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乘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乘车》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2、掌握一些必要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活动重点:
能让幼儿知晓安全乘车的道理、
活动难点:
能让幼儿大胆的用语言表达乘车时不规范的行为、
活动准备:
情景画四幅,车窗一个,小猴头饰一个,棒棒糖一根,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问题
师:今天天气怎么样?上个周末的天气是不是很好?趁天气好,阳光很好,爸爸带着小猴闹闹一起坐车到海洋公园游玩,闹闹一想到要去海洋公园可高兴了,一路上在车上动个不停,想知道闹闹在车上都做了些什么吗?
二、看情景表演并讨论
1、情景表演一:手和头伸出窗外、反向跪坐在车位上
师:好高兴呀,马上要到海洋公园了,可以和海龟、海狮还有海豚玩,哈哈,咦?那边有个大气球啊!真漂亮呀!我要大气球,我要大气球!爸爸,你看那只小狗多可爱啊,你好,小狗!(闹闹把手和头伸出车窗外,显得很兴奋,一辆车开过来(其他教师辅助当成车开过),把闹闹吓了一跳,赶紧把头伸进车里,不一会儿,闹闹又转过身,跪在椅子上玩,一个急刹车闹闹差点摔倒)
2、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他做的'对不对?为什么觉得他做得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出示图片小结: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
3、情景表演二:在车里吃带棒的食物,从车中往窗外吐痰或扔废物
师:车子又往前开,马上就要到海洋公园了,这是妈妈给我买的棒棒糖,我要吃一个(撕开糖纸往窗外扔,又一个急刹,差点噎住,拿了餐巾纸擦了嘴巴,把餐巾纸往外面扔)
4、讨论
师:好,闹闹刚才又在车上做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哪里有问题吗?为什么呢?
出示图片小结: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撞车事件。
三、请幼儿做文明乘车,安全乘车的小乘客
师:刚才我们看了小猴闹闹做的那些不正确的乘车方法,我们也知道了该怎么乘车了,不管是自己家的车还是公交车都应该注意安全,有谁会做安全乘车的小乘客了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做做看。
小朋友乘坐期间出难题。
1、看,外面有个圣诞老公公,伸出手跟他打个招呼吧!
2、请他们选择正确的零食吃。
四、小结
再次出示上述图片,让小朋友讲出正确的做法。
师:好,我们今天知道了该怎么安全文明乘车,我们来看看要怎么做呢?
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不要将手和头伸出车窗外,以免被边上开过的车子撞到或从车窗上掉出去。不要反跪在车子上玩,以免急刹车时摔倒。不要在行驶的车上吃带棒的零食,比如棒棒糖、串烧、糖葫芦等,以免车子急刹棒子插进嘴里,也不随便把垃圾往车窗外扔,不但会把马路弄脏,也容易挡住其他车子的视线造成车祸。
五、延伸活动
活动以后,将图片贴在教室的墙上作为宣传用。
《乘车》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新闻报道中的儿童走失事件越来越多,一张张寻找孩子的焦急面面孔告诉我们,不仅要叮嘱孩子安全乘车还要下车后知道赶快回家能够通过乘公交的方式回家。
活动目标:
1、能够较准确的说出自己家的大体方位及周围的明显建筑
2、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
3、会看公交站牌,能够通过乘公交的方式回家。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教学课件、交通标志若干。
2、知识准备:幼儿认识基本的交通标志,初步了解一些交通规则。
活动过程:
(一)谈话、观看课件导入活动
提问:①小朋友,我们每天回家都要过马路,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②我们一起来看看马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十字路口上,汽车、自行车川流不息,一个小朋友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横穿马路,差点被汽车撞倒。)
③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个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展示红绿灯、斑马线课件教育幼儿掌握交通常识。)
教师温馨提示:斑马线是人行横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可别乱走。
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一定要看红绿灯、走斑马线才能安全回家。
(二)再次认识学习过的`交通标志。
师:”马路上除了红绿灯和斑马线,我们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呢?”引导幼儿交流:将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标志与同伴分享,请个别的幼儿将自己画好的安全标志用展示台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并说说它的作用。
教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大家认识的标志,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吧。”(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展示交通标志,并告诉幼儿此标志的作用),引导幼儿复习已经认识的交通安全标志。
(三)竞赛游戏交通安全问题判断。请幼儿自由结伴分成四组,进入问题抢答环节并告诉幼儿游戏规则,幼儿依次观看图片中小朋友的行为,四组幼儿观看完进行抢答,抢到了要说出做得对还是不对?应该怎么做?答对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以得到小红花最多的一组或胜。
四、活动结束
和孩子们再一起念儿歌,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通过让孩子们观看课件,告诉幼儿在放学回家时要注意什么,我们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并以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加深印象,并可以带孩子认识各种交通标志,并告知幼儿放学后腰抓紧时间回家。
《乘车》教学设计3
一、活动设想:
交通工具是现代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这些交通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也会给我们人身安全带来危害。于是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成了一种必要的活动。为了让幼儿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我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最常见和亲身体验过的交通工具“公交车”来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交通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生活的关系,懂得乘车时应遵守交通规则。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乘车小常识,增强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2、激发幼儿主动关心别人,愿意做一名文明小乘客。
3、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合辖区内的实际情况,选择乘坐安全性的车。
三、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音乐《汽车》
四、活动过程:
(一)、放音乐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引出课题。——在音乐声中,幼儿与教师一起开汽车进入游戏场地。
——“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汽车来到了我们的活动室,那你们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乘坐过公交车?”
