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竖式教学设计范文(精选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法竖式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1页的例5及练习二十第7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引导探究让学生掌握乘法竖式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乘法竖式的写法。
难点:自主总结乘法竖式的要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熟背7的乘法口诀。
(2)口算。
(3)笔算:9+12=24-13=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两位学生板演,集体校对。
提问:在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揭示课题:
加减可以用竖式计算,乘法同样也可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乘法竖式。(板书课题:乘法竖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学挂图。
看图意,列出算式。
提问:看着这幅图,谁来说一说它的意思?
你会列出算式吗?5×9
(2)写竖式。
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回指导,集体交流。
5
× 9
4 5
(3)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5 …………乘数
× 9 …………乘数
4 5 …………积
小结:写乘法竖式时,要先写一个乘数,再写乘号和另一个乘数,在下面画一道横线,根据口诀算出积后,将积写在横线下面,注意积的个位要和乘数个位对齐。
三、巩固练习
(1)5×7。
(2)学生完成。两名学生板演。
(3)集体交流。
问:积35怎么书写?积的个位应写在哪里呢?
教师板书:
5× 7=3 5
四、运用积累
(1)完成第81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学生编题。
请学生编两道乘法算式,如:7×3 1×4,学生选择其中一题完成,同桌交流书写过程。
(3)完成练习二十第7题。
板书设计
乘法竖式
5 …………乘数 5
× 9 …………乘数 × 7
4 5 …………积 3 5
注意积的个位要跟乘数的个位对齐。
课后反思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尝试书写乘法竖式,知道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自主计算。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体验成功快乐,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自己编题,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热情。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比较好地掌握,只有少数学生掌握不够好,经后要让学生多做多练,并加强个别辅导。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2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在实际生活得到应用。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划课时:8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找规律(课本第 30~31 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并解释计算的 过程与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关键: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 具: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学、揭示课题:
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
2.出示课本第 30 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说一说 你是如何计算的。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探究体验,展示过程。
1.提问为什么 50×10=500 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 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 表示 50 个 10 相加或表示 10 个 50 相加,就是 500。 教师可以介绍 50×10=50×2×5 =100×5 =500
2.出示第 2、3 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 30×20,12×40,120×40 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师: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学生交流:
生:发现一个乘数扩大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
三、精讲点拨
(1)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0。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
(3)练习:30×40 140×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4×3=42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40×20=4200
试一试,课本第 30 页第四组习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
四、 拓展练习:
1.书上第 31 页第 2 题有多种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 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2.书上第 31 页 3、4 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
3.练习:P31 第 5 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 13×7=91 16×6=96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 0,即 13×70=910 16×60=960
4.练习、巩固两个个位都是 0 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 方法。
五、本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生小结:先计算末尾 0 前面数字 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 0。求出积。
板书设计: 找规律
5×1=5 5×10=50 50×10=500
当乘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也就是说,乘数的末尾多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多几个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8~9页例6、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等数学活动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激疑引入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个算式:21×3 3×21。
同学们,这两个算式相等吗?(学生显然能得出相等,教师用等号连接)21×3=3×21。
2.看到这个等式,你想起了什么知识?(乘法交换律)
3.用字母可以表示为:。这里的字母你觉得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4.和可以表示分数,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下面请你独立思考,举例验证这个猜测。
5.交流反馈: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此时你还想到了哪些定律呢?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设计意图】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利用知识的正迁移和同化与顺应的心理基础,使学生通过猜测、举例验证得出“整数乘法交换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使其能既有条理又较为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同理,利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得出其他两个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合作学习,展开验证
1.刚才同学们还想到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这里的字母也可以表示分数吗?下面请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2.同桌合作,举例验证。
合作要求:
(1)举例说明
①请同桌各写出一个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如或;
②同桌交换,计算出利用运算定律后的结果,如或。
③对照两者的结果是否相等。
(2)能否举出一个不相等的例子?
