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种电荷》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1
一、教材分析
《两种电荷》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内容,本节需要一个课时。本节在整个电学部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是整个电学的基石与开始,学生对内容理解好坏,兴趣的产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状况。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原子及其结构、导体和绝缘体。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及电荷的定向移动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可通过学生小组展示摩擦起电现象小组分析的方式展开教学。电荷在金属中定向移动学生理解起来也较抽象,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加动画展示展开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及其结构,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4、知道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现其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
难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五、教具准备
1.教师用器材:
玻璃棒、橡胶棒各二只,干燥丝绸、毛皮各一块,验电器、铁架台各一只。
2.学生用器材:
塑料杆圆珠笔,碎纸屑少许,足够全班同学使用的塑料薄膜若干片。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电的发现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贵族妇女们外出时都喜欢穿柔软的衣服,胸前佩戴琥珀做的首饰。琥珀是一种树脂的化石,是当时较为贵重的装饰品。人们总是把琥珀首饰擦拭得干干净净。但不管擦得多么干净,又很快就会吸上一层灰尘,让人无法解释。当时,有个叫泰勒斯的人,经过仔细观察和思索,注意到挂在颈项上的琥珀首饰在人走动时不断晃动,频繁地摩擦身上的丝绸衣服,猜想奥妙在此。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丝绸摩擦过的琥珀确实具有吸引灰尘、绒毛等轻小物体的能力,于是,他就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
2、小组展示摩擦起电现象
(1)用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在干燥、清洁的头发上摩擦后,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吸引轻小物体(可以让学生撕一些干燥的、较碎的纸屑)。
(2)薄膜与干燥的手摩擦后,塑料薄膜被手“吸住”了。
(二)新授知识
1、摩擦起电、电荷学生分析回答,教师总结: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两种电荷
(1)演示实验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排斥。演示实验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互相排斥。教师做该演示实验。由两个同学来做该实验,其余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后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2)演示实验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该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来解决——对照课本进行探索、验证。
师生共同归纳: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提出问题:在自然界中共有几种电荷呢?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可以将不同的带电体分别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学生分析并演示将塑料尺与干燥头发摩擦后分别靠近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现象分析。
教师小结:
(1)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可以带电,那么,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了电呢?
3、验电器:教师与学生共同认识验电器,教师演示学生分析: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原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4、电量: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C(请同学们认真看下面的有趣实验,注意验电器金属箔片发生的变化)。
教师演示实验:先用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使玻璃棒带电后再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同学们仔细看验电器的箔片有什么现象发生?能解释一下吗?再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使橡胶棒带电后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你能解释吗?
教师小结:正负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中和。
5、原子及其结构
以课件展示与师生交流的方式展开
学生思考: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通常情况下,为什么物体不带电?(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讲解并解释摩擦起电的实质: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束缚电子本领弱因为摩擦会失去电子带正电荷,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荷。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6、导体与绝缘体
(1)演示实验: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B的金属箔片张开了师:说明金属杆中有电荷在定向移动。金属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可见金属是导电的,像金属这样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大地等)。
(2)接着老师让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B金属箔片没有变化。师:电荷不能通过塑料杆定向移动。可见塑料不善于导电。我们就把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
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三)学生小结:
1、摩擦起电
2、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原子及其结构:原子是由原子核(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组成的。
5、导体与绝缘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因为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四)课堂练习
1、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人们把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
3、自然界中只有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
4、实验室里常用一种叫做的仪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原理是。
5、电荷的多少叫,简称,它的单位是,符号是。
6、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
7、加油站规定:“严禁用塑料桶装汽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___________。
A、塑料与汽油会起化学变化,使汽油变质;
B、汽油会腐蚀塑料,造成漏油;
C、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产生火花放电,引燃汽油,造成火灾;
D、汽油与桶壁不断摩擦,使塑料桶带电,人触到桶的外壳会造成触电伤害。
8、讨论:有一带电体,当它与另一轻小物体接触时,该物体立刻被吸引过来,此时我们能否判定轻小物体一定带电?请分析、解释。
9、有甲、乙、丙3个轻质塑料小球,分别悬在细丝线上,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甲球时,甲球被排斥开,但甲球吸引乙球,而乙球排斥丙球,那么甲、乙、丙球各带那种电荷?甲球与丙球是吸引还是排斥?请说明理由。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构造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了解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1.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2.了解原子结构和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存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阅读法。
【教学准备】
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旋转支架、纸屑和泡沫、塑料尺、圆珠笔杆、梳子、验电器、金属杆、塑料杆、矿泉水瓶、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探究兴趣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屏幕上的图片,刚才从大屏幕上我们看到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视、电扇,还有闪电和美丽的庆云夜景以及上海世博会场馆的夜景。
师:这些都与什么有关?那么,你们想了解电的有关知识吗?好!这节我就带大家进入电的世界。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利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你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师:摩擦后气球能吸引水流,你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
师:对!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人类对电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这一现象开始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问题──电荷。(板书)
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下面同学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说一下实验的做法:
