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8 10:46: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内容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想一想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二、教学设计:

  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讲学结合,一学为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平。

  三、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古代军事知识:都督、军令状、水寨、弓弩等。

  3、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什么地方。

  四、教学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我们十一册学习过《赤壁之战》,对于三国的歇后语和成语大家积累了哪些?

  同学踊跃发言教师小结,对于课外积累多的学生鼓掌表扬。

  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东吴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关于三国的成语:

  望梅止渴

  三顾茅庐

  味如鸡肋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释卷

  老马识途

  木牛流马

  2、学生分组自学

  (1)自学生字生词,不懂的。教师巡视。

  (2)根据写事的继续问的特点分清课文的顺序

  立下军令状-----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认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谙熟人,二是具有丰富

  的天文知识,三是通晓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草船借箭?结果怎样?

  (2)本文人物分析

  周瑜:阴险狡猾;

  诸葛亮: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鲁素: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

  不喜欢周瑜的原因:表面客气,内心暗藏杀机;

  喜欢诸葛亮的原因: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

  (3)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于诸葛亮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到的安排

  a、诸葛亮算到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回来时顺水顺风;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手箭。c、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鲁素忠厚老实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鲁素见证了诸葛亮取箭的经过,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图文结合,看出诸葛亮料事如神,足智多谋,博才多学,知己知彼,善于运筹帷幄。是历史山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

  5、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同学评价。

  6、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了解周瑜和鲁肃的人物性格。

  2、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2、齐读课题。

  3、质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的?借到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范读,生倾听,完成思考:这一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2、据此提纲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3、同学们在预习时解决了一些问题,现在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三、学习第一段

  1、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暂时先停下来,看看在讲课的过程中能不能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草船借箭的原因和借箭前的`准备,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哪个词最重要?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3、注意这一段讲谁在“妒忌”?妒忌谁?妒忌什么?

  4、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挺”字的读法和语气 。

  5、这句话我们能不能换个说法?

  6、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对,周瑜这样做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

  7、现在我们来学习下一自然段。默读并思考: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思考一个小问题:周瑜委托了诸葛亮一个什么样的任务?

  9、解释词语:赶造、委托。

  10、诸葛亮答应了吗?怎么答应的?读课文原话。周瑜说:“十天造的好吗?”诸葛亮又说了什么?周瑜认为诸葛亮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是笑话,诸葛亮对周瑜又说了什么?什么是“军令状”?“甘受惩罚”是什么意思?

  11、周瑜听后很高兴,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12、对,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下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对话。谁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我们说了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陷害他,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大段,看看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2、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周瑜共说了几句话?

  3、第一句是什么?实际上他逼没逼?从哪看出来的?

  4、齐读第二句话,为什么不给他准备齐全?

  5、我们在往下读,鲁肃去了以后,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干什么?注意读书回答。

  6、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什么是自有妙用?

  7、鲁肃只知道“自有妙用”,但具体干什么用他知道吗?为什么不让鲁肃知道?

  8、我们再仔细读这句话:“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从这里看,诸葛亮知不知道周瑜要干什么?周瑜知不知道诸葛亮要干什么?

  9、好,鲁肃回去告诉周瑜了吗?周瑜听后怎么样?“疑惑”是什么意思?疑惑什么?

  10、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周瑜不知道诸葛亮如何造箭,但诸葛亮对周瑜是怎么样?

  11、从这里我们能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的原因”和“借箭前的准备”两部分内容,那诸葛亮到底借到箭了没有?我们下节课继续分析。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要求】

  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进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小黑板一块,吹塑纸小船数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1、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看到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蓄意谋害和步步紧逼,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务。周瑜以为诸葛亮了上自己的当,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地占了上风,非常高兴。诸葛亮怎么完成任务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习。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是怎样做的?(默读3~5节后答)

  2、你从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

  备用:

  ⑴ 周为什么吩咐不给诸葛亮准备造箭用的材料?

  ⑵ 诸葛亮怎么敢找鲁肃帮忙?