(3)得出结论。
3.全班交流反馈,请几个小组来交流验证过程。
4.小结:整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全班交流反馈的形式,经历猜测、举例验证、尝试举反例、得出结论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这一过程,学生始终是知识建构的主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实践新知,应用提高
1.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了得出这一个结论,应该怎样应用呢?
2.独立尝试。
(1)出示:
(2)思考:选择什么运算定律才能使计算简便?
(3)计算
3.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1)计算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这样计算,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
4.全班反馈
第一题:
=×5×(应用了乘法交换律,可约分)
=3×
=
第二题:
=×12+×12(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可约分)
=10+3
=13
5.小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得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能使一些分数混合运算变得简便”的结论,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更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三、练习巩固
1.请独立完成教材第9页的“做一做”。
(1)××3 87×
选择合适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第3小题,思考87与的分母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做可以进行约分呢?
(2)奶牛场每头奶牛平均日产牛奶t,42头奶牛100天可产奶多少吨?
每头奶牛每天产奶t,那么42头奶牛每天产奶t。求这些奶牛100天产奶的数量,可以列出的算式为:。
2.出示: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题,动笔前先思考怎样算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
(2)第一题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大家都没有异议;第二题到底如何?两种方法都试试看,比较得出结论,其实用乘法分配律并不简单。
(3)第二题的数怎么改一下用乘法分配律就比较简单了呢?
(4)做了这两题,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观察后计算,有利于学生细心观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同时让学生通过计算自己感悟,并不是任何计算都是用乘法分配律简便。针对封闭的计算题采用了开放式教学,为计算练习注入了活力,学生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3.开放练习:在□中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简便。
×15×□ ×+×□ (+□)×□
【设计意图】开放式习题的设计,把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能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巩固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弄清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又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整合,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你还有哪些疑问?
五、随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第12页练习二的第12、13、14题。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而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2.能正确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谈话:(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们和邻居小鸡们一起来到草地上玩耍,看着这些小白兔和小鸡,你知遭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提问:谁能用算式来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书:2+2+2=6)
迫问:这是( )个2相加得6呢?
提问:谁能用算式来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3+3+3+3=12)
追问:也就是( )个3相加得12呢?
讨论: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中的加数点,(小组讨论)
小结:算式中的几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2、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1)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呢?怎么列式?(板书:2+2+2+2=8)
提问:这个算式是表示( )个( )相加得8呢,
(2)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个小朋友?怎么列式?(板书:4+4+4=12)
提问:这个算式又是表示( )个( )相加得12呢?
3.从不同的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5×3排列的玩具娃娃)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玩具娃娃?
提示:横着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板书:5+5+5=15 3+3+3+3+3=15)
3个5相加 5个3相加
迫问: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的都是玩具娃娃的总个数,结果都是15个。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69页例题情境田)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6张电脑桌呢?9张呢?用你学过的方法试着计算,并把算式写下来。
谈话: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列出9个2相加的算式太麻烦了)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用乘法计算。(揭示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介绍:像4个2相加(2+2+2+2=8)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板书);4×2读作“4乘2”,2×4读作“2乘4”;其中“×”是乘号,4和2都是乘数,乘得的结果8叫做积。
完成第70页“想想做做”第3题。
3反思乘法的意义。
思考: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反过来4×2=8和2×4=8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学生讨论)
小结:4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三、加棵对乘法的认识
1. 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第一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是求( )个2枝呢?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比一比哪种算法简便呢?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1题的第二幅图。
2.摆学具,写算式。
教师摆出两堆花片,每堆3个。
提问: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呢?怎样列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
让学生按下面的要求摆一摆花片。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启发:你摆的是几个几?如何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呢?让学生完成书上“想想做做”第2题的填空。
讨论:比较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讨论得出:无论是求4个2或者2个4,都可以列成4×2或2×4)
3.(指“玩具娃娃”的加法算式)你能把这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电脑”的加法算式)你能把求6个2和求9个2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小结:求几个几相加,用乘法算比用加法算简便。
4.拓展练习。
(出示课本第69页上“试一试”的跳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提示:从“甩绳”“跳绳”等不同的角度来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甩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2)跳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启发:求甩绳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就是求( )个( )相加,列出的乘法算式是( )×( )。
追问:谁能解决其余的两个问题?