学生实验:先用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圆珠笔、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塑料尺、塑料梳子、圆珠笔和头发(玻璃棒和丝绸布、橡胶棒和毛皮)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学生实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课件展示问题)
师:这两次实验现象相同吗?(不同)
师:两次实验现象有什么不同?(不摩擦时塑料尺等不吸引碎纸屑,摩擦后吸引碎纸屑)
师:被摩擦过的物体为什么会吸引碎纸屑?(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
师:对!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说带了电荷。(板书)(课件展示概念)
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摩擦)
师: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摩擦起电。(课件展示概念)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讨论后举例并课件展示)
①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
②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
③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会带上一些灰尘;
师:同学们回答很好,实际上,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体带电,只要你细心观察,还会有更多发现的。
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师:在刚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用摩擦的方法使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演示实验:(课件展示)注意可见度
①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将一根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老师演示)
②用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将一根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橡胶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演示)
③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你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学生演示)
(生1: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
师:很好!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体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带的电荷不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种类相同,就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种类相同,没有第三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是怎样规定的呢?(用绸布摩擦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正电荷,可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负电荷,可用“-”表示。)
生2:(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课件展示)
3.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电荷量
接下来我们做两个练习题:
练习:1.用摩擦过的物体去靠近碎纸片,碎纸片被吸引过来,能不能判断该物体带了电?问: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
(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
2.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电,C带电。
问:这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
(2)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判断。
师: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用验电器来检验(出示验电器并介绍构造,课件展示)。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组实验,看用验电器能否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边说边演示用实物投影仪):
1.先用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2.再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3.最后用力摩擦橡胶棒,再将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1、2步后: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不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不张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
师:对!可见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作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课件)
思考:此时金属箔片带什么电荷?金属箔片为什么会张开?(带负电荷,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课件)原理: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性质。
最后老师演示3步。
师: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带电多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角大。)
想一想: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出什么?(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越大,说明所带电荷越多,我们把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大约只有10C,一片带电的云所带的电荷约几十库。---用图片(课件展示)
4.原子的结构原子核
师: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带上了电荷、雷雨云也带上了电荷,电荷从哪里来?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9页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内容就明白了。(课件展示)阅读后,请回答:
(1)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是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谁发现的?
(2)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3)什么叫元电荷?其电荷量是多少?最小电荷叫元电荷(e)e=1.6×10C
(4)带电体的带电荷量有什么特点?
(5)通常情况下,原子为什么是中性?请看下面这个氧原子示意图,这个氧原子带电吗?(那么摩擦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个问题课下我们可以结合课后“动手动脑”中的问题从电子的得失方面去猜想一下。)
5.电荷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接下来请大家看大屏幕上视频:这个女孩用手摸带电的金属球,她的头发都竖立起来了。她的头发竖起来说明了什么?(带了电)头发上的电荷从哪里来的?(金属球上)那么说电荷可以移动。
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
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说明金属杆中有电荷在定向移动)。金属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叫自由电子。金属是导电的,像金属这样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你知道常见的导体有什么吗?常见的导体有:金属、人体、食盐水溶液、大地等。
2.接着老师让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用塑料棒把A和B连接起来。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了什么?(电荷不能通过塑料杆定向移动。)
师:由于塑料内部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可见塑料不善于导电。我们就把不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等。(课件展示)
三、归纳小结
这节课我们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结合课本回顾一下,然后归纳。
四、板书设计
五、自我评价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的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设计意图
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为主的方法,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同时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电子、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
重点难点
重点
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
难点
自然界电荷只有两种电荷的推理确认。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声学、光学和热学的知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有关电的知识。提到电,同学们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的电灯、电扇、电视都要用到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重要,因此了解一些电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多媒体展示:“怒发冲冠”、“女孩头发竖起来”。
师: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响声,甚至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学习完本节内容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新课教学
电荷
1.摩擦起电。
学生实验:用经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等,靠近碎纸片、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生:摩擦过的塑料尺子、圆珠笔能吸引碎纸片等轻小
物体。
师: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师:在空气干燥的时候,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呢?
