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教学设计方案范文七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预习第七课了吗?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来学习这篇课文——《爷爷的芦笛》(板书)。课文的题目既然是“爷爷的芦笛”,那有谁知道,爷爷的芦笛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生自由答)(两次,三次)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一找到底有几次,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2、名3、回答,4、(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5、说——读——概括)(师相机指6、出第一次是强强的想象中的。)
第一次:在强强的想象里出现
第二次:初到海边
第三次:海潮涨起,恐惧时
7、师:三次芦笛声在不同8、的时间,9、不同10、的情况下出现,11、它带给强强的感受也是不同12、的,13、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近强强,14、和他一起去欣赏去感受爷爷那——神奇的芦笛声。
精读课文:
第一次:强强的想象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体会,在强强的想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笛声又是什么样的?读一读,说一说(大海充满诗情画意,笛声婉转悠扬)
(出示课件,提问:强强不止听出了笛声的婉转悠扬,还听到了——一股浓浓的海水味,笛声里怎么会有海水味呢?)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板书)诗情画意或风平浪静
——婉转悠扬——
难怪强强心中充满了渴望和向往(板书)
第二次:初到海边
带着美丽的向往,转眼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如愿了——
展现在强强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说一说画面的内容海水——海面——海风——(解释“温润”“温馨”)(课件出示内容)一起来读一读吧,(看屏幕齐读)
师:大海与强强想象的一样美丽,那笛声也正如想象的那样——(生说:婉转悠扬),师引读:清脆的笛音——(生读),强强的心里多么高兴啊!
(板书)平静、温馨——清脆——高兴
第三次:夜里充满恐惧时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夜晚很快就到了。
1、(引读)爷爷说——强强说——
你能想象一下强强说这话的时候会有什么动作吗?
真聪明!此时的强强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十分(勇敢,英勇,胆大……)
因为在他的眼中,大海是——(结合板书说)在他的想象中,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这样美丽的大海怎么会让人害怕呢?
2、我们可不能光听他说的,要眼见为实,瞧瞧晚上发生什么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
(1)指名朗读。
此时的大海与白天时的大海一样吗?大海变得(太凶猛了、太可怕了……)
(2)还有哪些话也写出了大海的凶猛与可怕呢?请同学们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读课文。(师巡视)
交流:交流:“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
(出示)“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
“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
(3)再来看看那位在爷爷面前表现得很勇敢的强强怎样了?(害怕了,紧张了,焦急了……)
(出示)强强裹紧被子,……听不到任何回答。
强强吓得钻进……
强强焦急起来……又钻进了被窝。
(4)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8——10)节,把大海的凶猛可怕和强强紧张害怕的心情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
四、学习第四段
(过渡)强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漫漫长夜,紧张、害怕、孤独陪伴着他。不知过了多久,在朦胧中,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是什么声音?
1、
对,是爷爷的芦笛!(出示:啊,爷爷的芦笛!)齐读。
2、这时候,强强觉得自己变的怎样了?是什么使他勇敢起来了?
为什么悠扬的芦笛声将他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包含着爷爷对强强的鼓励和安慰。)
3同学们,如果芦笛是爷爷的传话,那么你想爷爷要通过芦笛告诉强强什么才使强强不再恐惧呢?
(出示:爷爷会说:“
”)
4、强强明白爷爷的意思吗?(出示: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你明白吗?把你的理解讲给大家听。听了大家的理解,我不由得想到了这样几句话送给大家:
出示: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3、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话记在心中。
回归整体:结合板书
这是一支多么神奇的芦笛呀!