——“公交车是什么样子的,和我们看到的摩托车、三轮车有哪些不一样?——“公交车前排座位是留给谁做的?
——“我们在乘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幼儿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文明小乘客呢?
(1)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与其他小朋友大声吵闹,走来走去的。”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2)出示图“有个小朋友把头伸到窗外东张西望,而且把手伸出去。”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3)出示图“有个小朋友在公交车上吃东西,而且把垃圾乱扔。”师问:这样的小乘客能做文明小乘客吗?为什么?他该怎么做?
(三)、小结:
我们在乘坐公交车时都要做一个注意安全,讲文明、讲礼貌的'小朋友,不能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不注意乘车安全,不讲文明礼貌。小朋友你下次乘车时,你会怎么做呢?请个别小朋友讲述正确的乘车方法,除了做到正确乘车,还有,出门时不要坐三轮车和无照驾驶的私人车。这些车都会小朋友们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你们知道了吗?然后让全班小朋友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乘车的行为。
《乘车》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44页、4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模拟上下车的情景,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边摆、边说、边算获得两步式题运算顺序的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
难点:通过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边观察、边说、边算,感知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策略:
1、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乘车这一熟悉的生活情景的描述,为学生创设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联系实际,通过模拟演示,构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概念。掌握有关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充分注意提示学生要注意运算顺序,先计算前两个数的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
2、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做游戏:
师:同学们坐过公共汽车吗?每当汽车一到站,就会有上车、下车的人。那我们来做一个“乘车”游戏,愿意吗?
生:愿意。
师:现在我和同学们合作表演上车的情境。咱们把讲台看作是汽车,老师呢,就是售票员,谁愿意来当司机呢?(挑选一个男生当司机)。
师:现在汽车上有2个人,我们要出发了。嘟嘟嘟,……桥北站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先上来了3个同学)嘟嘟嘟,……电力公司站到了,上车的同学请上车,(又上来了2个同学)同学们想一想:你从游戏中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课题《乘车》
二、根据汇报,解决问题:
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边汇报,边解答。)
如果是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解决计算的顺序问题。
3、汇报讨论结果,根据汇报板书:
(2 + 1 + 4 = 7 )或(2 + 3 + 2 = 7)
4、汇报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5、(出示图2、图3)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讨论、边提问题、边解决。
(学法同上)
6、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其它有关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可能提出有关连减的问题)
(以上设想,突破了以往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整理、概括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通过不同坡度的教学活动,达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目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拓展:
1、说一说,算一算
(1)观察图,把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2)列出算式算一算。
2、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思维过程。(a直接数,再填空,比较计算。b先归类、整理图片,再填空,比较计算。c直接数,再填空,然后归类摆图片,再比较计算。……)
4、说一说,填一填。
(1)同桌两人交流。
(2)汇报结果。
四、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观察”、“讨论”、“计算”,初步理解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并掌握了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
《乘车》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1) 2+7—8= 2+4+9= 8+9—10= 9—8—1=
3+9+6= 7+8—4= 6+7+1= 10—6+7=
(2) 27—7+10= 28+8—30= 8+17+20=
36+7—20= 96—6—90= 54—8—30=
2、笔算下面各题
二、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公共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你们经常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吗?那么当公共汽车到达一站时人数会发生变化吗?
生:是的,我经常乘坐,当公共汽车到达一站是人数会发生变化,因为每到达一站时都会有上车的,也有下车的乘客
师:谁能说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生:当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时,车上的人会增加;当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少时,车上的人数会减少
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能告诉大家这幅图的'意思吗?
生:车上原来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师:看图,说说这幅图中车上的人数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多了还是少了?