生:是因为梳子、衣服在摩擦过程中带了电的缘故。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
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的例子。
(2)接触带电。
除摩擦外,用接触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带电。女孩头发能够竖起来,是因为人体与带电体接触而使头发也带了电。
(3)感应起电。
3.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演示实验:
(1)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2)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3)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观察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就是说物体带的电荷要么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要么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没有第三种可能。
归纳:
(1)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为了研究方便,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对这两种电荷做出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叫做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叫做负电荷。
(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师:用什么仪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
生:验电器。
出示验电器实物,介绍验电器的主要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师:为什么用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或带电的多少呢?
学生分组实验: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是否张开,用力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的变化;换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重做上面的实验。
师生共同总结: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当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上,这两片金属箔由于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反映了带电体传给验电器的电荷的多少不同。
5.电荷量。
师: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师: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一7库仑。
原子的结构电子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了解原子的结构、电子的概念。
教师介绍:原子结构认识历史。
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原子对外不显带电性质: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1.演示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师生共同总结: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2.导体和绝缘体。
师: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导体吗?
生:各种金属,人体,大地,石墨,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师: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师:能列举一些常见的绝缘体吗?
生:橡胶、玻璃、沥青、塑料、陶瓷等。
教师拓展:
1.导体导电的实质:导体中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
2.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负电荷)的转移。注意:摩擦起电现象中,转移的只能是带负电的电子。
思考: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过程中,转移的电荷是什么?从哪个物体转移到哪个物体?
2.比较用绝缘体包裹金属棒和直接用手拿金属棒做实验的不同,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讨论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借助于学生日常经验举出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三、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知识要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并结合历史上的大量实验结果归纳得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时认识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然后学习了验电器、电荷量的概念和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
第1节两种电荷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
5.电荷量的多少叫电量,单位是库仑(库),符号是C
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6.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活动,使学生能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但本节内容比较抽象,要反复强调才能使学生掌握。对于一些知识要先从感性认识,过一段时间再从理论上进行解释。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想办法用同等的实验加以说明。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起电的现象。
2、知道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4、培养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中和现象。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是教学重点,而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法建议: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必须把这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讲得丰富些,挖掘深度,不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本图4—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对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电荷量的单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由于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这节课的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有关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的资料(主要是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通过课堂上学生阅读课文、交换资料、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做好实验,可采用演示实验为主的方法,突出物理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采用演示和学生探索性实验相结合并以学生实验为主的方法,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二是多启发、多诱导,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三是注重渗透物理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1、新课的引入
用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实验现象要新奇有趣,器材简易,并且用本节课的知识可以解释,这样可以做到教学上的首尾呼应,选择两片吹塑纸进行实验,一片吹塑纸固定,另一片吹塑纸摩擦后靠近固定的吹塑纸,两片吹塑纸相互靠近。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起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引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2、认识摩擦起电现象的实验
例如塑料尺跟头发摩擦,塑料笔杆跟衣服摩擦等,但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要注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由于静电实验容易受绝缘及潮湿等因素的影响,为此教师要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并进行示范。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自己实验,以保证实验的效果。这样既能使学生认识到摩擦起电现象,又可为后面学生探索性实验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3、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可以参考教材做好演示实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的边学边实验,并将实验分为两步:
(1)通过学生实验认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不同。
这个实验教材上是用细线吊起玻璃棒或橡胶棒,容易晃动,不便操作,也浪费时间,为了方便省时,可以用废旧墨水瓶内灌注水泥沙浆,并直立插入一支削好的铅笔(削端朝上),将软木塞中心挖孔,塞入一很小的试管,固定好,将试管套在铅笔的项端,在软木的另一端中间挖一条凹槽,放置玻璃棒或橡胶棒,以免滚动。通过实验发现,这种支座由于摩擦小,稳定性好,效果良好,学生也容易操作。