四、全课总结(略)
说明“认识乘法”这节课的设计,首先安排了一定量的、具体生动的有关“相同加数相加”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几个几相加”,并且通过强化“相同加数加法”的认识,找准学习乘法意义的起点;然后引导学生在既能用加法又能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情境中,获取信息、激活思维,在观察中比较,在交流中反思,逐渐形成了“几个几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的认识;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接受并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基本含义。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5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认识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让学生知道乘法的来源和含义十分重要。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材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主题图是草地上小动物的场景,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与过去的旧教材相比,苏教版新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掌握了加、减法的含义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的知识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一次飞跃。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对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和乘法计算及除法的含义和计算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比较熟悉两个数相加或不同的数相加,对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接触较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初步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简单乘法算式的积。
2、使学生经历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交流等活动,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
课时课题认识乘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对简单的实际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3、通过列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算式的奇妙与数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中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从而深切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计算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能力,为认识乘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在比较中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初步体验到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列乘法算式通常比加法算式简便。
使用教材的构想:
教材的安排没有把乘法的意义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不断体会乘法的实际含义。把认识乘法含义和应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优化概念形成过程。从蕴含乘法含义的例题启,把形成概念和应用概念融为一体。因此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和切实掌握。
教学流程设计: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初步认识几个几相加。
(出示主题图)教师谈话:在春光明媚的一天,小白兔和它的邻居小鸡一起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一边玩着,一边寻找食物。请仔细看图,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的?小鸡呢?(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的,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
师:谁能用算式表示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2+2+2=6(只)]
师追问:这里有几个2相加,得多少?(板书:3个2相加得6)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
老师想让你用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谁愿意试一试。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全班交流。
[板书:3+3+3+3=12(只),4个3相加得12]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它们有什么特点?(同组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第一个算式的加数都是2,第二个算式的加数都是3,它们都是相同的数相加。〔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列式,比较讨论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一类特殊加法算式的特点(加数相同),为理解乘法做好铺垫。〕
2、补充生活中几个几相加的例子。
谈话:像这种相同的数相加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出示:比如一双筷子有2根,那么4双筷子有多少根?谁会列式?
(板书:2+2+2+2=8)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8。
再比如,每组都是4个小朋友,像这样的3组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谁会列式?(板书:4+4+4=12)
这个算式是表示()个()相加得12。
3、不同角度感知几个几相加。
(出示以5×3形式排列的海绵宝宝)
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海绵宝宝,喜欢吗?表现好的小朋友都有机会获得这儿的海绵宝宝。有信心得到吗?
谁知道这儿一共有多少个海绵宝宝?
让学生独立观察得到:横看看是3个5相加,竖着看是5个3相加。
(板书:5+5+5=15,3个5相加
3+3+3+3+3=15,5个3相加)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算出来的都是这儿一共有的聪明娃娃的个数,所以得数相同,都是15。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一定量的相同数相加的具体生动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构建乘法的含义打好基础。]
二、初步认识乘法
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谈话:一张电脑桌上有2台电脑,4张电脑桌上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2=8)6张桌上呢?9张桌上呢?(请学生把算式写在题纸上)
师:同学们,你们在列式时感觉怎么样?
(学生可能会说算式太长了,太麻烦)
师: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算式太长的问题,你们想学吗?(板书课题:认识乘法)
2、写、读乘法算式,了解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像4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算。写作:4×2=8或2×4=8。
老师说明:在乘法算式中,等号前面的数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
板书:4×2=8
(乘数)(乘数)(积)
介绍乘号、乘数、积等名称。(板书:4×2=8或2×4=8,并在算式下边标注乘号、乘数、积)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例图,自己先说说图意。
(2)提问:图中有几组小鸡?每组有几只鸡?求一共有多少只,是求几个几相加?