  周瑜:想害诸葛亮,从“造”的方面卡,对诸葛亮的打算一无所知,连听了汇报也不明白。

  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准备。(识人心)

  3、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怎么办,诸葛亮却在充分准备之后,稳扎稳打地开始行动了。(自由读6~9节)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指挥军士们利用草船借箭的。读书要求:

  ⑴ 用“__”把出发时间、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语句勾出。

  ⑵ 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

  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关句。(知天文)巧借天时。

  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

  ⑴ 擂。

  ⑵ 船。

  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

  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8、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来又叫朝东,还要“一”字儿排开?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条件,叫巧借地理。(晓地理)

  9、为什么调转船头后,书上要说是“逼近”?

  ⑴ 已惊动曹军,冒着危险。

  ⑵ 使曹军误以为是真的进攻。

  ⑶ 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胆识过人。

  10、看插图,空中大雾迷漫,船外箭雨纷纷,诸葛亮却手摇鹅毛扇,正在饮酒取乐。请用“~~~”勾出他这时说的话。抽读。他为什么笑首说“只管饮酒取乐”?抽读。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

  11、曹操出兵没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怀。

  12、曹操是怎么知道上当的?引读“诸葛亮吩咐……。”他为什么“吩咐……”?

  ⑴ 嘲讽、动摇军心。

  ⑵ 知道追赶不上。(抓“顺风顺水”扣“船头朝东”)

  ⑶ 有利于突出其才干。

  13、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三天借箭十多万。(结果)

  小结: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诸葛亮的安排进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14、诸葛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用为蜀、吴联军主帅的'周瑜本应非常满意,他却长叹一声,导读。他为什么要长叹?

  15、“神机妙算”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说出来,对他来说是多么痛苦,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输。再读这一句,体会周瑜的心情。

  小结:两人斗智,至此胜负分明。

  16、现在回顾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⑴ 三天有大雾。

  ⑵ 鲁肃会帮忙。

  ⑶ 二十只船够。

  ⑷ 船头东西摆。

  ⑸ 士兵擂鼓喊。

  ⑹ 只管饮酒乐。

  ⑺ 出发、返回妙。

  17、“草船借箭”是写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命“借”?

  ⑴ 还击。

  ⑵ 还因为在借箭的整个过程中,诸葛亮巧妙地借天时、借地利、借对人的了解,巧妙地安排,从强敌手中智取十多万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阴谋,打击了曹的实力与士气,为联合抗曹做出了贡献,命“借”就有利于表现他的才干。

  18、就从这个“借”字,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你对诸葛亮什么感情?赞扬什么?

  19、回顾板书(连线):

  蜀吴联军本当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气量狭小,生了妒忌之心。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两军交战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万的诡计来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挺有才干”,他神机妙算,结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万,迫使周瑜仰天长叹,低头认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们读记叙事情发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清,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这是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写类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别人看得明白。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妒、督、鲁”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14生字,会写商议、推却、探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2.认识学习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

  2.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2.揭题、读题。

  3.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回答问题。(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

  四(10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l段。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个学生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习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

  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

  4.学习第二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

  (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学习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里军令状、白酒招待

  (2)讨论、交流。

  6.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A、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B、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1)(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2)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3、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汲取胆量和智慧,挑战自我。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具准备】 幻灯。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复习

  1、齐读课题。

  2、提问:

  ⑴ 主要人物是谁?跟诸葛亮有关系的几个人物是谁?

  ⑵ 这篇文章讲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回来时如何?

  ⑶ 借箭时,船怎样受箭?

  ⑷ 课文中用了一个成语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板书:神机妙算)

  二、新授

  1、老师就这些内容(幻灯中提示的课文借箭的因素)让同学们会去思考。为什么诸葛亮能够神机妙算?你怎样看诸葛亮这个人,老师让同学们感悟诸葛亮其人,准备了吗?

  2、提出要求:

  同学们,可以谈上几句,也可以谈上一段,还可以谈上一篇,听到别的同学的发言也可以随时补充,发表自己个人见解。

  3、浏览课文,整理思路、内容,准备汇报:

  4、学生汇报,教师适当予以引导,补充,点拨并板书,随即进行朗读训练:

  ⑴ 诸葛亮和鲁肃笑着说的话。

  ⑵ 周瑜与诸葛亮,鲁肃与诸葛亮之间的'对话。

  ⑶ 教师引导学生从善知人,知天文,懂地理,巧筹划四方面去体会诸葛亮神机妙算。

  5、学完课文,你还有哪些发现和见解?