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可以预先设计表格。对表格中记录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注重渗透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是不同的。在此过程中,已经包含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作用规律。
(2)提出自然界有没有第三种电荷的问题,讲解人类发现采用任何方式使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或者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存在。
(3)通过探索性实验研究自然界只有这样两种电荷。
上一点的分析是我们设计实验的`基础。实验时可以分别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起来(或支在支架上),选择各种不同的其他材料相互摩擦,然后分别靠近上述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到总是跟其中一个相吸引而跟另一个相排斥,从而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4、验电器及电荷量的概念
用不带电的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不张开。用带电物体接触金属球以及引入电量概念的实验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做,一是可使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验电器,二是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增加感性认识。正负电荷的中和由教师演示,接着引出电荷量的概念及单位。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
探究活动
取一个铝盒罐盖(其它金属盒盖均可),在火焰上平稳地给它加热,放一段蜡烛在铝盖的中心,直到它部分熔化并粘牢以做把手。取一略大于铝盖的塑料或碟(唱片盘),把这个盘或碟放在桌子上用一块毛皮或法兰绒快速地擦盘面十几下,然后,一手持铝盖把手,将铝盖平放在塑料盘面上,另一手指接触铝盖后马上离开,提起铝盖,铝盖就带电了。手持氖管接触铝盖,氖管就发光。如果手指靠近铝盖,会看到火花产生,还会有些击痛感。如此反复起电,可做数十次,再用毛皮擦盘面,又可做数十次,而且电量比一般摩擦起电要大。这种起电叫感应起电,这种装置叫起电盘。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概念;掌握电荷间的基本作用规律(同种相斥,异种相吸)。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负电荷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如何通过简单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塑料棒、丝绸布、细线悬挂的小纸片等。
教学课件PPT
相关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现象(如静电吸附灰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电荷”的概念。
(二)新知讲解
定义介绍
简要介绍原子结构,解释什么是正电荷(质子所带)、负电荷(电子所带)。
电荷性质
讲解电荷守恒定律。
强调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原则,并给出相应的例子说明。
(三)实验探究
活动安排:分组进行“摩擦起电”实验。使用塑料棒与丝绸摩擦后靠近细线悬挂的小纸片,观察小纸片被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讨论环节:各组分享实验结果,共同探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四)巩固练习
完成相关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观看有关静电应用的科普短片,拓宽视野。
(五)小结与作业布置
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布置预习下一节内容的任务,以及完成练习册上相应部分题目作为家庭作业。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构造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了解导体和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
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以及摩擦起电的实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屑、验电器、金属杆、塑料杆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电灯、电视、电扇等电器,以及闪电和夜景的图片,引入电的世界。
提问:你们知道电是怎么来的吗?引出摩擦起电的现象。
新课讲授
介绍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演示实验:用金属棒和木条分别连接两个带电体,观察电荷的转移情况。
总结:导体能让电荷在导体内做定向移动,绝缘体则不能。
介绍原子的结构和原子核的组成。
解释摩擦起电的实质: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摩擦时电子发生转移。
介绍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演示实验: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的变化。
总结: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演示实验: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分别让它们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再演示:将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观察现象。
总结: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演示实验:用矿泉水瓶在底部扎一小孔形成水流,先让梳子靠近水流观察现象,然后在头发上摩擦几下梳子再靠近水流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用塑料尺(或塑料梳子、圆珠笔、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然后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总结:带电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
验电器
原子结构
导体和绝缘体
巩固练习
提问: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练习:判断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推理。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的相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摩擦起电现象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的概念。
难点
理解摩擦起电的原因。
对电荷量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四、教学准备
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验电器、轻小物体(如纸屑)、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演示实验: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玻璃棒靠近轻小物体(纸屑),观察现象。
现象:玻璃棒能吸引纸屑。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玻璃棒会吸引纸屑吗?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种电荷》,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现象背后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30分钟)
摩擦起电
学生实验:让学生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分别将它们靠近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现象:玻璃棒和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
教师讲解: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如冬天脱毛衣时会看到火花、用梳子梳头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等。
电荷的种类及相互作用规律
教师演示: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再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现象。
现象: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
教师讲解: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多媒体展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动画,加深学生对电荷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
学生活动:让学生用自己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进行相互作用的实验,亲身体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验电器
教师展示验电器,介绍其结构,包括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
演示实验:将带电的玻璃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观察金属箔的变化。
现象:金属箔张开。
教师讲解: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当物体带电时,电荷会通过金属杆传到金属箔上,使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金属箔会张开。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说明物体带的电荷量越多。
让学生思考:如果将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金属箔会张开吗?为什么?