(3)学生填书,并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
(4)讨论: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
4、反思乘法的意义。
谈话:4个2相加,是怎样用乘法算的?在这里,4×2和2×4这两个乘法算式都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多张电脑桌让学生对用加法计算感到太麻烦的情境,激发学习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帮助学生感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
三、课堂训练与达标检测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
谈话:聪明娃娃带了几道题目来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出示题目)
(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看图在括号里填上数,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吗?
学生填好后集体校对。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集体交流时着重提问这道题是求是几个几朵?
2、完成“想想做做”3题。
谈话: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摆圆片的游戏。先看老师是怎样摆的。(出示两堆圆片,每堆5个)
老师是怎么摆的?也就是摆了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怎样列乘法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下面让小朋友自己来摆,听清要求:
(1)每堆摆2个,摆4堆。
(2)每堆摆4个,摆2堆。
你先摆的是几个几?又摆的是几个几?怎样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把算式填在书上。
在小组内集体交流订正后提问:比较这两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4题。
读出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什么。同桌同学先互说,再指名口答。
4、完成“想想做做”5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思考题:你会将下面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1)12+12+12+6=()×()
(2)6+6+6+3=()×()
(3)10+10+5+5+10=()×()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能和小朋友们说一说吗?你认为自己这节课上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认识乘法
兔的只数:2+2+2=6(只)鸡的`只数:3+3+3+3=12(只)
3个2相加得64个3相加得12
2+2+2+2=8(4个2相加)4+4+4=12(3个4相加)
5+5+5=15(3个5相加)3+3+3+3+3=15(5个3相加)
电脑的台数:2+2+2+2=8(台)
4个2相加,可以写成:
4×2=8或2×4=8
乘数乘数积
教学反思:
学生一年级学过连加,但大多是不相同的几个数相加,对相同数的连加接触较少,而几个相同数连加是认识乘法的生长点。因而在教学中,从相同数连加的认识入手,通过一系列题目的训练,为学生认识乘法做好知识铺垫。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新算法的欲望,引导学生感受相同数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通过比较,让学生感悟乘法计算的优越性。最后借助多样化、开放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动嘴说,动脑想,加深了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学生动手摆、说的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面不够,今后要更多的关注学困生的思维训练。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赋予现实意义
谈话:同学们,再过几天将迎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大家知道是什么节吗?(中秋节)我们还刚刚学了一篇关于中秋节的文章……(《嫦娥奔月》)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最喜欢吃的就是月饼了,昨天让同学们去调查了市场月饼的价格,下面我们来汇报一下。
出示:
单价
数量
总价
(汇报时有选择填入一个整数、一个一位小数、一个两位小数)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编出几道应用题。
二、激起学习兴趣,创造活动机会,
谈话:对于这些问题,你能解决哪些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汇报交流(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①加法算式:
②乘法算式:
(2)讨论各种算法,尝试说理。
三、扩大思维空间,亲历数学过程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4()
×6×6
从以上几题中,你有什么发现?
(2)请你在下面各题积的合适位置点上小数点。(题略)
(3)小结: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整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乘法呢?
四、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1)口算:0。4×33×0。170。21×4
(2)5×8。3414×0。360。12×901。05×24
五、在开放中激活思维,尊重学生独立思考
(1)变式练习:要使872×12=10。488的积正确,因数的小数点该怎样点?你有什么诀窍?
(2)开放练习:在括号里填上你喜欢的数,使算式成立:
()×()=0。36
六、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乘法口诀的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2、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忆。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算
师: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一起来背一下7的口诀,同学们的乘法口诀掌握的不错,你能准确的说出下面计算题的答案吗?(能)(出示口算题,学生说得数)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对1——7的乘法口诀部分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8的乘法口诀)(1)多媒体出示例5的情景图。
师:同学们认真的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生:军乐队在训练,每排有8人,一共有8排。师:一排有一个8人,一个八是几(8)师:两排有2个8人,生:16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二八十六
师:这位同学在学习新课之前,能够预习,这样做很好。其他同学是怎样算的。生:8+8=16师:板书16师:3排有多少人?师:24人。
师板书24师:你是怎样想的?生;16+8=24师:刚才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算的?(加法)8加8等于16,16加8等于24,你发现了什么?