布置作业:
15、摘抄句子
16、背诵第一段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时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通过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看图、填空等手段,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目标设置上,充分考虑到三个维度的把握,使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融合在一起。使工具性和人文性能相辅相成]
三、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四、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CAI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五、教学流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亮堂
明晃晃
阑尾炎
恍然大悟
一溜烟似的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点拨指导如下:
①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生练读亮堂)
②明晃晃: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ínghuānghuāng)(学生练读)。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如:金(jīn)灿灿(càncàn)
③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④一溜烟似的: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读这个词语:一溜烟似的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学生朗读、交流)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
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
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①学生读句
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
③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
(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
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师: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
生: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爱迪生委屈地说:
生: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生: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屏幕出示句子)
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
(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对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
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
6.用夸奖一词联系说话。
填空:爸爸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伙伴夸奖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过渡:看,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切除阑尾的手术必须马上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到第三自然段,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当时的环境又是如何紧急的呢?
1.你从哪些词语当中体会到妈妈病情的严重?(学生交流板书)
2.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3.请你用上突然、直打滚、检查、急性、马上、来不及、摇头、急得团团转说说当时情况的紧急。
(六)巩固生字词,书写
1.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巩固生字词
①找找形声字:溜、悟、晃、恍、聪、伙、油、检
②游戏对口令(如:竖心旁,光字边恍字记心间。)
③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如用口诀、顺口溜、组词等记忆生字)
2.书写:油、团、炎三个字和检查、斥责、夸奖三个词语。
①出示我会写图标,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说发现了什么。(如:油检都是左窄右宽的字。团字里面的竖勾要写在竖中线上。炎字下面的火要比上面的火大一些。责字中间一横要写长些)
②重点指导、范写
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夸:大字头撇捺不超过横中线,要盖住亏
奖:大字要托住上半部分,最后笔是捺
炎:上小下大,第四笔是点,第八笔是捺
(七)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
(镜子)
昏暗亮堂
直打滚
来不及
急得团团转
(备注:此课在学校的青年教师展示课比赛中获铜奖)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家界索溪峪的“野”性美。
2.学习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景物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
3.欣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请查出“野”字是什么意思?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
(二)简单介绍张家界。
(三)听课文录音。注意本文的写作顺序。
(四)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词。
(1)“意念”指什么云。
(2)“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3)“荡涤着我的胸怀”中“荡涤”是什么意思?
2.分析文章的层次。野(山、水、物、人)――>荡涤着我的胸怀
(五)默读课文。分小组议论课文的分段,概括段意。
(六)指四名同学,分别朗读野山、野水、野物、野人这部分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画出课文中每一部分的中心句。
小结:作者这样写,既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章脉络清晰。
(七)作业 。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层次。
第二课时
(一)听写字、词。
野性 磅礴 绵亘蜿蜒 随心所欲 不拘一格 亭亭玉立 难以言状 返朴归真
(二)让学生再一次听课文录音。注意作者对野山、野水景色的描写。
(三)讨论、交流。
1.自己读“野山”的描写。画出课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的样子和形状的词语。画出描写山的惊险的词、句。
2.读“野水”的美景。
(1)“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是什么意思?
(2)作者是怎样描写山路和索溪峪的关系的?
(3)说说你觉得作者这样描写野水的景色有趣吗?为什么?