电荷量
教师讲解: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举例说明电荷量的大小,如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约为1.6×10C。
让学生了解电荷量是衡量物体带电多少的物理量,电荷量的多少会影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
多媒体展示原子的结构模型,讲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
教师讲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发现,最小的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e表示,e=1.6×10C。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让学生思考: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物体的电荷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三)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摩擦起电现象、电荷的种类及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荷量的概念、原子的结构及元电荷等。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课堂练习(10分钟)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用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笔杆能够吸引碎纸屑
B.磁铁能够吸引铁钉
C.用干燥的毛刷刷衣服时,毛刷上吸附着许多细小物体
D.冬天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答案:B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
A.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
B.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
C.丝绸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
D.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答案:A
已知验电器上带正电荷后,两片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用另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角更大,则可以判定带电体一定带正电
B.如果用另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角变小,则可以判定带电体一定带负电
C.如果用另一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角先变小后变大,则可以判定带电体一定带负电
D.如果用另一导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张角变小,则可以判定导体一定带负电
答案:C
一个物体带负电的原因是因为物体()
A.物体只有电子
B.物体没有质子
C.物体得到了电子
D.物体得到了质子
答案:C
关于电荷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C
D.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为1.6×10C
答案:B
(五)布置作业(5分钟)
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简述摩擦起电的原因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起电的现象,并尝试解释。
查阅资料,了解静电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及危害,写一篇小短文。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等。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还不够细致,部分学生对摩擦起电的原因理解不够深入等。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由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和中子(不带电)构成。
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学会使用简单实验器材进行静电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思考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其好奇心。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电荷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能够利用电荷间相互作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或解释相关现象。
三、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气球若干、细线、碎纸屑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资料或者展示PPT。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以提问方式开始:“当我们用手摩擦塑料尺后靠近小纸片时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经验。
简单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讲解理论知识(10分钟)
利用多媒体资源简要介绍原子结构,特别是关于质子和电子的部分。
说明什么是电荷,以及自然界中存在哪两种类型的电荷。
详细阐述“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
分组实验操作(20分钟)
将全班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分发实验所需材料。
按照指导书上的步骤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实验,如用摩擦过的气球吸引轻小物体等。
完成后让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讨论可能的原因。
课堂总结(10分钟)
对比各组实验结果,共同归纳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再次强调今天学到的关键概念。
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体现电荷间的这种关系。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查阅更多有关静电应用的信息,并准备下节课的.小报告。
思考题:如果一个物体既不显正电也不显负电,那么这个物体是否真的没有电荷?
五、板书设计
两种电荷 -原子结构简介 -正电荷&负电荷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实验演示 -生活实例
六、教学反思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时间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注意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后续课程的内容安排,使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构造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原子核和电子,了解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常见的电现象(如摩擦起电等),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
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具有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
教学难点: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三、教学用具
丝绸、玻璃棒、毛皮、橡胶棒、碎纸片、验电器、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多姿多彩的电世界,如电灯、电视、电扇、闪电等,引出电的概念。
提问:我们天天提及的“电”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今天我们从最基本的电荷开始电学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摩擦起电
演示: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分别让它们靠近碎纸片,观察现象。
总结:摩擦后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它们带了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提问: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的电荷是否相同?
演示:用丝绸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玻璃棒,将一根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玻璃棒靠近它,观察现象;再用毛皮分别摩擦两根完全相同的橡胶棒,进行同样的操作;最后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它,观察现象。
总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
验电器
介绍: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
演示:让不带电的玻璃棒和带电的玻璃棒分别接触验电器,观察现象。
总结: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上,使它们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张开。
原子结构
介绍: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核外有一定数量的电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解释:原子呈电中性的原因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的电子总共所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
摩擦起电的实质: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力不同。当两种不同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力大的会从束缚力小的那里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则带正电。
导体和绝缘体
介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等。
演示:用金属棒和木条分别连接两个带电体,观察电荷能否定向移动。
总结:导体内部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没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三)巩固练习
判断题: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选择题: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_____电。(A.正B.负)
简答题:请解释冬天脱衣服时为什么会冒火花?
(四)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验电器、原子结构、导体和绝缘体。
强调重点: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电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掌握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基本规律。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并解释简单静电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利用问题驱动式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探究精神。
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负电荷的概念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如何设计有效的实验来直观展示电荷间的作用力。
三、教学准备
实验材料:塑料尺子、碎纸屑、毛皮或丝绸布料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PPT课件或其他辅助教具。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静电吗?”引发学生思考,并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探讨的主题——两种电荷。
播放一段关于生活中常见静电现象的小视频,如冬天脱毛衣时产生的火花等,吸引学生注意力。
2.新知讲解(15分钟)
使用PPT图文并茂地向学生介绍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概念,强调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内部又包含着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
详细讲解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原则,并给出具体例子帮助理解。
3.实验探究(20分钟)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尝试摩擦不同材质物体后接触轻小物体(如碎纸屑),观察其反应。
让学生们记录下实验结果,并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引导他们得出结论:摩擦可以产生静电,进而导致物体带上正电或负电。
4.总结归纳(5分钟)
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小组的发现,教师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总结。
强调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鼓励大家在生活中多加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
5.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尝试在家里找找看哪些物品容易产生静电效应,并写下你的观察报告。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2-11
单词教学教学设计11-27
设计校园课程教学设计04-03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9-29
《燕子》教学设计12-12
草原教学设计12-12
《咏柳》教学设计12-12
短跑教学设计03-29
教学设计范文03-29
《哨子》教学设计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