生:前面的数加8等于后一个数。
师:3排有多少人?4排有多少人?5排,6排,7排,8排有多少人?你能把数轴上的数补充完整吗?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80页,把数轴上的数补充完整。师:仔细观察表中得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每次都加8。
(追问:24加8等于,32加8等于,3个8相加是,4个8相加是,6个8相加是,8个8相加是,8的2倍是,8的5倍是,8的7倍是)(2)自己想办法,尝试编口诀
师:我们刚才用的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办法求出得数的,你有更简单的办法吗?(用乘法计算)
师: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师:一队有多少人,该如何列乘法算式
生:1x8=8 8x1=8(板书:1x8=8 8x1=8)师:你能根据这2个乘法算式编一句口诀吗?生:一八得八。(板书:乘法口诀一八得八)师:2队有多少人,又该如何列乘法算式呢?生:2x8=16 8x2=16(板书:2x8=16 8x2=16)生:二八十六(板书:二八十六)
师:3队有多少人,4队有多少人…… 8队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并填出口诀吗(能),咱班同学都有不服输的精神,而且都善于思考,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和口决,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把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生填80页8的乘法算式和口诀。集体订正
师:谁愿意把你编的口诀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同学们,咱们给他当小老师,看看他和你填的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地方,请随时说出来。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自己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看着自己编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感觉?
生:觉得自己很厉害!
师: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自己吧,
一、二、三我真棒(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做动作)师:老师也把这些乘法算式和口诀写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3)根据规律记忆8的乘法口诀并解决一下问题师: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八句)。
师:哪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八八六十四)。师:为什么?
生:因为8x8=64,即使交换了2个因数的位置,还是8x8,所以八八六十这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
其他的7句口诀分别能写几个乘法算式(2个)
师;8的乘法口诀一共能写出几个乘法算式(15个)。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理由
(4)寻找记忆口诀的规律
师: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8的乘法口诀。
师:你感觉哪句口诀难记,谁来说一说。(生说)师:谁有好办法帮助他。
生:(6个8是48,48+8=56,所以7个8是56,或者可以想8个8是64,64减去一个8是56,所以7个8是56)。(5)对口令。
师:告诉你口诀的前一部分,你能填出口诀的后半部分吗?(能)出示口诀的前半部分,学生填后半部分。 a.师生对口令。
师:下面咱们打乱顺序对口令,老师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不按顺序)c.同桌对口令。
师:下面同桌之间也来玩一玩打乱顺序对口令的游戏。(同桌对口令)
三、练习
1、口算练习
8x3 4x8 8x6 7x8 5x8 8x2 3x8 8x8
2、
3、
4、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说出下面螃蟹有几条腿两道乘法应用题。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第68-70页
教学目标:
⑴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和算式部分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式的积。
⑵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个出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习惯,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㈠教学例1
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多媒体出示草地图,配以轻快的音乐),一群小动物们到草地上来玩,瞧,它们来了(2只小兔子出现在画面上,并向大家打招呼: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认识我吗?按着2只2只共6只出现在画面上)。谁能看着这些小兔子给大家提一个教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师:谁会说一道连加算式?生:2+2+2=6
师:小兔子们玩得可高兴了,听,它们把谁给吸引来了?(多媒体显示母鸡边叫边3只3只出现在画面上(同上,由学生提问并列出连加算式)3+3+3+3=12
师:观察这两道连加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1:它们都是连加算式。生2:第一道算式3个2相加得6,第二道算式4个3相加得12。
㈡试一试
师:小兔子在草地上摘了很多花带给小朋友(出示花图,每排5朵,共3排),谁能又对又快地数一数小兔子一共摘了多少朵花?学生数后,交流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数的?能说出一道连加算式吗?
生1:我是横着5朵5朵数的。(带领大家一齐数,并依次在旁侧有序出示竖摆的3个5)5+5+5=15
师: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呢?生1:3个5相加得15。
生2:我是竖着3朵3朵数的。(带领大家一齐数,并依次在下端显示横摆的5个3)
师:几个几相加得多少呢?生2:5个3相加得15。
师:比较以上2道算式,它们有什么地方不同,有什么地方相同?