(四)学生有感情地再次读课文。
小结: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景物描写得越美,越生动,感情就抒发得越真挚,越充分。
(五)齐读第五部分课文。
1.“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这是什么意思?2.人们总结了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
3.课文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结:通过作者的联想,又一次表现了作者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
(六)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七)作业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
20 索溪峪的野
意念净化->野(山、水、物、人)->返朴归真 荡涤胸怀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怎样教好文言文?这确实是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教研教改课题。《中学语文教学》辟专栏开展讨论是远见卓识之举,通过讨论必将对文言文教学产生有益影响。从前一阶段的讨论文章看,有反对串讲法的,有主张诵读法的笔者认为:教好文言文的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即因文设计教法才是科学有效的。它应与现代文教学一样教无定式,但又有法。这是因为文言文也与现代文一样是丰富多彩的:①有不同的文体:论、说、疏、诗、词、曲②有不同时代的文章:上自上古的神话、古代的《诗经》,下至近代的各种文言作品,其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③有不同作家的作品,各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文言课文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果千篇一律,久之,学生便会腻味厌倦,觉得学文言文枯燥无味而放弃学习。我们只有根据课文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之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下面谈谈笔者因文设计的几种主要教学课型。
1.串讲课型。
对于初学文言文,或遇到文字艰深的篇目,设计以串讲法为主的串讲课。
如教初一册中的《论语六则》,考虑到学生才学文言文,加之这些孔子的语录含义深奥,我便设计成串讲课。
使用串讲法应从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该串的串,该讲的`讲。一般可先提示课文大意或故事梗概,然后再一句句、一层层、一段段边串边讲,或讲中有串,最后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全篇。在教学中,要将串通和讲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忽视讲解,学生往往似懂非懂,望文生义,对文义理解较浮泛;如果忽视了串通,会使学生掌握课文支离破碎,半通不通,语不成章。同时还要注意防止课堂的呆板,可以辅以提问或学生试讲,以活跃课堂气氛。
2.评点课型。
对文字障碍不大的课文,设计以评点法为主的评点课。
如教《六国论》,全篇文字浅显,但用词精当,论证深刻,宜适当进行评点。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这一小节,可先总评:这几句是指责赂秦者不爱惜用血汗创造的祖业土地。割地如草芥,仅得一夕安寝,是极论弊在赂秦。然后略点出:今日明日,言割地之频;五城十城,言割地之多;一夕,言时间之短,起视又至,言秦之无厌。这些,都是强调弊在赂秦。
采用评点法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每段的评点都要有所侧重。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评点时才能抓得准,点到要害处,一语中的,画龙点睛。一般地说,应当抓住以下这些地方来评点:
(1)抓题旨。
所谓题旨,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国论》中的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过秦论》中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些都是题旨所在,评点时应当首先抓祝。
(2)抓难点。
有些是词语难懂,如《登鹳雀楼》中的依穷;有些是关键语句,如《鸿门宴》中写刘邦轻车简从到鸿门谢罪,和项羽相见,有一段辞令:刘邦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谷卩。从全文来看,这是情节转折的关键。刘邦表白不自意,一方面说自己并无野心,能先入关破秦,事属偶然;另一方面不露声色地巧妙地恭维项羽,迎合项羽高傲的心理。这娓娓动听的辞令,使项羽解除了思想戒备,把事情缘由和盘托出,断送了曹无伤的性命。这些地方,教师予以评点,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
(3)抓重点。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而确定重点。重点的地方就应评点。
3.学生试讲课型。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经教师提出疑点和难点并有一定的预习之后,可大胆地进行试讲。如高五册中的《促织》《治平篇》等课文。学生试讲后,教师要加评价,肯定讲得好的地方,指出需校正和补充的地方。
4.自译归纳课型。
有些课文,含古汉语知识较多:有通假字,有一词多义,有词类活用,有使动和意动,有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等。这样的课文,可提出具体要求布置学生自读自译,在自译的基础上,归纳文中有关古汉语知识,最后教师再归纳、订正和补充。
如《论积贮疏》,这是一篇课外自读教材,我让学生按要求自读自译课文,归纳文中的古汉语知识:(1)通假字:用之亡(无)度至?(纤)至悉大命将泛(?fěn?)何得不蹶(缺)畜(蓄)积足恃罢(疲)夫羸老南田每(亩)卒(猝)然殴(驱)民归之农衡(横)击直为此廪廪(懔懔)(2)名词活用为状语:民且·狼顾(3)形容词用如名词:怀敌附·远(4)使动用法:·怀敌·附远殴民而·归之农(5)意动用法: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6)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未·之尝闻莫·之或止莫·之振救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胡以相恤·胡以馈之·何为而不成·何招而不至。
通过这样归纳,就能系统掌握课文中的古汉语知识。并以此文为例,让学生学会对其他课文中的古汉语知识进行归纳。
5.诵读课型。
对诗、词、赋和精美的散文,宜采用以诵读法为主的诵读课。如教材中所选的古诗词,评点之后,让学生当场诵读、背诵。又如《出师表》《陈情表》《过秦论》等,也应多诵读或要求背诵。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内容
《论语》十二章
年级学科
七年级语文
教学课时
共3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要求能疏通文意,明确本文的主要内容。
2.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知道《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学重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记住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教学准备
搜集孔子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
从 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你能猜出故事 中的老师是谁吗?