  6、小结:

  诸葛亮靠自己的能力和自信,在谈笑风生中,轻松获得十万支箭。又不至于和周瑜发生正面冲突,顾全了孙刘联合的大局。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机妙算 晓地理 能力+自信=成功

  善之人

  巧筹划

  【课后作业】

  1、必作:自述课文或编课本剧。

  2、选作:写一写《小议妒忌》。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生字,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习

  在教学之前先布置预习作业。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掌握生字的音序,部首以及在新词中的解释;并给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2,思考课后作业。

  3,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明白的词句。

  第二部分:课堂导读(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擂应读léi 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儿"并连接起来

  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

  为什么诸葛亮要请鲁肃一起去"借箭"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相机进行解答。

  二,深读课文(25`)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前面的阅读,大家知道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吗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要陷害诸葛亮)周瑜是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把这个任务接下来的,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部分。在读的过程中要想想,从他们的话语中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意思。

  从周瑜的"水上交战,有什么兵器最好 ""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从诸葛亮"用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2,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到了第三天,果然下起了大雾。诸葛亮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如果你是鲁肃,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请大家朗读借箭部分。

  教师参与讨论,点拔引导。扣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安排周密。准备二十条船,布置草把子和青布幔子,每条船上还站着二十个军士。把船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两面受箭。

  熟悉气象。对天气早有预测,熟悉气象。

  了解对方。"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见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把握很透。

  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积

  极思考给予赞扬,特别要鼓励那些有创见的看法,不要太强调学生见解的正确与否。

  从我们刚才的分析,你认为诸葛亮应该是一个怎样的人 (神机妙算)

  三,巩固印象:(2`)

  1,抄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

  3,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三部分:迁移延伸(第二课时)

  一,让学生不看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指名两三名学生起来复述,再让同桌进行相互复述。

  二,组织学生即兴表演课本内容。

  分配角色,明确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上台表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多表演几组。

  三,延伸作业:

  1,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2,了解诸葛亮的其他故事。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清文章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认识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诸葛亮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有胆略。更重要的是有利创新精神。

  4、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叙述顺序,通过草船借箭这件事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

  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时数:

  约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草船借箭有关资料;

  2、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可以跟着节奏齐唱,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

  师:会唱这首歌的同学还真不少,有谁能说说,这首歌哪部电视名著的主题曲?

  生:根据自己的了解汇报。

  师:关于《三国演义》,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呢?(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重在强调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和方法。)

  2、谈话。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多,说明大家都读过不少的课外书籍。这节课,我们也来学一学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改写而成的有关“草船借箭”的故事。

  3、板书课题:11草船借箭

  二、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想想从中知道了什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善于抓住来自于学生的每个契机,强化学生“读”的本质训练。)

  2、听读课文录音,观看课文录像。想想课文写了哪几个有关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本环节在于把学生引入课文中去,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师相机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写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

  重点引导生体会“神机妙算”,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弄清诸葛亮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或以“从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神机妙算?”为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究。)

  4、根据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试着分析与概括一下,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用关联词连起来说一说。

  生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主要有:知人物、识天文、巧安排。)

  师相机板书:知人物

  通天文、地理

  巧安排

  三、课堂回顾,体验文本,感情读文。

  1、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作者匠心独运,着力刻画了四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周瑜阴险狡猾,诸葛亮从容镇定,鲁肃忠厚老实,曹操谨慎多疑。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大多数都体现在人物之间的对话之中,请同学们把这些对话找出来,同桌或小组内试着分角色读一读。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2、小组推荐代表分角色读文,或者小组与小组之间挑战朗读。

  四、实践天地

  1、你还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2、将《草船借箭》改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在我国的古典名著中,还有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外注意收集,讲给家人或朋友听一听。

【《草船借箭》公开课的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祝福》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06-08

《怀念母亲》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07-08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07-14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09-01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0-22

《草船借箭》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06-20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设计06-10

《故乡》公开课教学设计06-22

爱莲说公开课教学设计09-10

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06-07