生:第一道算式是3个5相加,第二道算式是5个3相加(双手交叉)得数都是相同的。(初步渗透乘法交换律)
二、课间操(师带领学生做相干游戏)
三、新授
㈠教学乘法
师:刚才大家做拍手游戏时,每个小朋友都伸出了2只手,一个小朋友有2只手,那你们小组有多少只手?(生在小组内数,并汇报结果。)写出连加算式:2+2+2+2+2=10
师:我还想知道我们班男同学、女同学以及全班同学一共有多少只手,如果把那么多的2相加,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1:加数太多了。生2:算式太长了。生3:好麻烦……
师:想不想把这些长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一些呢?
生(齐声):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乘法(板书:认识乘法)
师以2+2+2+2+2=10为例教学乘法算式。
师:加数都是2,太多了,我只写一个2代表一下,再写一个乘号(停顿一下,卖个关子),乘号后面还得写一个数,这个数写出来后大家就知道上面的加法算式中有几个2相加了,你们猜,我要写几?(学生猜)
师:有很多小朋友都猜我要写5,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有5个2相加,所以要乘5。
师:你们全猜对了,25=10还可以交换乘号两边的数写成52=10。再认识乘号,进行象形记忆,认识乘数、积,读算式。
师:谁还能把最前面的两道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说说你的想法。(交流中突出其中一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㈡摆一摆
⑴师说,生摆:每堆摆2根,摆4堆,再说出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并说说你的想法。
⑵生说,生摆,再进行反馈交流,体现自主学习。
㈢试一试
师: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一看,那儿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出示学生跳绳图,5人一组,共4组)
师:数数、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每组5人,一共有4组小朋友。生独立完成加法和乘法算式后,展示结果,组织全班交流。
师:如果让你选择其中一种写法,你愿意写连加算式还是乘法算式?为什么?(让学生充分感知乘法比加法简便。)
三、联系实际,运用乘法
⑴出示第题钢笔图及花图,观察后完成填空练习。
⑵创设卖商品情境(多媒体展示3类商品,玩具类每种价格5元,水果类,每种价格2元,学习用品类,每种价格10元)选择你喜欢的一类商品,说说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或者直接说出乘法算式也可。(学生说,全班评议。)
四、拓宽练习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小马虎,老师给他出了一道题2+2+3=7,他用乘法算式表示23=7,请你们来当小老师评一评,他能不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为什么?(生讨论后交流。)
生1:不能,因为23=6。生2:不能,2+2=3有一个加数跟大家不一样,只有加数都一样,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
五、总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觉得你学得怎么样?
六、作业布置
生活中除了买商品可以用到乘法以外,还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今天的作业就是到生活中去找乘法算式。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
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并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
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今天何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到少儿游乐宫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课件出示)
2、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可能提出: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6人要多少钱?
(2)玩激流勇进每人6元,30人需要多少钱?
(二)、体验新知:
1、教学例1(1)。
(1)、课件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9=18
②、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①、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10
②、思考算法:列式后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2×10怎样口算呢?小朋友们经过认真思考,很快想出了三种方法:
2、教学例1(2)。
(1)、课件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①、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3=
②、思考:20×3=?小朋友们先自己独立地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进行班内交流。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三)、反馈练习:
1、赛一赛:看谁口算的又对又快!
2×4= 20×4= 200×4= 2000×4=
我们口算的这些题目都是正十整百整千的的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口算的又对又快,你在口算时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小结:
2、帮一帮:帮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列式后口算。
3、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四)、总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少儿游乐宫玩了坐旋转木马和坐碰碰车,还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你们高兴吗?在高兴的同时你又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怎样进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
【乘法竖式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单项式的乘法教学设计范文11-27
竖折、竖提的写法和教学设计04-02
《除法竖式》教案12-05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11-29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11-17
《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1-29
数学《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1-24
乘法口诀的优秀教学设计06-25
《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设计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