学生讨论
[点评]: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三、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1、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1)上车19人,下车的有27人,下车的比上车的人多,所以现在车上的人数比原来的56人要少
(2)车上原来有56人,下车27人,就用56减27,又上车19人,再有56减27的结果加上19就是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3)车上原来有56人加上上车的19人再减去下车的27人,就是车上现在的人数
2、演示算法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用竖式算一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板演
[点评]:在计算方法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提倡算法多样化
师:同学们,你们也自己试试用这两种方法算算下面两道题:
学生试算
85—49+27= 56+42—69=
四、课堂练习
1、看看下列竖式毛病出在哪?
问:同学们,你能把他们改正过来吗?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点评]:在这个练习中,不仅让学生注意到计算方面容易出现的错误,还让学生注意到在竖式格式上的问题
2、练一练
(1)出示图片
题目:星星合唱队有52人,有9名同学毕业了,新加入了15人,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学生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
68+25—39= 92—47+36=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乘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教师指导下能提出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恐龙表演吗?
实物演示动画: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知道大家喜欢观看,你看,他们正乘着公共汽车准备来到我们邵小带大家一起去科技馆呢!他们出发啦!(师:小朋友数一数,车上原来有几个乘客?)学校到了,先上了3个人,有2个小朋友在后面边跑边喊:等等我们,等等我们。”最后他们终于没被丢下,也上了车。(师:前门有几个人上车了?这时,又有几个小朋友赶上车呢?)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看画面说图意。
师:小朋友,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合作动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刚才动画中乘车的情景。
2、探索连加。
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2+3+2=7,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
师:2,3,2,7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
师小结:哦,老师明白了,就是把前面两个数相加,得出来的数再与后一个数相加,对吗?
(师边讲边板书:2+3+2=7)
师:这个加法算式和以前的加法算式比较,有什么不同吗?
3、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连加)
4、探索加减混合。
我们的公共汽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请同学们数一数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科技馆到了,后面下来了3个人,前面有2个人上车。
师:谁能把到科技馆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情况说一说?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人数的变化,该怎样表示?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
7+2—3或7—3+2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在书上60页。(小组活动,指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反馈板书:7+2—3=6 7—3+2=6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第一个算式先算前面的7+2=9,再算9—3=6,所以7+2—3=6。第二个算式先算前面7—3=4,再算4+2=6,所以7—3+2=6。
师:这两个算式是按照什么运算顺序的?(从左边算到右边)
师:看,这两个算式得数是一样的,可列式不一样,是什么原因?(小组讨论)
师:在这两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师小结: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淘气、笑笑和另外三个小朋友乘车时做到前门上后门下,可真遵守公共秩序!这三个小朋友去干什么呢?看,他们请来了看门员小猴子,小猴子说要考考你们,只有通过它的考试,才要让我们进去,愿意接受小猴子的挑战吗?
⑴请观察小棒的变化情况,列算式说得数。
(小猴子先拿出5根,再拿出2根,最后拿走3根。)
5+2—3=4
⑵(出示挂图)图一:树上有8只小鸟。图二:飞走了2只。图三:又飞走了3只。
师: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愿意把这三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师: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减2后又要减3?
8—2—3=3
师:猜一猜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它什么?(连减)
⑶师:看来我们的'小猴子难不倒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动手利用手中的学具像小猴子刚才考我们那样来考考同桌好不好。
要求:同桌小朋友轮流,一个做动作摆,另一个根据同桌摆放的情况在纸上列出算式并计算,比一比谁的算式写得又对又快。
⑷师:你们发现了吗,我们在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时候都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2、终于进了科技馆,看,科技馆里的恐龙可真不少呀,它们正列队欢迎我们呢!(多媒体演示)但是,小恐龙提出了要求:小朋友们,想要尽快观看我们同伴的精彩表演,你们必须要先正确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否则就过不了我们这一关。(出示张片)
(1)说一说,算一算(p45)
师:小朋友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图意,在纸上完成填空。
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集体交流。
(2)7+2—8= 8—8+4= 10—4+2=
1+8+1= 10—7—3= 2+7+0=
10—8+5= 6—3+7= 3+5—6=
3、小恐龙:小朋友都很棒,顺得地过关了,请进来吧。你看,我们正在开展“抢红旗”比赛,你们敢不敢接受我们的挑战?听好,同桌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各做四道题。谁能又对又快地算好,谁就能争到一颗小五星。小组之间也要开展比赛,哪一组的两个小朋友算得又对又快,还可以得到一面大红旗呢!比赛开始。
(总结比赛情况。)
四、课堂总结。
恐龙们说:“谢谢小朋友热情的参与,和我们一起玩。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到时候欢迎大家再来和我们一起游玩。小朋友,再见!”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学得开心吗?
【《乘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乘车》教学设计05-08
乘车英语口语06-02
教学设计07-13
单词教学教学设计09-17
设计校园课程教学设计09-02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9-29
写字教学设计10-14
《aoe》教学设计08-18
《丰碑》教学设计08-05
《散步》教学设计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