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封信》教学设计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应用文体。你知道书信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封信》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一封信》一课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对于这类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体验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对于书信,二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学生从中体气到母亲对露西积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并学着练习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同学)写一封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
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
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板书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
(1)露西在给谁写信?
(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
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出示生字课件)
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火”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如果你有半年见不到爸爸,你的心情怎样?(学生答:非常想念)那么你会怎么做?(学生自由回答)你们还记得露西吗,她给爸爸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看露西的信中都写了什么吧!
二、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1、出示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有谁来说说:露西为什么想要给爸爸写信?
(3)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①这段话一共有几个句子?
②露西回到家后做了什么?
③从第1、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劳,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
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给爸爸的信中写了什么?(不开心、冷清)
(2)为什么露西说“家里总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词。(家里只有妈妈和露西,没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觉得很孤单,很不开心)
(3)你有过和露西一样的感受吗?说一说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可是我写得不好。”为什么露西会这么说?你觉得露西写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4、出示第7~14自然段。
(1)指名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2)思考:露西在重写的信里写了什么?
(小狗希比希,螺丝刀,看电影……)
(3)品读妈妈说的话。(课件出示)
①“我们过得挺好。”(“我们”过得好吗?为什么妈妈要这么说?)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要知道螺丝刀放在哪儿有什么作用?)
②从妈妈的话里,你想到了什么?(要学会自己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困难)
(4)这封信和上一封信有什么不同?(露西写了比较开心的事情)两封信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封信,为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5、教师总结。
生活中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也有许多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多和我们的亲人、朋友分享快乐。
三、拓展课文,实践体悟
你在生活中有碰到哪些快乐的事情?你最想和谁分享?那么我们也来写一封信吧。可以写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写给同学和朋友,还可以写给老师哦。
《一封信》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体格式。
2、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3、会坦诚地面对父母、理解父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深入文本,重点圈划,通过对具体段落、词句的朗读与品味,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2、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儿子变了朋友”的内涵。
三、教学环节设计
1、导入
前面两篇文章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来展现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和理解;今天,我们学习《给傅聪的一封信》,看看父辈们对于孩子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情感。
2、初读课文,谈谈自己从信中读到了什么?
主要指导学生圈画、体会信中蕴含的情感:
父母对孩子的思念和关爱之情;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体谅;父母对孩子的劝诫和教导……
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得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抓住关键词“没一天不”、“翻来覆去”,透露出父母非常想念儿子的心情。
3、在读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品析,感受父子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还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
抓住“儿子变了朋友”进行探究,傅雷和傅聪本是父子,现在变了朋友,亲情之中又加了友情,非常难得。(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父子变成了朋友,具体表现在哪里呢?从文中找一找。)
想儿子,却怕儿子厌烦,于是作罢;
想倾诉回忆,想到年轻人向前看的特点,也作罢;
对自己提出不落伍的要求,对儿子提出理解父母的要求;
相互学习
……
4、拓展延伸
(1)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你们和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2)你们希望和父母建立一种怎样的关系?你该怎么做?
【《一封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02-11
单词教学教学设计11-27
设计校园课程教学设计04-03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9-29
《燕子》教学设计12-12
草原教学设计12-12
《咏柳》教学设计12-12
短跑教学设计03-29
教学设计范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