迹

  ②、到底受了什么伤?发高烧、浑身疼,打针、感官无知觉,两次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失去双臂和右腿

  ③、“我”一直想弄清的问题是小说的悬念,这样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伤在何处?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了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描述?

  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4、小说的主题:、

  通过“我”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四、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五、比较阅读:

  1、主题: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人物:

  “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我”为法西斯卖命,却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而索科洛夫却不是的。对遭遇的不幸,“我”比较麻木,而索科洛夫则是悲伤的。

  “我”受了欺骗,没能认识法西斯的侵略本质。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保卫祖国。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必修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06-23

英国巴斯大学专业设置全方位解析07-13

《巴喳巴喳》语言活动教案及反思12-09

《好嘴杨巴》的教案12-06

《米洛斯的维纳斯》教案12-05

米洛斯的维纳斯语文教案11-28

好嘴杨巴语文教案12-06

新年到大班教案12-18

春天到小班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