二、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即仁爱、爱人。在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提倡德治和教化。教育方面,他首创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一视同仁),“因材施教”。
《论语》:儒家经典 著作,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书。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三、初读文章,明确字音
1、论( )语 2、不亦说( )乎
3、人不知而不愠( ) 4、三省( )吾身
5、传( )不习乎 6、学而不思则罔( )
7、思而不学则殆( ) 8、一箪( )食
9、曲肱( )而枕之 10、博学而笃( )志
四、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节奏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 /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2、曾子曰:吾 /日三省 吾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 后注释,试着翻译文章。
介绍作者及《论语》
生介绍,师补充。
本课时讲解
1—4句的停顿、字音、字义及翻译。
多鼓励学生发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孔子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教学反思
带动课堂气氛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联想、想像、揣摩“春水”“小树”的隐喻意义。
2、诵读积累一些优美语言和富有哲理的句子。
3、加强生命体验,丰富人文体验。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可以通过一些初生的生命图片(婴儿、新芽、树苗等)或一些激发学生感受生命可贵的.语言入手。
自读课文,梳理行文思路。
1、开篇揭示话题
2、以“一江春水”喻示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各种状况。
3、以“一棵小树”喻示生命的力量。
4、点明、深化主题。
二、学生质疑或教师设疑
参考问题:
1、文中描述的一些景象的喻意分别是什么?
2、两个比喻的含义是否重复,为什么?
3、如何理解春水汇入大海,大树回归泥土的心态?
4、最能表达课文主题思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5、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所揭示的哲理?
三、学生可以通过诵读、讨论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材料学习,丰富感受
五、畅谈“苦与乐”,写一句或一段最有感触的句子,班级交流或编辑成一个小册子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目标预设:
1、理清文章思路,尤其能理解作者在观察中的思维活动。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借助资料,了解朱自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3、准备水彩笔及纸。
4、多媒体教学课件。
预习导学(多媒体显示):
1、根据拼音写汉字
(1)yùn niàng( ) (2)wǎn( )转
(3)披suō( )戴lì( ) (4)liáo亮( )
2、填空:
(1)《春》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力作有《 》、《 》。
(2)“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南宋__________的《 》,意思是____________。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充满希望,春天诗情画意。因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视春天为笔下宠儿,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又绿江南岸”……那么,想问一下同学们,如果让你写春天,你会抓住春天的哪些特征来写呢?(生答)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是如何来写春天的`。
二、课堂活动,强化训练
1、教师配乐范读(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小组讨论: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作者抓住了春天哪些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进行描写,构成一幅幅春天的画面?
(3)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找出相应的例句加以说明。
3、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相机出示)
4、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要求:读出感情,正确把握语调、语气。
5、指名读,把自己喜欢或者感觉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多媒体配乐、配画面)
其他同学点评。
6、师生共同深情朗诵。
三、延伸拓展,巩固内化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但更像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首春的赞歌,这离不开他的观察,你是否也能想象一下你眼中的春天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先用你的水彩笔画在纸上,然后,根据你画面的内容,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练笔,看谁又快又好!
四、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或文章,整理在笔记本上。
2、背诵《春》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08-10
绝招教学设计方案10-20
《质量》教学设计方案06-11
美术教学设计方案08-20
争吵教学设计方案06-19
穷人教学设计方案08-23
比尾巴教学设计方案07-04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4-26
教学设计方案优秀08-2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3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